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章 申峒

架空第35章申峒第35章申峒  熱門、、、、、、、、、、、

  “峒主,坐下喝茶。”

  見徐平笑容滿面地招呼,申承榮卻愈發緊張,連道不敢。

  徐平自己坐下,對小心翼翼的申承榮道:“你只管坐下說話,邕州周圍縣峒中就你申峒最心向朝廷,今天叫你來只有好事,放寬心。”

  見徐平說得誠懇,申承榮才小心地客位上虛坐了,不敢坐實。

  “好不容易來一趟,有沒有去看看段知縣父子”

  聽見問起段方父子,申承榮又騰得站了起來,急忙道:“段知縣現在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哪里敢去高攀”

  徐平笑笑,示意申承榮坐下來:“雖說你們十幾年沒什么交往,段云潔終究是你的外孫,骨肉親情,走動走動也是應該的。”

  申承榮不敢說話,只是小心翼翼地坐著。

  徐平沉默了一會,不再拐彎抹角,對申承榮道:“今天叫你來,是有件事要與你商量。申峒夾在如和縣和忠州之間,這些年來一直對朝廷恭順,日子卻過得卻并不容易,我心里也過意不去。誰對朝廷歸心,誰就應該得到朝廷賞賜,峒主,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上官說得是。上官能記得我們,已經是天大的恩典。”

  徐平笑笑:“如今武黎縣知縣年老,時日無多,又無子嗣,旁枝子弟紛紛爭立,鬧出不少事端,失了朝廷撫綏地方的本意。我在想,武黎縣黃姓也不算大姓,不如撤掉,就立你申峒代管他的原來地盤,你看如何”

  “這這怎么使得”

  申承榮一下站起來,看著徐平茫然無措。申峒勢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申承榮性子比較柔弱,在幾大勢力之間左右逢應,幾十年時間勉強支持下來,沒什么發展,好在也沒怎么被削弱。但如果說要讓他去吞并其他幾家的地盤,這種事他做夢都不敢想,卻沒想到徐平把這機會送到他面前。

  徐平面色沉靜,只是安靜地喝茶,讓申承榮一個人在那里不安地轉來轉去,讓他好好想想,也不打擾他。

  這件事當然不是徐平心血來潮,實際上他與曹克明已經商量很久,并已經報過了轉運使司,也得到了朝廷同意,原則上已經定下來了。由于申峒正在如和縣徐平種甘蔗的地方旁邊,才決定由徐平來與申承榮談。忠州黃承祥鬧出那么大的事,邕州不可能沒反應,福建來的人一到,如和縣實力今非昔比,立即就著手分拆忠州屬下勢力。選中申峒一是實力不弱,再者峒主申承榮一向對宋朝恭順,不像其他蠻酋那樣桀驁,這好處便一下砸到他頭上。

  當然他與段方的官系也有考慮,盡管當年段方與他女兒好上開始,申承榮就裝聾作啞,孩子都生了也裝作不知道這事,但這本來就是一種態度。

  團團轉了半天,申承榮才吸了一口氣問徐平:“上官,小的斗膽問一句,這事情是上官隨口問一問,還是真要這么做”

  徐平沉聲道:“定了,不過縣已經撤了,你為知峒,原武黎縣屬下都劃到申峒歸你來管。我擬報朝廷授給你本官右侍禁,你還滿意”

  “這個小的敢爭什么全是上官抬舉”

  右侍禁為小使臣,與其他的土縣知縣相當。不過申承榮也搞不明白,只知道從此之后他成了朝廷命官,直屬邕州管下,其他蠻酋再管不到他了。

  “坐下說話。”

申承榮聽命坐下,心里翻江搗海,依然在消化著這個消息。沒想到自己一輩子小心謹慎,到年老了卻一朝發跡,申峒在自己手里出頭。有了朝廷任命的知峒就不再是以前的山大王,有朝廷大義在,可以慢慢吞并屬下村峒,發展自己部族的勢力,那些大部族大多不都是這么來的嗎  徐平看著申承榮,笑了笑,又道:“除此之外,原武黎縣的地方還是小了些,怕你想為朝廷做事,還心有余力不足。這樣,原上思州屬下那嶺峒等八峒,原忠州屬下那麻峒等九峒,一樣劃到你申峒來。怎么樣”

  “啊”剛坐下的申承榮一下又蹦起來,苦著臉對徐平道:“上官如此抬舉,小的心存感激。可就是我想要,那兩州知州也不愿意啊”

  徐平臉色沉了下來:“這些不用你操心,這十七峒離他們所屬的兩州都太遠,州里管不過來,劃出來是應該的。事情由朝廷作主,輪不到兩州知州說三道四,你只管考慮怎么把那些地方管好就行。”

  到這個時候,申承榮已經大致明白,徐平不是跟他商量,是在通知他申峒已經升了格,地盤比武黎縣還擴出去一大塊。至于申峒是從此一飛沖天,還是被架到火上烤,就看他自己的手腕了。

  “上官,我申峒就那么多人,朝廷把這地方劃過來,只怕我也管不住。”

  申承榮還是有些猶豫,武黎縣還好,本就是自己周圍地盤,老知縣一去沒人敢了,都是通判恩典,如和縣已經成了左近第一富裕地方。”

  “聽說就好。你管下一樣有地,一樣有人,能不能種甘蔗種了甘蔗一樣送到縣里來,我給你算錢,絕不虧待了你。這錢你不要貪心,自己得一點,多分一點給治下百姓,他們有了飯吃,念你好處,怎么還會鬧事”

  “可可我們土人不懂種甘蔗啊”

  “有什么關系我這里有人,可以去教你們,你們也可以來學。不過是種地而已,都種了這么多年了,有什么學不會的”

  申承榮看著徐平,心里仔細盤算事情的利弊,沉默許久,最終重重點頭:“上官抬舉我們申峒,我要是再說三說四,就是不識好歹了。上官放心,我一定約束手下土人,不給朝廷添麻煩”

  徐平笑道:“這就對了。于你于我,這都是好事,你怎么還猶疑不定以后你也是朝廷命官,正該在段知縣管下,沒事多走動走動。”

  “上官說的是。”

  申承榮苦笑著答應。他怎么跟段方走動女兒還在忠州被扣著,跟段方也說不上話啊。那個外孫段云潔他連見都沒見過,這一兩年倒是常聽人說起,都夸這孩子聰明無雙,美貌猶勝當年他的母親。這也是個糟心事,人人都知道這是個女孩,段方卻從小都把他當男孩養,十多年下來,大家也分不表他是男是女了。邊疆不比中原,這種事情大家見怪不怪,何況他還有一半蠻人血統。

  已經答應,申承榮覺得自己心情一下平靜下來,不再患得患失,便與徐平商量起向朝廷上表,以及要貢的方物來。雖然是朝廷要在這里設直管的峒,面子上最好由申承榮上表提出內附的請求,并貢本地特產,以顯朝廷威嚴。

  對申峒來說,這次上貢是難得的蹭大宋油水的時候,只要朝廷收了,回賜必然比貢的東西貴重得多,申承榮也不想放過這個機會。蕃夷不是想上貢就能上貢,朝里上下都知道他們是來蹭油水的,手續也多,必須由地方官上報,一級一級審批上去,有了批文才能動身。到了真金白銀的份上,大宋朝廷有時候也不怎么顧面子,外邦使節半路上就被打發回去的也不少。

  事情朝里早已經定了,只是履行手續走一走過場,用不了多少時間兩人就商議妥當。徐平和曹克明聯名上奏章,朝里同意文書下來之后,由申承榮的長子代父入京,貢上方物,接受朝廷告身,申峒便算從其他地方屬下獨立出來。

  諸事完畢,徐平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好了,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一會我們一起出去吃兩杯酒慶祝一下。你回去之后早做準備,不要等到朝廷的文書下來措手不及。有什么難辦的事情直接跟我說,只管放開手腳。”

  申承榮起身行禮:“謝過通判,小的明白。”

  “還有,現在到了季節,你回去規劃一下,哪些地方適合種甘蔗,需要多少人手,早早安排人到如和縣來,我找人教他們。”

  申承榮道:“這都是通判的好意,小的只有感激。不過我們土人沒種過這樣東西,也不知道哪里適合,能種多少,要多少人合適,卻有些難辦。”

  讓申承榮帶著屬下種甘蔗,一是利用他們的人手和土地,再一個讓他們得到好處也做個樣子出來,讓周圍州峒都知道,跟著朝廷走就有肉吃,是徐平早就規劃好的事,不容出現其他意外。

  便問申承榮:“依你想來,要怎樣做”

  “還是請通判派得力的人手隨我回去,我帶他把屬下地方轉遍,才能把這些說清楚。我們自己就是再用心,沒種過也沒辦法。”

  “哦,說得也有道理。”徐平看著申承榮,笑了一笑。這位新任知峒這是向自己表忠心了,讓自己手下熟知他那里地理,以表示對朝廷無二心。

  “也不差這一兩天,我考慮一下,到時再說。今天就說到這里,時候不早,且出去吃酒慶祝。”

  徐平站起身來,當先向門外走去。

  今年先立一個申峒,如果效果好了,下年不知又該動哪里。

飛翔鳥中文    一世富貴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