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百年樹人(上)
五月的京城,早就春暖花開。而已經接受頭頂上換了天的百姓們,逐漸開始適應比之前朝更為寬松的環境。黃昏,茶館酒肆里,三五成群的爺們聚集在一起,津津樂道地談論著頭些日子等于是給今上臉上摸黑的兩件案子。無疑,兩名在籍軍人一個槍決一個無罪釋放,更能引起大家伙的熱絡。相比之下,去年鬧騰得京城不消停,甚至引起京城發生流血政變的梁啟超的歸來,卻被人們忽視了。
且不說梁啟超故地重游是怎樣的心思。何紹明在接見梁啟超后,不到兩天的時間,政務院就下發了一條任命狀。出國兩年的梁啟超,甫一歸來,便成了臨時政府的教育部副部長。而跟他一同歸來的楊度,則只是進了政務院,成了總理辦公廳的一名幕僚。二者地位的差距顯而易見。人們不禁感嘆,這位梁啟超,到底是靠什么得到了大帥的重視?
而今上何紹明卻堅持此項任命。他太了解梁啟超了,正如兩年前一般,若梁啟超去了日本,回來后他會告訴你,日本式的君主立憲很符合中國;而從美國歸來的梁啟超,這會兒已經是堅定不移的三權分立擁躉者。政見上,梁啟超幾乎沒有太多自己的見解,完全是不切合實際的拿來主義。而且絲毫沒有執政經驗。若把他放在要職上,壞事的可能性更大。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相對于現在的國情,此人的確是個人才。去了一趟西洋,梁啟超起碼也算學貫中西。而一番長談之后,何紹明認為,梁啟超對于中美教育體制的認識,足以讓他任職教育部。而且,出身傳統中國式科舉教育的梁啟超,更能針對時弊有所作為。
事實上,何紹明這一次錯了。梁啟超剛剛二十五歲的年紀,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上任伊始,立刻大刀闊斧開始改革,或者用建立這個詞更恰當,對教育事業進行了一場大變革。他不顧頂頭上司勸阻,跑到政協拍著桌子叫囂,必須在今后二十年內,政府的基本政策無條件向教育傾斜。甚至他提交的教育預算,直接讓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的政協委員直接昏厥了過去。在如此情形之下,上任沒幾天,我們的教育部副部長的背后便充滿了如此的詞句:‘狂妄’‘白癡’。而在實際的政府運作中,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所有相關的職能部門都在跟梁啟超作對。財政部說沒錢,地方上說不可能一年之內普及基礎教育,甚至國家土地規劃局也來打招呼,指責其大肆圈地,有圖私利之嫌疑。在如此情形下,梁啟超在上任后的第三十二天,憤然地向政務院、政協大會提交了辭呈。
新晉教育部副部長上任剛剛一個月就要鬧辭職,按說此事定然掀起軒然大波。可偏偏這會兒京城的老百姓又被到訪的美國商業代表團所吸引,也只有在職的公務員才對此議論紛紛。
而在監察院副院長章太炎的家里,梁啟超的辭職,顯然引起了強烈的關注。盡管章太炎對于曾經同是改良派,甚至一起鬧過維新的梁啟超這會兒實在也有些看不下去。
在小妾王氏的詢問下,他還是說了起來。
“老爺,最近衙門里有什么大事嗎?”王氏乖巧地給章太炎拿捏著肩膀,好奇地問道。
“哦…”章太炎在想。大事情實在太多。
中國暫時結束了內戰,進入一個小升平了,舉國上下像是都松了一口氣,想著該是安居樂業的時候了。軍人們沒仗打,在那里整天憂國憂民,到處找茬想挑事。可老百姓再也不想打仗了,他們過怕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農民們只想著家里的地、牛和老婆孩子,而商人們則想著還有什么錢能更快地賺到手。地主們倒是清閑,現在是不敢輕易奪佃了,佃戶們也安生了許多,地主們只是想著那些閑錢是投到買賣上去,還是同以前那樣找個瓦罐先埋起來再說。
政協里的人們在每天商議那些法律、那些各部的要錢的法案,改革錢幣制度的法案,最近改組國防軍軍部還要挑事…很頭痛的。有什么算是小妾喜歡聽的所謂大事呢?
“…有一個人不爽,他昨天到政協去遞了辭呈,要落挑子不干了。”章太炎毫不在意地說道。
“不干就不干唄,當誰還求他!…那是誰呀?”
“哦…是梁啟超。”
啊!梁啟超?”王氏的驚叫聲險些使章太炎犯了心臟病。
“怎么啦?這么大的反應。”
王氏幾乎是要站起來說話了,“梁啟超可是改良派名家,在士子當中很有威望,怎能逼人家辭職?”
章太炎倒十分平靜,“可他最近總是對政協不滿,大家看他也不順眼。”
“那肯定是政協不對,人家兢兢業業地為這個國家做事情,這些都是頭些日子你給我講的。拼了命的發展教育…”
“就是發展教育這件事,”章太炎一反手,將小妾按在椅子上。“梁啟超要將大部分教育經費放在留學生上面,他不重視百姓的基本教育。因為這個原因,他跟政協吵吵得不可開交。”
“哦…那怎么辦?”小妾王氏的腦子明顯跟不上了。
“政協已經立法,今后對教育的撥款,必須與年度財政預算掛鉤。”
“這…好象也是的。”這些新名詞,顯然不是王氏能明白的 “這國家不是他梁啟超一個人說了算的,單單是教育一項也不行,他簡直不把政協看在眼里。”
“好象…沒那么嚴重吧?”王氏充滿了疑惑。
章太炎笑了,“所以說你們女人看問題太簡單。現在政協里都是些什么人?政務院里的那些公務員每天想的就是要錢,然后盡他們自己的想法去花掉。政協不管?他們現在就要上天了!”
王氏的興趣好象沒剛才那么大了,“好啦,我不懂政治,憑你們爺們去折騰吧!”
真正讓梁啟超走向辭職的,是他自認為必須的教育政策。在龐大的基礎教育建設計劃之外,更加龐大的是瘋狂的留學計劃。他似乎認為,只有將另一個新的文明全部移植到中華文明之中,以徹底的新鮮血液充實改造這個老大的文明,才能達到中興的目的。這實際上就是鳳凰涅磐的理論。
而實際上,這種更像是短期投資的計劃,有著潛在的危害。甚至可以預見到,即便是在二十年后,中國的文化普及率恐怕也很難提升一個百分點。而且社會兩極分化嚴重,一邊是高端人才,另一頭卻是只能賣苦力的文盲。
章太炎搖頭苦笑,他甚至在想,自己也許該放棄監察院副部長的職責,轉而取代梁啟超,他認為自己更適合搞教育,而不是眼下的這份工作。當然,這個想法在他腦海里只是一閃而過。無論如何,隨著梁啟超的辭職,教育部副部長的職位已經處在風口浪尖,他章太炎可不想被人架在火堆上烤。而且,中國的教育,要面對太多太多的難題了。首先一點,傳承了幾千年的儒教,就是新式教育的大敵。在如此強大的敵手面前,即便是章太炎也認為短時間內無力扭轉頹勢。
是以,此刻他只能長嘆,中國的教育之路,人才之路,乃至于振興之路,到底在何方?
兄弟今日歸家,與妻四目相對,總覺著有個比較重要的事兒被忽略了。苦思良久,啞然!今天居然是兄弟邁步而立之前的最后一個生日。都10點多了,沒蛋糕,沒面條,晚餐吃的快餐…實在太悲涼了!于是我倆決定出去瘋玩,大不了明天請假。草草寫了半章,有些不滿意,大家伙見諒吧。)
本—書—泡—書—吧—超—速—更—新。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