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6章 將信將疑

1942年德軍同時進攻伏爾加河和高加索地區,結果力量分散,兩個戰略目標一個都沒達成;斯大林格勒會戰,把整師整團的德軍精銳野戰部隊投入到城市的絞肉機中,造成大量傷亡。〔(網  第六集團軍被圍后,不允許撤退,被蘇軍全殲;庫爾斯克會戰的進攻時期先是一拖再拖,變成了強行進攻陣地站而不是閃擊戰;之后又在戰局最關鍵的時候調走南線幾個精銳黨衛隊裝甲師用于應對盟軍的登6意大利,致使失去了堡壘戰役獲勝的最后一線希望。

  庫爾斯克會戰之后,德軍的失敗更多的是受制于軍隊和裝備上的極度劣勢,相當多的時候是拆東墻補西墻,迫于無奈,故不再一一討論。

  不可否認,二戰中德國許多錯誤的作戰決策,是導致德軍受到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如果德軍的作戰指揮體系能夠健全運作、不受干擾的話,德軍的成就理應更佳。

  歷史上德國所犯的戰略錯誤,隆美爾必須盡力避免,絕對不能在重蹈覆轍,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

  4.武器裝備:

  德軍武器雖然性能優良,但是質量畢竟比不上數量,最后可能要淹沒在T34坦克的群狼戰術中。

  蘇聯在英美的支持下,坦克的生產數量實在太龐大了,蘇聯也有足夠的資源來無線生產坦克,可德國就不同了,德國的各種資源非常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此時已經有Ju89,Ju89是可以執行遠航程大載彈量的轟炸機,Ju89的航程三千公里,載彈量十噸,Ju89絕對可以摧毀蘇軍后方原料產地、生產基地、物資中心,從而釜底抽薪,比如派Ju89轟炸蘇聯后方的烏拉爾工業區。

  5.種族主義:

  歷史上蘇德戰爭初期德軍還被看作是解放者,可是希特勒的種族政策卻決定了他無法把被占領地的人民爭取過來,斯拉夫人和猶太人都被看成是必須消滅的劣等民族。

  德國實行的大規模屠殺猶太人、蘇軍戰俘,一律處決蘇軍政治委員,一個德國人死了,要讓百個蘇聯人償命的反游擊措施,這些恐怖措施把蘇聯人徹底推向了自己的敵對面,激起了蘇聯人民的反抗意志,給自己制造了無數的敵人。

  隆美爾在先前的會議上,就已經告訴了手下的將官們,要優待俘虜,千萬不要使用民族歧視政策等等,希特勒的極端種族主¥義弊端,在戰前就被隆美爾徹底否決和糾正了。

  6戰略資源:

  德國最大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戰略資源匱乏,一戰失利后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戰時所需物資大多要靠進口,如羅馬尼亞的石油、挪威的鐵礦。

  現在德國可以利用的幾乎是整個歐洲的工業生產能力,還有非洲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資源,德國在隆美爾取得非洲戰役的徹底勝利之后,從此就不在有資源匱乏之虞。

  歷史上,德國沒有橡膠和足夠的汽油,只能人造橡膠和人造汽油,雖然成本巨大,但不得以而為之。故在蘇德戰爭中,對戰略資源的掠奪將是德軍的一個重要目標,某種程度上也會干擾了戰略決策。

  德國在巴巴羅薩計劃中期,突然分兵進攻斯大林格勒,就是為了搶奪蘇聯在巴庫的油田,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德國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也沒有拿下莫斯科。

  現在不會了,隆美爾已經徹底拿下非洲,德國在也沒有了資源匱乏的問題,德國也不會為了資源而改變戰略進攻方向,這個劣勢,也被隆美爾徹底解決。

  總之,隆美爾把德國在歷史上所面臨的困難,所犯的戰略錯誤,都大體上解決了,可德國就能一舉拿下蘇聯嗎?這可不一定,英美兩個國家可不會同意,結局到底如何那只能拭目以待了。

  德國進攻蘇聯就在后天,已經沒有必要在留著英國間諜7了,隆美爾一聲令下,卡納里斯立即收網,一百多名英國間諜被逮捕,英國在德國的間諜網受到重創,英國獲得重要情報的來源大大減少,這對屢戰屢敗的英國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這個消息傳到英國,張伯倫對這個情報無動于衷,因為張伯倫派出的和談代表還在柏林談判呢!張伯倫對和談寄予厚望。

  丘吉爾對張伯倫的綏靖主義戳之以鼻,雖然丘吉爾現在不是相,但是丘吉爾依然是英國海軍大臣和不管部大臣,英國的一些主戰派也緊緊地團結在丘吉爾的周圍。

  可以說此時的丘吉爾,雖然不是相,但是丘吉爾的權力依然很大,就連張伯倫這個相,也把丘吉爾沒奈何。

  張伯倫可以對7這個英國的級間諜的落網無動于衷,但丘吉爾可不這樣認為,丘吉爾從中間事情上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德國為什么會在這時候突然逮捕7?丘吉爾也不知道德國為什么會這樣做,但丘吉爾可以猜測。

  丘吉爾認為,德國一定是準備對蘇聯動手了,丘吉爾也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他的這一推斷,他完全是憑直覺得出的判斷。

  丘吉爾在得到這個推斷之后,立即就給斯大林了一封電報,丘吉爾在電報里面告訴斯大林,說德國將在近期進攻蘇聯,請他做好防備云云。

  斯大林接到丘吉爾的電報,他也是將信將疑的,此時的斯大林是真的不相信德國會進攻蘇聯。

  根據斯大林的判斷,德國與蘇聯才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不可能這么快就單方面撕毀條約啊!斯大林可聽說隆美爾是一個非常守信的人,他應該不會這樣做吧!

  再者德國此時正調集重兵在羅馬尼亞邊境演習呢!德國應該不會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動對蘇聯的進攻。

  斯大林就是根據這兩點來判斷的,所以斯大林對于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消息將信將疑。

  但斯大林可不是蠢貨,畢竟德國在波蘭境內布置得有幾百萬軍隊,他也不得不防,所以斯大林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向邊境布置兵力。

  到現在,蘇聯已經在邊境地區布置了29萬人,火炮329門,坦克142輛,飛機92架。

  斯大林在邊境地區布置了如此強大的兵力,他怕德國的隆美爾嗎?顯然不怕,如此強大的兵力部署,就是斯大林的依仗。

  所以斯大林對丘吉爾的提醒置之不理,他只是向下傳達了一個注意警戒的命令,斯大林的目光繼續盯著芬蘭方向,那里還有一百多萬蘇軍在和四十多萬芬蘭軍隊死磕呢!

兄弟們的

飛翔鳥中文    統御全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