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兩百七十五章有機必趁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正文第兩百七十五章有機必趁 2005年的華銀財團二次年會結束時,福布斯富豪榜剛好出爐,徐騰以270億美金的身家首次躋身全球富豪榜的第三席。
不過,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潤富豪榜有明顯的差別,在胡潤富豪榜上,徐騰的身家高達310億美金,原因在于胡潤統計了徐騰的大量未上市資產。
總體而言,徐騰其實更認可福布斯富豪榜,這也是其他富豪公認相對較為嚴謹的排行榜,而胡潤榜稍微在統計原則上稍微有點隨意。
不管怎么說,想要統計徐騰的身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相比2003年和2004年,徐騰的華騰公司,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多達7家,在其他11家上市公司也持有較多的股份。
在福布斯富豪榜出來的當日,徐騰接受了亞洲衛視新聞頻道、鳳凰衛視和《鳳凰周刊》的聯合專訪,回答了幾十個問題,特別是關于他和徐總誰更有錢的問題時,他毫無猶豫的承認,徐總比他有錢。
因為徐家采取分散式家族信托基金的資產管理方式,統計徐家的財富相對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就像普利茲克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很難統計一樣。
徐騰的財富更容易統計,那是因為他名下注冊于香港的華騰慈善信托基金是公開的,同時,他有70的資產注冊在國內。
他也不否認,徐家這種分散式家族信托基金模式,確實有利于避稅,這也是國際社會的一個普遍性問題。
“因為我是資本家,所以,我很清楚,資本家永不可靠,指望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帶動大眾共同富裕,這不是一個偽命題,但不現實。剩余價值的剝削永遠存在,并且,我們對財富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如果我們想讓所有人都富裕,終究是要依靠政府,對我們來說,只有那些直接為我們效力,有價值的職員才會富裕。”
“我非常愿意和員工分享財富,分享人生,原因很簡單,我需要他們。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說,我通過法律條款占據了他們創造的財富。”
徐騰的形象定位是很大膽,很真誠的,在專訪中說了很多非常驚人的話,絕對會在網絡普遍傳播,這就是他要的效果。
躋身全球富豪榜前三席,這個巨大的成就和榮譽,還是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新的海嘯浪潮。
這幾天,幾乎所有的國內媒體都有徐騰的新聞,不管是新的新聞,還是過去的事,他的簡歷也變得更廣為人知,老少皆知,甚至連他以前寫的也再度加印。
用眾所周知的話來說,他是全球最富有的科幻作家。
命好,沒辦法。
他的照片,他的,基本是全國到處可見,榮威75、騰訊榮耀r1手機和登喜路的新在央視反復播放。
登喜路的只是純粹賣帥,榮威75、榮耀r1簡直是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不夸不行,虧的鼻青臉腫,只能繼續打腫臉充胖子。
華騰汽車公司現在真心是靠合資的寶馬轎車撈錢,自主品牌的榮威、mg、華騰,四個車型全線虧損,基本都靠三四線市場的強推,才能搏殺出萬輛級的銷量。
華騰汽車是虧的,中騰汽配倒是賺錢的,這也是沒辦法,中騰汽配是上市公司,華騰汽車暫時還沒有上市,只能用整車的虧損維持配件的盈利,保證中騰汽配的股價。
華騰汽車三個自主品牌,華騰瑞虎是suv,華騰樂馳是小型兩廂車,榮威75是中型轎車,mg名爵是豪華車和跑車。
客觀來說,在國內都缺乏知名度,只能大肆推廣,費高,效果又低。
徐騰想用華騰汽車去對抗現代、起亞,真心有點蛋疼,可沒有辦法,還是得想辦法硬撐。
騰訊在通信設備和手機兩個領域的低迷,基本也成了徐騰最大的心病。
真說起來,都是眼淚嘩嘩的。
徐騰現在很有錢,很出名,有人不服,這個人就是蘇華建設集團的董事長嚴芥合,很著名的跳梁小丑,今年一躍成了胡潤內地富豪榜的第四名,僅次于徐騰、陳大橋,以及國美的黃總。
徐騰的身家是270億,美元,2320億rmb。
陳大橋的身家是170億,rmb。
黃總的身家是140億,rmb。
嚴芥合的身家是125億,rmb。
嚴總不服,親自召開新聞發布會,認為自己的資產至少能排在前三席,甚至是第二席,不比徐騰差多少。
福布斯富豪榜內地榜單上沒有這個人,原因是需要觀察,數據太假。
嚴總也寫書,《新論語》起印30萬冊,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會超過徐騰的出版銷量…這還是蠻扯淡的,徐騰的7部科幻,在國內的總銷量已經突破1400萬冊,海外總銷量也超過500萬冊。
這是一個很難超越的數字。
嚴總是做什么的?bt,替地方政府出資做工程,一攬子做完,政府負債慢慢償還,嚴總的蘇華建設也是陳安邦的主要競爭對手,雙方都是專注bt、bot模式。
兩者差距在于,陳安邦還講點規矩和原則,只和真正想要政績的地方政府合作,嚴總基本沒有底線原則,一手女人,一手金錢,做一個地方的工程,倒一批官員。
后來有個玩意叫知乎,在知乎上,這位嚴總基本被扒的一干二凈,度娘那邊是沒有的,花錢抹消了所有負面新聞。
總之,在內地人渣榜的排序上,這一位基本能排在前三席,柳銀霞都沒有資格和他一較高低。
徐騰現在這么火,人家就逮著徐騰做宣傳,非要和徐騰比較,只要一比,必然就是頭條新聞。
關鍵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蛋腦子有病,邀請這個人參加亞洲博鰲企業峰會論壇。
徐騰參加完華銀財團在2005年度的二次年會,前往深州接受亞洲衛視的專訪,隨即就飛抵博鰲。他是到了博鰲,才知道組委會邀請了嚴總,就在他下飛機時,別人正在峰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暢談自己的經營理念,并且考慮和徐騰見面,一起討論中國企業家的哲學觀。
哲學你媽!
徐騰坐車前往會場,聽韓黛匯報這些新消息時,頭都是大的。
“陳安邦也來了吧?”徐騰想到一個人,同行是冤家,這兩人互相爆料,一定很好看。
“昨天到的,明天上午,他想參加您的早茶時間,和您談嵍州旅游公司的事。”韓黛看了一下行程,隨即看著徐騰,不知道徐騰是否同意這個行程安排。
“反正沒什么事,上午見見他也好。”徐騰同意了。
“蕭清雅和馬總也約的是上午早茶時間。”韓黛提醒一下徐騰,這個安排是上周就確定的,陳安邦則是臨時安插過來的行程,擠在一起了。
“明天中午要和誰吃飯?”徐騰按著太陽穴,混到了這個境界,真心是沒有一丁點的輕松時間,每個點都安排的很滿,很擁擠。
“郭永哲,李東盛兩位董事長,這也是兩天前安排好的,還有梅小姐和陳健。”韓黛也無奈苦笑,她已經盡力想辦法維持徐騰的生活,可是,生意畢竟是生意。
“將陳安邦的約會安排到下午茶的時間,告訴他,我確實沒空。”徐騰閉著眼睛,盡量多休息一會,等會兒到了博鰲峰會論壇就得陷入重圍,要先和全國各地的大佬打招呼,每一位都要聊幾句。
沒辦法,徐家現在就是這么叼,這些大佬有一半的因素是沖著徐家來的,特別是前兩年根本不參會的泰山會、亞布力那幫人,今年也都過來了。
別人給情面,徐家也得給情面。
這就是國內的生意場。
以后說不準哪天就要用到別人,請別人幫忙,譬如這一次,徐騰和姜肖平的斗法,泰山會的幾位大佬就陸續通過博客言論聲援徐騰,輿論普遍是認為姜肖平不遵守市場規則。
這個世界有娛樂圈,也就商界圈子。
大家都在這個圈子里混著,各種內幕消息早就廣為流傳,姜肖平的所作所為即便沒有引發公憤,但也確實是令人不齒。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做知恩圖報。
徐家幫姜肖平解決了那么多麻煩,又是受姜肖平的邀請入股招行,替對方抬高股價,結果就因為徐家更愿意投資pn保險,雙方這就翻臉了。
整件事,徐騰在前面周旋,看似被姜肖平算計的有點狼狽,幕后的李達霄、郭永哲、趙丹陽、鄭華、梁緯艮、李東盛…都說過幾句“公道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一次的2005年度亞洲博鰲企業峰會,姜肖平沒有來,亞布力論壇的那些大佬,香港、東南亞的一些華商企業倒是過來了。
徐騰抵達峰會的下榻酒店,剛到酒店,就被迫應邀前往幾位北方大佬的茶會,三十多位享譽國內的企業家,華銀財團占了七位,瓜果糕點柑橘鋪了一桌子,隨便吃,隨便聊。
因為是閉門座談會,也無需顧忌,聯想的柳總坦言…你們華銀系現在勢大力強,通商局的老姜和你們扳手腕,有點自找苦吃。
大家哈哈一笑。
“關鍵你們從我們泰山會挖了不少墻角,我和柳總前兩天還有點唏噓感慨,要挖就都挖,留我們幾個不挖過去,算是什么意思?”牛總雙肘撐著桌子,很認真的問責徐騰,掰著柑橘,一邊吃,一邊指了指徐騰,“柳總,騰太子這是看不起咱們,嫌咱們老,不能幫他們徐家賺錢,沒有利用價值!”
這話說的很有水平,若有所指。
徐騰前幾天剛接受采訪,說了幾句驚世駭俗的大實話,他愿意和有價值的員工分享財富,因為這些員工在幫他創造財富,他也必須和這些員工分享財富。
徐騰中午剛到博鰲,午飯都沒吃,這就過來還幾位大佬的情面。
別人這么說,他也只能呵呵一笑。
這一刻,他仔細想想,真心覺得徐家混的好厲害,不僅能和這些大佬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別人還得主動開玩笑,拉攏關系。
“我是真老了,你沒老,你沒被華銀系選中,那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靠攏組織。”柳總調侃一番,將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
“那咱們給牛總一個價碼,什么情況下能加盟華銀系?”李東盛笑的很得意,他當初加盟華銀系也是有點迫不得已,現在看來,人生的這一步棋走對了。
“這個價碼一定得開,你們開的價碼太高,我付不起,那就算了,連價碼都不開,這就太傷我老牛的自尊心了。”牛總演戲一樣,很苦的感覺。
在場的大佬有聯想的柳總,有泛亞系的盧總,有希望系的劉總…這都是享譽國內,聲望鼎盛的幾位大佬,李東盛和他們算是一個級別,聲譽稍遜一籌的梁緯艮、李達霄、張麗英也都是一個領域內的霸主。
大家哄堂大笑,其實心里都明白,牛總是投石問路,真想加盟華銀財團…聯想的柳總出于交情,在幫牛總抬一抬樁,幫一幫,畢竟識時務者為俊杰,現在這個大局勢就是這樣,能加入華銀財團絕對是很多私企集團的最佳選擇。
特別是像郭永哲、老牛這種創業團隊持股不占優勢的集團公司,一旦得到華銀財團的,不僅能穩住企業的控股經營權,還能吸收更多的資本扶持,最后是將資本輸出到其他領域,共同發財。
蔣寧遠設計的這個華銀體系,確實是借鑒了摩根財團當年的很多策略和架構,很牛,非常有吸引力。
牛總已經表態了,徐總不在,大家都看徐騰。
“乳業的投資,我們現在投資的是哪一塊?”徐騰問對面的張麗英,這是他們博安系在負責的產業,他只是知道廣泰投資了合生元和完達山。
“今年第一次年會的時候,我和你說過這個事,外資品牌有合生元和紐瑞茲、康寶瑞,內資有完達山和贛省的陽光乳業。”張麗英笑的若有所指,沒有李東盛那么得意。
這方面的業務,她從2002年入手,布局落子很快,主打紐瑞茲、完達山和陽光乳業,紐瑞茲專注嬰幼兒奶粉,完達山則是全乳業,陽光乳業專注鮮奶和酸奶市場。
“這樣啊…!”徐騰基本是明知故問,將問題推托給博安系,很無奈的攤開手,告訴牛總,“前輩,不是我們不邀請您,當初真的擔心招攬不起,怕您笑話我們,只好投資了一堆小品牌。”
他這是甩鍋,甩的很徹底,還批評一下張麗英,“你看你們博安系,投資的這些小品牌成長率都不高,當初您和李錦芬膽子要大一點,直接找我們牛總,那可多省事啊,一步到位,稱雄國內乳業市場。”
“大少爺,您這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咱們開始投資乳業的這兩年,大部分資金都被你的華騰系吸走了,我滿打滿算,在乳業市場的總投資也就是二十億。”張麗英也得甩鍋,反正就是甩來甩去,最后不理睬牛總。
這些事,徐騰不是特別清楚。
牛總其實很清楚,完達山和陽光乳業都是地區性品牌,這兩年突然闊了,到處囤地建牧場,而且不和農戶合作,自行投資建牧業基地,規模都不小。
現在國內什么牧場啊,都是囤養,草料、飼料都是直接批購。
蒙牛、伊利這些品牌專注擴大營銷體系,低成本擴張,牧場建設全部是和農戶簽署統購協議,華銀系現在主力推進的陽光乳業,那真是高成本擴張,貸款建牧業基地,全國各省都在建。
張麗英說20億,那是胡扯,牛總估計博安系這兩年在乳業至少投了200億。
若非如此,牛總真心不著急。
泰山會今年過來參加亞洲博鰲企業峰會,主要就是牛總急了,想和博安系談價碼,在他這邊投資,合作共贏。
徐騰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個領域真不是他負責的。
為了避免博安系和華騰系內斗,2005年的一次年會,以及這一次的二次年會都劃分的很清楚,高新技術產業是華騰系負責,傳統產業是博安系負責。
陳安邦的東辰建設集團,目前就從他的陣營劃入博安系陣營。
徐騰的華騰系擴張速度很快,李錦芬、張麗英負責的博安系也不低,畢竟還有王佦、邢利賓這幫人,博安系現在主推的陽光控股集團,乘勢重組陽光乳業,目前就是以陽光地產、陽光乳業、陽光家紡、陽光電纜為四大主業,算是博安系力推的強勢公司,崛起的很快。
當然,陽光控股集團也不是邢利賓說了算的,他早已名存實亡,實際負責人就是張麗英和王佦。
牛總急著找徐騰和解談判,那真是找錯人。
徐騰一邊甩鍋,一邊給牛總指條明路,這個事,你得找張麗英,徐騰說話是不管用的。
話說回來,這個事其實沒法談。
博安系那一套人馬是很強勢的,遍布全國各地,投資嬰幼連鎖店的行情很熱,還在政策上做文章,準備在連鎖藥行出售嬰幼兒和成人奶粉,這個策略一旦成功,這一塊的業務帶給博安系的利潤絕對不低。
牛總是業內大鱷,心里明白這些事,索性也就不談加入華銀財團的事。
雙方很快爭論起兩種乳業投資策略,牛總這邊主要是側重營銷,博安系這邊是自產自銷,主要是側重生產和品質監控。
大體而言,牛總的策略擴張很快,而且是低成本,也是國內乳業市場的主流模式。
博安系的模式相對更封閉,有多少奶源就做多少生意,主要依托內部的營銷渠道進行銷售,盡量少走外部的超市,毛利率較高。
博安系不僅有連鎖藥店,也有大量的連鎖超市,都是地方性的小品牌,目前正在整合,在中潤集團旗下的中潤萬家,大潤發都持有一部分股份。
二次年會時,李錦芬和張麗英做了一個決定,深化和中潤集團的合作,同時增加在大潤發的持股比率,積極開拓渠道。
這不僅是為了乳業,而是多元化的聯合投資,在中潤萬家、大潤發、樂購三大連鎖超市的周邊,開拓中餐連鎖、藥店連鎖。
總之,渠道是博安系的靈魂,這也是博安系深耕傳統產業,不斷擴大毛利率的唯一出路。
論能力,論聲望,論手段,張麗英哪里是牛總的對手,按照道理,博安系在乳業的投資也還沒有威脅到牛總,可這會兒,牛總的臉色還是很難看的。
徐騰本來是為了給牛總和柳總情面,下了飛機就過來參加座談會,沒想到,場面是越來越僵硬。
這一刻,徐騰心里想法挺多的,都說同行是冤家,華銀財團現在基本上和誰都是同行,仗著有銀行貸款支撐,什么錢都有想賺,這么下去還真不是好事。
就拿乳業來說,當初,徐總的意思就是投資嬰幼兒乳品,弄點外資品牌專營即可,到了博安系這邊,那真是剎不住車的一路狂奔。
這要是徐騰負責,徐騰有很多話要說,連鎖藥店和醫療領域,博安系還有很多文章可做,資本也應該盡量在優勢的傳統產業,不能看別人賺錢就眼紅。
這個座談會是柳總出面召開的,實際目的就是想要調解牛總和華銀財團的關系,要么讓牛總加盟,要么達成一個君子協定。
博安系的張麗英是擺明吃獨食,這也是博安系的特征,整個體系都是內部封閉的結構,自己玩轉一套,從生產到渠道,通殺。
這搞的真尷尬。
“合并吧!”徐騰眼看座談會要不歡而散,忽然做了一個決定,雖說這個事輪不到他負責,可他既然開口,而且是這樣一個詞,對張麗英還是一個很大震撼。
張麗英驚詫的說不出話。
牛總也驚詫的說不出話。
這是什么意思,誰合并誰?
所有人都看著徐騰,心里都是同樣的一句話——騰太子,您位高權重,一言九鼎,但是話不能亂說,要說也得說清楚,這模模糊糊的“合并吧”三個字,什么意思啊?
“蒙乳集團那邊有沒有能力兼并博安系旗下的乳業?”徐騰是很認真的,很嚴肅,直接問牛總。
“肯定不行,你們的投資規模這么大,蒙乳集團哪有這么多的資金?”牛總想并購,但他也明白,華銀財團不是國企公司和行政領導那么好糊弄,要并購華銀財團的下屬企業,那得拿出真金白銀。
“那就合并,雙方資產算一算,按總資產核算股本。”徐騰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仔細想想,補充一句,“我的意思很簡單,華銀財團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須是業內第一第二。雙方合并出一家母公司,控股蒙乳和陽光乳業、完達山、紐瑞茲這些分公司,生產和營銷暫時分開,用三五年的時間慢慢整合成一家整體性的上市公司。”
“這個不太好吧,我們的資產重點投入到奶源,產品質量是完全可控的高標準,銷售額雖然不高,利潤率卻很高。”張麗英不同意。
“具體怎么合,你們私下再慢慢談判,可以是成立一家母公司,也可以雙方交叉持股,逐步合并。我只是代表徐家給一個大方向,最終談不成,那就算了。”徐騰在這件事上有點獨斷專行,但他心里明白,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一口氣兼并蒙乳集團。
三氯氰胺這個事是遲早要爆發的,博安系絕對可以免疫,而且會乘機造勢營銷,這是徐媽從一開始就確定的策略,只是沒有告訴張麗英和李錦芬。
所以,徐騰的提議是先合并一家母公司,博安系乳業和蒙乳集團分開運營,構建兩家集團,最終憑借這個必然要來的事件,徹底吞并蒙乳集團。
徐騰說著這個提議時,心里其實想了很多,蒙乳集團的牛總,現在絕對會做出一點犧牲,也想合并博安系乳業的幾家公司,有內資的老牌乳企,有法國品牌,有新西蘭品牌,還擁有國內最大的高端奶源基地,遍及全國17個省。
一旦并購成功,對蒙乳集團來說,這是一步登天,省去十年努力啊。
牛總哪里能想到,即便蒙乳集團現在讓利并購,最終的勝利者也只能是徐家,而徐家的華銀財團徹底吞并蒙乳集團的價碼,可能只是牛總預想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我不做乳業,對你們的情況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局外中立,給你們一個倡議。”柳總召開這個座談會,說是聊一聊國內經濟環境,其實就是要撮合雙方坐下來談,保護牛總的那一畝三分地。
“我建議你們合并,強強聯合,力爭做到國內第一,拉開和其他幾家乳業巨頭的差距,聯合起來做亞洲最好最強最大的乳業公司。”柳總心里很清楚,現在談合并,絕對是對牛總最有利的。
再過兩年,情況就對牛總不利了,因為博安系的實力太強,只要專注乳業,絕對能強行分一杯羹,縮小和蒙乳、伊利、光明三巨頭的差距。
那個時候再談合并,老牛要付出的代價就慘了,搞不好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
“我先表個態,我積極贊同合并,具體的股份核算,我們蒙乳集團可以吃點虧。而且,既然是要合并,那就做一個完整的大合并!”牛總直接捋起袖口,這是要干大事的架勢,既然徐騰已經代表徐家開口讓利,等于是放棄這個盤口,他不乘機吞并對手,他就不是老牛。
“完全整合的難度是很大的,博安系內部的情況極度復雜,我都無法插手。”徐騰怎么可能讓對手一次性吞并,這是他的誘餌戰術罷了,一瓢冷水直接潑過去。
徐騰的理由很多,他先從泰山會最喜歡討論的企業文化入手,“我只舉一個例子,博安系是國內合伙人制度最完善的財團,旗下擁有273名高級合伙人,一二三級合伙人多達兩萬多人。這是一個高度自由化的地方富豪聯合體,億萬富翁有幾十位,千萬富豪遍及全國各個縣,極其擅長全國性的連鎖投資和復合式控股投資,內部規則極度復雜,我都吃不透,你的蒙乳集團拿什么兼并他們?”
“你們不可能讓一群資本家回到封建社會的體制里,只能是你的蒙乳集團照搬吸收這套合伙人制度,然后再來談合并的問題,這至少要四五年的時間。”
徐騰不容老牛質疑,扔出一個炸彈,先將老牛嚇著,繼續強調這件事,“我們華銀財團的強大就在于這種合伙人制度,任何一個企業想要融入整個華銀財團,都必須采取這種制度。員工是企業的主人,這個話在華銀財團絕非是隨便說說的,只要你有能力,你能干出成績,你就能一步步晉升到高級合伙人,最后是聯席合伙人,共同控股整個華銀財團。”
徐騰現在說的這番話,在場沒有一位大佬敢反駁,這就像是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優越一樣,無可辯駁。
當然,這只是徐騰給牛總找的一個擋箭牌,一個借口,事實是不管牛總怎么讓利并購,最終還是會被華銀財團徹底吞并。
歷史沒有“有恩必報”,只有“有機必趁”。
只不過,徐騰的“有機必趁”比姜肖平要隱蔽的多,精明的多,關鍵時刻的那一次反擊,能讓華銀財團多賺上百億,直接拿下整個蒙乳集團。(。)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