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六章 退守

  蔡國大軍,吳氏國師中軍營帳,嬰子等人正在商量對策。

  忽然,吳氏諸將面色驟變,皆如臨大敵看向周圍。

  這是隨著淮上軍弩炮瞄準,他們本能已感有些不安,等到一陣奇異的聲音傳來時,吳敵更是被驚的躍起來,大叫道:“是淮上人弩械發射的碎石朝我們來了。”

  吳定國立時反應,道:“一齊出手,保護嬰相。”

  吳正德受傷,此時吳氏諸將僅僅有三人,吳定國一聲話,三人齊齊竄至嬰子身旁,各自運轉氣力。

  “嘩”的一下,中軍營帳在弩炮七八百枚碎石集火下瞬間被催垮,余勢朝著帳內覆蓋。

  吳敵率先出手,將身旁幾案拋至了上方,其他兩人也是有學有樣。

  木制幾案如何能當高速飛行的碎石,只在瞬間幾案就被粉碎成木屑。

  “哈”,吳敵吐氣開身,在幾案碎裂時氣勁外放,朝上方一沖,正面迎上,吳令軍接疊,吳定國附尾,三人氣勁層層疊加上擊,驟然,上方無比激烈的爆鳴,隨即,漫天的碎石與氣勁碰撞間化為無數石粉,劈頭蓋臉的淋了下方眾人一頭一身,幾將四人化為石人。

  呼,吳定國揮出一道勁風,掃去眾人身上石粉,大聲道:“是從我營寨一里外的小山上轟過來的,以淮上軍弩械射程,營內兩里多皆在其攻擊覆蓋范圍,此地已不可守,當速速撤離,依城池或立安更堅固之營方能固守。”

  又道:“此次撤離,令軍你的馬軍當游擊于側,威脅其后路,使其不敢緊追。”

  身為久經兵事者,吳定國的安排,吳令軍自然明白,此等局勢下撤退,如被淮上軍尾追打擊,說不得撤退就會變成一場大潰退,這就不妙了,而有他馬軍游擊于其側,淮上軍若是敢追,則可抄其后路,撤退之軍也可由撤退轉為反擊,兵力占優又兩相夾擊之下,淮上軍那十二架弩炮和四個萬人隊可是不夠用。

  “諾。”吳令軍拱了拱手。

  吳定國再不多言,背起嬰子就往后方去,一邊行一邊朝中軍左右營帳發號施令,吳令軍自去召集兩萬馬軍,吳敵則去安排正在養傷的吳正德,以吳正德此時之狀況,可接不下淮上軍的弩炮轟擊。

  “嗖嗖!”幾人才離開中軍營帳不遠,又是一陣呼嘯,但并未朝他們轟擊,只是吳定國臉上卻無半分慶幸,反倒是無比壓抑。

  淮上軍弩炮轟擊的目標顯然是有選擇的,先打中軍大帳,緊接著再擊中軍大帳周圍。

  中軍大帳周圍的軍帳是什么?

  一只軍隊于營寨內,大將想要靈活掌控軍隊,其核心指揮系統必不會離中軍帳太遠。

  也就是說,周圍營帳是這只軍隊的枝干、神經中樞、脊椎。

  自這一點,就可以看到王越的狠辣之處了,一只軍隊首腦先挨了一下,對軍隊指揮已經不那么靈便,再這么來一下會發生什么事呢?這是要將吳氏國師打癱的節奏啊。

  一旦吳氏統領國師指揮癱瘓,武士、武卒又面臨弩炮不斷的轟擊,那他們的樂子可就大了。

  吳定國見勢,當即命人去疏散。

  弩炮散彈威力太強,他們三人剛才勉強可以應付,但軍中其他將官可是沒這能力。

  吳定國的反應是極快的,不過王越此番攻擊,來的極為突然,哪怕他及時反應,卻還有許多將官沒能逃脫弩炮的轟擊,有此死傷慘重。

  這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接下來淮軍弩炮繼續向外延伸,再攻其更下一級的指揮支脈。

  僅僅是不到盞茶時分,整個蔡國國師就徹底亂了起來,所有各級將官、武士皆陷入了恐慌…誰也不知淮上軍下一擊會攻在哪,會否將自己連同周圍一群人擊殺,這個營寨內好像哪里都不安全了。

  好在吳氏三人保持著清醒,知道淮上軍弩炮射程頂天也就三里,且越遠弩炮威能就越弱,便在將嬰子送至安全距離,又安排了吳正德后,親自上陣指揮,這樣又將混亂稍稍恢復。

  接下來,蔡國國師營中局面就成了王越制造混亂與吳氏國師指揮系統的對抗。

  對于王越而言,隔著里許外只須沖著營中指揮者,又或大片武士、武卒匯集的區域輕松轟擊就可。

  吳氏國師卻得在此混亂狀態下,將所有人先撤至更遠安全區域,還須組織整個軍隊撤離事宜,一個更要命的問題是兵家術中指揮相關的力量被王越盯著并隨時壓制,使得他們無法像在對陣其他軍隊那般擁有直接消耗兵力進行心靈引導指揮優勢,通信又回到了基本靠吼的時代,也虧得他們是超階武士,指揮系統各級將官也是武士,都是大嗓門,不然這只軍隊可真的就要完了。

  饒是如此,在此過程中,幾乎每隔十幾個呼吸,都有數以百計的武士、武卒為弩炮散彈擊殺,等到吳氏諸人將事情安排妥當,吳定國大致感知了下,在淮上軍這一輪攻勢中,國師的武士、武卒之死傷竟高達七八千,武士比例竟是頗高,達到了兩百以上之數,這樣的損失,于國師新軍成軍以來,簡直是前所未有,直叫他欲哭無淚。

  此處槐下城外之蔡營,吳氏與尚氏之軍各據一半,吳氏統領國師之大營發生這等大事,吳鳳岐和尚文等人當然知道,沒什么說的,看到此等情況,他們也不想在自己營中重演一回。

  當國師營中稍稍安定,他們連撤離都快準備的差不多。

  王越若想再尋個高點轟他們一把看樣子是沒機會了。

  不久后,蔡國大營在未破的情況下,兩只主力主動撤離。

  因有著吳氏馬軍對側翼、后路的威脅,加之一場大戰下來,天色漸晚,淮上軍此次出擊又是輕車簡行,未攜過多糧草,王越也便未追擊,只開進了一只萬人隊進入國師大營為他弩炮轟擊區域。

  這當然是收拾戰場了。

  尚氏軍撤離準備相對充分,能帶走的都帶走了。

  吳氏統領的國師為弩炮轟擊威脅,隨時都面臨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大片的營地諸多物事是沒法帶走的。

  將這些做完,王越先對整個戰事進行統計。

  此戰淮上軍與蔡國一方并未接陣,僅靠弩炮殺人,己方無甚損失,戰果卻是無比豐厚。

  他直接提取記憶初步計算,蔡國一方尚氏和蔡國國師兩軍加起來死傷近三萬,可稱得上慘重,想必此戰過后士氣也會低到無以復加之態。

  戰利品么?當然十分豐厚了。

  先是尚氏兵車那只精銳之軍,因是精銳,尚氏在他們身上所下本錢是極厚的,其死傷近半,淮上軍打掃戰場可是得到了大量裝備,雖許多為碎石擊壞、擊損,但是有工匠修修補補,還是可用。

  這可是很大一筆收入。

  往后吳氏國師走的匆忙,留給淮上軍的各色戰利卻也是不少。

  仔細算起來,淮上五國國君、大夫們為了編練此十萬新軍,可是將老底都掀了,過往積存的武庫無一保留,甚至很多舊軍的武器也被征調交由工匠改制,耗費不可謂不大,但接連幾場仗打下來,除卻汲地及相關戰利全歸王越處置,其余戰利品王越處置一部分、武士、武卒也分得一部分外,他們于新軍的投入竟已經收回小半。

  天下來錢最快的,卻果是這無本生意。

  一番收拾,王越帶著豐厚的戰利品開始回軍,到達汲地邊境,頓得到其余六萬淮上精銳聯軍全軍歡呼,隨后請戰的呼聲是越來越高,沒辦法,眼看著隨王越入申的武士、武卒們,伴隨著一場場勝仗,一個個都發了財,軍隊卻由幾是無損,各軍武士、武卒可都是眼紅極了。

  而在清點戰利品后,位于淮陰后方的淮上貴族也是喜笑顏開,所有人皆拋開了對蔡國的畏懼,都已經開始盤算此戰這么打下去,此次出兵北向,最后各人不僅可彌補出兵之消耗,還皆可大賺上一筆。

  于是,經此一戰,王越于淮上貴族,乃至整個淮上軍中的威望也隨之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巔峰。(

飛翔鳥中文    異世龍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