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在臥龍坡前,柳塵衣袂飄飄,聆聽著遠處傳來的朗朗讀書聲,那是文院的學子們,正把那圣尊的經義徐徐高唱。
風吹來灼熱的悶吼,高山流水之下,時不時有武院的兒郎們,在潭中上浮下潛,勤練搬山奧義…
極星海試煉之后,柳塵便再也沒有回來過書院,他從學弟變成了師兄,所有基礎學科的課業也都全部融會貫通了…沒有哪個夫子,會在這樣一個時候,要求著滄瀾王來書院全勤,但那久違的自由,卻沒有讓柳塵的修行變得松懈,在將軍府的每一天,他的實力都在穩步前進著…
收回了遠眺的目光,柳塵將視距拉到近前,不知有意無意,他停步的那面斑駁上,宣威將軍的微笑,正印在了他的心窩。
“我有踏炎馬,我有秋水劍,我有風雷軍,我能萬人敵!”
在那個意氣風發的年代,在那個風華正茂的歲月,天璣閣最出色的畫師們,將玄武門前的宣威將軍給印刻成了永恒。
迎著畫中人的笑容,柳塵依稀還能聽見隆慶十八年的金戈鐵馬,那一年,宣威將軍二十四歲,那一年,自武德四天驕之后,隆慶四神將的光輝照耀了整個東陸,夏人拿鋪天蓋地的血色戰旗,還有那聲嘶力竭的悲愴挽歌,讓那一年的秋天,絢爛了歷史長河中的波瀾…
然而今天,人們在不斷緬懷武德四天驕與隆慶四神將的時候,也愈發欣喜的察覺到,天啟年的這一代人,亦或許要更勝往昔。
來自滄瀾江的劍,來自武神峰的云,來自大雪山的刀,來自大悲寺的花…屬于天啟四騎士的時代,這才剛剛開始!
從老山主的口中,人們已經習慣將柳塵,吳桐,陳晟,苦禪這四個人放在了一起,謂之于末法時代的大夏守護騎士…
暖光下,柳塵望著柳擎在笑,柳擎也望著他,冥冥中,傳承于血脈中的共鳴,在這不長不短的臥龍坡前,溫柔了所有所有的…流年。
仿佛說笑了一個多紀元,柳塵轉身,在老墻上栩栩如生的宣威將軍的注視下,緩緩走遠,踏上了一級級布滿青苔的磚,柳塵抬頭,笑望著古舊殿閣前面安坐的老頭兒。
老頭兒精神很好,面上甚至還掛著一抹紅潤,早在柳塵停身于柳擎畫像之前的那可,他便已經看清了一切,等了許久,他才等到柳塵來到自己身前,不知從何處而來的風,吹亂了老人兩鬢的斑白,迷亂了他的眼,卻沒有消散掉他的笑容。
“守義先生!”
柳塵拱手,規規矩矩的行了一個敬師禮,面對這位書院的老院判,滄瀾王給予了他最真摯的問候,在那些沒有老山主的歲月里,老院獨自支撐著這座山,這湖水,還有這座城!
沒有人知道,這個貌似耋耋老朽的院判大人究竟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境界,他老人家上一次出手的時候,面對的是劍閣劍主柳驚風,百招過后,兩人不分勝負,然而,當柳驚風再次踏上了長安的街,卻沒有再次于這位老人面前拔過劍…
圣尊曾說過,“文守仁,開千世太平!武守義,拓萬里江山!”所以,天璣閣有了,墨守仁和墨守義。
這兩位紫荊山的文武泰斗,如同一直存活于老山主的光芒之下,但恰恰在老山主笑傲九州之時,兩位恪守仁義之道的老人,竟也能散發出屬于自己的余暉…如此,這就足夠證明了他們的不簡單。
“老朽…見過大王…大王永垂不朽!”
守義先生緩緩從石階上站直了身子,稍稍拱手,他的臉上,如同秋日里盛裝綻放的菊。
“守義先生是知道的,這個世上,沒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柳塵再躬身,這一次,他行的是晚輩禮。
“老朽茍活百歲,雖不曾得見劍武二神之風采,但也算是輾轉了屬于劍圣的那個年代…今日終于能和大王見禮…總的來說,還是如同山中的同僚所述,大王與劍圣,的確是不太一樣…呵呵!”
“先生說笑了,存活于這個世界上的人,本來就是毫不相同的,相比于家祖父,學生確實在風度上弱了太多…”
“呵呵呵!”守義先生笑容更甚,連帶著瞅向柳塵的雙眼,也是愈發顯得慈和,“大王說笑了,劍圣有劍圣的精彩,您也會有屬于您自己的精彩…不必妄自菲薄…呵呵!”
“先生謬贊了!”
“沒有沒有…呵呵…大王請吧…四叔已經在里邊兒恭候多時了!”
說完,守義先生便讓開了身子,紫荊山宗廟的大門已經敞開,沒有給柳塵繼續發問的機會,老先生笑著笑著,又消失在了這片空曠古舊的山坳里。
皺眉沉吟片刻,柳塵抬腳越過了宗廟的門檻,放輕了腳步,他面色虔誠,緩緩朝里間大堂里走去。
守義先生口中的四叔,應該就是老山主了吧,可是,自己下罪己詔來宗廟懺悔,老山主跑來作甚?不會是來陪自己的吧…
至于罪己詔,那是滄瀾王的第一次,可歷史上,也有過很多個皇帝,因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頒布罪己詔,依禮來到宗廟之中,絕食十日,向歷代先賢請罪…但也沒有聽說過,誰在懺悔的時候還有人陪啊!
當宗祠的大門在柳塵身后緊緊閉合,余光環顧四周,柳塵卻未能發現老山主的蹤跡,不做多想,他走到了供奉圣賢的大堂內,四面八方,三跪九叩,而后跪伏在了圣尊陳丘的牌位之前。
斯人已逝多年,可大堂里的氣氛,卻是壓抑得有些可怕,那一個個代表著無數輝煌的名字上面,一些個若有若無的威壓,正悄悄彌漫,看上去很安靜的時候,卻是無數個或是凄美,或是悲壯的故事在這里交相輝映…
“人族圣尊,上古末年魯國人,五歲啟蒙,習諸子百家之長,引天下文章為師,十六歲與鄉中親友赴京趕考,不幸名落孫山…沉淪半載之后,在鄉友的資助下,他開始游學東陸諸國,每每身處異鄉,他都會有新的感悟,然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面,他更是歷歷在目,那一年,圣尊最珍惜的老友因苦諫君王無果后,被貶回了老家,滄瀾江水奔流向東,也帶走了圣尊最溫暖的回憶…那一天,圣尊陳丘放下了書卷,拿起了封芒…”
旁若無人的情況下,柳塵終于可以認認真真的抬頭,去看清圣尊牌位上的簡史,呵呵,那個曾以為讀書可以救人的圣尊,最后卻不得不拿起了劍,可當他拯救了蒼生之后,又開始大力扶持文宗…文武相濟,始得國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