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二章一條鞭法

章節目錄  2016年11月05日18:28

  古傳俠的神情也鄭重起來。

  張居正本身青史留名,名揚后世,且不去說。他能被王陽明如此看重,顯然是很有一些手段。

  燕赤霞和張居正選擇的決戰之所十分有意思。

  是一片廢墟之中的宮殿,繁華已然是昨日,威嚴早已掩埋在枯草叢生當中。隱隱還可見昔日明朝宮廷,那雕欄玉砌隱約還在,朱顏早已改。

  張居正一身白衣,頭戴儒冠,一絲不茍。手中卻持著一把靜鞭。

  此鞭用黃絲編織而成,鞭梢涂蠟,打在地上很響,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將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安靜,所以叫“凈鞭”或“靜鞭”。《元曲選》馬致遠“陳摶高臥四”:“早聽得凈鞭三下響,識甚酬量!”就是這種“凈鞭”。

  張居正以此鞭為武器,卻是另有深意。

  儒門武修多借皇朝氣運,依附于朝廷而存在。如今上古再臨,禮崩樂壞,張居正手持靜鞭,面目嚴謹,顯然是有匡扶社稷,重振朝綱的志向。

  看著張居正,王陽明已經先行得意的介紹道:“叔大自創一條鞭法,此法即為人道之法,也是武道之法,人道和武道合二為一,卻是深得老夫行知合一的真傳。”

  古傳俠目光深邃,看向張居正,心中已然了然。這張居正名為儒子,實為法家傳人。不過這也并不意外,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只是一個幌子,內核該說是‘融合百家,外顯儒術’才是。

  那上古乃至中古時代的諸子百家,大多傳承,都漸漸的融入了儒門當中,成為儒門的某些細小分支,早已不分彼此。

  這也是必然,在佛道二門的壓力下,由百圣所創的諸子百家,若是不聯合起來,融為一處,只怕就會被佛道二門漸漸侵吞,最后消亡于歷史。

  且看那些沒有融入儒門的百家傳承,就大多被佛道二門打為魔道,時常喊打喊殺就可見一斑了。

  閑話少說,且看那戰場小世界之中,張居正揮動靜鞭,已經當頭一鞭朝著燕赤霞揮去。

  這一鞭帶著沉重的壓力,仿佛可以讓渾濁的世間恢復清明。

  看著這樣的一鞭,曾經也是儒門弟子的燕赤霞微微沉默,卻又嘆息一聲,搖了搖頭:“以人施法,卻忘天道,善用人心,卻忘人心易變。此法大謬!”

  說罷背后的軒轅劍出鞘。

  若說張居正的靜鞭只是借助了一絲絲皇朝之勢的話,燕赤霞此劍便是皇道本身。

  此劍本就是一方世界萬年供奉的社稷神器,如今燕赤霞此身轉世也是皇朝皇子,再用此劍,動用其中的王道之氣,再無障礙。

  一劍斬出,那由靜鞭編制的密密麻麻的法網,就被撕裂。

  法家的局限性就在于,刑不上大夫。無論張居正的鞭法多強,他其中交織的法理是多么的順應人道大勢,根本性的局限就在這里。

  它依附于王權。而此刻手握軒轅劍的燕赤霞,就是王權。

  當然如果這么容易就被擊敗,那就不是張居正了。

  果然張居正手中靜鞭一頓,忽然再度揮灑出去,蒼茫之間,仿佛有人聲鼎沸,仿佛有民怨沸騰,仿佛可以聽見百姓民不聊生的凄慘。

  風向逆轉,攜著滔滔民怨大勢,張居正手中的靜鞭法網再度編織,將燕赤霞的王道之劍壓制了下來,讓皇者之意志屈服于黎明蒼生的意志。

  “挾天下以令天子!”古傳俠目光閃爍,看著張居正,嘴角露出笑意。

  “這可不是純正的儒門弟子該有的作風。”

  王陽明卻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我儒門弟子,忠君愛君,卻更愛蒼生黎明。二者相左之時,自然是選擇黎明百姓。”

  靜鞭揮舞,網勢漸收,燕赤霞在張居正的鞭法脅迫之下,能夠挪移橫行的空間范圍越來越小。他就像是一個被限制了皇權的帝王,手中的權柄逐漸被權臣奪走,失去了應有的威嚴。

  如果燕赤霞真的只是一個王者,那么此刻他已經輸了一大半。

  但是他不止是王者,他更是一名劍客,他傳承了古傳俠的劍道,古傳俠所有弟子之中,最像古傳俠的也就是他。

  所以下一刻,畫風一變。

  燕赤霞手握軒轅劍,高亢的劍意昂揚,撕碎一切法理阻隔。

  他現在不是王者,而是行走于江湖的劍俠。

  俠便要以武犯禁。

  所以浩瀚的劍光刺破蒼穹,同時也刺破了法網。

  黎明蒼生疾苦,雖然心有所感,但是···與我何干?我有三尺劍,但管不平事。遇到不公之舉,且一怒殺之,哪里管得那許多后果?

  這般莽撞,卻正好擊中了張居正鞭法之中的軟肋。

  他的鞭法依托于人道,但是人道比天道還要多變,而人心更比天意還要叵測。

  “張居正!你錯了!你的法只是你自己的法!你的所謂眾生民意,其實也只是一個人的意志,是你強加在人們頭上的,或許有一時之效,卻必然受到反噬。”燕赤霞手持長劍,攜帶著殺意,直沖而上。

  軒轅劍泛起的劍光,耀眼的簡直讓人難以直視。

  張居正不斷的揮舞著靜鞭,啪啪之聲連成一片,卻不再只是單純的聲音,它更像是一片震古爍今的圣道文章,更像是天地的律令。

  “人心混沌,故而要有法,天地有法理可依,才能萬事萬物皆有規矩。任你如何,皆要受到束縛,俯首于法理之下。”張居正口吐真言,揮鞭直上。

  觀戰臺上,古傳俠面露不喜。

  他創造了《自由經》崇尚自由之道。張居正此言此理,雖然不是沖著他來的,卻也有映射他的意思。

  事實上,無論是已經消亡的大明,還是名存實亡的大殷,都不再能稱之為一州之皇權,正是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真正的無冕之王,有一座浩瀚之城。

  張居正想要重振朝綱,想要重塑禮樂,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薪火城,就是華山派,就是古傳俠。

  王陽明看了看古傳俠,微微嘆了口氣。

  他很看好張居正,若是依照一些原本的軌跡,他破命而出,領悟到天法、人法,天道人心的道理,就有可能立地成圣。但是此時,擋在他面前的是古傳俠,這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張居正此生若想破命成圣,要么就改道,要么就不走純粹的儒家路子,另辟蹊徑。

  內容由網友上傳,樂閱讀只提供儲存空間,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聯系我們予以刪除。MAIL:

飛翔鳥中文    仙武金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