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零一章蛛絲馬跡,推斷遠古

  熱門推薦:

  道門源自遠古,在遠古屬于第一大勢力,佛門都要排在其后。到了如今,雖然與佛門、儒門平齊,但是其底蘊之深厚,卻決不可小覷。佛門如何尚且不知,但是就底蘊之厚,收藏之豐而言,儒門是絕對比不過道門的。

  玉清一脈身為道門主脈,收藏的典籍幾乎占據了道門收藏的大半。古傳俠看著眼前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浩瀚藏書庫,倒吸了一口涼氣。

  各類典籍分門別類的放置著,有竹簡、龜甲、鐘鼎、石板、錦書、紙書、玉簡、藏魂水晶···等等一切已知的記錄手段,以古傳俠龐大的元神力量,一瞬間掃過整個書庫,也僅僅只能大致辨別出,這里藏有大約七千萬冊書卷。

  而且其中有不少的書卷,是用一些極其古老的文字記錄著的。不僅僅有從上古、中古、近古發展而來的象文、鼎文、銘文、篆文等等,也有遠古流傳的道文、佛文、妖文、天文等。更加還有古老的巫文、原始文、蠻文以及單純的意識記錄。

  古傳俠先不去管那些繁雜的,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調動元神之力,同時觀看著海量的遠古文獻。

  其中那些記錄遠古最初,以及遠古鼎盛時期的資料也可以略過,這些訊息雖然看著也算有趣,意義卻并不大。越是鼎盛的時代,整個大宇宙環境結構就越是穩定,至強者們隱藏在重重疊疊的幕后,難見其蹤影,仿佛云中神龍,見首不見尾。

  唯有在末法時代,在紀元終結之末尾,才可看到他們的終極,從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之中,推斷出他們最后的下落。

  很快,古傳俠便翻到了一塊黑色的鐵球,鐵球上描繪著一道道古怪的花紋,看起來就像是小孩的信手涂鴉。但是古傳俠恰巧通過一些渠道,認識過這種文字。

  這是遠古的鬼文,也就俗稱的鬼畫符。這是一種看似是涂鴉一般的文字,其實蘊含著一些極其玄妙的道理。它更像是在表達一種人類靈魂的波紋。

  古傳俠調動自身的元神,將元神調整到與這些鬼畫符同樣的波長,不斷的根據花紋的變化,變動著自身的元神。

  漸漸的一段段文字憑白的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太初之始,三界初定,天有玉皇,地有府君。二者并列,齊治三界,統帥生死,調度輪回···。”

  古傳俠一愣,這盡管是鬼文,顯然源自地府。也有可能是地府中人自吹自擂,但是也足以說明,在遠古,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地府是擁有與天庭幾乎相當的地位的。并非是天庭的依附。

  “后府君歸于泰山,十殿閻羅出,地府漸弱,臣服于天。至此天管地,大劫隱生。”

  古傳俠皺了皺眉頭,十殿閻羅他倒是熟悉,甚至不止是他,當今的天下眾生,幾乎也都人人皆知。只是地府府君為何歸于泰山?十殿閻羅究竟從何而來?

  還有就是閻君!他似乎是后于十殿閻羅,最后主宰了地府,成為了地府最后的主宰,卻死在了猴哥的棒下。

  “有西方佛陀,名曰‘地藏王’,許大愿‘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妄圖以無量法力,煉化地府,化地府為佛國,化厲鬼為比丘,再創靈山,再開一教,分裂佛門···。”

  “想不到地藏王菩薩的來歷竟然是如此,四大菩薩的名號,比大多真佛還要來的響亮,顯然是另有所圖。從這地藏王菩薩身上,便可見一斑。”古傳俠搖搖頭,放開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繼續根據鬼文的靈魂波長,調整元神。

  “十殿閻羅不敵地藏王,漸被吞噬。十殿閻羅隕落之日,泰山之上飛來石碑,立于黃泉河畔,彼岸花間,千年化形,萬年修身,號為閻君,割裂地府,再創幽冥。與地藏王分庭抗禮。”

  記載到了這里便終結了。

  但是古傳俠聯想猴哥的出身,隱隱與佛門有關,這地藏王雖然分裂佛門,但是與正統佛門之間未必斷了瓜葛。或許在無法抵擋閻君的情況下,無奈向佛門妥協。最后佛門便派來了猴哥這個煞星,一棍打死了閻君。

  只是閻君真的就這么認命了嗎?

  而且‘泰山之上飛來石碑’這僅僅只是偶然?斷不可能!這閻君與最初的地府之主府君之間,又有何關聯?

  放下鐵球,古傳俠繼續翻找。

  終于讓古傳俠在一根已經失去了神異的青鸞羽毛上,看到了一道閃爍的流光。

  這流光并非文字,僅僅是一道意念。

  古傳俠以夢中入道的方式觀看這道意念。

  便看到了眾仙來朝,看到了萬神齊聚。只是畫面模糊,古傳俠真的想要看清楚那些仙神的臉,卻無法看清。

  而就在凌霄寶殿之上,有一神人光耀天地,仿佛宇宙的中心,吸納著一切光,吞吐著一切法,代表著所有的一切的意志,掌握著萬物萬事的權柄。

  突然之間他伸手掐住了自己的眉心,從額頭之中取出了一塊殷紅的寶石,將這寶石鄭重的交給了一個道人。

  須臾之間,那原本位于宇宙中央的神人氣息變得衰弱,他雖然還是一切的核心,掌握著全部的權柄,卻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無法將這股權勢發揮到最大。

  簡單的形容一下,這區別就像是一位手握乾坤的明君與一位懦弱無能即將亡國的昏君之區別。雖然同樣主宰著一個偌大的江山,雖然一眼可為天下法,內在的道理卻已然不同,發生了變化。

  放下羽毛,古傳俠不斷的回憶著那道人的摸樣。

  古傳俠隱隱只能記起來,那道人的周身纏繞著紫色的雷霆,隱隱有湮滅一切之勢,于終結、毀滅一切中,又孕育著一縷絕對的生機。

  “那道人究竟是誰?”古傳俠揣測著。

  終于古傳俠又在藏書庫的角落里,翻出了半截石碑。

  這石碑上刻錄著兩式拳法,是殘缺的招式,并且并不如何高深,只是這石碑來歷古樸,這才被收藏在此,而沒有放入道門武庫當中。

  古傳俠之所以在意它,是因為在石碑的左下角刻了一個標志。

  如果古傳俠沒有記錯,這個標志正是那位名為風天的力士,于蟠桃園中所建立國度的標志。也就是說,這石碑或許與風小小有關。

  而按照辯機的說法來推斷,風小小極有可能是武道的開啟者之一。

  (臨時有點事出門了,最后一章晚了點,抱歉!抱歉!再有,求一波訂閱!謝謝!謝謝!)(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飛翔鳥中文    仙武金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