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5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顧莫杰是2012年世界末日那天重生的,漫說他重生的時候被量子洗腦,洗掉了很多知識垃圾、知識渣滓。品書網  就算他沒被洗,他也不可能知道2013年的事情。

  2013年的斯喏登會叛逃。這件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點其實并不重要,但是其背后的推演,除了幾個細節有可能變更之外,總的利益交換趨勢是不變的。

  他會逃,然后中國不敢收留。

  老毛子沙皇腦子一熱,為了顯示自己有種扛把子,有肌肉,然后收留了。

  結果美帝立刻反撲,在烏克蘭要部署反導,以此懲戒普沙皇收留斯喏登——其實也就和再三年之后要在韓國弄的薩德一個玩意兒。

  沙皇會再次反撲,弄裂了烏克蘭,剮出一塊克里米亞,公投把戲,并入俄羅斯。

  西方不承認。

  沙皇那就一手天然氣、一手反對軍;多剮點諸如哈爾科夫、頓涅茨克之類的地方,然后再來和西方談:“要不哥把哈爾科夫、頓涅茨克還給你們吧?代價是克里米亞你就認了算了。”

  這一招,和日本人當年的“要不華北五省自治權哥還給你吧?代價是你蔣校長把滿洲給認了算了”如出一轍。

  一刀砍了人一塊肉,受害人不認,那就再砍一刀多砍一塊肉,然后和受害人談條件:承認第一塊肉是哥的,哥就把第二塊肉給你縫回去。

  美國人當然不認,又不敢打同歸于盡的核戰爭,那就祭出當年滅亡蘇聯的舊招:全球石油降價,從經濟上拖崩老毛子。

  美帝的小弟沙特立刻頂著虧本價,從此無視歐派克的要求,瘋狂增產數倍,把全球油價從高位打崩數倍,跌到20塊一桶都不到。

  三十年前里根當美國總統的時候,用這一招用了6年。

  從后來的全球油價走勢數據來看,從1985年開始,到91蘇聯崩盤,全球油價斷崖式低位了整整6年,才把蘇聯弄到老百姓土豆都吃不起,崩盤滅亡。而蘇聯一亡國,92年之后油價立刻漲回去不少。

  由此看來,那一波全球油價多年暴跌這種事情,完全就是美國的推手。

  (說句公道話:里根那一招,只是不讓俄國人造血、補血。但是當年真正導致俄國流血過多滅亡的,是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是吸金窟,一刀捅在蘇聯的大動脈上往外飆,榨干了俄國的支出,是“節流失敗“。油價暴跌,只是美國人的配合,是蘇聯滅亡的第二大原因,屬于“開源失敗”。如果一個健康人沒有受傷流血,僅僅是不能補血,也是不一定馬上死的。)

  要在2013年用這一招,其實比1985年更艱辛百倍——在此之前,從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后,美國一直在尋找一個走出危機的實業窗口,轉嫁其國民經濟越來越虛擬化、金融化的困境。

  而當時美國人找到的這個窗口,正是“頁巖油”。到2013年的時候,美國都投下去好幾萬億的研發開采勘探投資,就為了下好這一盤棋。

  頁巖油的開局時間,是在國際油價非常高企的年代。因為頁巖油的開采和煉油成本遠遠高于液態原油,油價如果低于90美元一桶,頁巖油開采一桶虧一桶。

  但是,頁巖油搞了兩三年,巨資砸下去了,國家卻為了政治目的非要壓死毛子,用軍事力量強令沙特違背經濟利益猛烈增產,打壓全球油價。

  從13年開始,此后的兩三年里美國的頁巖油產業巨虧了一萬四千多億美金(包括一部分因為油價低估帶來的資源性資產減值)。

  這是在拿自己的血和普沙皇相互放血對耗。仗著自己財大氣粗血量多,準備再熬一次五六年,等把沙皇放死再止血回升油價。

  (說句題外話,川pu那廝上臺后,美國肯定會更加務實于經濟利益。我個人判斷他甚至有可能放寬對國際油價的控制,不再做那種為了政治得利而雙方同時虧錢的買賣。如果那樣,美國的頁巖油會復蘇,整個實業界會打入強心劑。但代價是經濟搞回去了,政治上滅國俄羅斯的目的就耽擱了。)

  從2000年開始,中國每一屆十年計劃,都會扯出一伙在國際上承受美國怒火、轉移美國制華注意力的受氣包。

  4x6時代的受氣包是老薩卡扎菲。5x6時代舊的拉仇恨mt都倒了,就輪到剛剛恢復元氣的普沙皇當mt了——大不了天然氣貿易問題上,哥躲在后面給你奶兩口。

  這一通邏輯,除了中間扮演戰場的烏克蘭、敘利亞這些具體的小弟身份有可能換,但是總的邏輯和雙方投入博弈的籌碼總分量,估計是不會怎么變的。

  龍套可以隨便換,是誰不重要。

  沒有烏克蘭和敘利亞,美國人和俄國人還可以找別的躺槍國家來演龍套。演完打賞一盒便當安撫一下就好了。

  站在如今顧莫杰的高度,他親自知道斯喏登是怎么回事,當然也可以推演出后續的劇情分量。

  籌碼的總重量是可以算出來的,具體的籌碼是哪一顆,他不用知道。

  如果一斤重的土耳其沒現貨,拿六兩重的敘利亞加四兩重的伊拉克捆一塊兒,等效就行。

  吃瓜觀眾需要重生,需要先知先覺去掌握命運。

  導演和編劇是不需要那種lowb的知識殘渣來擠占腦容量的。用到的時候信手拈來草一草,用完扔掉就好了。

  該讓他知道的東西,昨天下午謝頂男都給他圈了范圍,紅線也劃好了——就算你知道斯喏登的全部,說不許提前引爆,就不許提前引爆。

  利用一切監聽攔截成果時,以不暴露這一點為最高要詣,其余隨便折騰。

  有了尺度,顧莫杰第二天就行動起來了。

  最隱秘嘴見不得人的部分,他全部交給了費莉蘿親自去操辦。他身邊的人,又要懂法會鉆空子,還能夠絕對信任,只有費莉蘿了。

  布局,下注,塞錢,一切總要個十天半月才能略見端倪。幸好這種大型的集團收購轉型、經營改制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顧莫杰也等得起。

  反正他也不是專心一意就做這個事情,收購改制期間,別的生意照樣不耽誤。

  李叔福能為沃爾沃等9個月,顧莫杰的底線是nhn別超過這個時限就行了。

  開學季的時候,韓國互聯網上各種反日言論開始熱度升級,然后很有針對性地進了智庫民調機構的視線。

  每一組跟帖和發言都安排得恰到好處,渾然像是提前逆向分析過青瓦臺智庫用的民意大數據分析系統采集法則一般。

  這種預熱持續了半個月,而后是反對派的挑事,各種若有若無的丑聞被揭露出來。民意的和諧越來越難,最后發現支持率蹭蹭蹭往下掉。

  為什么當年美國總統換了八個、司法部長換了十六個,但胡佛局長能夠穩坐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位置48年之久?

  這就是國家的弱點:因為每個人都有丑聞,而僅僅依靠民意可以把臺面上的人掀下去,所以每個人都怕丑聞。胡佛局長又恰恰從羅斯福時代就開始干了;羅斯福這個準獨裁干了四屆,他一死胡佛就失控了。

  那個男人知道每一個美國人的丑聞,沒有一個總統敢動他。想動的總統也會被情報機構放縱刺客殺了,比如肯尼迪。

  當年z宣部攻擊美式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的?

  “政體最大的弊端就是統治者為了討好人民而不得不撒謊”。(咱多“優越”,都懶得撒謊了_<)

  換作某些不用在乎民意的國家,胡佛這樣的人早就被當權者槍斃了。

  啥?你知道我的丑聞?算個球!你要曝光哥?盡管去!哥又不是靠民意上來的。

  扯得有點遠,道理是一樣的。

  一個獨裁者對付國家,就要狠狠揍他們的弱點。

  然后十月份不到,李民博扛不住了。

  他那份壓箱底的民族主義大旗,要拿出來扛一扛了。

  中國人過國慶黃金周的當口,青瓦臺開了個秘密的幕僚會。圈子里也不是沒有二愣子犯軸的貨,一來二去就通過了。

  別奇怪,這一招本來他就會干,只不過在另一個時空要延后那么一年半載。

  上島了,劉部長跟著。

  看到新聞出來的時候,看到日本國內的激烈反應的時候,顧莫杰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這叫作死。

  李上島是沒辦法。

  劉振龍這家伙要是有腦子的話,這時候就該躲在后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前臺李民博叫囂的時候,他就該立刻打電話給日本方面,外交也好,通商部門也好,文化、版權審批也好,趕緊解釋:“哥們兒是上風壓力大,領導要打民族主義牌提升支持率,哥是被逼的。咱臺下該怎么談還怎么談。”

  哪有一裝逼什么實際利益都忘了,親自跟著總統上島吆喝的。這不是把日本人往死里得罪么。

  也難怪這廝在另一段歷史中,后來一年半載就被新選上來的樸大媽辦了,實在是辦事不力啊。

  日本人被徹底激怒了。

  十月底為止,韓國人在日本經營了十年的韓流,徹底覆滅,一年60億美元的直接利潤,泡湯了,流行產業帶動起來的服飾、化妝品、整容這些周邊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算。

  李民博是現代集團上來的,是個搞實業的商人出身,他腦子里壓根不知道文化產業是怎么運作的,最多聽幕僚扯兩句,還以為韓國的文創產業至今還是小孩子過家家呢。

  等下面報上來明年會損失利潤直接60億美金、營業額幾百億、周邊產業無算,他才慌了。

  被坑了的韓國創意產業整個被激怒了,甚至五大財閥之間都發生了分裂:

  現代狗那幫腦殘!就知道造車造船蓋房子!知不知道現在虛擬經濟也很重要!內容產業也很重要!就靠你們那些鋼筋水泥鋼板的產業,撐得起一個現代化國家么?

  現代是財閥里面對創意產業介入最淺薄的,然后這個群架儼然要衍生成創意產業和實物產業之間的總體戰了。

  劉部長被人逮住了毛病,舉報了,墻倒眾人推。n多平時不算啥的小事兒,被政敵揪住不放,窮追猛打,絕不松口。

  十月底,劉振龍引咎辭職,隨后不免被拘嚴查。

  韓國人需要換一個文體觀光部部長了。

  nhn內部的cfo樸南珠為首的一群死硬派,直接就嚇尿了。

  劉被抓的次日,樸南珠在原來戰友的勸說清退下,乖乖地徹底拋干凈了nhn股份,然后和他那一小撮人跑了。

  剩下的nhn舊股東,全盤接受了顧莫杰的改制計劃:所有nhn股東把股權置換為初音網絡科技的股權,從此nhn成為初音網絡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而且,nhn集團的子公司nhnjapan,被提升了一個等級,成為直屬于初音網絡科技的全資子公司。nhn體系在東亞和東南亞各國的公司,都被直接收為初音網絡科技直轄管理。(

飛翔鳥中文    學霸終結者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