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一命運的抉擇(六)
光緒二十六年九月十三,養心殿東暖閣。
屋子里一具西洋鐘滴滴答答地走著,年輕的光緒皇帝扯著一身西式禮服的衣角,對著鏡子左右搖動身體,眼神里頭充滿了好奇與興奮。他這身禮服,是年前德國親王來訪,人家親王送上的禮物。平時也沒有個穿的時候,只是放在珍妃寢宮里頭做了擺設。可巧,今兒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光緒一時興奮,突發奇想穿了這身禮服。
“好!皇上穿上這身禮服,當真是精神抖擻,乃一代革新雄主之態也!”旁邊兒陪著的楊銳猛力地叫了一聲好。一身衣服而已,穿與不穿也不能讓人多根腦筋,可光緒穿上這身召見伊藤博文,這內里所蘊含的堅決之維新思想不言而喻。這就等于給了天下人一個信號,皇上絕對是力挺維新派!
楊銳這頭叫好,那頭伺候光緒穿著的小趙公公可就不樂意了,皺著眉頭提醒道:“皇上,這衣服好是好,可您要是穿了,是不是有些不合體統啊?”
一句話讓光緒愣在當場,他當日可是跟慈禧許下了諾言,再怎么折騰,不改祖制,不穿洋裝,不減辮子的。真要是穿這身出去,回頭傳到慈禧耳朵里,他肯定討不了好。琢磨了一下,有些惋惜地搖了搖頭:“不行啊,朕穿著還是有些不自在。算了,拿朝服來。”
好半天功夫,光緒在一眾太監宮女伺候下,穿戴好了朝服,出來便問道:“伊藤博文什么時候到?”
楊銳一躬身:“總理衙門派出的武弁早已出發,這個時候想必已接引伊藤博文出了東華門吧?”
光緒顯然有些興奮難耐,又問:“你們說伊藤博文真會實心實意幫助朕嗎?”
楊銳朝譚嗣同打了個眼色,后者接話道:“前日他親口對康有為說,他愿意以他明治維新的經驗來幫助我國的變法,愿將對日本國的忠心轉移到對咱們大清朝來…”
光緒聽了這話,反倒有些不安心,疑惑道:“他為什么這樣做呢?甲午剛過去沒多久,那時候咱們大清可是日本的死敵啊。”
譚嗣同回答道:“康有為也這樣問過他,伊藤博文說,只有變法維新才能使中國強大,而只有中國和日本都強大了,黃種人的亞洲才能強大,才能和白種人的歐美抗衡…更重要的是,伊藤博文的死敵,不是咱們大清,而是北面的…西方人有句話,叫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伊藤此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誰都知道,甲午一戰,日本打了個慘勝,完全就是因為突然冒出來的關東軍。從朝鮮到遼南,何紹明硬是用了不足日本半數的兵力,殲滅兩個師團,打殘一個師團,還逼得第四師團投降。日本維新二十年,加上皇室直屬的禁衛師團,總共才七個師團,這么一下子就讓何紹明的關東軍吞了四個,如果不盡早議和,而且朝廷實在太過于忌憚兵力雄厚志向遠大的何紹明,甲午鹿死誰手還說不準呢。要說伊藤博文恨何紹明,整個日本痛恨何紹明,說得過去!
光緒恍然,繼而有些興奮道:“伊藤博文是明治維新的主將,眼光不凡。等會兒接見他時,朕便當面封他為我大清朝的顧問!”
“皇上這個意思給太后說過沒有?”這事兒光緒從沒提起,楊銳有些奇怪道。
還沒等光緒說話,譚嗣同已經搶著道:“不能說!太后本來就對伊藤博文心存顧忌,皇上給她一說,她必然反對,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了!還是如皇上所言,待會兒朝堂之上,文武大員面前,欽封他為顧問官,太后縱使知道,也已經遲了!”
啟用伊藤博文,除了要用其豐富的維新經驗,更重要的是要間接獲得日本的支持。如今日本再不濟,海面上還有一支亞洲第一的艦隊,兩年時間,厲兵秣馬又擴充了幾個陸軍師團。這股力量在亞洲來說,絕對舉足輕重。有了日本人的支持,就憑榮祿手里頭控制的那些草創新軍,慈禧必不敢冒然對光緒與維新派動手。
光緒點頭道:“復生說得對…”
還沒等他說完,就聽外頭飄來一嗓子尖銳的聲音:“什么事兒說得對呀?”
光緒不由得渾身一哆嗦,抬頭望去,只見慈禧左手搭在李蓮英平抬著的小手臂上,右手拿著塊明黃手絹,身后跟著剛毅、懷塔布和幾個宮女,款款走進殿來。
康有為自作聰明夜訪日本使館,殊不知一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梢。剛毅、懷塔布又是京師又是天津衛的來回折騰,從榮祿那兒討了主意,一天到晚什么事兒不干,就等著康有為他們跟日本人沾上關系。前天夜里康有為前腳進了日本領事館,后腳興奮的剛毅與懷塔布便連夜進了園子,將此事添油加醋這么一說,慈禧當時就炸了。隨即這天一亮,便直奔紫禁城而來。
瞧著慈禧一臉似笑非笑的神情,光緒心中有鬼,驚得連忙跪倒,顫聲說道:“兒臣給親爸爸請安…親爸爸怎么從頤和園進城來了?”
慈禧徑直走到上首椅子上坐下,悠悠說道:“來給皇帝道喜哇!”
光緒懵了一下,馬上明白了慈禧所指,恐怕背著慈禧跟日本人拉上關系這事兒,一早就傳到了慈禧耳朵里。心臟狂跳不停,但他仍然故作不知道:“兒臣不明白親爸爸的意思。”
“今日個皇帝準備接見伊藤博文,不是喜事嗎?”
“兒臣這是請了懿旨的。”光緒連忙解釋。
不想,慈禧卻冷哼一聲:“我也沒說你沒有請懿旨,但這背后有沒有什么貓膩就難說了!”
光緒站起來,嘴唇哆嗦著說道:“親爸爸這樣說,就讓兒臣難辦事了!親爸爸如果不放心…”
“我就是不放心!”慈禧打斷光緒的話,臉一變,咬牙道:“伊藤博文是什么東西?他是我大清的死對頭!他來游歷,你要接見他,我就一百個不樂意!但想著你是皇帝,什么事兒你做了主也就算了!沒承想他還人模狗樣的想當起我大清朝的家來了!我今日來,就是想看看,這個東洋鬼子在我眼皮子底下還能玩出什么花活來?小李子!”
“奴才在!”
“給我在皇帝座位后面放一把椅子,咱們也見見那個伊藤博文!”吩咐完畢,慈禧轉頭問向光緒:“皇帝你看這樣行嗎?”
到這個份上,光緒還能說什么?只得垂手道:“一切但憑親爸爸安排!”
從慈禧進來的那一刻起,她就沒拿正眼瞧過譚嗣同和楊銳,甚至沒感覺到他倆的存在;而譚嗣同呢?如果說從慈禧進來那一刻他還有點敬畏的話,那么看到慈禧在光緒面前那種跋扈態度后,他的眼神就變得悲憤而仇恨了!
勤政殿正殿,光緒穿著朝服端坐在須彌座上,臉上掛著一絲似乎凝固了的笑容。充當英語翻譯的楊銳侍立光緒身旁。剛毅、譚嗣同等一班臣子肅立大殿左側。光緒座位后面,也就七八尺的距離吧,擺著一排黃紗屏風。屏風后,慈禧就坐在一把墊著黃緞的椅子上,李蓮英侍立在側。透過屏風望去,大殿內情形盡收眼底。
正殿,門外一聲唱呼:“大日本國伊藤博文侯爵覲見中國皇帝!”
屏風后,慈禧不由自主地將身體往前傾了傾,透過屏風,盯著大殿門口。正殿,由負責總理衙門事務的慶親王奕匡和兩名官員陪同,伊藤博文步入勤政殿。
一進殿,伊藤就感覺到了氣氛的異常,當他抬頭看見一動不動端坐的光緒皇帝,皇帝座位后那一排屏風,屏風后隱約的人影時,憑著他對清朝宮廷情形的了解,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眼中掠過一絲警覺。
他走上前來,對著光緒深深鞠躬,用英語朗聲道:“外臣博文,參見大皇帝!”
楊銳朗聲翻譯過來。光緒點了點頭:“外聞貴爵大名,今得延見,深感滿意。貴爵請坐。”
伊藤博文又是深深一鞠躬,這才在早已為他準備好的錦凳上坐下,說:“外臣博文,此次前來貴國,原系自行游歷,今日召見,得見龍顏咫尺,蒙褒辭,榮幸之至。”
“貴爵于何日由日本啟程?”
“于八月前上路,曾在朝鮮勾留十余日,再來貴國。”
“一路平安否?”
“托大皇帝洪福,一路平安。”
“貴國大皇帝想必玉體康健。”
“此次漫游,陛辭前,敝國皇帝甚為康健。”
盡管只是同伊藤博文寒暄,光緒仍感覺到背后那雙盯著他的眼睛。這使得他如芒刺在背,卻又無可奈何。而一旁的譚嗣同看他們說了半天,全是不著邊際的客套話,眼里急得冒出火來,他不禁朝須彌座上望去,正好遇見光緒無奈的目光,譚嗣同不禁在心里呼喊:“皇上,千萬不能因懼怕太后而錯過眼下的時機啊!”
屏風后,慈禧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就是要讓你們什么也談不成!
光緒這時對伊藤博文說道:“貴國的維新,成績斐然!而種種的計劃措施,皆出于您的手中,豐功偉績,讓朕時時感佩于心。”表面聽著還在寒暄,實際上將談話切入了正題。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