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二八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

一二八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  朝鮮,全羅道古阜郡。[3Z中文。3zcn]

  堰內水質清澈,波光粼粼,倒映著紅彤彤的日頭。‘撲通’一聲,一只木質水桶砸破的水面的平靜,引起陣陣波紋,日頭的影子也恍惚起來。少許,木桶沉入水面,慢慢被提了上來。一名滿臉橫肉的朝鮮衙役提過了水桶,將之遞給了身前的朝鮮農人。

  隨即轉頭周遭,努力擠出了笑容:“郡守大人發了話,只要一百吊錢,哪個村就可以隨意提水,這可是開了天大的恩惠啊。否則…兩文一桶!”

  周遭,到處是扛著扁擔,提著水桶的朝鮮農人,一個個愕然地看著那衙役。眾人之中,一些帶著斗笠,遮掩著面孔的人,彼此閃爍著眼神。

  巨大的堰旁用朝語寫著萬石洑三個大字。

  朝鮮有一種特有的堰,以木石或土沙筑成,用來截水灌溉農田,叫做洑。洑分國有和民有兩種。萬石洑就是古阜郡的國有洑之一。農民從國有洑引水灌溉,須繳納一定的水稅。兩年前,古阜郡郡守趙秉甲走馬上任。他本是個著名的貪官,巧取豪奪,誅求不已,農民尤無噍類,早有憤憤不平之意。自趙秉甲上任后,征發數萬農民修洑。及至完工之后,趙秉甲竟擅自廢除慣例,增加水稅,且將水稅納入私囊。郡民復派代表赴全州,向全羅道觀察使金文鉉申述。金反將代表逮捕,投入監獄。

  到了這會兒,明眼人早就瞧出,這地界如今已經成了火藥桶,但凡是有一點兒火星就炸了!

  衙役頭目環視一圈兒,幾百朝鮮農人鴉雀無聲,心中不禁有些奇怪。照理說,這些泥腿子往日里早就該吵嚷起來了,今兒怎么這么安靜?

  衙役頭目眼皮猛地跳了下,心道莫非有壞事?回頭一看,卻見手下二十幾號人,正百無聊賴地抱著洋槍在那兒磨洋工。自嘲地笑了笑,就憑眼前的泥腿子,就算有事兒,一聲槍響也就散了,能有什么大事兒?搬了把椅子,就坐在水卡之前,笑瞇瞇地等著一眾朝鮮農人主動送錢。

  果然,片刻之后,從人群里擠出一個矮壯的漢子。赤著雙腳,一副朝鮮普通農人打扮,只是低垂的目光陰狠難測。這人,正是白井安太。

  “大人!自古官洑水稅,都有定例,如今從一吊錢變作一百吊,毫無道理!我們不想交!也交不起!還請大人無論如何也要防水,否則誤了農時耽誤了收成,百姓可是要造反的!”

  椅子上的衙役一聽,樂了。感情方才眼皮跳,是應在這兒了,這是哪兒蹦出來的傻大膽兒啊?

  招招手,“來,我告訴你怎么回事兒。”

  白井疑惑著,移步過去,剛伏下身子。‘啪’的一聲,就挨了一下脆的。

  “告訴你!這是郡守大人的命令!交不起?交不起就去死!”衙役說一句,便甩過去一個耳光,啪啪啪的甚是清脆。那些圍觀的朝鮮農人,看到這一切,當即騷動起來,要朝前面擠去。衙役身后,二十多槍兵這會兒來了精神,嘩啦啦拉動槍栓,朝那些百姓比劃著。普通百姓面對著黑洞洞的槍口,隨即畏懼地朝后退去。只有那些頭戴斗笠的人,動也不動地站在那里。突然,人群中躥出一個人,朝著白井的方向敖勞一嗓子就喊了過去。

  一直挨打的白井,聽到吼聲,猛地站起了身子,一個窩心腳踹過去,將那衙役來人帶椅子摔倒在地。衙役驚呼一聲,掙扎了半天,剛從地上爬起。就覺著腦門子上已涼,斜眼一瞧,只見一桿烏黑的六輪手槍頂在了他的頭上。剛才被打得抱頭鼠竄的朝鮮農人,正露出對獵物的笑容,死死地盯著他。

  那些拿著槍比劃,嚇唬一眾朝鮮百姓的槍兵,就聽背后一聲沉悶的槍響,心頭一震,慢慢回頭,只見衙役頭目已經四仰八躺地癱在地上,滿面的鮮血腦漿。白井就站在那里,邪邪地笑著,手中的六輪手槍兀自冒著白煙。

  槍兵們正愣神間,就聽背后又是一聲大吼。一眾百姓之中,十幾個頭戴斗笠的漢子從背簍里、衣服里,掏出長短不一的槍支,而后同時發喊:“全師萬歲!東學道起事了!殺盡狗官!”

  噼噼啪啪槍聲大作。槍兵們一邊開槍一邊后退。一時間硝煙四起。朝鮮百姓,槍兵,每一刻都有人倒下。一旦見了血,人就會變成野獸!此刻,那些朝鮮百姓也紅了眼,揮舞著鐮刀鋤頭撲了上來。

  殘酷激烈的戰斗沒持續多久,二十多名槍兵轉瞬便被憤怒的人流淹沒了。那些喬裝的日本浪人,還有村民們都紅了眼睛,有的猶在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連尸體也不放過。

  這會兒,打光了子彈的白井,收了手槍。對著周遭大喊道:“官府橫暴!我們百姓,只有站起來反抗!東學道就是為了我們百姓打破這個不平世界的!整個全羅道,整個朝鮮!東學道有百萬信徒!全師一聲令下,整個朝鮮揭竿而起!殺遍貪官!整飭三千里河山!東學道萬歲!”

  兩側,十幾名日本浪人咬牙切齒,從懷中掏出了白布條,蘸了血跡系在頭上,嗷嗷地叫嚷著。百姓們嗡嗡地騷動著,不少青壯漢子已經撕了上身衣服。中野跳了出來,搶過一把武士刀,一刀下去,斬斷了方才那名衙役頭目的脖頸,隨即提起來,大聲地嘶吼著。

  朝鮮百姓終于獸化,一個個撕扯著衣服,纏了白布條,跟著中野嘶吼著。

  “殺盡貪官,整飭河山!”

  旋即,隊伍掉頭,沖郡守府而去。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

  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

  一四年二月末,按照歷史的軌跡,朝鮮東學道亂事在全羅道爆發了。不同的是,這次比歷史上來的更猛烈。

  一四年三月,時文報出了特刊,滿篇幅的評論朝鮮的戰略地位以及介紹日本的明治維新。而且不止一份,有續,再續,后續,連續七八天的時間都在報道!

  在這個時候,在大清地界,出了這么一份滿是數據,充滿了對中日兩國國力兵力分析的文章,無疑是振聾發聵!

  日本是如何實現君主立憲,立國之初又是如何叫囂征韓征清,還有日本海陸兩軍的建設道路,兵力武器裝備分析。這些都已經極盡梁啟超背后的那位何紹明的所有記憶。

  何紹明的資料,加上梁啟超的潤筆,就是這樣擲地有聲!

  若要振聾發聵,就非得語不驚人死不休!這點,師從康有為的梁啟超那是深有體會。筆鋒犀利,隱隱指出,當今之世,各地督撫自重,雖不向戰國時期那樣軍閥林立,可朝廷更像是個維持平衡調節沖突的門臉。

  為何中樞無權?因為限制了皇權!這才導致了政出多門,前后矛盾的局面!大清若想振作,必須恢復中央集權,讓光緒掌權,如此,才能來個大清的維新變法!

  只是,梁啟超這般呼喚,卻顯得那么孤獨無助。一者,梁啟超不過是康有為的學生,如今康有為自己不過是略有薄名,梁啟超就不用說了,沒那么大號召力!

  二者,沒有一個人相信日本會在朝鮮與大清開戰!即便是搬出了前些年的臺灣事件以及幾次朝鮮風波也一樣!日本小國,怎么敢冒犯天朝上邦呢?中法戰爭才過去十來年,那次陸地上的勉強平手的虛榮還在朝廷上下的腦海當中。所有人都知道大清可能有些問題,但現在也在自強努力,怎么會敗給日本那個小小島國?

  不少平時偷看時文報的清流御史、一方大吏,這個時候最多指著報紙辱罵幾句:“妖言惑眾,其心可誅!”

  這個發于光緒二十年的吼聲,就這么被人刻意忽略掉,直到人們重新注意到它的時候,才會發出巨大的威力!整個王朝還在沉沉睡夢之中,只待來日,被揭下最后一層遮羞布!

  朝鮮,景福宮。作為一個小國的皇宮,實在比不得清宮大氣。

  單論大小,就差的天差地遠。刻薄點兒說,景福宮不過是清宮一個偏殿的大小。守備王宮的衛士,壬午之前練的別枝營、奇兵營被解散了之后,如今也恢復了舊貌。帶著斗笠,穿著皺巴巴的藍衣服,憊懶地守衛在王宮門口。手中的家伙,還是老掉牙的單打一,瞧那模樣已經有了銹跡。

  朝鮮的武備,可謂松弛到了極點。這漢城的安全,還是靠著大清與日本,共同保障的。他們這些守衛,不過是為了應景,聊勝于無罷了。

  從景福宮一路進去,就是勤政殿,左邊是交泰殿,右邊是慈慶殿。交泰殿,就是高宗的正妃閔妃的居所了。

  這位閔妃,被后世的棒子們追捧為明成皇后。還拍了又臭又長的電視劇來紀念她,仿佛真是位英明神武、高瞻遠矚的主兒,只是生不逢時以至于悲情千秋。其實論起來,甲申之后,閔妃早就沒了大權,如今不過是位普通的中年婦人而已。

  此刻,交泰殿內昏暗的光線當中,閔妃在坐墊之上端坐著,挽著高高的發髻,臉上略施薄粉,些許的皺紋卻掩不住昔日的嬌媚。而她對面,則坐著一位擰眉滿臉苦相,一身滿清官袍的矮胖子。二人就這么對視著,久久無語。

  這位,就是朝鮮通商大臣袁世凱。

  說起這二人,就不得不說兩人間的那點兒破事兒了。

  光緒八年,袁世凱隨淮軍將領吳長慶進駐朝鮮,當時袁世凱二十三歲,年輕英俊,一點也不象后來的矮胖子,在吳光緒十一年去世后,升任為大清國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袁世凱設計幫助韓王和王妃明成王后也就是閔氏除掉政敵大院君,得到了朝鮮最高統治者的賞識,當時執掌朝鮮大權的其實是閔妃,她聽從袁世凱建議,組建義勇團,并任用袁世凱為練兵大使,使義勇團成為維護閔妃統治集團統治的重要力量。當時閔妃美貌無比,有世界第一美女之稱,她感激袁世凱幫其除掉大敵,又仰慕袁世凱的風采,有意以身相許,袁世凱也是一人不甘寂寞,兩人隨即私通了,但為了不引人懷疑,閔妃想出一條計策,便回母家將其妹妹碧蟬介紹許配給袁世凱,碧蟬雖姿色不如其姐姐,但也是傾國之貌,且立志非英雄不嫁,在王妃的鼓惑下,同意了這門婚事。過門之后。閔妃幾乎每天都借探望妹妹之名來袁世凱家,不久便被其妹發現,碧蟬知道之后氣憤無比,向袁世凱嘵以厲害,袁世凱也擔心與一國之母私通之事暴露之后會影響甚大,便又按照碧蟬的方法,從河南帶回自己的一個姨太太,謊稱正室,主持家務,閔妃對此恨之入骨,便聯合那個姨太太一起算計碧蟬進行報復。

  是以,如今二人面對,久久無語也就有情可原了。因愛生恨,尤其是女人對男人的恨意,可不是那么容易忘記的。

  閔妃垂了眼簾,不再盯著袁世凱,嘆息了一聲,隨即正色道:“此番請袁大人前來一敘,是為東學道一事…王上讓我問袁大人,倘若借調大清淮軍…”

  袁世凱皺了皺眉,沒有說話。光緒八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利用軍隊嘩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二十三歲的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并控制稅務。光緒十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為“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系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可以說,此時的袁世凱,不但是清廷眼中的能臣,國朝上下認可的英雄,更是朝鮮的太上皇!是以,如今朝鮮生亂,朝局里爭執不下的時候,他袁世凱的意見就舉足輕重了。

  思索良久,這才道:“東學道烏合之眾,跳梁小丑,不足為慮。而調兵駭聞遠近,必多騷謠。”袁世凱本就是有能力之人,朝鮮磨礪十幾年,對這局勢還是有些認知的。他深知,此刻對馬島對岸的日本正在厲兵秣馬,十年前的甲申之亂就是其野心的最好證明。自打簽訂了天津條約,清日雙方相約退兵,勉強維持了朝鮮如今還是大清宗藩的局面,可也埋下了隱患。什么隱患?天津條約明文規定,倘若朝鮮有變,清日雙方任何一方出兵,必須要先行向對方出示公文。否則,另一方有權出兵維護本國權益。

  是以,當初朝廷調集關東軍入朝袁世凱是頗為反對,生怕再出一個甲申。再者說了,東學道隱隱于大院君有聯系,打著‘屠滅貪官、盡逐夷倭’的旗號,就算是真政變了,對大清也沒什么壞處。相反,眼前的閔妃開化一黨,卻是親日派。哪兒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道理?

  倘若真調兵平亂,給人倭人借口,那可就真不好收拾了。

  頓了頓,又道:“竊以為,方今東學跳梁,招討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啟薰任之。國家不誤而何余近遣使至戰地偵察,將無嚴威,軍無紀律,官校終日不為一事。兵卒出入閭里,偷財貪色,為害居民賊軍在前。則遠陣于數十里以外,待其退卻,然后追討。是豈討賊之本意余謂朝鮮無人物以此。若使余畫策,期以十日,必不難討滅之。”

  對面閔妃掃了袁世凱幾眼,見其一臉凝重,半點也沒昔日的情分,心中暗恨。出言道:“全羅道監營兵力微弱,不足以鎮壓之,而京畿防務亦不甚固,唯有借調中隊代戡。如今朝堂吵做一團,反對借兵者無外乎擔心靡費之錢糧…王上亦搖擺不定,生怕倭人趁機出兵…王上此番讓哀家代為詢問,無非是想從袁大人口中得知,倘若借兵,大清宗主可派兵力幾何?”

  “只要李王出示正式照會,則大清隨時可以考慮調兵。”袁世凱沒有將話說滿。李王是大清承認的宗藩之主,若他提出調兵,自個兒就算再怎么勸阻,也阻攔不了。

  “既如此,哀家代王上謝過袁大人了。”說著,閔妃微微一福身子,卻是有了送客的意思。

  袁世凱與之會面,本就尷尬,此刻巴不得早走。起身躬身行禮,隨即轉身出門。剛拉開房門,就聽后頭一聲飽含深情的低呼:“慰亭…”

  袁世凱身子一震,停在原地,右手緊緊捏著拉門。久久,卻始終沒有回身。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二人廝混多年,若不是閔妃的身份太過敏感,已經危及到了自己的仕途,袁世凱又怎么會忍心舍棄。

  “袁慰亭!兒女情長豈是大丈夫所為?你太過無能了!”袁世凱暗道一聲,旋即一咬牙,頭也不轉,大步流星走了出去。只留下閔妃跪坐在墊子上,淚眼朦朧,卻又咬牙切齒滿是恨意。

  “來人!”閔妃也不擦拭眼淚,高聲叫來了一名侍女。“告訴金大人,本宮明日有空!”這一刻,閔妃終于毫不猶豫地倒向了親日派。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飛翔鳥中文    重塑國魂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