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獨身滅寨 “大當家,就是他!”
“此賊殺我山寨多人,望大首領為山寨報仇!”
徐易通悟《基礎刀術》第四層次剛剛完成,石峰中猛地傳來陣陣高呼,喊殺聲再次響成一片。
“小輩,是你毀某家基業!”
片刻之后,被人簇擁的一名中年光頭男子,怒聲而至,強壓心中戾氣,凝向徐易,陰沉之極地連聲喝道。
“你是何方門派弟子?”
“我乃林家護衛,特來報客棧被襲之仇!”
望著展露“武者三重”境氣息的光頭男子,徐易眉頭微挑,冷聲回言。
“林家!”
聽及徐易之言,光頭男子神色頓時一變,似乎想到什么一般,瞬間暴怒欲狂,身形晃動間,厲喝出聲。
“那我山寨二首領等人?可恨杜家,統統該死!”
原本得收杜家重禮,派遣大部精英襲往林家西門客棧,卻沒想到,杜家竟如此可恨,不僅事發未曾阻得林家之人進山尋釁,而且謊報西門客棧實力,害失寨中主要精英,怎能不令一手拉起“伏牛寨”的光頭男子憤恨。
“正要拿你演試刀法!”
面對發狂的光頭男子,徐易眸中精光一閃,沉喝一聲,身上氣勢猛然變化,殺氣騰騰地手提樸刀,迎擊而上。
“鐺!”
“鐺鐺…”
霎時間,一陣金鐵交鳴之聲,響傳場中,徐易施展“瘋魔之勢”,加持攻擊,威力不俗,遠超尋常二重武者,但光頭男子修為達及“武者三重”瓶頸,且刀術亦是不弱,一時之間,二人竟斗得難分難解。
“殺!”
“殺了他…”
四周余存的小嘍啰,見及光頭男子稍占上風,紛紛一旁高喝助威。
“聒噪!”
熟悉片刻“大成”階段基礎刀術的徐易,聽得附近山匪喊喧,沉叱一聲,借助一次劈砍之力,身形一晃,向著聚攏一塊的余存普通匪徒殺去。
“豎子,留下!”
望著飄往聚攏匪眾之地殺去的徐易,光頭男子頓時怒急,高喝一聲,追了上去。
“啊!”
“呃…”
然而,光頭男子的憤喝,并未有任何回應,但之前尚是一片轟喝的匪眾,卻是猛地傳出一串串急促的慘叫。
“啊…,給某死來!”
片刻之后,隨著匪眾的減少,光頭男子終是截住徐易,厲嘯聲中,長刀化作一道匹練,狠狠地劈斬而出。
“瘋魔血脈!”
見及光頭男子施出全身力道,借助時機劈殺而至,徐易毫不動容,心神動處,瘋魔血脈已是開啟,恍惚間,徐易的雙眸,蒙上一層血赤亮澤。
同時,徐易原本“武者二重”境的真勁修為,猛地暴漲,突飛猛進至“武者三重”巔峰之境,如瘋似魔地反手一刀,斬向劈來的刀光。
“鐺!”
下一刻,隨著一道嗡鳴響起,光頭男子攻勢驚人的一刀,不僅被攔阻難進分毫,更是反彈而回,幾欲拋飛。
“什么!”
感應著微微發麻的右手,光頭男子再無適才豪勇,驚駭莫名地瞪向徐易,實是想象不到,對方竟隱藏有如此實力。
“鐺!”
“砰…”
然而,望著面露驚然的光頭男子,徐易無有絲毫停頓,再次揮動手臂,瘋魔之勢輔助之下,殺意騰騰地連斬砍出,但聽雜響傳徹,光頭男子終是把持不住,掌中長刀,脫手拋飛。
“死!”
“噗嗤…”
下一瞬,伴著徐易毫無感情的一聲沉喝,刀光閃動間,一顆光溜溜的腦袋,應聲飛起,血霧噴灑中,猶見兩顆圓睜的眼眸,充斥著絕望與不甘。
身為“趟刀派”外門弟子,襲殺一位內門武者,奪取武籍遠遁之后,能在北域一方州地偏遠嶺區,拉起“伏牛寨”勢力,稱霸逍遙,自認也屬半個梟雄人物,卻不想竟因貪圖兩株人參重禮,而致盤崩瓦解,光頭男子實是難能心甘。
“擊殺三重武者,獲取300武能經驗!”
隨著一道信息提示,浮盈腦海,解除瘋魔血脈,收起“瘋魔之勢”的徐易,目光一轉,冰冷地凝向余存下的幾名匪眾,身形微晃,殺將過去。
“啊!”
“快逃!”
面對擊殺大首領的徐易,余下的幾名匪眾,再無絲毫戰意,駭呼聲中,疾奔而逃。
盞茶功夫過后,峰頂石室。
“區區一介山匪,竟然有著低等武籍!”
望著手中的幾本書冊,匆匆略一翻看,探知其中內容的徐易,面上浮出一絲驚喜,概因,其中兩本書冊所載內容,赫然是低等品階的武籍,一本《普陽功》,一部《地趟刀法》。
“這是?百年人參!”
欣喜片刻,放下幾本雜亂書冊的徐易,將白銀廂子旁的桐木盒打開,頓時為之一怔,里面竟是整整兩株百年人參,僅此一項價值,便幾可抵得一側廂子中的銀財。
“呵呵,看來我與人參還真是有緣。”
重新將桐盒蓋攏的徐易,微微搖了搖頭,輕聲一笑,既而,取過一張布毯,把大多有價值的物品,打成一個包裹。
此行剿滅“伏牛寨”山匪,且不論斬獲的兩株人參,及數百銀兩,僅僅是兩部低等武籍,徐易便感不虛此行。
畢竟,平湖城中的杜、林兩大世家嫡系子弟,祖傳武學也只是低等上品武籍而已,若欲修習中等武籍,除非成為一流宗派的內門弟子,否則,只能斬殺其它武者奪取,而門派供應的武籍,是不準私自外傳的。
傍晚時分,西門客棧護衛別院。
“這么多好吃的甜點?”
“這個蝴蝶結真漂亮,徐大哥,謝謝你!”
梁真、董冉冉各自拿著一份份禮物,喜笑顏開,耿元貴于一旁淡然相笑,今日來犯的匪徒,大半為徐易擊殺,倒可說是一筆橫財,而以徐易的進步速度,想來以后倒不虞銀兩短缺。
“莫忘努力修煉,以后送你們一件上乘兵器!”
看著歡喜的董冉冉、梁真,徐易面露笑容,鼓勵出聲,此次自伏牛峰嶺歸來,徐易大肆采購一些物品,包了三、四個布裹,倒也掩飾了徐易背后最有價值的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