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七章 周瑜助蔡

  周瑜笑道:“諸葛亮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家伙,他想要的東西肯定有大用,再說他智力超高,劉表不中計才有鬼呢。”

  蔡瑁問道:“不知周將軍有沒有辦法,我想把新野給取回來?”

  周瑜搖搖頭說道:“蔡將軍不必為新野傷腦筯了,就算把新野奪回來,也守不住,那地方一馬平川,白白浪費兵力和精力。依我看,荊州防御北方的天險還是襄陽,只要襄陽有五萬精兵守城,劉備就算帶二十萬來也白搭,他攻一年也攻不進去。”

  蔡瑁想了想,同意周瑜的建議,停止進攻新野,當即率軍返回。

  還沒回到襄陽城,江陵的快馬便到了:“諸葛亮率領三萬水軍突襲江陵,江陵岸邊的防御陣線已被摧毀,包圍了江陵城,黃祖將軍死守不出。”

  蔡瑁氣得大罵:“尼瑪,黃祖在江陵的部隊差不多有六萬人,竟然被諸葛亮三萬人包圍,這打的是什么仗?黃祖還想不想繼續混?”

  周瑜卻贊道:“黃祖會打仗啊,他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不主動出戰,就不會中諸葛亮的計,江陵穩妥。”

  蔡瑁不太愿意:“被人家以少圍多,這面子丟大了。”

  周瑜趁機說:“要不這樣,我過去幫幫黃祖,與諸葛亮斗一斗智。”

  蔡瑁大喜:“如果周將軍愿意相助,那是最好不過了。”

  周瑜故作為難:”只是,我去相助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也不能調動柴桑的水師來支援。“

  蔡瑁明白他的意思,當即便同意與孫策結盟,還和周瑜躲入帳篷里簽訂了結盟協議。

  周瑜得到結盟協議,心中大喜,蔡瑁妥妥掉入了圈套中,只等時機一到,便率大軍找借口進駐荊州,再趁機吞并荊州。

  而蔡瑁蒙在鼓里,還派一支部隊護送周瑜去江陵呢。

  諸葛亮突然進攻江陵是有原因的,他當然不是為了小喬,而是為了劉表。他這招敲山震虎果然起到作用,在襄陽的蔡瑁十分顧忌,一再推遲向劉表下手,劉表的性命暫時無憂。

  但是,諸葛亮心知肚明,周瑜一定會相助蔡瑁,而他不能馬上退回赤壁,否則蔡瑁見江陵解圍,便會向劉表下手。

  如果周瑜前來相助黃祖,以江陵六萬人馬的兵力,諸葛亮感到有些難應付,畢竟他只帶了三萬水軍前來,比江陵的守軍少了足足一倍。而留在赤壁的兩萬水兵不能動,蔣欽要在那里嚴防柴桑的孫策從后面偷襲。

  當周瑜趕到江陵,黃祖大喜,立刻點起五萬人馬殺出城去。

  諸葛亮在岸邊擺下陣勢,派四名偏將出去戰了幾場,結果三死一傷,戰局全敗。

  黃祖趁機揮軍掩殺,卻被諸葛亮埋伏好的弓箭手射退,而諸葛亮從容率軍退回戰船,在江中與之對峙。

  江陵的水軍又少又弱,戰船又殘舊,根本不敢駛入江中與諸葛亮作戰。

  周瑜見在江面上奈何不了諸葛亮,便勸黃祖退回城內,不要駐守在岸邊中諸葛亮的詭計。

  經過這一戰,諸葛亮試出了周瑜的虛實,已知甘寧、程普和黃蓋都在江陵,這一仗絕對不那么好打了。

  諸葛亮深知陸戰無法與周瑜抗衡了,他唯一一個副將蔣欽緊守在赤壁,他身邊連一個強力點的將領都沒有,兵力又不如江陵多,那什么跟周瑜打陸戰?

  幸好,荊州的水兵不強,諸葛亮仍然可在水面上稱王。

  諸葛亮修了一封信給文聘,如果發現孫策的水軍向江陵而來,便率部隊打柴桑的船塢,迫孫策的水兵回守老巢。

  諸葛亮又修了一封信給蔣欽,如果發現孫策的水軍突破江夏而來,便設法攔截或阻止敵軍,至少也要與敵軍大戰一場,以削減敵人的數量。

  為了謹慎起見,諸葛亮還派出一支快速小部隊作為哨兵,一旦發現孫策的水軍突破赤壁,馬上回來通報。他已經作好反偷襲的計策,他算定孫策的水軍已經不多,如果孫策敢提水軍而來,就敢一口吃掉它。

  而在江陵的周瑜正和黃祖商量水軍的事,他要黃祖去搜集船只,組織一支水軍部隊與諸葛亮抗衡。

  “臨時擴建水軍,打不打得過諸葛亮啊?”黃祖深有疑慮。

  “我已經飛鴿傳書去了柴桑,我家主公會率柴桑的水軍前來支援,到時侯諸葛亮在劫難逃。”周瑜信心滿滿。

  周瑜是帶有蔡瑁的書信而來的,蔡瑁在書信中吩咐黃祖在戰場上聽從周瑜的建議,黃祖那敢不從?

  于是,黃祖親自率領部隊四處搜集船只,又從江陵的陸軍中抽出三萬人,讓周瑜去他們訓練水上作戰技能。

  荊州處于江河流域,漁船甚多,黃祖很快征集了五、六百條漁船,把原來的水兵和新水兵召在一起,勉強湊起了一支四萬人的水軍。

  周瑜把這支水軍安置在江陵左則,只等柴桑精銳的水師一到,便出去夾攻諸葛亮。

  孫策收到周瑜的書信后,感到底氣有些不足,上次周瑜損失了二萬余水兵回來,如今柴桑的水兵只有三萬人,但諸葛亮手上有五萬精銳哦,這打得過?不過,顧忌歸顧忌,孫策還是硬著頭皮率這三萬水軍出發,畢竟周瑜在江陵那邊會有更大支援。

  沒想到,孫策剛剛到江夏,就收到柴桑船塢被文聘襲擊的消息。

  他驚出一身冷汗,老巢一旦被毀,以后他的水軍往那兒停泊?但他回頭一想,如今返回相救恐怕有點遲了,不如直接打江夏,文聘留在江夏的人馬一定不多,正好趁虛而入。

  孫策主意一定,便率水軍向江夏打了一場登陸戰,但攻不進去。

  孫策相當懊悔,沒想到江夏的守軍至少有五千人,他在船頭上還見到劉琦親自在陣地上督戰呢,江夏兵馬志氣如虹,短時間內無法攻得進去。

  攻不了江夏,孫策馬上命令部隊返回柴桑,料定文聘帶去突襲的部隊不多,可以在江面上圍剿文聘所部。

  火速回到柴桑,只見船塢被毀了一半,而文聘早就溜了,孫策氣得直跺腳,命令凌操率一萬水軍留下來修復船塢,自己率不足二萬水兵再去江陵。

飛翔鳥中文    發個微信去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