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380mm巨炮的轟鳴聲穿過幾十公里的海面,傳到胡德號的艦橋中時,已經變得有些沉悶,仿佛是雷聲在天邊滾動一般。
這時蘭斯洛特.霍蘭德海軍中將走到了艦橋一側,看著遠方黑夜中不斷閃耀起來的橘紅色的火光,眉頭不由得擰了起來。他低聲對身邊的大副托馬森中校說:德國艦隊的位置應該在梅恩蘭島東南,由于設德蘭群島的遮擋,他們的雷達不一定能發現我們。所以我們應該繞到設德蘭群島的東北,讓他們發現我們。
中將,要不要調整隊形?托馬森中校問,我們很可能會和敵艦隊發生交火,應該把擁有堅固裝甲的‘威爾士親王’號放在前面開路。
威爾士親王號是喬治五世國王級的2號艦,1941年3月才剛剛完工。這一級的戰列艦非常重視防御,舷側的主裝甲帶貫穿水線60的長度,擁有厚達15英寸的滲碳鋼裝甲,將前后彈藥庫鍋爐艙機艙區域全部覆蓋,在正常交戰距離(23萬米)可以抵擋德國的380mm穿甲彈和英國皇家海軍自己的15英寸穿甲彈。
但是喬治五世國王級是一艘噸位受到限制的條約戰列艦,在擁有了堅固而沉重的裝甲的同時,就不得不在火力和動力系統上有所縮減,以節省出寶貴的噸位。它的設計最大航速為29節,和大改后增加了不少噸位的胡德號一致,比德國所有的戰列艦都要慢。不過最讓皇家海軍的指揮官們感到無奈的還是喬治五世國王級的主炮系統,一艘標準排水量超過35000噸的超級戰列艦,居然只有10門14英寸的主炮。
不用。蘭斯洛特.霍蘭德海軍中將想了想,搖頭說,還是讓‘胡德’號在前面吧。‘威爾士親王’號的火力太弱,對付不了‘俾斯麥’級的裝甲。
胡德號在前,威爾士親王號在后的交戰隊形在戰后總結中被認為是造成災難的主要原因。不過對于此時的霍蘭德中將而言,實在也沒有太好的選擇。胡德號不夠堅固,威爾士親王號的火力不足,無論讓誰打頭陣都不大妥當。
不過在這個時空真正造成胡德號悲劇的原因,英國人在戰爭結束之前并不知道。真正讓胡德號和b艦隊慘敗的原因,是一艘緊貼著設德蘭群島北端的安特斯島停泊的維也納級快速巡洋艦(sp級)里加號。這是一艘5700噸標準排水量的輕巡洋艦,在德國海軍中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作為驅逐艦編隊的領艦;二是作為偵察巡洋艦,充當主力艦隊的耳目。
而為了更好充當偵察任務,維也納級快速巡洋艦上安裝了fumo22h型雷達,對海探測的平均距離是2530海里(按照在輕巡洋艦上沒有那么遠,大約就是2223海里),在2.5萬米時定位精度誤差大約是300米。這款雷達是德國目前最先進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是在地中海戰役后期,參考繳獲的英國雷達系統和諧振磁控管,在fumo22型雷達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最新型號的雷達。
諧振磁控管實際上就是電子管系統,可以發射高能電波,從而大幅提升雷達的功率。這玩意兒當然是英國的最高機密,卡納里斯的中央保衛總局絞盡腦汁也沒有把它從英國人那里偷出來。但是英國在地中海戰役中丟了太多的雷達系統(有些是軍艦和飛機上的雷達,有些是地面雷達站的雷達,還有一些干脆丟在倉庫里面),其中就有不少完好無損的諧振磁控管。有了這些諧振磁控管做逆向工程,德國的洛侖茲公司很快制造出了山寨品,雖然沒有原裝貨好用,但是也足以大幅提升fumo22型雷達的性能。
6月10日晚上11點,當英國皇家海軍b艦隊出現在安特斯島東北20海里外的海面上時,潛伏在安特斯島附近一座燈塔(燈塔已經被德國海軍陸戰隊占領)旁的里加號快速巡洋艦就用雷達探測到了它們。
上將,‘里加’號發現了一支英國艦隊,數量10艘以上,位置在安特斯島東北20海里外。
正指揮艦隊在炮擊梅恩蘭島上的英軍陣地和機場的岡瑟.呂特晏斯上將馬上將目光從不斷揚起火球的島嶼上收回,和俾斯麥號的艦長兼第一公海艦隊參謀長林德曼上校對視了一眼。
上將,很可能是英國本土艦隊主力!林德曼上校說。
林德曼沒有怎么在意10艘這個數據,因為這個時代搜索雷達的誤差很大,只能參考一下。
有可能!岡瑟.呂特晏斯上將點了點頭,皺著眉頭說,但我們也不能就這樣灰溜溜的逃走如果那艘‘納爾遜’號不在,我們還是可以和敵人一戰的。
納爾遜號不僅裝甲堅固,而且還有16英寸的主炮,對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威脅很大。
上將,我們要和敵人決戰?
不是馬上決戰。岡瑟.呂特晏斯上將說,我們需要試探一下給貝少將(格奈森諾號艦長)發電,由格奈森諾號歐根親王號呂佐夫號柏林號漢堡號維也納號布拉格號t13號t14號t15號t16號t17號t18號t19號和t20號組成第一游擊編隊,留在這里和英國人交火,試探一下它們的虛實。
呂特晏斯上將決定分兵,以擁有33節最大航速的格奈森諾號和兩艘擁有32.5節極速的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和呂佐夫號為主力,加上4艘同樣航速很快的m級和sp級巡洋艦,以及8艘驅逐艦組成了一個第一游擊編隊去和英國人交火。
如果來敵真的是英國本土艦隊主力,那么第一游擊編隊就憑借高航速逃走。如果來敵不是英國本土艦隊主力,那么第一游擊編隊就設法把對手勾引到第一公海艦隊主力的炮口下。
上將,我們去哪里?林德曼又問。
我們繞過設德蘭群島,去安特斯島附近埋伏。呂特晏斯上將說,今天白天,驅逐艦和8艘布雷艦已經搜索過那里了,沒有發現英國人的水雷區,我們可以通過的。
從設德蘭群島西面繞行,當然是為了避免被英國艦隊的雷達發現——有島嶼和島上的山丘遮擋,英國雷達當然看不見了。而且,現在的英國雷達雖然比德國雷達稍好一些,但是也沒有辦法在黑夜中區分戰列艦和重巡洋艦。
如果今晚上來的真是英國本土艦隊的主力,格奈森諾號和兩艘重巡洋雖然有很大可能憑著高航速逃走,可還是需要冒點風險。萬一在剛剛開始交火的時候就被擊中要害,那可就糟糕了。可是今晚負責試探的德國第一游擊編隊遇到的卻是負責誘敵的英國b艦隊。
6月11日凌晨零點45分前后,兩支心都有點虛的英德艦隊的雷達都發現了彼此的位置。
發現敵艦隊,數量15艘,距離30000米 胡德號上,雷達官大聲報告了最新的發現。
15艘?蘭斯洛特.霍蘭德海軍中將和托馬森中校互相對視了一眼。
雷達是存在誤差的。托馬森中校說。
或許不是全部敵艦!霍蘭德海軍中將皺起眉頭。
之前英國皇家空軍海岸航空隊的飛機已經轟炸過德國艦隊了,當時發現了3040艘軍艦,現在只出現了一半。
那么剩下的在哪兒呢?
霍蘭德海軍中將搖搖頭,不管了15艘就15艘吧。等距離接近到23000米就向左轉向,然后開火,保持距離在13000米以上,交火5分鐘后我們就調頭北上。他頓了頓又道,給納爾遜號發電吧,讓a艦隊盡快南下接應我們。
長官,好像只有10艘敵艦。
同一時刻,在格奈森諾號上,埃里希.貝少將也得到了雷達官的報告。
只有10艘?貝少將輕輕吐了口氣,太好了!給‘俾斯麥’號發電,告訴司令官,我們遭遇的不是英國本土艦隊主力。
少將,我們要試探一下對方的虛實嗎?格奈森諾號的大副這時提問道。
當然!貝少將一笑,我們的格奈森諾號現在有6門380mm主炮,哪怕是遇到胡德號也能一戰了!況且我們還帶著2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如果對手的實力不強,那就用不著主力艦隊出馬了。如果敵人夠強大,那么我們就拖住它們,只要30分鐘,主力艦隊就會從北面趕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