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章 修行

  一縷晨光從地平線迸射而起,蟲鳴鳥叫聲在山林間回蕩,一簇簇奇花在風中搖曳,世間萬物煥發出勃勃生機。

  “嗬嗬!”

  天蒙蒙亮,陌遷便在后院,認真地做起了晨練,一次次反復演練著基礎拳法。

  老者很久之前便告訴他,他天生體質特殊,想要修煉,就得付出常人數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陌遷年紀雖小,卻異常懂事,一直把長輩的教誨謹記在心,每日太陽初升之際,便在晨光下鍛煉體魄。

  “遷兒,你已跟隨為師一年,一年來,每日讓你反復練習,你可有何收獲?”

  陌遷打完最后一套拳法時,麻衣老者的聲音,緩緩傳入他的耳中。

  陌遷轉身,朝老者行了一禮,不假思索道:“稟師尊,遷兒發覺自身氣血變得愈發活絡,筋骨更有韌性。”

  老者看著陌遷,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朝他招了招手,道:“你且隨我來,今日為師便引你入修行之門。”

一老一少出了前庭大門,緩緩地朝村頭走去  花草在澗邊叢生,流水潺潺,密林中,枝椏沙沙搖擺,飛鳥在婉轉啼鳴,清晨格外幽靜。

  山里氤氳之氣蒸騰,將村子襯得宛若仙家寶地。

  村頭空地上,村民們連夜搭起了一座高臺,高臺中擺放著一張蒲團。

  孩子早已成群扎堆在高臺前等候,兩只大黃狗匍匐在地,搖擺著長尾。

  老者走到高臺上,盤膝坐下,笑著看向孩子們道:“孩子們,今日我便跟你們講講修行的基礎知識,都盤膝而坐,待我講來。”

  孩子們聞言,皆是盤坐在地,端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看著老者。

  “天地有山泉,山泉容水”

  “人體亦有一泉,為命泉,同樣是生命之泉,命泉位于人體臍下,上身與下身的黃金分割點處,命泉蘊精氣。”

  “一切生命的活動起源于水,而精氣則是構成生命的基礎物質,精氣足則生機充盈。”

  老者緩緩地講解著關于修行的知識,孩子們一個個神情肅穆,認真地在聆聽。

  人體精氣藏于命泉,人在做各種活動時,都在消耗體內精氣,只有不斷補充人體精氣,生命之泉才不會干涸,才能保持生機。

  常人補充精氣可通過進食,而進食所補充的精氣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命泉充盈的精氣總會枯竭,生命之力枯竭,人便老去,面臨死亡。

  因而,在先民們不斷地探索下,開掘了一條修行之路,可通過修行來補足人體精氣,使命泉精氣不斷得以補充。

  “何為修行?”,老者看著孩子們問道。

  何為修行?

  孩子們一臉茫然,一個個將身子端地更正,聚精會神地在等待老者講解。

  “修行,即引動天地靈氣,入人體命泉,挖掘人體寶藏潛能,增強人之意識,是生命本質由凡到靈,進行蛻變的一個過程”

  ‘靈’超凡脫俗,是心智完全開蒙,擁有驚天偉力和悠長的壽命,可窺天地規則的生命層次。

  修行,不僅是補充命泉充盈精氣,更是在修‘神’。

  人有三寶,為精、氣、神。

  人有命泉,藏精納氣之所,人亦有一識海,為聚神之處,位于人體雙眉之間印堂深處。

  ‘神’,乃人之‘意識’,人之所以活著,因精氣未竭,意識未散。

  一旦命泉干涸,精氣竭,肉身則腐朽,識海若是枯竭,意識則散,那人已經步入死亡。

  ‘神’,又由陽魂與陰魄組成,魂為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為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故而修行亦是修‘神’,修人之意識。

  “天地分陰陽,人體分陰陽,陰陽平衡,無災無難,無病無痛。”,老者字字真言,響徹在孩子們的心間。

  修行,首先是通過一些法門來引動靈氣,令靈氣游走于人體經脈,最后匯聚在命泉轉化成精氣,使人體氣血變得充盈。

  老者說道,修行之初,是無法將天地間的靈氣,直接引入人體的,而是需要通過一種引子‘靈玉’。

  靈玉是天地演變中,所誕生的一種奇玉,內蘊了充沛的靈氣,精純程度,遠勝于游離在天地間的靈氣。

  修行之初,是夯實基礎,需要最為純粹的靈氣滋養人體,且修為低的人,對靈氣的操控能力有限,須以靈玉為引子,將玉中靈氣牽引入人體。

  靈引境,便是修行的第一道門,而靈引之上便是命海境,命海之上為化靈境,只有達到化靈境,修出‘真靈’的人,才算正式步入修行路,生命本質才會開始發生蛻變。

  每個境界分為小成、大成、圓滿三個層次,圓滿之上又有一個特殊境界,為極境。

  極境即激發自身潛能,突破自身極限,一般極境只有絕世天驕,才會嘗試突破,因為極境的突破,常伴著危險與詭異。

  修行之路異常坎坷,是一條荊棘之路。

  一旦入門修行,也就意味著踏入了另一番新天地,機緣,挑戰,危機會不斷地接踵而來。

  只有堅定本心,堅定信念,意志不移地走下去,方能看到彼岸瑰麗的風景。

  老者講到,靈引小成,便是引動靈氣入體,周游人體經脈,在命泉中凝聚氣旋,大成即淬煉筋骨血肉,圓滿則是淬煉體內臟器,最終使體質升華,超越常人。

  “這是靈玉以及引動靈氣的法決,你們先閱讀一遍,而后自行感知靈氣,有不懂之處便向我提問。”

  老者右手一揮,一卷卷古書和一塊塊玉石,憑空浮現在孩子們身前。

  陌遷拿起古書,認真的翻閱了一遍,而后左手拿起靈玉,右手捏著法印,開始閉目感知玉中靈氣。

  半個時辰之后,陌遷感覺一股涓涓細流從玉中傳來,游走于周身,最終匯聚到臍下,并伴有絲絲涼意。

  “嚯!”

  一個時辰之后,弘闊一聲吼出,口中吐出一口濁氣,其周身有淡淡的靈氣溢出。

  “感覺好舒服啊。”弘闊此時面色紅潤,他大步走向村頭一塊千斤巨石。

  “弘闊這是要做什么。”,孩子們對于弘闊突然的舉動有些不解。

  弘闊來到巨石近前,而后朝著巨石一拳轟出。

  “啊他瘋了嗎。”

  “啊他這是要做什么。”

  一瞬間,孩子們驚叫出聲。

  “嘭。”

  一道響聲傳出,伴著石屑飛出,千斤巨石上,瞬間烙下一道拳印,孩子們張大嘴,卻已發不出聲了。

  “不錯,弘闊天資不錯,一個時辰便破入靈引境,著實不錯。”老者見弘闊破入靈引境,不禁贊嘆道。

  “哇!這就是靈引境的威能嗎?”

  “哇!弘闊哥哥好厲害。”

  “哇哇!弘闊這么快就入靈引境啦。”

  孩子們聽到老者的贊賞,都跑到弘闊近前,圍著他一頓贊揚。

  陌遷握緊雙拳,臉色也露出了笑容,弘闊此舉,無疑是激發了孩子心中的渴望。

  弘闊,年僅七歲,靈引境的他,卻有如此能耐,這令孩子們,對于修行變得越發熱切,大伙喧鬧一陣后,便盤膝而坐,開始閉目摸索。

  “小遷,莫要著急,你一定可以凝聚靈氣的。”

  “小遷哥哥這么聰慧,定能破入靈引境。”

  兩個時辰之后,十幾個孩子都已經凝聚了靈氣,突破到靈引境了,而陌遷只能感知靈氣,引動靈氣,除此之外卻毫無進展,弘闊和其他孩子,正圍著他在一旁安慰。

  原本愁眉苦臉的陌遷,此時看到一張張真誠小臉,感受著伙伴們真切的關懷,心中的郁氣一掃而空。

  “師尊,徒兒有些不解,為何我凝聚的氣旋,會在瞬間消散?”,陌遷朝老者施了一禮,道出了心中的疑問。

  “遷兒,你體質天生孱弱,若要修行,你必須先將自身體魄鍛煉的更加強韌。”

  “今日起,你每日扛起百斤大石,行走十里路,練一個時辰基礎拳法,一個時辰倒立行走,兩個時辰到山中瀑布下引靈入體,為期半年,你能做到嗎。”

  老者雙眼微瞇,目光灼灼地看著陌遷。

  陌遷聽到老者如此要求,神情一時恍惚。

  一年來,陌遷每日練習拳法,服食老者熬煉的寶藥,體魄已經遠超常人,百斤石頭倒也能搬起,只是走上十里路,這對于他來說十分艱難。

  山間瀑布有千丈高,每日被那大水沖刷兩個時辰,同樣難如登天。

  然而,陌遷深知自己體質特殊,修行路注定難走,想到村民們與師尊的關懷,想到遠方的父母,他堅定地點了點頭道:“師尊,無論多么艱難,徒兒定要踏上修行路。”

  片刻之后,陌遷走向村頭一塊百斤大石,先是一番吐納,調整呼吸。

  “嚯”

  他大吼一聲,雙手張開,瞬間便把百斤大石舉到頭頂。

陌遷面色通紅,舉著大石,在孩子們同情的目光中,步履維艱地朝著村外走去  斜陽照在村墟籬落,村里的成年男子扛著獵物,陸續從大山中回來。

  十來天,村民們每日都能看到,陌遷手舉大石,倒立行走,在鍛煉體魄,直至日落西山。

  陌遷,為了能使自身快速成長,五日之后,便扛起三百斤大石開始行走。

  每日毫不停歇地在增強自身體質,在村民們的關懷鼓勵中日益進步,意志也變得更加強大。

  山林中,一道道白色匹練,自山巔傾瀉而下,聲若奔雷,澎湃咆哮,層層水霧飛起,白茫茫一片。

  陌遷在瀑布下,咬牙承受著大水的拍打,飛瀑撞擊在他的身上,濺起千萬朵水花,凌亂了他一頭黑發。

  陌遷每日默默地承受著一切,任憑溪流沖擊,而他卻依然如故。

  在他心中,師尊雖然嚴苛,他卻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好,而他的性格也變得越發堅毅。

  陡然間,陌遷感覺腹下微微發熱,他立馬拿起靈玉,手捏法印,靜心凝神地在牽引玉中靈氣。

  “嘭”

  一道炸響傳出,陌遷周身閃現細微的光芒,水流傾瀉,卻難以沾得其身,猶如被一股神力往外牽引,朝著陌遷身前飛灑。

  陌遷感覺渾身輕靈舒泰,連呼吸都變得更為順暢,他知道,自己終于凝練了靈氣,破入靈引境了。

  “師尊,我突破了,我終于突破了。”,陌遷大聲喊叫,朝著溪邊一塊大石奔去。

  “噗通”,也許是不留神,也許是被水底石塊所絆,陌遷突然摔入水中。

  “噗師尊,徒兒突破了。”陌遷爬起身來,含了一口水,又大叫起來。

  “好好好,三個月,你便做到了,為師深感欣慰。”

  老者站在溪邊的大石上,連道三聲好,滿意地點了點頭,而后右手一揮,一道青光乍現,瞬間將陌遷一身水汽蒸干了。

  “遷兒,你已步入靈引境,今日為師便傳你太初法,助你在修行路中走得更遠。”

  老者所說,修行之路中同樣需要一部修行的術法,術法的好壞,關系到一個人在修行路中所能達到的成就。

  而術法又分為心法與戰法,心法主修行,戰法主戰斗,戰法包括拳法、掌法、劍法、槍法、印法等。

  太初法,是一部古老的術法,既是心法,同樣也有戰法。

  陌遷從老者手中,接過一塊灰色古玉,而后認真端詳著玉面鐫刻的奇異紋路,忽然間傳來一陣眩暈之感,他連忙甩了甩頭,然后看著老者,在等待師尊的講解。

  “此玉喚作傳承玉,用于記載術法,你只需往玉中渡些靈氣便能開啟,你先自行閱讀一遍,一個時辰之后,有不懂之處便來問我。”

  老者摸了摸陌遷的小臉,而后自顧自地盤坐在一塊大石上,閉目養起了神。

  陌遷心頭激動,立馬盤坐在一塊長滿青苔的大石上,然后開始調動體內靈氣,一絲絲靈氣如涓涓細流渡入傳承玉中。

  傳承玉漸漸發出微弱光芒,一道道玄奧的字符浮現,字符有序排列,組成一段段古老的經文,一股悠遠滄桑的氣息彌漫而開。

  “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無實無形,氣之初始而有名,是曰太初。”

  “陰陽交合,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有形無質,是曰太始。”

  “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

  “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

  “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

古老的經文響起,悠悠出聲,跨越了千古,凝聚了世間滄桑  蒼山密林之中,一條銀河傾瀉而下,朦朧水霧中閃耀著萬縷光輝。

  流水旁,青苔大石上,陌遷在認真地研讀著古經,臉上浮現迷醉的表情,如癡如醉。

  “原來,天地無極過渡到天地開辟,萬物衍生之前,有五個階段。”陌遷研讀完古經后,不禁輕聲低語。

  古玉中記載,太初法只有三個階段的經文,另記載了一套殘缺的太初拳法和一套無極劍術。

陌遷,在麻衣老者的指導下,憑著殘缺的古經,踏上了他的修行之路

飛翔鳥中文    浮世碑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