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章 不惑的覺悟

  發展委的邱領導和省里的宋省長在同一時間過來拜訪,徐騰特意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與兩位領導交流。

  從省里、國內到國際經濟的局勢,三人談了幾個小時。

  華騰工業體這些年,在半導體、汽車、機械、機床、電氣、化工、能源各個主要工業領域進步明顯,技術和產能的增長都是極其快速的。

  在全球面板市場的銷售額份額接近1/3,超過lg、三星位列行業第一,在led領域,華騰電子力壓lg,在oled領域,華騰電子也力壓三星和夏普。

  在半導體芯片領域,華騰電子的20nm制程工藝已經非常成熟,14nm制程技術也開始量產,在英特爾、臺積電的10nm制程技術還無法大規模量產的階段,終于能夠位列國際芯片供應商的一線陣營。

  在汽車領域,華騰汽車通過華騰奧迪的雙品牌戰略,占據國內轎車市場份額的23,力壓大眾、豐田和通用,穩固在第一席,如果以整個寶福華汽車聯盟來核算,國內市場的總銷量已經突破40,國際市場則占據了21.7。

  在機床、汽配、電氣自動化領域,華騰精工、中騰集團、中控集團的總產值也都躋身全球第一。

  從產業技術、產能分布、成本管控這幾個領域來說,徐騰對華銀財團沒什么可擔心的,但從全球銷售額和凈利潤的規模來講,這就不樂觀了。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和銷量下滑,各家都在降價,最后就看誰先倒閉。

  華銀財團及華騰工業聯合體的體量雖大,但是,各個領域都有重量布局,這就意味著哪一個領域都不能虧,只要有一個產業陷入重大虧損,就會拖累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

  這就是徐騰不太樂觀的地方。

  哪里樂觀,哪里不樂觀,徐騰也沒什么可隱瞞的,都和兩位領導大致談一談,在技術產品、科研實力、現金資本三個領域,華銀財團和華騰工業聯合體,相比韓系已經占據領先地位。

  臺灣經濟、韓國經濟在過去三年的貿易順差大幅收窄,和華騰工業聯合體的關系是很大的。

  三者確實大致在一個層面,但從技術、人才、體量、資本、進步速度…這些方面來說,華騰工業聯合體已經占據絕對優勢,現在就看這兩個主要對手什么時候被拖垮。

  一直聊到下午4點多鐘,徐騰感覺差不多了,他還有些事要處理,晚上也不能抽出時間宴請兩位領導,這一貫不是他的風格。

  徐騰這杯茶喝完,就沒有再倒,直接問邱領導,“發展委那邊應該沒什么事了吧?”

  “你準備了不少項目,我這邊肯定是沒什么可要求的,不過,我這一次過來的時候,工銀和建銀那邊跟我談了一個事。”邱領導本來是一過來就想直接說這個事,但他現在有點怵徐騰,不敢急于說出來。

  “你先說是什么事?”徐騰估計不是好事。

  “你們現在不是將華夏、平安、陽光、富邦四個保險公司合并了嘛,這四大保險公司的牌照都很健全,建銀想讓你們轉讓一套,大家做個交易。工銀那邊呢,主要是對陽光保險有興趣,看看能否展開合作。”邱領導估計自己是來找不痛快的,這個事,他本來不想摻和,但這真不是工銀和建銀的想法。

  在國內,保險牌照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譬如建銀保險公司,它就沒有人壽、車險,只有理財險和萬能險,這兩個都是騙局性質的保險。

  特別是所謂的理財險,這些年在建銀鬧出不少事。

  華夏金融集團這邊要好很多,因為險資齊備,保險業務規模大,根本不可能為了這點利潤自砸招牌。

  “牌照那個事很簡單,因為華夏和平安的合并是完全整合,多出來的牌照都注銷了,陽光和富邦那邊倒是還沒有在保監會注銷多出來的一套。我可以將富邦的牌照轉移到一家子公司,建銀保險公司將這個子公司買過去就行了,至于陽光保險的那個事,我就不多說了。”徐騰的意思,滾!

  建銀是央企,想要牌照很容易,就看上級監管部門愿不愿意承擔更大的金融系統風險。

  這種打擦邊球,繞過保監會直接買牌照的手法,最終沒有得到保監會的認可,其實也是自找麻煩,自作聰明。

  另一方面,國內的保險業市場已經很穩固的,華夏金融集團此前一直在和pn金融較勁,拼了十年,在國內的保險業規模也還是前四,無法撼動pn、太平洋、人壽的三巨頭席位。

  陽光保險在合并富邦之后,已經是國內第四大保險集團公司,與民生銀行是互相持股的聯營模式。

  這樣的優質資產,徐騰怎么可能放棄?

  “小徐啊,你不要生氣,我們只是探討一下,因為現在關于四大行的改革問題,內部討論的比較激烈,華夏金融集團帶了一個好頭,這個模式還是很不錯的。陽光保險的國有股比例不低,如果和工銀以換股的方式合并,對你來說也不虧嘛。”邱領導只能說自己盡人事,其實他心里很清楚,有些人將主意打到華銀財團的身上,純屬想多了。

  “既然是換股,那我可以考慮合并。”徐騰同意了,豎起右手的食指,直接告訴邱領導,“我只有一個條件,華銀財團的持股比例要達到50,沒有就算了。您這位大領導回去之后告訴誰誰誰,交給我經營,你們放心,股民放心,機構放心,交給你們經營,我怕大家覺得我人窮志氣短,連下金蛋的老母雞都要賣。”

  “你這話說的多傷感情啊!”邱領導笑呵呵的也不生氣,示意徐騰也不必生意,只是有別的單位讓他試探一下,但他心里明白,估計徐騰也明白,現在不僅是國外對華銀財團的規模感到恐懼,國內也有很多人覺得不妥。

  邱領導不會告訴徐騰,就在徐騰留在英國休假的那些天,他參加了一個多單位的會議,很多人都支持“工業不能動,金融業要控一控”的表態。

  華銀財團太大了。

  尤其是金融業。

  做生意,到了一個級別一定要注意《新聞聯播》。

  g20峰會結束后,《新聞聯播》播出了一條新聞,大致是說中國金融業國際化規模發展順利,中國五大銀行在2015年一季度的海外業務規模達到了總營業額的12。

  這是典型的報喜不報憂。

  但是,關鍵不是新聞本身,而是“中國五大銀行”的這個用詞,這是正式承認了華夏銀行和其他四大行并列的地位。

  這是實力決定的。

  關于“華銀財團”的說法,國內很多人,甚至很多媒體也不清楚源頭是“華騰公司”和“銀河資本”,都以為是華夏銀行的縮寫。

  07年以后,華夏銀行一直在控制規模,但不管怎么控制,最基本的發展速度還是要有的,否則,對股民、投資機構沒法交代。

  郭永哲上任之后更是采取了比較激進的策略,無視了華銀財團在2007年和四大行的幾番搏弈,快速推進華夏金融集團的商業銀行業務。

  另一方面是網絡支付、網銀和信用卡的發展。

  華夏金融集團在商業銀行的網點數量上,已經超過了中行,位居全國第四,營業額則超過農行、中行,位居第三。

  保險業,華夏金融集團是第二名、第三名之和。

  資產信托管理這一塊,華夏金融集團基本占據整個國內市場的1/3,證券和投行業務,華夏金融集團也是高居第一,根本沒有任何對手。

  華夏金融集團本身又是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總市值位居全球金融企業第一,相當于國內工銀中行之和。

  這不是中國五大銀行之一,那又是什么?

  整個華銀財團在國內金融業的布局,除了華夏金融集團,還有民生銀行、長江銀行、陽光保險,都是全國性的主要金融機構,在農行、交行持有的股份也都接近1/3。

  陳志辛退休時曾經提醒徐騰,小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現在其實已經有些人迫不及待想要“鳥盡弓藏”了。

  這些人是多數,還是少數?

  徐騰估測數量不少,至少四大行,其他一些國有控股的金融企業會在某些主管部委那邊嘀嘀咕咕,哎呀,這必須要控一控啊,不控不行啊。

  所以,這個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歐洲人和美國人活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也不少。

  “人生至斯,我也沒有多少追求。我是說真話,我們徐家在海外的資產規模雖然沒有國內多,但也足夠了。”徐騰原先很生氣,仔細想一想,干脆很瀟灑的放手,“所以,我不說任何假話,國資委隨時可以購買我的華騰公司,兩個條件,一是要買就整體買斷;二是外匯結算,一次付清,讓我瀟灑離去。”

  邱領導不說話,他認識這位徐理事長也不少年了,很清楚,徐騰又真的怒了,隨時棄盤離去。

  “老邱啊,不是我說你幾句,不管是哪個領導說的,你都應該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說,我們對自己的企業家沒有信任,對自己的企業沒有信任,我們還需要發展民族工業嘛,還怎么發展民營經濟?”宋領導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順便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表達一下省里的態度,不管各級主管部門是什么態度,省里肯定要依法維護本省的民族企業。

  “老宋,你不能借題發揮,落井下石。你不想想,你們省的華騰公司是什么級別,二十年,三十年后,又是一個什么級別?”邱領導暫時不管徐騰的怎么想的,反正這是某主管部門的事,他只是負責轉達一下提議,他先和宋領導辯駁一下道理。

  “不管是哪一家公司,不管是外資,還是私企,只要是合法經營,不要談什么控制不控制。你要么直接立法,不準私有資本控股中國金融企業,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那就什么都別說。”宋領導必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表明省里的態度。

  徐騰沒說話,意識到這兩位領導唱雙簧呢,他本來就奇怪,哪有這么巧的事,發展委的領導上午說要過來一趟談事,省長中午說要過來談事,結果一個時間點到了。

  特別是這位宋省長,根本就沒有任何事要談,純粹是邱領導搬來的救兵,唱一個紅臉白臉,既轉達了某主管部門的想法,又不至于鬧出矛盾。

  “就這樣吧。”徐騰短時間內做了一個新的決定,抬手看一下時間,通知兩位領導,他下逐客令了,“我就不送你們了,另外,淮海經濟區的那個計劃暫時不要往上報,我還要考慮一下。”

  邱領導暈了。

  徐騰規劃的這個淮海經濟區,其實就是以前歐亞大陸橋的一部分規劃,后來是沒有搞出成績,中央就暫時擱置了。

  當年沒搞成主要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條件差距太大,地方行政干部的素質也不達標,現在真要是徐騰重新負責,那肯定沒問題。

  這是四省聯合才能推動的事,光是一條高鐵、四條跨省高速、港口、電廠電網、省道、水務的基礎投資,徐騰給出的規劃就達到了五千多億。

  這是純粹的bot項目,完全由華銀財團出資,各省和沿路城市只要出地出政策就行,將最好的干部派到位,后面就等著收稅收gdp吧。

  徐騰已經下了逐客令,兩位領導只能先回去,以后再想辦法了。

  在他們離開后,徐騰在椅子里坐了良久,反復思量,最終只是一聲嘆息,做生意不容易啊。

  在東盟做生意容易嗎,在歐洲做生意容易嗎,在中國做生意容易嗎?

  做小生意的不容易,做大生意的更不容易。

  做政客容易嗎?

  這個世界,誰能說自己容易?

  這就是人類的世界,只要你想做事,你就肯定不容易!

  在這一刻,徐騰也明白了,他覺悟了,徐家現在賺不到什么快錢,以后就靠現在的基本盤賺點生活費,肯定會越來越不容易。

  他要有這個思想準備,難也好,不難也好,淡定。

  他想,這種淡定就叫不惑。

  這件事,徐騰其實也不在乎,因為能動他的人不會動他,不能動他的人,無論想干什么都干不了,他只要說不,所有人都只能當這件事從來沒人提及過。

  至于以后…想那么遠有意義嗎?

  至于淮海經濟區的規劃,徐騰并沒有說放棄,只是讓某些人想明白,下一次又想“控一控”他,請拿出3萬億美元的外匯來找他談價格。

  他的華騰公司隨時可以轉賣,但沒有這個數字…他不會說的太難聽,但會客客氣氣的請對方哪涼快哪呆著。

  幾天后。

  邱領導發了一份傳真過來,沒敢再提“控一控”的事,而是以發展委的名義,正式回復關于淮海經濟區的整體規劃,將各項政策的優惠幅度標注清楚。

  最后補充一條,不滿意,隨時可以談。

  徐騰看完之后,大致核算了一遍,基本是肯定能盈利了,就先給發展委回復了一封電郵,因為情況比較急,能開工的項目,他會先行安排開工。

  這里面有兩條跨省高速的各方面準備工作都很完善,只要發展委批準,華銀財團現在就能安排資金,正式啟動。

  徐騰對于“不惑”的覺悟很簡單,生氣歸生氣,生意還是得繼續做,這就是人類世界的現實。

  央行在3月份和5月份的兩次降息,加上其他各種財政減稅和補貼,產業政策的定向擴大,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2015年的上半年,g20各國也都陸續出臺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

  6月底,徐騰拿到的最新數據就比前面幾個月要好一點,基本可以確定,2015年的中國gdp增長速度維持在6.5以上是沒問題的。

  這讓徐騰稍微松了口氣。

  不容易啊。

  世界經濟被他折騰的這么慘,中國經濟還能穩住大方向,穩定健康的增長,只能說,這就是國運,擋都擋不住。

  現在真正最慘的還是歐洲。

  此前大肆咆哮,從政客到媒體到民眾,掀起一場反徐騰這個“中國禿鷲”的政治浪潮,玩的很嗨,如今到底有多苦,只有歐洲自己清楚。

  這段時間,歐洲又迎來了難民問題,只是暫時還沒有形成危機。

  這幾年的歐洲在經濟議題遲遲無法改善的情況下,從政客到媒體都偏愛價值觀議題和軟實力的輸出,這就好比有人和你說,別看我家負債高,其實我還是比你強的。

  難民問題就是歐洲人自己玩出來的花活,一天到晚的秀優越感,最終秀出來的危機,活該!

  徐騰犯不著去操心這些事。

  他安安靜靜的處理自己的工作,打理自己的生意,將大部分投資都轉移到國內,現在是俄羅斯經濟最困難的一個階段,也是擴大在俄羅斯投資的好機會。

  俄羅斯這個國家其實挺有心眼的,他們的鐵礦石儲量極其豐富,但是,一直通過法律限制減少開發,剛好能保障自身的鐵礦石供應與需求。

  當然,俄羅斯鐵礦石想要出口到中國,運輸成本也確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需要大規模投資才能解決問題。

  徐騰的策略一直很簡單,也一直很有效…給談判對手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

  按照華銀財團和俄羅斯簽訂的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到2020年,俄羅斯的鐵礦石產能將達到1.2億噸,每年出口占2/3,石油出口4500萬噸,天然氣出口達到3000億立方米。

  石油天然氣都依靠管道運輸,將鐵路的運輸能力空置出來,用于出口農產品和鐵礦石。

  在俄羅斯的農產業開發上,華銀財團聯手中糧、中糧儲等央企,在遠東和新西伯利亞地區開設農墾區,通過大機械化種植提供飼料用糧,發展規模化養殖產業,提供肉制品和羊絨。

  這是一次新馬歇爾計劃。

  相比馬歇爾計劃,徐騰提供的方案其實來自于華騰公司莫斯科智庫機構,只不過,在過去,這種完全依附于中國經濟的國家產業規劃報告,都會被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扔進垃圾簍。

  其實,這個方案很現實,俄羅斯的競爭對手是沙特、澳大利亞、加拿大,包括美國,利用土地優勢和財政補貼,大量出口農產品。

  對于俄羅斯的振興遠東計劃和提高工業水平的需求,甚至包括電子及芯片產業,華銀財團都可以滿足。

  克里姆林宮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和中國的省一級地方政府一樣,提供土地和政策,提供有效的保障,其他都交給市場解決,同時,也不要阻止華銀財團對俄羅斯金融業和資源產業的介入。

  徐騰在和弗拉基米爾總統做交易之前,就已經說的很清楚,華銀財團及華騰工業聯合體是全方位的360度財團,簡單來說,一個財團就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從原材料開采到最終的消費產品,完整無缺。

  這不是說,華騰工業體不需要外部企業,恰恰相反,華騰工業體很擅長吸收外部企業,只要外部企業是最優秀的供應商,一定可以擠入,但要想達到最優秀的標準,這本身就非常難。

  或者說,俄羅斯本土企業很難擠入這個工業聯合體,除非俄羅斯經濟自由度和產業水平達到英法德美這樣的標準。

  另一方面,正因為華銀財團及其工業聯合體擁有這種完整產業鏈的特殊優勢,所以,無論是在中國的某個省,還是在俄羅斯,在東盟,華銀財團都能快速建立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

  這就像蘇聯對華援助的156項一樣。

  與156項不同,華銀財團是全球化采購運營的國際資本財團,盈利是唯一的目標,任何項目都必須符合比較優勢,從中國進口更劃算,那就必然是從中國進口。

  所以,華銀財團能夠最大范圍,最高效率的幫助一個發展中國家,快速建立工業體系,但是最終,必然都會依附于整個中國經濟的產業鏈。

  凡此種種,徐騰和弗拉基米爾總統說的非常清楚,俄羅斯就這么多人口,就這么多勞動力,農業、軍工業、資源產業和服務業的就業人口刨除在外,符合華銀財團標準的勞動力最多也就是一千萬的規模。

  這個數字還不如一個江淮省。

  對俄羅斯來說,只能選擇性的發展,舍棄一部分,在圍繞中國經濟的基礎上,盡可能多的發展自身產值,實現國家富強。

  徐騰是開誠布公的談,避免克里姆林宮以后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對克里姆林宮和弗拉基米爾總統來說,第一,他沒得選,俄羅斯沒得選;第二,徐騰給俄羅斯的方案已經比弗拉基米爾總統預想的好很多。

  雙方在各個方面的談判都很成功。

  最終華銀財團為俄羅斯提供40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同時提供1600億美元的國際投資,大規模收購、入股俄羅斯大型公司,收購土地,投資新的產能。

  在俄羅斯的金融、冶金、資源礦產、電信、能源電力、半導體產業、機床、石油化工、汽車、交通鐵路、港口、農牧業后來居上,盡可能的利用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勢。

  除了莫斯科,華銀財團也為俄羅斯提供了圣彼得堡、伏爾加格勒、遠東的經濟區規劃,投入資金和項目,逐步發展。

  華銀財團對俄羅斯并不陌生,從2005年開始,就已經投資俄羅斯的汽車和電力設備產業,后續不斷擴大投資,只是一直沒有完全發力。

  2014年到2015年的這個階段就是最好的契機。

  在俄羅斯的投資情況,徐騰基本每天都在仔細觀察,每天處理幾十封郵件和報告,大致而言,投資環境至少比東盟好的多,投資計劃的執行率也很高。

  徐騰現在可以肯定,只要中俄關系不會出現劇烈性的變化,他在俄羅斯的投資還可以繼續擴大到3000億美元,只要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逐步取消,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回漲,這些投資大致能在2025年左右增值到7500億美元的規模。

  徐騰現在就是做這種大生意。

  他可以超出國家規劃,投資興建西部快線,從陜省到莫斯科,采用標準鐵軌修建快速貨運鐵路和高鐵,實際上是將莫斯科和淮海經濟圈、長江經濟帶連接在一起。

  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也將是東西并進,進入中國西北和東北,最終也是從西北進入長江經濟帶。

  作為回報,他持有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14的股份,以長期的戰略合作股東,協助對方不斷提高運營業績和利潤。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用政府和民眾的資金去做別人做不了的大業務,從中獲取穩定豐厚的長期回報。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可以投資東北。

  只不過,以東北目前的人才流失情況,大規模的投資東北,實際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率還是很低的,但只要條件成熟,投資回報率能夠達到一個標準,他肯定會提前四到五年,在東北擴大投資布局。

  生意就是生意,商人就是商人。

  雖然有些時候,徐騰表現的不像一個純粹的商人,但這種情況并不多,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他還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氣。

  只要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保持這種寶貴的淡定、平靜和低調,以他的資本和工業產能調度能力,以他的大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以他的經驗和學識,他絕對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生意人,沒有之一。

飛翔鳥中文    無恥家族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