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七二 血鑄國魂一

一七二血鑄國魂一  槍聲在城內回蕩,子彈咻咻而過,在空中劃出了練成一片的呼嘯之聲。[3Z中文。3zcn]

  日軍輕裝潛行一個月,而后突然發起進攻,的確起到了戰術上的突然性。毫無防備的義州,在遭到攻擊的第一時間,城內幾乎所有想抵抗的軍隊,都開赴東門而去。南門這邊兒,不過寥寥幾十人在守護著。一個聯隊近三千號日軍繞城而走,突然發起對南門的進攻,打得守軍措手不及,只寥寥抵抗一下,便被突破了城門。

  領著一千七百號淮軍漢子的馬玉昆、聶世成二人,還沒等轉向戰事最為激烈,槍聲最為密集的東門,迎面便與小鬼子撞上了。

  雙方隔著老遠,冷不丁這么一照面,都是一陣愕然,而后機會就是在同一時間反應過來。噼噼啪啪一陣槍響,槍聲過后,就是一陣呼叫聲。

  “對面是小鬼子(清國奴)!”

  巷戰隨即展開。

  在這并不寬闊的主干道上,擁擠著淮軍、日軍近五千號人馬。前頭幾排的人剛反應過來,要停足射擊,可后頭不知情況的士兵,依舊按著慣性朝前奔著,推著隊伍前頭繼續向前。

  不過百多米的距離,幾十秒的時間,剛剛開過兩三槍,兩支隊伍便一頭撞上了。從平壤一路到義州,雙方早就結下了不解的冤仇。根本就不用軍官招呼,排頭士兵一挺刺刀,發喊一聲就撲向了對方。

  這一會兒,兩方面都紅了眼睛,義州一地,不但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命運,更決定著兩國的國運。守住義州,就等于保護住了關東軍第三師的后方,只要渡口還在掌握,對岸得到消息的關東軍只要開過來,這一股突襲而來完全沒有補給、沒有后方的小日本就得全部葬身在此。而后第三師沒了后顧之憂,全力殲滅日本第一軍,朝鮮局勢立刻明朗。乃至于整個大局都將首次變得對大清極為有利。反之,日軍占領了義州,只要據城而守,防住對岸的關東軍,那沒了后方何紹明以及第三師就成了孤軍,時間一長,必然不戰自潰。

  可以這么說,在這一刻,誰占領了這個戰略點,勝負的天平就會倒向誰!

  “上房!上房!把小日本打出去!”

  “讓小鬼子知道知道咱爺們兒的厲害!”

  “沖鋒沖鋒,勝利必然屬于大日本帝國!”

  “清國唯有關東軍可戰,對面的淮軍早在平壤就被證明一無是處了!勇士們,拿出勇氣,給他們最后一擊!”

  槍聲噼噼啪啪雜亂無章,士兵拼死搏殺的吶喊聲與瀕死前的慘叫聲成了主流。刺刀與刺刀在碰撞,厚背腰刀與武士刀在對砍,熱兵器時代所上演的冷兵器搏殺,一樣的殘酷,充滿了血腥。

  一名日軍士兵挺著刺刀,撥開迎面淮軍的刺刀,而后猛力突刺,刺刀狠狠地扎進了對方的胸膛。然而,還沒等日軍士兵拔出刺刀,從那名淮軍之后捅出一桿長矛,斜著刺進他的腰腹。一名日軍軍曹揮舞著武士刀,剛剛劈倒一名淮軍,忽聞腦后惡風不善,只感覺脖子上一絲清涼,而后眼睜睜看著自己越飛越高,他甚至可以看到,正下方,自己沒了頭的脖頸正洶涌地噴著血。

  白刃戰,從來戰損都是一比一,比拼的就是雙方的意志。哪一方率先崩潰,將后背留給了對手,就會無限放大戰損比,從而萬劫不復。

  這一千七百多號淮軍,一路潰退到義州,若是全軍皆敗也就罷了,可能就此斷了念想,將所有的尊嚴都拋棄掉,而后留著一條小命混吃等死,茍延殘喘。可偏偏何紹明的關東軍出現了,還全殲了他們曾經認為是不可戰勝的小日本。關東軍接連的勝利,用鮮血,用生命告訴大家伙兒一個道理,有的時候,尊嚴甚至比生命更重要。

  此刻,留下來的所有淮軍,全都抱著拼命的姿態。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所有人都是一個心思,就算死,也得拽上個小鬼子做墊背的,中國,不止關東軍有爺們兒!

  一聲聲怒吼,一次次突刺,每一刀劈砍,似都要講從前所受的種種欺辱,加倍還給對手。有的失敗搏殺到力竭,或是被小鬼子扎了刺刀,臨死前死死地抱住對方的武器,給身后的戰友留下為自己報仇的機會。待迎面的小鬼子怒目圓睜,滿臉不敢置信地仰倒,他才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呢喃道:“老子…是爺們兒!”而后含笑而死。

  街面上的戰斗慘不忍睹,房頂上也甚是慘烈。淮軍訓練不足,論射擊根本就沒法兒跟小日本比。甫一交火,小日本不時倒下去幾個,而淮軍這頭卻是連成片地掉下房頂。

  一名淮軍哨官殺紅了眼睛,拎著大片刀幾個跳躍,拼著身上挨了幾槍,硬是從房頂上沖了過去,而后耍起大刀,殺得得周圍一片尸山血海。臨了,身中數彈,奮起最后的力氣,嘶吼一聲:“老子殺夠本啦!”隨即不甘地跌落下去。

  身后的淮軍悲吼一嗓子,有樣學樣,不顧槍林彈雨,也沖了上去。十八日凌晨,義州城南,淮軍與日軍遭遇,短暫交火之后,雙方展開了全面的白刃戰。而就在這項日本人引以為豪并以此朝鮮清軍的白刃戰上,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淮軍硬是靠著鮮血與勇氣,逼得侵入義州的日軍節節后退。

  于此同時,義州之北,渡口處,卻上演著另一番情景。

  川上操六帶著一個大隊的日軍,直撲渡口。前方傳來回報,說是留守的只有百多名淮軍,川上心中暗叫一聲,天佑日本!這會兒形勢再明朗不過了,只要奪下渡口,阻隔了兩岸的聯系,憑著義州城內那些腐朽不堪的淮軍,根本就不是天皇勇士的對手。即便負隅頑抗,川上相信,用不了天亮,義州就得落入自個兒手中。

  指揮著幾百名日軍,正要發起沖鋒,猛然就見南面來了一條火龍。喧囂聲震天,火把連著火把,數不出個數來,初步估計至少五千多人。川上大驚失色,心道莫非義州守軍放棄了城墻,意圖保住渡口?若真是如此,情況可就糟糕了。

  第三師團滿打滿算過來偷襲的不過八千來人,還沒有后方補給。就算占了義州,而沒搶占渡口,只要對面的清隊反應過來,源源不絕地開赴灘頭,用不了多久,第三師團就得覆滅。

  他所帶領的一個大隊的日軍,才幾百人的兵力,要想搶占渡口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此時川上猶豫著,是否待城內戰事平息,而后集中全部兵力拼死一擊?

  遲疑間,那支大軍已經開近了。只是出乎川上的意料,眼前上演了極其戲劇化的一幕。六千多名淮軍如同趕鴨子一般撲向了渡口,而后慌亂不堪地爭搶著渡船。

  那百多名守軍只是稍稍阻了一下,便被后頭無數的人流所淹沒。前頭搶到渡船的,根本就不管會不會駕船,更不理尚未上船的同袍,一刀砍斷纜繩,架起船沒命地朝對岸行去。

  后頭還在灘頭沒上船的,不住地謾罵著,推搡著,拼命地朝前擠著。渡船就那么點兒,一次根本就容不下這么多人。前排止步在江邊的,被后頭推搡的洶涌人潮不住地朝前推著。沒一會兒,就聽噗通之聲不絕于耳,前排的淮軍士卒就如同下餃子一般掉入江水之中。

  已經是十月中下旬,又是大晚上的,正是江水刺骨的時候。跌落水中的士卒根本就來不及爬上岸,只是喝罵幾聲,而后便抽搐著沉了底兒。

  葉志超、衛汝貴二人為了安穩起見,一直走到隊伍中間,生怕一出城就遭了小日本的埋伏。這可是有先例的,平壤那一遭恍如昨日。這一會兒二人確是追悔莫及。六千號士卒,全然失去了控制。無論官佐還是士卒,大家都玩兒了命地爭搶著渡船。誰也別提身份,大家伙兒都是爹生娘養的,命就一條,誰也不比誰精貴到哪兒去。所有人,現在只記得一件事兒,搶船!只要上了船,就能保住一條小命。

  有官佐仗著身份,勒令士兵給自個兒讓位置的,那士兵先是不屑,而后干脆對著官佐就是一槍。有搶不上去,心中著急,而后抽出腰刀狠命劈砍前頭人的。更有一些老弱根本就爭搶不上去,跌坐在灘頭,抱頭痛哭的,情況已經完全失控。

  葉、衛二人對視一眼,隨即對著一眾親兵嚷嚷道:“搶船,只要護著軍門過了江,每人五百兩銀子,我保舉他副將總兵的銜頭!”身旁的百多名親兵,與其說是對二人忠心耿耿,倒不如說是栓在一條繩上的螞蚱。萬一這兩位有了意外,這百多人全都得丟了腦袋。休息相關,又是重賞之下,百多號人紛紛抽出武器,仗著抱團,硬生生從擁擠不堪的人潮中擠出一條縫兒來。

  遠遠趴在稻田里的川上操六,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大喜,篤定道:“真是天佑我大日本帝國!哈哈哈…”仰天長笑一聲,而后狠狠地朝前一揮手:“進攻,用最快的速度搶占渡口!”

  一聲令下,幾百名潛伏在稻田里的日軍,紛紛站起身,一邊射擊,一邊朝渡口迫近。

  渡口灘頭之上,本就擁擠不堪的人叢,乍一聞背后近在咫尺的槍聲,頓時炸了窩一般,有的如沒頭蒼蠅一般到處亂竄,有的愈發朝前擠去。來不及上船,就狠命地往刺骨的江水中跳,把著船舷,希望著自個兒命大能撐到江對岸。

  整整六千淮軍,除了有些人驚慌失措之下,盲目地四處射擊,根本就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渡口的船業已全部開走,后頭日軍在不停地迫近,葉志超擠在親兵之中,只覺得這天都塌下來一般,老淚縱橫道:“天要亡我葉志超啊!”隨即如同一團爛泥一般,軟倒在身后親兵身上。

  此時此刻,衛汝貴還算有些擔當,當機立斷,引著一眾親兵朝東南方向就跑。這衛汝貴還算有些小聰明,瞧著眼前的情形,知道想過江是不可能了,連船都沒有了怎么過?回去義州就是等死!莫不如繞城而走,一直朝南逃,逃得一時算一時。關東軍不是戰力強悍,打得小鬼子節節敗退么?那就去關東軍那兒,萬一關東軍全軍爆發,來個反戈一擊,滅了小鬼子,他們這些人不管怎么說,這條命就算是保住了。

  “太上老君…觀音菩薩保佑,一定要讓關東軍頂住啊!”這會兒,衛汝貴等人心里頭居然齊齊地為關東軍祈禱起來。而就在一小時之前,這些人還存著看樂子的心思,巴不得關東軍倒霉。兩廂比較,真是莫大的諷刺!

  義州城內,校場之上,對著空空如野的軍營,以及地上的幾十具關東軍下派軍官的尸體,袁世凱欲哭無淚。

  泱泱中華,上萬萬人口,恰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又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國戰,難道只有關東軍這群熱血男兒敢戰么?若果真如此,這大清朝就算是到頭了!中堂,您瞧瞧,不是我袁世凱背主,您瞧瞧您苦心二十年的淮軍,除了貪生怕死之輩,還有爺們兒嗎?北洋…朝廷…大清國…

  袁世凱仰天長嘯一聲:“這他媽的是什么世道!大清國完了!”而后仿佛用盡了全身氣力一般,頹然坐倒在地。

  隨著這一嗓子嘶吼,五尺高的男兒,眼淚洶涌而出!哀莫大于心死!

  恰在此時,身旁的兵弁支起耳朵傾聽了半晌,而后驚喜道:“大人,城南喊殺聲震天,說不準大伙兒都去南門打鬼子去了。”

  袁世凱愕然一下,隨即也側耳傾聽,臉上慢慢現出喜色,掙扎著站起身,一掃方才的陰霾道:“快…快走…跟我去瞧瞧!”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飛翔鳥中文    重塑國魂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