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5章 孤立主義

正文第105章孤立主義作者:落爺孤獨  更新:2016051002:00

  字數:2895

  話說萬里之外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他也在和自己高層官員商量。↖,

  羅斯福無不焦慮地說道:

  “德國已經征服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個統一歐洲大陸的德國,一個強大的德國,絕對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也和羅斯福一樣擔憂,可這有什么辦法呢!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

  就算羅斯福這個總統想參戰都不可能,歷史上的美國主戰派總統羅斯福為了結束美國的孤立主義,不得不使出一招苦肉計。

  這個苦肉計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其實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珍珠港事變只不過是羅斯福的苦肉計而已。

  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很多援助英、蘇、中等國的計劃受到牽制。

  而作為極富遠見的杰出政治家,羅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援助正在艱苦奮戰的英、中、蘇等反法西斯國家。

  等到軸心國確實控制了歐亞大陸后,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已經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軸心國。

  所以早參戰比晚參戰有利,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只圖眼前利益,不愿參戰,那些軍火寡頭更是只想滿世界賣軍火賺錢。

  因此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來喚醒民眾的覺醒和同仇敵愾,粉碎孤立主義思想。

  只有讓日本偷襲成功,才能粉碎孤立主義者思想,激起美國民眾的參戰決心。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美國的孤立主義是多么盛行,美國總統想要參戰請求有多難,美國總統的參展請求在國會絕對不會獲得通過,這個無容置疑。

  就算羅斯福看到了美國不參戰的危害,在沒有合適的機會的時期,羅斯福總統也是無能為力的。

  好在二戰才剛剛開始,德國兵鋒正銳,羅斯福也沒有急著要在此時去參戰。

  羅斯福認為美國參戰的最好機會就是,最后一個德國兵干掉最后一個英國并和蘇聯兵。(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都是這樣想的。)

  然后美國在派出一美國大兵,把這最后一個德國兵抓來游街,以此表明美國是這個世界的拯救者,以此來表明美國是這個世界的領導者。一句話,世界警察只能是美國,這個是必須的。

  羅斯福總統的想法很不錯。

  馬歇爾總參謀長沉思片刻說道:

  “總統先生,現在英國和蘇聯都向咱們購買武器裝備,你看這件事怎么處理?”

  “賣吧!咱們國家的那些軍火商怕是望眼欲穿了。”

  “好的,總統先生。”

  馬歇爾說完之后就準備離開總統辦公室,就這時候羅斯福突然叫住馬歇爾:

  “我的總參謀長先生,現在咱們美國的報紙每天都在刊登關于德國將軍隆美爾的事跡,而且隆美爾還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我對這位德國將軍的很好奇,我想知道他就那么一點兵力,為什么用就能取得那么大的戰果。

  請幫我找一點關于隆美爾的一些資料來好嗎?”

  馬歇爾停下腳步,如數家珍地說道:

  “隆美爾在一戰的時候,用個一連的兵力就俘虜一個師的法軍,法國戰役的時候,他的第七裝甲師簡直是秋風掃落葉。

  隆美爾指揮的第七裝甲師五天六也就推進六百公里,俘虜二十萬法軍,繳獲的武器裝備堆成了幾座小山。

  總統先生,不瞞你說,我也是隆美爾的崇拜者,他是一名偉大的將軍,一名為戰爭而生的天才。

  隆美爾寫的書《步兵進攻》,我已經仔細地讀了不下三遍,這真是一本不錯的戰術進攻書籍,我想應該把這本書列為西點軍校的教材。”

  羅斯福笑著說道:

  “既然我的總參謀長都這么推崇隆美爾將軍的《步兵進攻》,那就命令美國的所有軍校,都把《步兵進攻》作為教材吧!”

  “總統先生,你今后就會發現,你的這個命令是多么睿智。”

  “經你這么一說,我更加對這個隆美爾興趣濃厚了,請我的總參謀長盡快把關于隆美爾的所有資料都送來吧!”

  “如你所愿,我的總統先生。”

  孤立主義是美國獨立后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奉行的、一種避免涉足歐洲的政治和軍事沖突,反對歐洲干涉美國事務,并不與任何歐洲列強結盟的對外政策。

  孤立主義從其一誕生便具有多方面的兩重性:

  它既是美國國內政治經濟與對外關系的實際需要,也是美國為謀取國家利益所制定的對外政策的最優選擇;

  它既是一種被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也是一種進退自如的策略和工具;

  它既有躲避歐洲列強之間的爭奪、防止戰爭引火燒身、維護國家獨立與自強為消極防御的一面,也有獨霸美洲、不容他人染指的積極進攻的一面。

  按照《美國歷史辭典》的解釋,孤立主義包括三層涵義:

  第一,孤立主義只側重政治和外交,而在經濟上并不限制與外部的密切聯系。美國開始發展的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閉關鎖國對它當然不利;

  第二,從空間上講,孤立主義只運用于對歐洲的政策,對亞洲、拉丁美洲的政策則不包括這個原則;

  第三,孤立主義原則的貫徹和運用,并不是首尾一貫的,而是隨著美國自身實力的成長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在不斷發展演變。

  史學界一般把華盛頓總統在1793年英法戰爭時發布的“中立宣言”,以及1796年9月他發表的著名《告別演說》中提出的外交原則作為美國孤立主義思想的發端。

  從華盛頓發表《告別演說》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夕,美國孤立主義中立外交政策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796年華盛頓發表《告別演說》到1823年《門羅宣言》的發表,孤立主義的中立外交表現為擺脫結盟,保衛獨立和發展經濟。

  第二階段,從1823年《門羅宣言》發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孤立主義的中立外交進入保持行動自由的擴張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孤立主義已變成一股綏靖主義思潮,在中立的幌子下,美國成為縱容法西斯勢力的綏靖政策的幫兇。

  美國在實行孤立主義外交的同時,美國在外交實踐中還實行干涉主義,二者并行交替。

  一句話說明,如果孤立主義對美國有利,那美國就實行孤立主義。如果干涉主義有用,美國就實行干涉主義,就這么簡單。

  美國就是典型的,既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其實美國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落葉建立了兩個群,208912565這個群是看其他版本的群,落葉的意思就是,不管兄弟們看的是不是盜版,都可以進來,落葉唯一的請求就是,覺得落葉寫書辛苦,或者書的質量比較好,請兄弟們打賞一塊錢,現在qq紅包,微信等支付方式很方便的,落葉拜托了,軍事的訂閱絕對好不了,同時又不能出版改編等,二戰德**事文唯一的收入就是訂閱和打賞,為了讓落葉更好寫書,拜托各位兄弟們了。

  群208912025,這個是vip,今后要訂閱的兄弟進。

  熱門推薦:

  網站版權所有:

飛翔鳥中文    統御全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