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四七 失措

  三一四七日定中原(四)

  “這天下,是我們的了!”

  天色微明,硝煙未散,何紹明一腳踏進山海關,如出一轍地復述了昨夜秦俊生所說的話。關東軍三路夾擊,一舉突破了滿清最后一個重兵布防的重鎮山海關。前面就是直隸平原,無險可守,更是無兵可用!一片坦途呈現在面前,何紹明想不出還有什么能阻擋自個兒入主中原!

  騎著高大的阿拉伯純血馬,一身元帥服,兩側是荷槍實彈,抱槍平胸執禮的士兵,身后是自個兒一手提拔起來的將校,何紹明意氣風發向前行。前方不遠,宋慶、徐邦道等一干降將一字排開,個個抱拳躬身,等著自己到來。何紹明此刻頗有些昔日霍去病北擊匈奴三千里的志得意滿。

  高頭大馬不緊不慢地前行,一直行到宋慶等人身前,何紹明始終不發一言,只是凝視著下方神色恍惚的幾員降將。何紹明這是示威,要的,就是這幫子人向自己低頭。

  老將軍宋慶想著自個兒做了貳臣,臉色愈發尷尬起來,最后咬了咬牙,終于緩緩地跪伏了下去:“罪人宋慶,恭迎何帥…”

  有了宋慶帶頭,后頭一幫子人等,呼啦啦一下都跪了下去。

  何紹明等的就是這一刻,微微一笑,翻身下馬,幾步搶上去逐個攙扶起來:“誒呀,這話兒怎么說的?兄弟就是個粗人,要不是朝廷實在無能,兄弟也不能起兵不是?來來來,都起來,想當初都是遼南戰場上打拼過的,咱們可有交情…男兒大丈夫,上跪天下跪地,犯不著跪我,這不是折兄弟壽么?來,都起來…”

  他嘴上雖是這么說,可下頭眾人半分不敢怠慢,都老老實實跪著,直到何紹明走到近前攙扶,這才站起身。大家伙都心里有數,這會兒人家何紹明定鼎中原大勢已成,就算舉天下之兵,也不見得是人家的對手。憑著甲午一戰的威望,再到關東新政的影響,這天下大半的人望人家已經收入囊中,別看何紹明嘴上說的好聽,什么組建新政府,廢除帝制,可誰都明白,這皇帝不過就是個名號罷了。想不想稱帝,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何紹明一陣噓寒問暖,跟眾人打著哈哈,轉了一圈兒,最后又回到宋慶身前。這會兒宋慶已經從身后軍官手里頭拿過來一疊名冊,定定地看著何紹明,良久才道:“何帥,這是山海關八十三個營頭的名冊,請您查收…”這獻出名冊,就代表著交出兵權。宋慶枯干的手伸了一半,驟然停住了,轉而突兀地問道:“敢問何帥,我慶軍、毅軍等八十三個營頭,該當如何安排?”

  眼瞅著宋慶快要交出名冊了,誰也沒想到恒生事端!按照當初大家伙琢磨的,只要是交出名冊,就算是投降了。關東軍是能打,可大清國那么老大,十幾萬關東軍一撒出去連個影兒都瞧不見。山海關的練軍戰力雖然不成,打前鋒用不著大家伙,那牧守地方總成吧?回頭大家伙都去了朝廷的官職,換了身份,跟著何紹明入關內,再不濟也是從龍之功啊,往后還怕沒著落?

  可偏偏沒想到,宋慶這老貨居然當著面質詢何紹明今后的安排,這不是找不自在么?宋慶老哥兒一個倒霉也就罷了,萬一受了牽連,找誰說理去?

  何紹明伸出一半的手僵住了,臉色一滯,一眾降將幾乎同時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卻沒想到,何紹明卻燦爛地笑開了,找了一處磨盤,站在頂上,沖著宋慶身后的降兵嚷嚷開了:“弟兄們,老子就是關東軍何紹明!不少人都認識我吧?”

  下頭嗡嗡聲一片,還有不老少的人高聲附和著。

  “看來是不少人都認識我了。告訴大家伙一個事兒,從今以后你們就跟著我何紹明了!”

  “說實話,你們這些練軍說實話,我還真看不上眼,要訓練沒訓練,要裝備沒裝備,欺負欺負老百姓還成,打國戰,差遠了。我的意思很簡單,愿意繼續當兵的,士兵全部打亂,從新訓練,不合要求的一律勸退。軍官全部回爐,去遼陽培訓,什么時候合格了,老子什么時候讓他出來領兵。以后也就沒什么練軍,更沒什么慶軍,毅軍了,改組之后,都是國防軍。裝備器械統一標準。跟著老子不但有足額糧餉,有新式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還能打贏國戰!這么安排還滿意么?不滿意也就這么地了,自覺地沒能耐的,老子給他發路費,讓他滾蛋!”何紹明久居上位,說起話來自有一股子威嚴勁頭。可自個兒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當著一大堆人的面,這么跟一個年過古稀的老將軍說話,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但他又不能不如此,如今身份不同了,他何紹明說話行事不能由著自個兒,必須得拿捏得當。就像現在,要是溫言撫慰,這幫子丘八沒準心里頭還犯別扭,生怕自己日后算賬。對付丘八,就得拿出丘八的勁頭。

  果然,何紹明這話一出,大家伙心里都有底了。一個個或是點頭,或是思索,總之對日后的安排還算滿意。

  宋慶也是長出了一口氣,他從一開始就沒指望保住自己的營頭,只是盼著能給跟隨自己多年的子弟兵找個出路。雙手往前一推,“既然如此,這些子弟從今以后就拜托何帥了。”

  何紹明接過名冊,點了點頭,也不翻看,拍了拍宋慶的肩膀,當先一步朝城內就走。

  秦俊生沒一會兒就躥了上來,嬉皮笑臉道:“大帥作秀的工夫愈發爐火純青了。如此一來,必能收各部軍心,到時候就算那些當官兒的鼓動,估計也沒多少人敢觸大帥霉頭。”

  “…”何紹明沒好氣兒地瞟了他一個白眼。有時候他對秦俊生的聰敏勁頭,是又愛又恨。什么漲臉面的事兒,到秦俊生嘴里總能說出背后一二三來。心里自嘲,也搭著自個兒有氣量,要換了朱元璋,定鼎之后頭一件事兒一準兒是砍了秦俊生。這么想著,松了口氣,轉而問道:“進攻部隊收攏的怎么樣了?凱泰那小子打了兩封電報求援了,死鴨子嘴硬,雖然沒明說,估計已經撐不下去了。咱們三個師的兵力,即要救援凱泰,還要盡快突入京城,把清廷一網打盡,這事兒你是全權謀劃,出了差錯可別怪我不念舊。”

  何紹明說的語氣森冷,秦俊生卻好像全不在意,只是戲謔道:“又不是國戰,對方是清兵,實在沒有挑戰性。此次咱們動員了六個師,別說盡收長江以北,若不是要分兵留守,就是橫掃中國也沒問題。大帥放心,張成良的師已經開赴天津救援禁衛軍去了,101空降團乘坐飛艇,先行開赴京城,黃鏞的第三師緊隨其后。另外騎兵師已經突入京畿,西邊兒那位老太太就算是逃,也逃不出這天羅地網。出了差錯,我辭職。”

“辭職?想得美!要是出了差錯,你小子就給我滾到旅順搬磚頭建港口去。”何紹明氣消了,琢磨著也確實,換做自己是清廷,這會兒也是無計可施。繼而嘴上掛了笑容,低語道:“我琢磨著,老太太該逃跑了吧?”手機看訪問  京師,樂壽堂。

  慈禧陰著一張臉,晨起正對著鏡子,瞧著自己連日操勞,多了許多的皺紋。

  一個內侍跑進來,顫聲道:“山海關慘敗…關東軍已經入關啦,軍機們請老佛爺快走!”

  啪啦一聲,侍女手一哆嗦,將慈禧最愛的簪子摔落地面。慈禧卻沒工夫怪罪,一下跳起來,惶恐道:“走!這就走!”忽然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又坐下來,對李蓮英說道:“你給我梳一個漢人老太太的頭吧!”

  “嗻!”李蓮英應著,手卻有些顫抖。

  慈禧已鎮靜下來,說道:“你慌什么呀?”

  “有老佛爺,奴才不慌。”李蓮英說完,那手真不顫了。

  慈禧一邊梳頭,一邊對簾子外太監吩咐:“去,叫后宮的妃嬪們都上寧壽宮集合!”

  “嗻!”

  “想法子雇幾輛騾馬大車來。”

  “嗻!”

  慈禧對大太監吩咐:“你去把皇帝叫來,跟我一起走!”

  “嗻!”

  瀛臺,光緒站在島上,聽著滿城的慌亂聲,突然轉身,返回屋里。他穿上大典才穿戴的朝服,點燃一炷香,跪倒在康熙和乾隆的畫像前,喃喃禱告。

  大太監跑進來說道:“皇上,洋兵破城了,老佛爺請皇上趕緊和她一塊兒離開!”

  光緒站起來:“朕不走!”

  大太監急得一腦門子汗水,連連催促道:“太后嚴旨,不走也得走!”說話間一揮手,七八個小太監上來,架起光緒往外就走。

  慈禧寢宮,光緒進來,看見一個鄉下老太太坐在慈禧的位子上,不覺一愣。

  換上漢人裝束的慈禧,從鏡子里望著自己的形象,也悲涼感嘆:“唉,誰料到會落到這個地步!”

  光緒低頭不語。

  慈禧看他還是朝服頂戴,忙說:“你瞧,這樣服色,哪里好走出去!…快將剛才找來的鄉下人衣服,拿一件給皇帝換了。”

  幾名太監應聲上來,扒的扒,脫的脫,將那些朝珠呀、纓帽呀,一起兒胡亂拋棄,給他換上了一件半舊的長袍。光緒立即變成了一個鄉下漢子。

  一名太監進來稟報:“稟老佛爺,后宮嬪妃都集合了!”

  又一名太監也稟報道:“稟老佛爺,雇到了三輛騾車。”

  慈禧站起身,戀戀不舍地打量了下自己的寢宮,道:“這么說,咱娘兒倆也該走了!”

  她站起身,走到門口,一掀簾子,這才發現,手上戴著三寸長的金護指還沒摘下來!

  她復坐下,吩咐道:“拿把剪刀來!”

  李蓮英上前道:“老佛爺,您這指甲…?”

  慈禧看著自己長長的指甲,嘆口氣:“是啊,蓄了好長的時間,怪可惜的!”她摘下金護指,往地上一扔,伸著手指,對李蓮英,“剪了吧…”

  寧壽宮外,離宮門不遠處,停著三輛騾車。

  嬪妃們被集中在宮外地坪上,她們一個個都低著頭,鴉雀無聲。容顏憔悴,被長期幽禁的珍妃也在其中。她沒有低頭,而是轉著眼睛,在尋找光緒。光緒也在尋找她。朦朧中,他們發現了對方。雖然看得不甚真切,但僅憑感覺,他們也覺出對方火辣辣的眼神。

  李蓮英幾乎是湊到每個嬪妃臉上,逐一看了一遍,這才走到慈禧跟前,說道:“老佛爺,都到齊了。”

  慈禧點點頭道:“好吧,我也沒什么多說的,何賊打來了,我和皇帝先到兩江去避一陣子。皇后跟著我們走,其余的誰也不許隨行!”慈禧打算得清楚,若是拖家帶口的,速度緩慢不說,追兵一眼就能瞧出來。就帶著皇帝以及貼身的李蓮英,目標小。此去兩江,老太太也不想著什么權了,只盼著能了此殘生也就罷了。這天下,已經姓何了!

  嬪妃們一陣騷動,有的無聲地哭了,但誰也不敢說話。

  突然,一個聲音喊道:“皇帝不能走,應該留在京城!”

  所有的人都被這喊聲驚呆了。慈禧鐵青著臉,慢慢朝發出喊聲的地方走去,站住。咬牙道:“果然是你!”

  珍妃毫不畏懼地面對著她,重復道:“皇帝應該留在京城!”

  慈禧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猛地轉身,吩咐:“把她扔到井里去!”

  兩個太監應聲上前,一把將珍妃舉起來。光緒猛地跪下,哭喊道:“親爸爸,饒了她吧!”

  慈禧冷冷地說道:“皇帝,上你的車去吧。把簾子放下來,免得有人認識。”

  “撲通!”一聲,珍妃被扔進井里。連李蓮英都渾身一顫。

  慈禧卻什么事兒也沒有似的,走到車夫面前,囑咐:“你們要盡力趕路。要有追兵攔阻,都不要說話,由我來說。就說咱們是鄉下苦人,逃回老家去。”

  高大、沉重的城門“嘎嘎”響著被打開了,幾輛平平常常的騾車,里邊坐著鄉下人裝束的慈禧和光緒皇帝,悄然地離開了北京城,倉皇南行…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飛翔鳥中文    重塑國魂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