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0章 這就是盟友(上)

  正文第90章這就是盟友(上)

作者:落爺孤獨  更新:2016051002:00

  字數:2795

  一句話,請工人撤零件組裝,隆美爾喜歡玩重炮,所以他只選了兩款大炮來組裝,分別是105毫米和150毫米。堆了如同幾座小山一樣的各種大炮,組裝出三五百門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最后就一款武器的改造就是防空武器了。法國人遺棄在戰場上的各種損壞的裝甲車非常的多。

  隆美爾本著絕不浪費的思想,把這些損壞的裝甲車也統統收集起來。

  隆美爾把這些裝甲車修復后,很多都改裝成了自行防空裝甲車,車載武器為四聯裝30毫米高射炮。

  四聯裝30毫米防空裝甲車威力不可小覷,第一,30毫米機關炮的火力連續性極好,每門30毫米機關炮的射速是每分鐘900發,四聯裝的射速的每分鐘4500發。

  第二,這些防空裝甲車的機動性能好,還可以攜帶大量的彈藥機動。

  第三,30毫米機關炮打坦克可能不行,但是打飛機那就是大殺器,二戰的飛機絕對扛不住30毫米機關炮的狂毆。

  收集這些武器裝備,可是一個不少的工作,這要感謝貝當政府的配合,當然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在暗中出力不少。

  隆美爾大量收集法國遺棄的武器裝備,改裝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工人,這無形中解決了很多工人的就業問題。

  法國戰后本來就是工人失業,隆美爾現在是想盡辦法增加工人的就業崗位,所有因為戰爭而停工的工廠也開始復工。

  一個經濟繁榮的法國,才是隆美爾最希望看到的,一個百業凋蔽的法國,只會激起更多人的反抗,隆美爾已經把法國看著是自己的地盤,他怎么可能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絕不可能。

  隆美爾正干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件震驚世界,又讓人苦笑皆非的事情發生了,因為這件事情,法國人立即忘記了對德國的仇恨,反而把所有的仇恨轉移到英國佬頭上。

  當然隆美爾對法國的的溫和統治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隆美爾給法國人以自由和尊嚴,工作和面包等等。

  還有隆美爾軍隊良好的軍紀,法國戰后生產的迅速恢復,掃黑除惡等等,隆美爾的這些舉措,讓法國人民真心不恨隆美爾。

  隆美爾等同于德國佬,普通法國人就是這樣認為的,他們不恨隆美爾,也就不恨德國了,其實任何國家的普通民眾,都很好迷惑。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比利時、荷蘭,英法聯軍投入戰斗,西歐戰役打響。

  但是素有歐洲大陸第一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成功拖住德軍四年之久的法軍,在二戰中僅支撐了50作天就放棄了抵抗。

  于1940年6月22日晨,在巴黎郊外貢比涅森林福煦元帥的專車上與德國代表團簽訂了停戰協定。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將大半的法國領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業和富饒的農業區交給德國占領,而法國維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國與法屬北非的殖民地,由維希法軍進行管理,并不許通敵。

  針對法國海軍,協定第八條更是直接規定:

  “法國艦隊除為了保衛法國殖民地利益及維希控制的領土而留置那一部分外,應一律“在指定的港口集中,并在德國或意大利監督下復員或解除武裝。”

  希特勒之所以沒有直接征用法國的海軍力量,一方面考慮到法國民眾非常強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屬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與其自己派兵,不如讓法國人自己來守。

  他并不害怕維希法軍投降盟軍,國為他手里握有重大的砝碼,那就是留給法國人自治的半個法國疆土。

根據這條協定,法國海軍——這支世界第四大海軍,主要集中在土倫、阿爾及爾、奧蘭港和卡薩布蘭卡等幾個港口。它的不幸,也由此開始  這時的法國海軍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尚未施展拳腳,就已經沒有了敵人,也失去了盟友,何去何從的問題困擾著法海軍的靈魂人物達爾朗海軍上將。

  為了法國的軍艦上還能飄揚法國的軍旗,為了保留法蘭西的半壁江山,也為了法國人最后殘存的尊嚴,他選擇了服從維希政府,駐守法國南部港口及北非殖民地。

  但是法國海軍的選擇讓作風非常強硬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大為不滿,他不能容忍強大的法國海軍力量有一天成為威脅英國本土或威脅其海上運輸線的可能性存在,要么擁有它,要么消滅他。

  丘吉爾的意思就是“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于是在他的授意下,英國制定了旨在奪取和控制法國海軍,代號為“弩炮計劃”軍事行動。

  6月18日,“胡德”號和“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駛抵直布羅陀,加入薩摩威爾中將的H艦隊,準備執行代號“彈射器”的行動,“以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法國艦隊落入德國人之手”(丘吉爾語)。

  7月3日早晨,以“胡德”號為旗艦的H艦隊在阿爾及利亞的米爾克斯比爾港外,向港內駐泊的法國艦隊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或者加入皇家海軍,或者就地自沉。

  高傲的法國人既不想臣服于德國,更不想屈服于英國,法國艦隊司令讓蘇爾上將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

  英國皇家海軍開始進攻,法軍在讓蘇爾海軍上將指揮下奮起還擊,這就是著名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

  英國人的耐心一直持續到日落時分。下午5時55分,“胡德”號及“決心”號、“勇士”號戰列艦向港內開火,法艦也猛烈開火還擊。炮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胡德”號的主炮共進行了56次齊射,火力都集中在“布列塔尼”號戰列艦和“敦刻爾克”號戰列巡洋艦上。381毫米巨炮顯示了其巨大的威力。

  “布列塔尼”號連連中彈,很快起火沉沒,“敦刻爾克”號也被重創。港內的所有法**艦除“斯特拉斯堡”號戰列巡洋艦在煙幕的掩護下逃走外,其余均被擊沉或重創。

  法國官兵有1200多人陣亡,而英艦則損失輕微,“胡德”號的右舷中彈2發,有4人受輕傷。

  而更令法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打敗他們的德國人尚且允許法國人保留自己的海軍,而幾周前還并肩做戰的盟友英國人卻要對法國人趕盡殺絕,顏面掃地。

  這一事件激起了法國人的公憤,導致貝當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系。達爾朗當即下令采取報復措施,轟炸了英軍在直布羅陀的基地。

  但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弩炮計劃”執行后,法國海軍雖實力大損,“黎賽留”號戰列艦的存在,仍使英國海軍并不放心,英國又對在北非達喀爾的法國海軍艦隊又發動了“威嚇”行動。

  在達喀爾戰役中,駐達喀爾的法軍艦隊得到了炮臺和本土趕來的巡洋艦隊的有力支援,擊傷了英國驅逐艦三艘,重創了“堅決”號戰列艦。

  法國也有兩艘驅逐艦被燒毀和擱淺,“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達喀爾之戰法軍取得了勝利,但英國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標——“黎賽留”號戰列艦被創。

  熱門推薦:

  網站版權所有:

飛翔鳥中文    統御全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