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銅版第156章銅版 “阿爹,你在做什么?”
院子里,盼盼蹲在地上,好奇地看著不遠處的徐平正在忙碌。他的手里拿著一枝小小的木棒,認真地一塊銅板上寫寫畫畫。旁邊地上放著一個瓷瓶,里面黃色的液體看著就有些讓人不舒服。
徐平沒有理會盼盼,自顧在銅板上寫寫畫畫。那天石全彬說起新條例的圖表不便于排版,徐平才想起來,活字印刷方便是方便,但卻無法做到跟雕版一樣圖文并貌。這一點對于常見的經史子集并不是什么大事,那些書上本來就沒有圖畫,但如果要印一些通俗的讀物或者是朝廷公文,就顯得不足了。
想了幾天,徐平才想起可以使用前世的銅版蝕刻印刷。
然而徐平雖然知道原理,要做起來可真不容易。首先是蝕刻液,還好徐平在邕州的時候折騰過一陣化學試劑了,終于想起來要用氯化鐵溶液。
然而這個年代哪里的氯化鐵賣?要用只好自己制備。
每當要自己制備這些東西的時候,徐平就要感嘆工業基礎的重要。一樣簡單的化學試劑,卻牽扯到一連串的技術難題。要制氯化鐵最好要有鹽酸,這個年代制備鹽酸最好是用硫酸,然后問題就集中到了制備硫酸上。
在徐平的這個年代,幾百年前中國就有人制出硫酸來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只是根據制備工藝稱為“綠礬油”。聽名字就知道,是用綠礬干餾出來的。
這工藝不能用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徐平也沒有那個需求,他只要能實驗室制取就足夠了。在三司的冶鑄場里,由郭諮幫著,徐平最終從綠礬里干餾了硫酸出來,然后又混合食鹽制取了鹽酸,最后才是直接溶鐵進去。這樣制出來的是氯化亞鐵,然后還要用氧化銅作氧化劑,制出一點氯氣來,再次氧化,才制出合用的氯化鐵。
這個過程的大致化學反應徐平都能記得,但一些細節哪里能夠記得清楚?更何況有的東西他前世根本就沒學過。只能在冶鑄場里與郭諮一點一點地摸索,尤其是最后用氧化銅作催化劑制氯氣那一步,廢了無數功夫,試了好多種原料,才算勉強成功。
這個過程讓郭諮覺得無比神奇,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處理完了公務,便一個人窩在冶鑄場里,做各種奇奇怪怪的試驗,制出一些連徐平都叫不出名字的東西來。郭諮給這些奇怪東西自己取了名字,分門別類,一點一點試,也不知他最后會弄出什么古怪東西來。
今天家里有事情,徐平回來得早,便帶了氯化鐵溶液回家里,先自己試一試。
蘇兒今天來作客,林素娘在屋里陪著,盼盼沉得屋里悶,便出來跟著徐平玩。
畫完了一塊板,徐平小心地拿起來,找個不朝陽的地方放好,等著慢慢陰干。
一回頭,就看見盼盼湊到了小瓶子旁邊,小心翼翼地正用小手去碰瓶子。
“你做什么?小心手指頭沒有了!”
徐平嚇了一跳,一個大步就到盼盼身邊,把她一把抱起,板著臉喝斥。
盼盼擰了擰鼻子,根本不在乎。她在一邊早就看見,那液體曾經滴到阿爹的手上,一點事情都沒有。拿大話嚇自己,還當自己是小孩子嗎?
徐平也拿女兒沒辦法,走到一邊,在地上用腳畫了一個圈,把盼盼放到里面,面色嚴肅地道:“你在里面,沒有我的吩咐,不準出來!”
盼盼不高興:“我又沒有做錯事,憑什么罰我?”
“還說沒有做錯事!阿爹早就告訴你,那瓶子不能碰,一沾上會燒掉你的指頭的!你不聽話,趁我一轉身,自己就跑過去摸!”
“阿爹,你的手我看看。”
徐平不知道盼盼要干什么,把自己的手伸到她的面前。
“這里,這里,還有這里,”盼盼在徐平的手臂上比劃著,“剛才我都看見了,都有那黃黃的水滴在上面。這都半天了,阿爹的手怎么還沒有化掉?”
徐平沒想到這小丫頭這么難纏,只好板著臉說:“你能跟我比?阿爹那是練過的!再說了,我年紀大你這么多,皮糙肉厚,哪里能夠那么容易溶掉!”
盼盼咯咯地笑,一點都不信徐平的話。
第二天下了早朝,徐平直接去了條例編修所。
一進衙門,就看見王拱辰幾個人聚在那里議論紛紛。
徐平問道:“大早上的,你們在這里說什么呢?”
王拱辰嘆了口氣:“前幾天公吏們勾結貪瀆的案子結了,除了為首的流配沙門島,剩下的人全部勒停,我們正在這里說著呢。”
徐平道:“要我說,這判得不算重了。要不是他們公吏的身份,圣上體恤,這次怎么也得掉幾顆人頭,豈能只是流配勒停了事?”
沙門島位于登州海外,是朝廷流配重犯的地方,到了那里九死一生,跟死刑也相差不遠了。一次砍幾十個人朝廷還是有壓力,最終還是流配了事。
今天過來編修所當值的戶部判官李宗詠道:“不說那些流配的,這次勒停的公吏將近八百人,剩下這四五百人,連日常事務都維持不了。副使,你說過些日子,三司衙門里實在忙不過來,會不會還把這些人招回來?我得到的風聲,很多人都存了這樣的心思,所以被勒停了也不著急,還商量著回來的時候不能被減了錢糧呢。”
徐平冷笑道:“只管讓他們做自己的美夢!這次出了三司衙門,就別想回來了,不然這些日子那么多人不是白忙了!把這些人招回來,三司還是像以前一樣烏煙瘴氣!”
“那么事忙不過來怎么辦?”
“怎么叫忙得過來?怎么叫忙不過來?以前三司里一千多人,經辦的事情還有積壓幾年的,真以為人多就能把事情辦了?缺人手便就再招,總不能缺了他們三司就垮了!”
幾個人不再出聲,但神情顯然是不信徐平說的話。
徐平也懶得跟他們詳細說,說得再好也不如做出來給人看有用。
離去之前,徐平對幾人道:“過不了多少日子,從京東和京西兩路調來的各州公吏就會進入三司。你們也不能閑著,編修條例之余,都要給這些人講新條例。新來的人總比老人守規矩,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改一改三司的風氣!”(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