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名劍大會

  不久后藏劍山莊召開,此次大會是第二屆。因為融合多個世界,所以參賽名單不不局限于原著里的幾人。

  天下會幫主雄霸,必然會收到請柬,雄霸沒去,交給徒弟代為參加,最終云夢非去了,秦霜和聶風要不要去,暫時未定。

  考慮讓少年西門吹雪和少年葉孤城也出席這次。也曾考慮上綰綰和師妃暄出席。

  收集其他參賽人員,任何武俠世界里的人物都可以考慮。感興趣、有提名的可以在書評下面留言,風月會開個置頂的帖子。

  如果不方便書評的,可以加書友群55355,風月也在群里,可以直接聯系風月。

  原著中的資料這里介紹下:

首次舉辦  藏劍山莊每隔十年便會舉辦一次,并從中挑選出當時最有名望兼武功劍法最高的劍客,贈予莊內十年來精心打造的寶劍一把。所贈寶劍不但鋒利無匹,而且打造之法獨特,普天之下絕無相同之劍。

  自第一次以來,能夠持有藏劍山莊十年一鑄之劍,在江湖上已成為身份與榮耀的象征。藏劍山莊歷史并不久遠,但能在短短數十年間便聲名鵲起,風頭比之百年名門霸刀山莊更盛,亦多是這的緣故。

  舉行那年的二月的第一天,藏劍山莊便會決定大會品劍與觀劍的人數,劍帖會由莊主派人護送到府上,從出門那一刻起,劍帖就能被任何人搶奪,拿到劍帖的人也能轉讓給他人。而藏劍山莊是認帖不認人的,如有劍帖,藏劍都是一視同仁、待為上賓。

  所以第一次的劍帖在江湖上就賣到了八千兩黃金的高價,第二次的劍帖更是賣到了一萬五千兩黃金的高價。大會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在西湖邊上的藏劍山莊舉行,定下的規矩是不分正邪,一對一比劍決勝,但殺人者除名,寶劍由劍法最高者獲得,出場順序由抽簽決定,每賽一場后都會有足夠的時間讓選手休息。

藏劍山莊所鑄之劍雖皆為當世神兵,但更讓人心動的還是能被藏劍山莊邀來品劍的賓客。須知能受邀之人,皆為當時武林中數一數二的絕頂高手,能跟這些已不愿在江湖上跟人動手的人過上一招半式,這輩子在武學上都已用之不盡,而今日能接住高手一招半式,那明日就能名動江湖。為名為利,人之所往,又哪能不動心歷史回顧  大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藏劍山莊首代莊主、“江南大俠”葉孟秋在西湖邊上建立了藏劍山莊。同年,他在武林上宣布四年后,把自己的配劍“御神”作為第一屆的彩頭,送于當世第一劍客。

  四年后,即唐景龍三年二月初二公元709年。這年的青龍節,葉孟秋發下藏劍邀劍貼,以品劍為名,邀請武林名宿參加。恰逢此日也正是霸刀山莊例行揚刀大會之日,霸刀山莊乃百年名門,藏劍此舉在當時的江湖中人看來,無異于以卵擊石。

  但世事向來叵測難料,當年的霸刀山莊竟無名刀問世,而藏劍山莊卻以早已被傳為江湖十大名器之一的寶劍“御神”作彩頭,一時間竟是應者云集。

御神來歷  這“御神”寶劍,那也是極有來頭:當年藏劍山莊建成后,葉孟秋曾在西湖湖底尋獲多把古越國寶劍,后來更選定其中一劍,親自操刀,歷經多道繁雜工藝,在高溫下歷時五年精煉而成,取名“御神”。此劍長三尺三寸,重六十六兩六錢,可劈金斷玉,曾伴隨中年時的葉孟秋掃蕩江南群魔、誅五霸,贏得江南大俠的稱號,現在在隱元會的天罡地煞兵器譜上排在天罡第二十六位。

  此次邀請來品劍的一共有六位,分別是當年武功還沒大成的“劍圣”拓跋思南、“劍舞”公孫大娘來的其實是公孫二娘,只因葉莊主也搞不清楚有二娘此人、少林達摩堂首座靈善出家人沒來,來的是方丈俗家大弟子李君延、唐門上任門主唐懷仁即唐簡、明教教主陸危樓他把劍帖隨便賣了八千兩黃金,買主卻還是唐懷仁,一人兩張劍帖,也就是六人的位置變成五個人的了、純陽的呂洞賓來的是大弟子謝云流。

  經過十天的品劍,謝云流勝李君延;其后“劍圣”勝謝云流,又勝唐懷仁;最后公孫二娘險勝了年輕的“劍圣”半招,奪得“御神”。

二次舉辦  第二次是在唐開元七年公元79年舉行,彩頭寶劍名為“正陽”,長三尺七寸,重三十兩八錢,寬劍厚刃,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此劍采集五種天火之碎片,以高溫溶合而成,劍氣炙烈,斬妖誅邪,萬魔難侵。該劍現在在隱元會的天罡地煞兵器譜上排在天罡第二十五位。

  此次邀請來品劍的一共有七位,分別是武功已經大成的“劍圣”、年輕的天策將軍李承恩、少林達摩堂首座靈善出家人還是沒來,來的還是方丈俗家大弟子李君延、明教教主陸危樓他還是把劍帖賣了,這回是一萬五千兩黃金,買主是長歌門掌門歐陽衛,奇怪的是歐陽衛并不善使劍,更奇怪的是歐陽衛送來一個完全不懂武功、并受了嚴重內傷的十二歲少年,這少年最后被莊主收做了四劍童之末,改名劍思,并治好其傷病,傳其一身武功、純陽的謝云流謝云流已失蹤,來的是呂洞賓二弟子李忘生、神策將軍武鏡,最后一個劍帖本是給昆侖掌門天云道長的,但少莊主之一的葉凡經惡人谷入昆侖山時被“雪魔”王遺風所傷,劍帖被其奪得。

  此次“品劍”用了二十來天,李承恩先上,歐陽衛送來的十二歲少年自動棄權,李承恩勝;其后武鏡勝李承恩,又勝李君延;王遺風又勝武鏡;李忘生又勝王遺風;最后“劍圣”勝李忘生,奪得“正陽”。

三次舉辦  但是藏劍山莊真正在武林上大放光彩,還是從第三次開始。那是現任莊主、葉孟秋長子葉英剛當上莊主之后第一次舉辦,當時是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

  這次的彩頭寶劍名為“碎星”,長三尺五寸,重六十三兩五錢,有詩為證:“神器化成,陽文陰縵;流綺星連,浮采泛發;飛光碎星,窮理盡現。”但這把寶劍卻在比試前就被明教兩大護教法王奪走,而藏劍山莊的真正武功卻是在這一屆顯露無遺:年輕的新任莊主葉英,獨自一人在與明教兩大護教法王的交手中不落下風。

  第二次時,公孫大娘實際上是公孫二娘作為上屆得主做客藏劍簫音閣,她在莊中偶遇抱劍觀花的葉英后,次日閑談間便對葉孟秋說起葉英劍技,對葉英大加贊賞。時座中尚有他人在側,此事便在江湖上也流傳了好些時日,不過其后數年,葉英卻從未在江湖上顯露聲名,直到這第三次,他以少壯之年,獨自戰勝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的蝠王莫言笑時,眾人才知他劍法之高,早已卓成大家。雖然葉英最后未能奪回“碎星”,但經此一役,藏劍山莊及葉家的四季劍法已在江湖上聲名大噪,而藏劍山莊在武林人士的心目中,已經不只是個只會鑄劍的山莊了。

四次舉辦  最近的一次,便是在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舉辦的。這次的寶劍名為“殘雪”,長一尺八寸,重二十三兩四錢,與其說是劍還不如說是匕首,銀色劍身上有點點的銀色金屬顆粒,光輝異常耀眼,故得名“殘雪”。此劍乃是新莊主葉英花了三年時間,在南海海底尋得千年寒鐵,又花了六年時間精煉而成,現在在隱元會的天罡地煞兵器譜上排在天罡第十八位。

  此次邀來品劍的一共有八位,但只來了七位。分別是“劍圣”拓跋思南但“劍圣”卻把劍帖送回藏劍山莊,江湖中人百思不得其解,以為他對藏劍山莊有所不滿,莊主卻明其意而把劍帖給了劍思、七秀坊公孫大娘因師門有事沒來,劍帖留在了七秀,但一夜之間便不翼而飛,據說是被明教法王莫言笑所盜、少林達摩堂首座靈善出家人這回連弟子都沒派來,劍帖同樣也沒流傳出去、明教教主陸危樓這回派了法王莫言笑、純陽現任掌教李忘生但李忘生剛出華山就被一黑衣蒙面劍客所攔,你道誰有天大的膽敢攔這武功已出神入化的純陽掌門,偏偏出人意料的是李忘生連招都沒過,就把劍帖交給了這黑衣蒙面劍客、昆侖掌門天云道長、天策將軍李承恩劍帖被朝廷征收,派來的是安祿山的寵將令狐不滅,但其半道上被一黑衣蒙面劍客殺死,劍帖被其奪得、神策將軍武鏡。

  這次“品劍”更是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抽簽結果由武鏡先上,但他被黑衣蒙面劍客重傷,而天云道長沒過數十招也認輸了。來日上場的是已經二十二歲的劍思,誰都想這劍思又如何是黑衣蒙面劍客的對手,都斷定十招之內必見勝負。出人意料的是,這劍思劍法極為精湛,兩人你來我往,竟然過了上百招,最終劍思內功不及才顯露敗象。

  黑衣蒙面劍客正想斷其手筋、絕其劍道,可不知誰在臺下叫了聲不知是誰的生辰八字,竟讓這黑衣蒙面劍客住了手,這才保住了劍思一身武功。次日黑衣蒙面劍客又大敗莫言笑,力壓群雄,奪得“殘雪”。如今一年過去了,眾人卻只知那黑衣蒙面劍客劍術高強,與中原武術大異,而江湖上各種說法更是層出不窮。隱元會對這個秘密的開價是一萬兩黃金,當然,這事跟大家都沒什么關系,自然也就沒人會去買這個秘密。

  第四次后,藏劍山莊借鑒大食鑄造工藝,結合中原技術精心鑄成寶劍“流風”。此劍長三尺二寸,重三十三兩七錢,劍身細長,幾乎不能用于劈砍,但是劍尖之利舉世無雙,持之重若無物,鞘中藏鞘,劍中藏劍。“流風”現存于藏劍山莊,靜待第五次的到來。

名聲遠揚  與此同時,江湖上也開始盛傳兩句話:“藏劍五劍,得一為尊。”

  (天津)

飛翔鳥中文    云弄江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