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紅爵作品 簡介:正文二八二命運的抉擇(七)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正文二八二命運的抉擇(七)
重塑國魂正文二八二命運的抉擇(七)
歡迎您 “過分褒獎,實在領受不起。敝國的政務,都是由朝廷擘畫,而我僅僅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伊藤博文謙卑地躬身說道。而后直了直已經駝了的背,等著光緒將本次談話引入正題。
兩年的時間,伊藤博文從甲午之前的神壇一直跌落到如今的‘日本恥辱’,身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伊藤博文勵精圖治十數年,硬生生將一個蕞爾小國,發展到陸海軍亞洲稱雄,這份雄心抱負與一身錦繡才華,客觀的說,著實讓人拜服。
可以這么說,倘若沒有何紹明的出現,歷史上正是伊藤博文領導的日本政府,遠見卓識地看到了世界格局的變法,牢牢掌握了東亞大勢,而后順勢而起,通過一場甲午戰爭,從一個小小島國驟然就躋身到了列強的行列。而后一邊兒跟英國主子后面和稀泥,拿著英國的大筆贊助,冒著國內經濟崩潰的危險悍然發起了日俄戰爭,小小的日本愣是將蒸汽壓路機給打得心服口服。
如此人物,當之無愧的人杰!這些明治老臣之后,日本再無遠見的戰略家。而明治一群臣子當中,猶以伊藤博文最為賢才。也就是這位本該叱詫風云,醉臥美人膝,醉掌天下權的人物,偏偏輸給了一個后世的中層小白領。而且恰恰輸在了對歷史脈絡的把握上面。
甲午之后,馬關條約剛剛簽訂,全日本一時間伊藤博文罵聲震天,強硬派為代表的軍人政治家趁勢而起,伊藤政府隨即倒臺。雖然賦閑了兩年,可伊藤博文并沒有就此灰心。撐著已經病病怏怏的身子骨,就坐在島國港口,遙看這東亞風云。
到了今日,他總算瞧見了日本另一次的機會。如今列強在遠東的勢力極其薄弱,英國陷入殖民地起義的危機當中,法國人在越南也不好過,德國人被英法困在歐洲大陸動彈不得,美國人忙著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日本用清廷的賠款,除了償還了一部分貸款,大筆的資金全部充入了軍費當中。兩年的時間,日本除了維系了亞洲第一的艦隊,更是在陸軍方面組建了十個師團。而此時俄國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離竣工尚早,這個時候日本用膨脹到了極致的兵力,狠狠咬上俄國人一口,不但能重新獲得國際地位,更能獲得英國主子的青睞。
這一切的一切并非不可能,只有一個前提,就是務必要清廷牽制住北面的何紹明,只要何紹明不插手發生在南部朝鮮的戰爭,日本必勝!伊藤博文可以預見到,只要日本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傲視亞洲也未嘗不可能!
而此時,北方何紹明與清廷之間的矛盾早就不是什么秘密,通過他伊藤博文縱橫家一般的手段,未嘗不能提前引發二者明道明槍的戰爭!至于戰事誰輸誰贏已經不重要的,只要延續到日本打垮俄國人之后,只要傷了何紹明一些元氣,那個時候重新獲得英國人扶持的日本,絕對有可能重新來一場取得巨大勝利的甲午!
思索的工夫,伊藤罕見地眼神里頭再次放出了野心家一般的光芒。只是這一切坐在龍椅上的光緒并沒有注意,年輕的皇帝一面沉浸在自己的美夢里頭,一面則始終糾著一顆心,提防著簾子后頭的慈禧。思索了片刻,光緒試探道:“貴國與我國同處亞洲,相距又近。我國現在正在進行維新變法,您曾經手創大業,必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希望您將改革的要害之處詳細告訴朕,朕準備…”
忽然,屏風后有人咳了一聲。所有的人都清楚地聽見了這聲咳嗽!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是慈禧發出的警告!光緒的臉白了,要說的話被截在喉嚨里。
伊藤博文眉梢微微一動,但他不愧為大政治家,立即不動聲色地將話接了過來國大政,哪里有我插嘴的地方。但他日如有機會,我愿意以我國維新三十年的經驗和教訓,略為貢獻一二。”
伊藤這話是表明今天沒有法子談實質性問題,光緒也知道只能以后再尋找機會了,于是問道:“您擬在中國盤桓幾時?”
“原來打算逗留兩個禮拜,如果需要,也可以多留七八日。”
“那您現在準備再游歷何處?”
“先準備到關東看一看,再往朝鮮游歷。”
光緒這會兒已經徹底灰心,根本沒聽出來伊藤話里有去關東的意思,只是微微一抬手:“那好,朕愿貴爵一路平安。”
伊藤博文明白接見到此結束,站了起來,鞠躬道:“敬謝大皇帝厚恩!”
慶親王奕匡也站起來,陪著伊藤退出大殿。
光緒眼瞅著伊藤博文出了大殿,而此番接見的目的根本就沒達成,光緒實在有些不甘心,看楊銳還站在自己身邊,便對他說道:“你代朕送伊藤侯爵到西苑門吧!”
光緒的聲音太小,楊銳一時沒聽清楚,便俯身將耳朵湊近光緒,悄悄問道:“皇上剛才說什么?微臣沒有聽清…”
“朕讓你代朕送伊藤侯爵到西苑門!”
屏風后,慈禧看著光緒和楊銳耳語,猛地站起來,伸長耳朵去聽。李蓮英也伸長了耳朵。只可惜聲音太小,什么也沒聽見。
慈禧又看見楊銳匆匆追到大殿門口,和伊藤博文說著什么。而伊藤笑了,親熱地挽住楊銳的手臂。慈禧的臉一下變得鐵青。
回樂壽堂的路上,慈禧走在前面,走得很慢很慢。她身后剛毅和懷塔布一左一右跟著,再后面才是李蓮英和太監、宮女。
“防著防著,還是讓他在眼皮子底下搞了鬼去!”剛毅偷覷著慈禧的表情,咬牙切齒地說道。
懷塔布心領神會,也憂心忡忡說道:“他們既然和伊藤博文勾結上了,那么發難只是遲早的事!”
慈禧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依然慢慢走著。
剛毅又道:“這個康有為不足懼,但伊藤博文那就難說了,萬一…”
慈禧停住了腳步,不耐煩地說道:“得了得了,你們不要老拿那個日本人來煩我了…”她話題一轉,問道:“榮祿呢?他在忙什么?”
懷塔布和剛毅交換一下眼神,答道:“回老佛爺話,榮中堂正在忙著操練人馬,準備迎接皇上和太后去天津閱兵!”
榮祿接手北洋,請了德國教席操練,兩年的時間以原本的淮軍為老底子,練就了三萬北洋新軍。而凱泰是完全照搬了關東軍的條例,練了七千禁衛軍。年前榮祿就上了請光緒、慈禧蒞臨天津,檢閱新軍的折子。只是不是朝局有事兒,就是這二位主繁忙,一直拖到了今天才定了檢閱的日子。
“閱兵不閱兵的我倒不在乎,最要緊的是我從來沒有坐過火車,到時候去天津,我就可以坐上火車了!”說著,慈禧臉上竟然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坐火車一定很有趣,是吧?”這笑容里頭,恐怕更多的是給光緒搗亂之后的愉悅。
只是,旁邊兒的剛毅眼珠一轉,一句話就掃了她的興,“皇上恐怕不愿去天津!”
慈禧臉上笑容消失了,冷冷地問:“為什么?”
“康有為他們肯定說這是個陰謀…”
東交民巷,日本領事館。
門口的衛兵異常好奇,怎么前任首相閣下今兒一早興沖沖地去紫禁城見清國皇帝,回來的時候確是一臉的愁容?
冷著一張臉的伊藤博文,絲毫沒理會好奇的衛兵,只是悶著頭自顧自地朝里走著。
迎面,領事村上已經迎了過來,察言觀色道:“閣下,此番與清國皇帝的見面,可有不妥?”
伊藤博文脫了帽子,沉沉地坐在椅子上,閉目思索一番,這才悠悠開口道:“跟我預料的相差太遠…一個月?兩個月?實在太短了…”
“閣下?”
伊藤博文猛地睜開了眼睛,肅容道:“村上君,帝國之戰略計劃,你應該知道一些吧?”見村上疑惑著點了點頭,繼而道:“那么我問你,一個月后便向俄國開戰,帝國勝算幾分?”
村上已經徹底懵了,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思索了半晌,才囫圇地回答道:“日本在遠東無論兵力還是補給,都超過俄國…倉促開戰雖然對日本不利…可總歸會有六成的勝算吧。只要擊敗了俄國人的艦隊,帝國必勝!”
“很好!”伊藤博文拍了拍他的肩膀,沉思一番,如同夢囈一般道:“我們的對手不是腐朽的清國,而是諾大的俄羅斯帝國,有六成勝算,已經足夠了!…只要戰事展開,英國人絕對會站在日本的一面,到時候…”他猛地一拍手,而后厲聲道:“立刻給國內發電報,清國兩個月內必有足以牽制關東軍的變故,個人意見,此時正是帝國發起對俄國戰爭之時。”
“閣下…”
“不用再說了,村上君!請你務必相信我的眼光…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清國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而且有隨時爆發的可能。無論清國京師這場權力斗爭最后的勝利者是誰,那個擊敗了我們一次的何紹明,絕對不會放棄本次機會的。這是他的機會,同樣,也是帝國崛起的機會!”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