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四七日定中原(十四)
天津。
天空中飄著細碎的雪花,靠近海邊,異常陰冷。可天津城內九曲十八彎的街道上,卻是一排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的景象。街道兩側,有的掛著龍旗,有個掛著關東軍軍旗,更有的干脆就掛出了寫有‘何帥萬歲’四個大字的招牌。人流從四面八方涌來,而后匯聚在一起,一起往直隸總督府涌去。
不老少的人都是去瞧熱鬧,還有些不明就里,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會兒在總督府正舉行受降儀式。關東軍方面來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全軍主帥何紹明!眼瞅著中原定鼎之勢已成,如今何紹明雖然沒說什么以后政權形式,可認老理的人一致認為,這何紹明放在以往那可就是皇上!這會兒能一睹龍顏,也能粘粘福氣不是?
總督府外,街道兩側更是人滿為患。若非有持槍的關東軍士兵攔著,連條馬車能過的窄路都沒有。底下嗡嗡聲一片,大家伙都翹著腳朝北觀望著,都等著見識見識這位何大帥,到底是不是跟說書里頭說的一樣,身高八尺,腰圍也是八尺。
話說這歷朝改朝換代,最苦的就是百姓。有道是兵過如梳,賊過如洗。可人家關東軍是昨兒夜里進的天津衛,不但秋毫無犯,反倒是一手接起了整治治安的責任,狠狠嚴懲了一些趁火打劫的宵小。這改朝換代的事兒大家伙兒承平日久,雖然沒經歷過,可也聽老輩人講起過一二,關東軍如此軍紀,主帥何紹明又是一副新式做派,全沒了往日官僚那種高高在上的德行,倒是讓大家伙對未來有了些展望。
自打鴉片戰爭,國門洞開,各行各業,無論是升斗小民,抑或是買賣商人,尤其是拳拳報國的那些讀書種子,大家伙沒少受了洋鬼子的氣。洋布洋火往國內這么一傾銷,不但商人破產,就是那些靠養殖桑蠶織布為業的農戶,也是苦不堪言。若是朝廷強勢,不讓洋鬼子的物件兒進來,何至于如此?
滿清早就到根子上了,有道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更何況,就是那些當官兒的見了洋鬼子,也一個個跟見了親爹一樣作揖打拱,賠笑不停。有這樣的朝廷在,大家伙還能有好日子?人家關東軍何帥可不一樣。這些年來,厲兵秣馬,甲午一役,舉國皆敗,大家伙都談日本色變的當口,關東軍愣是打得窮兇極惡小日本哭爹喊娘。而之后的關東新政,那些個有在關東闖蕩的親朋好友的,都知道那叫一個好。不但稅務低,而且衙門辦事兒方便,當官兒的一臉和氣,只認理不認銀子。
擁擠的人潮中,奔走著幾個伙計模樣的人。手里都攥著一大把的關東軍旗幟,一邊兒走一邊兒發。口里還不停地吆喝著:“新朝新氣象,福祥記布行祝大家伙闔家歡樂…不要銀子,我們李老板發話了,連夜趕制的兩千面旗幟,免費發放。手機看訪問”
“…為什么?就沖著何帥進了咱們天津衛!三老四少,日后一準兒有好日子過。這些年大家伙被洋鬼子二鬼子欺負得夠嗆,這回可好了,何帥來了!何帥可是個強硬的主兒,當初小日本都得低頭。沒聽說么,英國公使如今朝廷怎么請都請不動,卻自個兒顛顛兒跑關東去了。嘿,這位爺做了天下,還怕沒好日子?”
布行這頭發放旗幟,還有不少商家發放布票之類的東西。而那些賣煙花爆竹的,更是一股腦地將倉庫里的存貨搬了出來,整齊地碼在路旁,就等著何紹明路過,一起燃放。人頭聳動當中,大家伙臉上都掛著一抹喜氣,還有一絲好奇。時不時,還會有鎂光燈閃動,碰的一聲,將當前的景象記錄下來。這些照片漂越大洋彼岸,以至于何紹明控股的ABC廣播日后忠實地評論道:“甲午之后,陰霾了兩年的中國人,終于露出的笑顏…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認為,何紹明的軍事行動,的確是一場順應民意的行動。未來的中國,必定要換成這位年輕的舵手…”
跟一眾百姓不同,總督府門口的一桿官員,自楊士驤以降,雖然這會兒還沒見人家何紹明的影子,還是一個個低眉順眼,垂著手臂,做恭敬狀面對著北方。他們這些降臣,一來沒有從龍之功,二來也不見得入人家的法眼,日后如何,這還兩說。是以,此刻多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而領頭站著的楊士驤,卻是挺直了身子,負手而立,一副桀驁的神情。
底下幾個當官兒的互相對著眼色,心說你楊士驤這德行,不是給大家伙上眼藥么?回頭再受了牽連,那可真沒地方說理去了。
一名幕僚終于忍不住,低聲道:“大人,人在屋檐下啊…您?”
楊士驤卻嗤的一聲笑了:“怎么?怕受了我連累,日后被人家拿捏?”
“這個…”幕僚被說中心事,老臉一紅。
楊士驤卻毫不在意,只是篤定道:“你放心,我越是如此做派,他何紹明越不敢對你們如何。”
“大人,此話何解?”
“嘿。你是沒看透何紹明這個人啊,此子年紀輕輕,有膽有識,靠著這天下大勢才異軍突起。走到今天,無非四個字,順勢而為。眼下關東軍勢如破竹,眼瞅著北地鼎定。可關東軍一共才多少人馬?又要駐守朝鮮,又要駐防邊疆,我料定現如今關東軍已經后繼乏力,最多止步于長江。如此一來,天下二分。他何紹明要想繼續南下,想要兵不血刃拿下江南富庶之地,就得繼續博取人望。江南那頭可都看著他的所作所為,不管是圖虛名還是假情假意,他何紹明都得善待投降之人。”
“原來如此…大人高見!”幕僚心悅誠服道。
楊士驤苦笑:“高見?我楊士驤要是有高見,何至于走到今天?”隨即搖了搖頭。
正這個時候,前方傳來一嗓子尖叫:“何帥!何帥進城啦!”
嗡的一聲,人群炸開了。數不清的鞭炮被點燃,大紅的包衣紙碎片滿天飛,在這雪花與紙片的雨幕中,一隊騎兵款款而來。馬上騎士都是一身緊身綠呢子軍裝,大檐帽,長筒馬靴,腰上扎著細細的武裝帶。腰間挎著手槍盒子,背后背著長槍,馬匹右側,都掛著馬刀。前方百余名士兵開道,正中間一人鶴立雞群,騎著大白馬,一身元帥服,一邊對熱情的人群頻頻招手,一邊緩緩而行。不過二十余年紀,自有一股天然的威勢,讓人不敢直視。此人,正是關東軍主帥,何紹明!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