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三十七章 資本的力量

  陳健,一個吟游詩人般的商人。

  他是一個好商人,有著江淮商人的諸多特點,講究,守信,穩健,靈活,生意做得既大有廣,只要賺錢的買賣都愿意做一筆,與當年的黃信洲,曾經的陳安邦如初一轍。

  時光總是在不斷改變一個人。

  起步之初就繼承了江泰集團,在這個江泰集團董事長的位置上,歷經十余載的商海沉浮,如今的陳健已經變得愈加低調內斂,榮辱不驚。

  這十余年間,陳健宛若一個消失的神秘富豪,從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即便旗下的江泰地產和銀泰置地同時躋身國內十大地產公司的行列。

  江泰集團旗下的酒店業務是全球前三,物流、水務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電廠、污染治理業務則是全國第一,在港口航運、私募資本、保險、水電、零售、體育服裝各個領域都有廣泛投資。

  在富信集團轉型為純粹的國際銀行后,江泰集團、陽光集團已經是華銀財團內部僅有的兩家綜合性一級產業集團,其特點與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基本一致。

  兩大綜合性產業集團的負責人陳健、邢蕙云,也都是江泰系的第二代商人,都屬于典型的新一代江淮商人,與黃信洲、陳永年、邢利賓那一代人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正如徐騰有時會很任性一樣。

  陳健有時也會任性的做一些不是很理性的投資,譬如他在服裝業的投資就完全出于個人的興趣,無論是收購茵寶,還是投資真維斯,都屬于年輕時代的情懷作死。

  純粹的作死。

  在這個領域,他也賺了幾筆,譬如投資安德瑪,以承諾協助對方開拓中國和亞洲市場為基礎,在對方上市之前低價入股1.3億美元,平均每股7美元,等了幾年就在每股95美元的價位轉讓給另一家韓國投資商。

  這個品牌在美國、韓國賣的很厲害,屬于很高檔的體育品牌,玩的就是專業和健身。

  這邊賣掉安德瑪的股份,另一邊,陳健就將套現獲利繼續投入到持有了7年之久的茵寶,繼續英格蘭、威爾士國家隊和中國三大球國家隊。

  有錢,任性,玩的就是情懷,玩的就是花錢如流水,玩的就是感覺。

  2001年,徐騰和陳健、柳俊生一起加入長江大學的排球隊,三個人去黃浦路買球鞋,最后挑來挑去,感覺耐克阿迪都太俗,選了很小眾的茵寶,這一穿就是四年。

  2008年,陳健用騰健科技公司與耐克競爭,最后以3.5億美元的報價買下茵寶,7年下來,連續注資三次,總投資超過14億美元,也沒有折騰出多少浪花。

  事實證明,情懷這種東西是不能當飯吃的。

  這種生意不大不小,茵寶的投資至少沒有虧,徐騰一直懶得過問。

  至于財團決策收購勝騰集團這件事,陳健其實并不滿意,他真正想兼并的目標是喜達屋集團和凱賓斯基酒店集團,因為有利可圖罷了,也和兩家國際酒店集團進行過多論并購談判。

  只是對整個財團而言,理事會層面更看重美國勝騰集團的其他資產和業務,最終是由李達霄這位專職副理事長出面,讓陳健放棄與喜達屋集團的并購談判,服從理事會的決策。

  即便這幾天就要正式簽署并購勝騰集團的協議,陳健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沒有人甘愿做附庸。

  陳健也不例外。

  江泰集團在華銀財團內部說的好聽點是兩大綜合性控股投資集團之一,說的難聽點就是打雜,除了地產、酒店、物流、水務四大產業,其余基本就是打雜性質。

  陳健一直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從整個財團的利益考慮,他也無法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實施。

  至于陳健的這些想法,徐騰自然是很清楚的,怎么說呢,既,也沒有太多的,因為陳健對于江泰集團的長遠設想可能會打破整個財團的框架體系。

  “江泰”對于整個江泰系商圈而言,對徐家而言都有著很特殊的含義,這是黃信洲留下的品牌和傳承,對陳健而言更有著非常沉重的意義,涉及他的出生,他的人生。

  2010年以后,這幾年間,陳健愈發覺得自己應該選擇一次突破,推翻黃信洲留給他的框架,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

  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對生命的想法,總是會隨著視野、心態、能力的變化而變化。

  陳健的想法是以江泰集團的子公司“凱悅資本”為新的中樞,建立一個超越整個江泰集團框架,更具國際化和知名度的凱悅集團。

  過去十年,在整個華銀財團的支撐下,凱悅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國際酒店連鎖公司,在中國市場獨領風騷,全國TOP20的一線城市都有一家五星奢華級“柏悅酒店”,全國283個地級市,也都擁有一家五星商務級“凱悅酒店”,縣一級基本都有一家五星標準級“君悅酒店”。

  在歐洲市場,凱悅的市場份額也僅次于雅高,在美國則與喜達屋、萬豪、希爾頓并駕齊驅。

  在陳健主持華銀財團旗下酒店業務的這十年時間,凱悅系酒店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君悅品牌的下移,凱悅品牌的上移,他將一部分的君悅酒店升級為新的柏悅酒店,一部分更改為凱悅酒店,再將凱悅嘉軒酒店升級為新的君悅。

  陳健之所以要這么做,將“凱悅”和“君悅”的品牌定位互換,就是為了強化“凱悅”在全球消費市場的超高端品牌形象,有利于凱悅酒店連鎖公司旗下的悅榕莊、華庭金禧、華庭、漢庭、陽光旅館的營銷推廣。

  按照陳健的構想。

  新的凱悅集團,旗下設有凱悅資本、凱悅酒店、江泰集團、銀泰控股四大核心公司。

  凱悅資本是核心產業,負責多元化的私募投資和封閉式基金理財業務;凱悅酒店負責酒店、旅游及度假村業務;江泰集團負責水務、環保、物流三大業務;銀泰控股負責商業地產的綜合開發業務。

  他的想法有點“不破則不立”的意圖,想要掙脫“江泰”帶給他的人生束縛,同時實現一個跨越,從傳統投資型企業升級為一家資本管理型企業。

  徐騰對此則是比較保留,在徐騰看來,這是一種完全不必要的心魔,無所謂束縛不束縛的,自己想開就好。

  當然,“凱悅”本身確實是很國際化的品牌,做為一個以高檔商務型五星級酒店為主體的品牌標準,“凱悅”擁有一種天然的高端形象。

  一家集團公司到底選什么名稱,確實是一件很講究的事。

  “華騰”,這個公司標識和品牌原先是馬來西亞華商在上世紀90年代初創立的,最早只是一家造紙企業。

  徐騰純粹看中這個名字和內涵寓意,才選擇做為華銀財團的母公司,原先的造紙產業早就徐騰甩賣給維達紙業集團。

  陳健從江州飛抵美國紐約,說是來參加華銀財團并購勝騰集團的簽字儀式,其實是來做最后一搏,力圖阻止此事,說服徐騰他收購喜達屋集團,而不是勝騰集團。

  勝騰集團的酒店資產非常凌亂,旗下有數十個品牌,除了溫德姆和華美達,其他都屬于快捷連鎖和汽車旅館品牌,兼并之后光是重組這些蕪雜的品牌和運營體系,就能耗光陳健的所有精力,這真不是陳健樂意的結果。

  陳健心里也很清楚,華銀財團根本不在意勝騰集團旗下的酒店資產,而是想要勝騰集團的地產中介連鎖和租車連鎖產業。

  華銀財團的機制是非常特別的,凡事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能快速擴大,各司其職,保證財團各家下屬產業集團的健康運營和獨立性。

  弊端也就是這種獨立性。

  只要是聯席合伙人,對整個財團理事會的決策有異議,徐騰都要耐心的和對方溝通交流,何況這個人是陳健。

  徐騰必須更耐心的聽陳健分析,和他商量,兩人一直談到凌晨兩點多鐘。

  伊麗莎白福爾摩斯小姐也沒睡,陪著兩位一起探討。

  最后。

  徐騰只能做了一個折中的處理,將勝騰集團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勝騰集團和速8連鎖酒店、華美達連鎖酒店,二是溫德姆酒店集團,他拿下前者,將后者繼續留給美方股東。

  前者還是要陳健處理,和江泰集團旗下的國內租車、地產中介業務整合,完成整合之后再并入眾趣集團旗下,或者是亞馬遜公司旗下,實現電子商務方向的大轉型。

  華銀財團這些年的一個主要盈利手段就是收購國際性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科技資產,再通過國際股市和華爾街、倫敦金融城的投資機構套現獲利。

  所以,這個生意是必須要做的。

  徐騰的承諾很簡單,只要陳健能將這件事處理好,讓財團拿到計劃中的增值空間,賺到那幾十億美元的收益,他就陳健收購喜達屋集團。

  喜達屋集團擁有瑞吉、豪華精選、喜來登、威斯汀、福朋、雅樂軒、艾美多個連鎖酒店品牌,凱悅酒店集團旗下則擁有柏悅、君悅、凱悅、米高梅、悅榕莊、華庭金禧、華庭、漢庭、陽光旅館多個連鎖酒店品牌。

  陳健謀圖兼并喜達屋酒店集團的想法由來已久,這幾年一直在接觸喜達屋集團的董事會,一旦完成兼并,他就準備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重組,裁撤雙方重疊的一部分品牌,更低成本的精準獲取更多盈利。

  按照他的規劃,整個華銀財團旗下的酒店產業中,柏悅、瑞吉、米高梅定位于奢華級酒店,柏悅強調多元文化,風格更具包容性,根據當地市場而變,瑞吉強調歐美古典浪漫主義,米高梅則是奢華級的娛樂度假酒店。

  凱悅、喜來登、悅榕莊屬于五星商務級,凱悅強調多元化,喜來登更偏現代商務風格,悅榕莊則是明清裝飾風格,提供亞洲文化特色的服務。

  君悅、威斯汀屬于五星標準級,強調性價比的五星級,滿足企業和旅行社的標準為主。

  雅樂軒屬于中高端的四星精品級;華庭金禧屬于中端商務的三星精品級;華庭、漢庭、陽光旅館則屬于經濟型的快捷連鎖酒店品牌。

  做了這么多年的酒店生意,陳健體會很深刻,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要么高端,要么低端,中間檔位的效益和入住率最差。

  所以,他對于美國勝騰集團旗下的那些Midscale中端定位的十幾個連鎖品牌酒店毫無興趣,只想要中高端定位的華美達和經濟型的速8。

  他想用華美達彌補雅樂軒和華庭金禧之間的四星商務級市場空缺,采取雅樂軒、華美達的雙品牌戰術,爭奪國內外的UpperMidscale級酒店市場,再用Super8彌補在海外經濟型酒店上的市場劣勢。

  陳健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做全球第一的國際酒店巨頭,至于能賺多少利潤倒是其次,畢竟這個行業也屬于過度競爭的夕陽產業。

  在徐騰這里,陳健也只能說,他盡量確保比其他國際酒店集團擁有更高的客戶穩定度,盡量確保每一年的利潤穩定,盡量確保國際酒店產業的這一波整合大潮中,都是他整合別人,而不是別人整合他。

  做為華銀財團內部負責酒店產業的聯席合伙人,陳健都已經計劃到了這個程度,說到了這個地步,徐騰還能說什么呢?

  這一夜的談話結束時,已經是凌晨2點多。

  徐騰一個人在酒店的書房里思索良久,回憶了很多事,雖然陳健的堅持己見對整個財團而言,制造了很多更復雜的問題,但還是值得徐騰為之高興,為之慶幸。

  做生意啊,能夠精到這種地步,一般也就不會吃虧,輕易不會出錯。

  幾天后。

  經歷了幾天的談判,徐騰和蘇茲伯格家族達成了最終的協議,由神州傳媒SMG集團出資27億美元的公開價格并購,之所以說是公開價格,實際上還有暗處的價格。

  華騰公司會在國內,通過第三方,向蘇茲伯格家族的海外信托基金低價轉讓一些物業資產。

  這只是幫對方逃稅罷了。

  真要是按照35億美元的價格成交,按照Obma政府現行的稅收政策,蘇茲伯格家族光是利益所得稅就得4.5億美元起步。

  全部算下來,徐騰實際花了32.4億美元。

  正式的并購消息公布后,即便是27億美元的價格也驚動了國內外。

  美國很震驚,從白宮到美國媒體、民眾都很驚詫,似乎很難接受出售給外國資本家,即便對方是根本無法拒絕的TheS魂Famliy。

  國內更震驚,直到這一刻,很多人這才發現紐約時報公司是上市公司,市值一直穩固在20億美元的規模,至于此前的那誰宣稱用10億美元收購,完全就是胡扯制造新聞。

  有趣的地方在于,沒有一家美國主流媒體愿意公開質疑華銀財團會操控的報道公正性,大部分媒體的觀點基本一致,只是估測未來將會在華銀財團的協助下,更快的進入網絡化,甚至有可能逐步取消傳統的紙質發行。

  神州傳媒SMG集團在美國的市場規模是很龐大的,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實際的影響力,都堪稱是真正的巨頭。

  十幾天后。

  芝加哥報業集團終于完成了對道瓊斯公司和的并購談判,簽署了最終的協議。

  隨著和的陷落,美國報紙產業的時代就此終結,這是一個真正的“歷史的終結”,從這一天開始,美國已經沒有一家獨立報業,所有主流的報紙和電視媒體都是歸屬國際資本財團控制。

  美國傳統意義上的五大報團,現階段也只剩下芝加哥報團和甘尼特報團還能支撐傳統報業的,赫斯特報團、紐豪斯報團、斯克里普斯霍華德報團都已經放棄了傳統報業。

  美國最主要報紙和專業新聞網站,目前也都在芝加哥報團旗下。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徐騰再一次無聲無息的證明,有錢還是很重要的,有錢才能控制你想控制的一切,當然,即便你有錢,你也要學會如何使用金錢的力量。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結束。

  在芝加哥報業集團宣布收購的這天晚上,“華爾街資訊公司”的所有籌備方悄然聚集在克萊斯勒大廈75層的云間俱樂部,就在徐騰的這間辦公室里,協商下一步正式啟動新公司的計劃。

  徐騰、卡爾伊坎、畢爾蓋茨、杰弗貝佐斯、巴菲特、艾力克施密特、大衛科赫、布萊恩羅布茨、伊麗莎白福爾摩斯,默多克及其兒子詹姆士默多克!

  這是極其恢弘的陣容。

  一如既往,徐騰并不打算控制“華爾街資訊公司”的所有股權,分享才能帶來更多的財富,這是他最重要的商業經驗。

  TheS魂Famliy隱蔽分散的持有25股權,華騰公司、神州傳媒SMG集團總持股22的計劃不變,其他各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可以協商。

  這是徐騰的生意,即便沒有這些人,一樣可以做的很漂亮,只是想要推翻彭博社,恐怕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

  這家華爾街資訊公司,核心資產是合眾新聞社、及道瓊斯公司、和倫敦股指,以及華夏指數公司,這意味著中、美、歐三大股市的核心指數都將由華爾街資訊公司控制。

  這些核心資產都在徐騰的手里,其余哪怕是、這樣的資產也不算重要,錦上添花罷了。

  正是因此。

  整個協商過程并不艱難,各家公司及投資人只用了一個小時就最終談妥各自的出資比例和合作框架,簽署正式的出資協議,以芝加哥報團為基礎,整合為新的“美國華爾街資訊公司”。

  這將是納斯達克股市的一支神股。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開——這句詞真是深入人心!

  徐騰特意讓伊麗莎白福爾摩斯準備幾瓶人頭馬路易十三,在這一刻,和在座的每一位投資人分享美酒。

  這一刻真是大佬云集。

  這一刻,徐騰也非常平靜,欣賞著其他大佬們的喜悅和激情。

  很正常,所有人都知道這家公司的價值。

  這是一家至少市值1000億美元的大數據公司,掌控著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數據。

  徐騰很平靜的飲綴美酒,在他自己的辦公室里享受勝利即將到來的時光。

  “如果我們能夠收購時代華納,那就更好了。”布萊恩羅布茨不合時宜的重提舊事,想要利用這個時機,游說眾人他的康卡斯特集團收購時代華納。

  “我的朋友,我們的意見恐怕很難改變,即使我們一起幫忙,恐怕也很難游說白宮同意這樁收購,你可以等待一位共和黨總統上臺,但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選擇。”徐騰飲綴著加冰的路易十三,享受冷冽的清涼和美酒干邑的醇香,優雅的調侃眼前這位康卡斯特集團的董事長。

  “布恩,你最好還是聽S魂的建議,我也想收購時代華納,但這確實是很難做到。”老默多克當然不希望競爭對手康卡斯特集團收購時代華納。

  今天,云集在此的都是媒體資訊業的大亨們。

  卡爾伊坎是通過和TheS魂Famliy的合作,持有芝加哥報團,科赫家族也是通過和TheS魂Famliy、甘尼特家族的合作,間接控股甘尼特報團。

  杰弗貝佐斯的亞馬遜并購雅虎。

  畢爾蓋茨、艾力克施密特分別代表微軟和谷歌。

  即便是巴菲特,也提前參與了收購芝加哥報團和,拿到了參與這樁投資的門票,這位老牌股神也擁有足夠的人脈,能夠協助“華爾街資訊公司”和彭博社抗衡。

  這些事充分證明了一點,即便是在美國做生意,關系也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做一個調整,你可以收購Verizon,挑戰ATT的霸主地位。”徐騰很淡定的看著布萊恩羅布茨,說的很隨意,隨即又看向老默多克,“你也可以收購ATT!”

  徐騰有著足夠的實力這么說,因為他是華爾街的一部分,他控制著有華爾街實力最強的綜合金融集團AIG,也能影響美銀、黑石和摩根士丹利。

  這種實力讓他自信淡定,神秘冷靜,甚至有點任性和隨意。

  “非常好的生意,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掏出支票簿,為你們提供最好的融資服務。”巴菲特很開心的大笑著,雖然他素來不做金融服務生意,不直接和華爾街投行爭搶業務。

  “先生們,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還沒有從2007年的次貸危機中走出來,又一頭撞進了現在的全球資源投資泡沫危機,但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只有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時刻,我們才能大肆并購,擴大我們盈利空間。”徐騰肯定還是要新聞集團和康卡斯特集團,因為神州傳媒SMG在海外的電視產業中,一直是和新聞集團合股控制天空廣播,和康卡斯特集團合股控制AM環球電視網。

  如果只談收視率,AMC確實不能和美國三大臺的ABBC、CBS抗衡,但是,AMC這兩年已經超過HBO,成為美國第一大有線電視臺,收入規模還是要超過三大臺的。

  對徐騰來說,神州傳媒SMG集團只要維持全球六大傳媒集團的寶座即可,加上和新聞集團、康卡斯特集團的聯盟關系,一起撬動世界媒體領域的話語權,這就夠了。

  他不想學俄羅斯,將今日俄羅斯搞的那么另類,變成純粹的官方喉舌和政治工具。

  他需要的是媒體特權和保護網,保護整個家族和華銀財團的利益。

  事實上,隨著全球視頻播放權收入的不斷激增,他和華特迪士尼、時代華納、維亞康姆的關系也維持的很好,有錢賺,沒有人會對他說不。

  當然,如果康卡斯特集團成功收購Verizon,默多克新聞集團成功收購ATT,對思科和其他電信設備制造商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無妄之災。

  美國兩大電信公司和寬帶運營商納入這兩家旗下,華銀財團就可以通過北電網絡,近乎統治整個北美的電信和網絡設備制造業務。

  這才是徐騰想要的結果。

  在場的各位美國商界大鱷們都是聰明人,當然能想到,徐騰為什么要康卡斯特集團和新聞集團。

  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他就是這個時代的JP摩根!

  即便知道徐騰的終極目標,老默多克顯然還是沒有辦法拒絕這個誘惑,如果新聞集團能夠成功收購ATT這家美國電信運營霸主,那他這一生基本就沒有任何遺憾了。

  布萊恩羅布茨則有點遺憾,有點不滿,畢竟這意味著康卡斯特和新聞集團的差距是在擴大。

  徐騰并不在意誰滿意,誰不滿意,這里只有他是華爾街大亨,金錢永不眠,一直控制在他的手心里,他說一,這些傳媒大亨不能說二。

  這就是在華爾街和全球媒體產業都擁有一席之地的價值。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飛翔鳥中文    無恥家族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