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4章 阿申歸來

第144章阿申歸來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桑懌進占七源州,好像一下把左江右江之間的地區引燃了。無彈窗  一直裝死的波州最先反應過來,發兵進攻金龍峒和羅徊峒,再也不是那被廣源州幾百個人就嚇得縮在城里不敢出來的樣子。

  田州反應稍慢,但橫山寨在身后心里有底,動作更大,沿著龍須河溯流而上直逼勿惡峒。勿惡峒在大山深處,已是廣源州勢力的核心地區。

  眼看著要一發不可收拾,儂存福只好派自己的兒子,南衙王儂智聰,帶三千土兵,號稱兩萬,急匆匆地去收回七源州。

  山里各種消息的混亂程度遠超出徐平的意料之外,要不是他早已理順情報來源,再加上有專門的人手分析,單靠打聽消息只怕也要兩眼一抹黑。

  桑懌從門州出發,十指揮人馬番號清清楚楚,徐平雖然也封鎖消息,但對效果并沒抱什么希望。只要有心,無論是點大致人數,還是點旗幟,哪怕就是趴在一個地方掐時間,也能把這十指揮人馬大致推算出來。

  事實卻讓徐平大吃一驚。從桑懌出發,各種流言就是滿天飛。有說只出動了一兩千人的,因為騎兵大部隊還留在門州,到處招搖,誰都看得到。有說七八千人的,因為隊伍出城就走了一天多時間。最夸張的是有說五萬大軍的,誰要是敢質疑,必被唾沫橫飛的噴一臉,朝廷朝廷,沒幾萬人敢稱朝廷大軍?

  實際上真正出動的是五千戰兵,一萬民夫,這個數字卻偏偏沒人猜得對。

  人就是這樣奇怪,在外面胡天胡地亂吹的人中,明明就有以前土官打仗被征去做民夫的,現在他們一談起來,卻偏偏就把民夫略過了不提。

  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廣源州那里也沒有準確消息,只能按照自己猜測。一是徐平本身手里沒多少兵,面對交趾分去一部分。加上山路難行,想來想去,七源州那里有大宋兩三千戰兵也就不錯了。這個估算也算合理,兩三千的兵力打廣源州勉強夠。因為周圍的羈縻州還是有不少心向朝廷的,就是有點冒險。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儂智聰才帶了三千土兵去七源州迎戰,再加上周圍原依附儂家的勢力,到地方也能湊到四五千人。

  廣源州方向雖然紛紛擾擾。但大勢沒有超出徐平的估計,也就放下心來。

  自那一天甲繼榮上門,徐平加緊把兵力向門州方向集中,同時明確告訴韓綜和段方,一旦與交趾戰起,包括淥州、思陵州等明江以南的州峒都會暫時放棄,讓他們做好撤退人員物資的準備,并加強明江一線防務。

  山地作戰,核心是盆地,要點是谷口。以及保證川谷道路的暢通。淥州、思陵州一帶看起來地方廣大,但都是連綿大山,只有一條狹窄難行的河谷到明江,近二百里路沒有補充的地方,軍事價值不大,沒必要在那里浪費資源。

  防線退到明江,有五百廂軍配合本地鄉兵就把那一帶防守死了,而要死守住淥州,連前線帶后勤,多上十倍的人力都不夠看。

  徐平現在缺的就是人力。寧愿暫時讓出一部分地盤,換來局部兵力優勢。

  面對著軍事壓力,甲峒終于學會了識時務,甲繼榮回去一天之后。托人帶信來門州,幾天之后的臘八節將送回阿申。信里也說得清楚,之所以還要拖這幾天不是甲峒有什么想法,而是阿申的病情太重,一時動不了身。再者按照佛教的說法,臘八是佛祖得道的日子。這一帶信佛的人多,討個吉利。

  寧明鎮,段方正帶著手下在鎮外河邊搭建著臨時居住的茅草屋。

  這是給戰事起來時山里出來的難民住的,因為不管怎么勸說,沒有真刀真槍架在脖子上,總是有人舍不得邁出家門一步。等到交趾兵進來,這些人難免會沖出大山,給當地造成麻煩。

  按徐平的說法,這種時候就是爭取人心的時候,建關建隘可保百年,有了人心則可以保千年。當然徐平重點強調的是后一點,拋開爭取人心不講,提前把這些難民的住處建好規劃好,一來就塞進去,消耗的精力,絕對比你到時候面對黑壓壓的人群,手忙腳亂輕松得多。

  跟在徐平身邊幾年,段方和韓綜現在都理解這個道理。

  正在這時,一個差役快步跑來,對段方行禮:“知縣官人,憑祥峒那里托人帶信來,讓你盡快趕往那里!”

  “哦,有沒有說什么事情?盡快是多快?”

  差役想了一下才說:“好像是官人家事,說是臘八前趕到就可以了。”

  段方笑道:“這里到憑祥峒不過一日路程,這還有好幾天,倒是被你嚇了一跳。還有什么事嗎?”

  “剛才送信的人好像很急,說是還要送信到太平縣,又說是官人家事,想來官人家里的小娘子也要趕過來吧,不如等在一起。”

  段方隨口答應了一聲,揮手讓差役去了,站在原地發怔。

  徐平跟段云潔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段方當然明白,不過由于他自己的經歷,段方沒有干預,女兒的事情由女兒自己決定。

  段方的印象里徐平是個明白人,能理解自己的態度,跟女兒的事情應該不會來找自己。

  跟女兒段云潔無關,那自己還有什么家事?

  舉目南望,青山連綿不絕,就像一道一道的紗帳,遮掩住大山后面的風姿。河流從那里來,帶著那里土地的氣息,匯入明江,匯入左江,匯入郁江,一路奔流向大海。

  山看得見,水摸得著,那里的人卻如同在另外一個世界。

  終于要重逢了嗎?段方看著那山山水水,眼睛有些模糊。十多年來,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重逢,卻從來沒有想過重逢是什么樣子。還能像從前?

  明江的水很清澈,倒映出段方的影子。

  幞頭下面的鬢角已經花白,透著滄桑的臉上皺紋遍布,就連眼睛都開始顯得有些渾濁,無一處不透著老態。

  這就是今天的自己?段方閉上了眼睛。十幾年的歲月,天地間不過是一瞬間,小樹還沒有成材。山巒依然常青,然而自己卻像換了一個人。

  當年也曾溫潤如玉,口吐錦繡,也曾登樓望月。指點江山。也曾金鑾殿上見天子,東華門外等傳名。只為一個女人,十幾年就變成這樣,值不值得?

  世間的事很多我們都會覺得不值得,但還是去做了。無怨無悔。

  不知阿申又會是什么樣子?但愿她依然美麗如少女時,容顏不改。女人比不得男人,連花開落都要感傷,更何況是美貌不再。

  至于在段方的心里,阿申只是那一個阿申,無論她變成什么樣子。

  冬天的日子里,一向湍急的思陵河也平緩下來,匯入明江。思陵河從山那邊來,不知有沒有帶來那里某個人的思念。

  十二月初八,甲峒。甲繼榮接著武峨州來的丁峒主回到衙門官廳,讓仆人上了茶,對丁峒主道:“峒主遠來辛苦,請茶!”

  丁峒主喝了茶,咂咂嘴道:“好茶,有點味道!”

  甲繼榮笑笑:“這是從邕州買過來的上好茶葉,峒主若是喜歡,走的時候帶一籠。我們這里別的沒有,就是離大宋近,有些稀奇東西。”

  丁峒主謝了。口中道:“那些個漢人,就會弄些古怪玩物,騙我們蠻人錢財。不過酒茶確實不錯,我也托人買了享用過。不是我們交趾風味可比。”

  兩人客氣幾句,甲繼榮問丁峒主:“不知這次峒主帶了多少兵馬來?”

  “八百多人,能帶來的我都帶上了!圣上吩咐的事情,敢不盡心?再者說了,跟大宋鬧別扭,這可是多年來的美差!”

  丁峒主說得意氣風發。甲繼榮臉上卻笑得勉強。

  八百多人,若在以前,還能夠在山里橫行一下,最少大宋那邊的什么思陵州、石西州還是能打一打的。現在嗎,能不能擋住門州騎兵的一個沖鋒?打大宋是美差那是以前,現在甲峒要的是來送死的。

  甲繼榮只盼著來的人越多越好,也不說破,對丁峒主道:“峒主盡心國事,傾力相助,我們甲峒必會記在心里,容后再報!”

  丁峒主揮揮手:“不用跟我說這些虛的,你們甲峒跟大宋離得近,也學會了漢人那些臭毛病,說話云里霧里的!你就直說吧,這次對面宋軍有多少兵馬,你們甲峒有多少人,看看我們要出多少力!”

  甲繼榮陪笑道:“還是峒主爽快,那我有話直說。對面門州一帶,據我們所知,有去年新招的忠銳軍一指揮五百人,全是騎兵。其他的,應該還有雜七雜八的一些廂軍,不成建制,估計也得近千人。”

  丁峒主一直身子:“就這么點人?”

  “當然不止。另一邊淥州那里,一直駐有二百多人,聽說最近又加了一些,應該也有四五百人了。”

  見甲繼住口,丁峒主瞪著眼道:“然后呢?”

  “沒然后了,就是這么多。其他的還有蔗糖務的鄉兵,里面一些人是從廂軍里退出來的,也不可小視。”

  丁峒主聽到這里,不由一下站了起來:“就這么千把人,你們甲峒吹著好像宋軍要打進升龍府一樣,想干什么?你們甲峒再不濟,我就不信湊不出兩三千人來!兩個打一個你還有富裕呢!”

  甲繼榮嘆口氣:“峒主,話不是這樣說,宋軍還有攻廣源州的近萬人!這萬把人回過頭來,我們多少人都不夠他們吃的!”

  “嗬,衙內別說這些沒影的話嚇我這個粗人!先不說宋軍去廣源州的有多少人,也不說勝敗,就是勝了,萬把人能活著回來多少?別忘了,我們去年進攻廣源州,可有近三萬人呢,最后多少人活著回來!”

  甲繼榮當然不會跟丁峒主爭吵這些,他越是覺得敵人弱越好,省得到甲峒還沒落腳呢就被嚇跑了。

  見甲繼榮不說話,丁峒主又道:“衙內還沒說甲峒招集多少人了呢,說出來也好讓我心里有個底。”

  甲繼榮道:“實不相瞞,甲峒這里,但凡能拿動刀槍的都招集起來,一共有八千多人。不過真正能上戰陣的,也只有四五千人。”

  聽到這里,丁峒主像看怪物一樣看著甲繼榮:“這么多兵,你竟然還怕大宋還打你?竟然還招我們來幫著守?衙內你真會說笑!”

  “峒主,這次宋軍不比尋常,前幾天可是兵臨諒州城下,不可小視!”

  “哪個諒州?你說的是窮奇河北邊的那個諒州吧!李慶成本就是大宋封的知州,跟我們交趾人怎么會是一條心?兵臨城下,我看是他和對面的宋軍演一場戲給你們看,嚇唬人罷了!”

  “峒主怎么這么說?李知州的大兒在升龍府,小兒在我這里,他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做這種事!”

  丁峒主冷哼一聲,表示自己對甲繼榮說法的不屑。作為一峒之主,什么時候對兒女如此看重了?李慶成不過四十多歲,兒子沒了可以再生,就是生不了搶別人一個養著怎么了,大山里的人家不講究。

  說過這里,雙方話不投機,也就無話可說。

  悶著頭喝了一會茶,丁峒主又問甲繼榮:“對了,我來的時候,看你們這里一輛車子向門州方向去。那車里是什么人?不是你們跟宋軍有勾結吧?”

  “丁峒主,不要開口亂說話!”甲繼榮把茶杯重重地摜在桌上,“車里的是前兩年一個宋境蠻人帶到這里的女人,名叫阿申。因為到這里后身體一直不好,耽擱到現在才回去。”

  “那個阿申?不是說你們甲峒要獻給圣上?你竟然把她放回去了!”

  甲繼榮看著丁峒主,冷冷地道:“圣上是我的泰山岳父,丁峒主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到處搬弄是非!”

  見甲繼榮變了臉色,丁峒主才想起他娶的是公主,跟圣上關系密切得很。要不是現在有求于人,根本就不會對自己如此客氣,態度收斂起來。

  太陽滑過了中天,掛在西方的天空上,像一盞指路的燈籠。

  阿申讓梨花卷起車簾,看著車外的農田竹林,悠閑的牧人和牛。

  “娘子,前面就是門州了。”梨花輕聲道。

  “嗯。”阿申點了點頭,看著車外的景色。

  (腦子昏昏沉沉的,不知是因為發燒還是藥吃多了,寫完這一章覺得自己像是要成仙了一樣,都快產生幻覺了。今天就這一章,實在撐不住了,要早早睡覺,但愿明天身體好起來。讀者見諒。)(未完待續。)

飛翔鳥中文    一世富貴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