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一二章 李泰的剖白

  王君度的余孽隱藏的很深,估計離開長安之后,連魏王李泰本人都已經沒有他們的蹤跡了。

  不得不說,李泰還是太嫩了,而且很不謹慎。

  這些參與了他坑害太子最要緊的的人證,或者說把柄,即便是不殺人滅口,最起碼也要嚴加看管起來。

  結果他倒好,直接放任不管,而且渾不在意,沒有絲毫提防的意思,行動上就更加落后了。

  可能到現在為止,李泰仍然不知道這些曾經幫助他的人是什么來歷,更不知道是王君度余孽。

  用人不疑,魏王殿下的膽子真的不小啊!

  甚至不知道這些人最終的目的是要將他拖下水,闞棱真的很好奇,當李泰知道真相的時候會是怎樣的表情?

  就憑這一點,他就不是個合格的儲君繼承人,就沒資格登上皇帝之位。

  物理類聚,人以群分,這話說的一點不錯。

  現在估計很多人都想找到王君度余孽,自從東宮謀反事情發生之后,太極宮里就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暗中調查,目的就是查清華陰襲殺和晉王府行刺案真相。

  因為廢太子李承乾自始至終沒有承認這事他的手段,更何況李佑臨死之前也已經承認,沒有證據證明是東宮所為,華陰襲殺是他想當然地污蔑舊東宮。

  李世民表面上沒有過問,但心底里估計對真相十分關心,太極宮肯定有秘密力量,正在全力調查此事。

  或許李世民不愿意立魏王李泰為太子,就是心存懷疑吧,然后他在等待著最終的調查結果。

  不過很遺憾,太極宮的人似乎并沒有第一時間找到這群人。反倒是王蕭月仙先得手了。

  這倒也不奇怪,蕭月仙也是隋末梟雄后裔,這么多年來也一直在搗鼓著怎么樣顛覆大唐。行的也都是陰毒招數。

  其實和王君度等人的行徑,甚至私下里的一下信息與渠道都有是重合的。至少很熟悉。

  別人發覺不了,找不到的時候,蕭月仙卻已經將他們掌控在手中,然后第一時間來找闞棱。

  這群人對她而言沒什么太大的用處,但對闞棱而言卻又大用場,因此成為他們理所當然冰釋前嫌的理由,然后順理成章地在一起。

  一切都很順利,按照蕭月仙的想法。是打算王君度余孽與吳王李恪有了牽連之后再動手。

  這樣的話便可以將吳王和魏王兩個皇子一下子陷入漩渦,從而使他們從儲君之爭中出局。

  但是闞棱卻拒絕了這個提議,雖然沒有問過謝逸,但是從長安離開的時候,謝逸其實已經有過相關的暗示。

  “涉及吳王,請舅兄謹慎!”

  這是謝逸當時的原話,能這么說自然是有道理的,謝家欠吳王府的那幾個人情是一方面。

  其實謝逸也有自保之意,其實自己現在幫李治做的事情也是謀儲,但是做的比較謹慎。且行動更為隱秘。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即便是現在不明顯,但將來通過蛛絲馬跡和事情后果。李世民也會推斷出,察覺出什么來。

  一個外臣,為了某些利益卻讓皇帝的幾個兒子自相殘殺,影響太子之位的定奪,這顯然是犯忌諱的事情。

  沒有那個皇帝喜歡這樣的臣子,甚至會非常仇恨,那樣會是什么下場?

  但這件事不能不做,也不是不能做,但必須要有度。

  如果只是將魏王李泰謀害廢太子李承乾的一些證據拿出來。廢掉了李泰,那是有理有據。那是正視聽,甚至可以說是為君分憂。為國為民的公義之舉。

  這是站得住腳的理由,也是大義凜然的理由,即便是其中夾在了些許私心,皇帝即便是明知道,也不能把你怎么樣,也不會怎樣。

  但是如果把吳王李恪也牽連進去,那就顯得太過刻意,太過功利,一旦李世民察覺之后會怎么想呢?

  尤其是當你知道王君度余孽要干什么,卻不及時阻止,放任其行為。那么就會被視作同謀,是謀害其皇子,是其心可誅的行為。

  不見得所有皇子都倒臺了,李治才能登上皇位。如果非要用這種方式進入東宮,顯得太過殘酷,皇帝也會十分驚醒,將來李治當皇帝之后說不定會翻過來懷疑自己。

  謝逸是個聰明人,他懂得適可而止,懂得揣度帝王所能容忍的底線。

  所以無論是為了李治,還是為了自己,李恪這邊都不能輕易亂動,自己的行為必須十分謹慎。

  當然了,如果是李泰那邊的行為,或者旁的什么特殊情況,那就怪不得自己了。這種事情本來就有天命和氣數的成分,怪不得旁人。

  再者,謝逸也有一些個人情愫在里面,其實無論是原來的歷史,還是今世的接觸,他對吳王李恪本人還是頗為欣賞的。

  對一個欣賞的人動手,且是見不得光的伎倆,謝逸有些不屑。

  這些話他沒有和闞棱說的太明白點,但有這個暗示已經足夠了,闞棱是聰明人,他懂辦事的分寸。

  事實也是如此,他拒絕了蕭月仙的提議,完全是按照謝逸的交代執行。

  沒有牽連到吳王李恪,雖然不知道王君度的余孽打算怎么辦吳王殿下拖下水,但是及時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們控制。

  不管有怎樣的招數都來不及出手,這樣一來,目的就達到了。

  在吳王李恪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躲過了一場危機。

  可能他永遠不會知道,有人幫了自己,更不會知道這是謝逸還他的人情,但是闞棱還是這么做了。

  至于將來怎么樣還不得而知,闞棱和謝逸的態度一樣,把人情都還了,將來做事情就不必那么多顧忌。

  人情這種事,更多的是問心無愧。

  至于這些王君度余孽。無關緊要自然不用留,對付這種人沒有仁慈可言。蕭月仙等人的手段很多,他們知道怎么樣讓一群人死去卻不被人發現。

  至于那些主要的案犯。則被他們秘密押送回長安去。

  雖然目前這些人嘴巴很硬,什么也不交代。但總是會有辦法的,審訊是一份技術,闞棱很有經驗,謝逸也正好有些手段。

  他們很有信心從這些人口中拿到口供,讓人欣喜的是這些人準備了不少魏王李泰的證據,似乎是打算隨時來揭發,讓李泰臭名昭著的。

  闞棱看到之后,不得不感慨。李泰真是個蠢貨,這樣要緊的東西竟然被外人帶走而不自知,到時候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悲啊!

  闞棱樂呵呵地這些東西全部打包,帶著返回長安去,至于怎么讓李泰死,什么時候死,這些都得謝逸來安排。

  然而當闞棱還沒有返回長安,那些黑材料尚未抖出來的時候,魏王李泰已經率先開始自己作死!

  是的,作死!

  當魏王府里一群臭皮匠弄清楚所謂陛下拒絕魏王的理由。并給出對策后,李泰便一直打算尋找機會在李世民面前表現。

  對于這個結論,他沒有過多去想。認為是合乎情理,正好可以打消父皇的疑慮。當此之時,杜楚客沒在長安,他也沒有去書信詢問杜楚客的意思,可能是迫不及待,覺得時間上來不及的緣故吧!

  為了盡早有機會提出來,李泰先安排自己麾下的些許幾個官員上疏,請皇帝陛下為了江山萬年計,早日立太子。

  這樣的奏疏到了政事堂。宰相們自然是無法決斷的,肯帝要送去承慶殿請皇帝陛下御覽。至于接下來是駁回。還是討論,抑或是執行那就遙恭請圣裁了。

  李泰對這套流程自然是格外熟悉。而且算準了奏疏到承慶殿的時間,特意選了這樣一個時間進宮。

  最近一段時間,魏王李泰入宮根本不受限制,很是隨意。

  到承慶殿的時候,李泰意外地發現晉陽公主李明達也在,以至于他不能和父皇獨處,因此不免有些許失望。

  但是很多他又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如今需要展示的不正是手足情深嘛,這可不正是個好機會嘛!

  見過禮后,李泰笑道:“兕子妹妹也在啊!”

  “四哥,我過來幫父皇整理案牘。”李明達除了對李治格外親近外,與其他的兄長主要是敬畏之情。

  “兕子真是孝順,四哥朕羨慕你,每天可以陪在父皇身邊盡孝。”李泰笑了笑,不失時機地做出一丁點暗示。

  一般來說,能夠陪伴在皇帝身邊盡孝的主要是東宮太子,這句話的意味十分明顯。

  他覺得父皇肯定聽的明白,但李世民卻沒當回事,笑道:“兕子不小了,再過兩年就要出降,到時候朕就成孤家寡人了…”

  “父皇說哪里話,兕子妹妹出嫁之后,兒臣天天進宮來陪伴您!”李泰的暗示越發直接了,反正現在是閑話家常,這樣說并不過分。

  “你們愿意多陪陪朕,挺好,唉!朕是老了啊!”李世民感慨一句。

  “父皇春秋正盛,年富力強,一點不老。”李泰趕忙拍個馬匹。

  李世民搖頭道:“怎么不老,你們兄弟姐妹二十多個,如今大都已經成婚了。衡山的婚事已經定下來,如今就剩下最小的兕子了…朕這么好的女兒,到時候還不知便宜哪家小子。”

  李泰道:“兕子還小,還有幾年,父皇仔細挑選,好給兕子許個好人家。”

  “那是自然!”李世民笑道:“可是誰家小子能配得上朕的兕子呢?”

  “父皇,四哥,你們…”李明達的小臉有些紅了,父親和兄長當著自己的面討論許配何人,她難免有些羞澀,有些不好意思。

  見此情景,李泰才笑道:“險些忘了,我們兕子是大姑娘了…”

  “不和你們說了,兒臣告退!”李明達撒個嬌,轉身告退。

  李泰笑道:“兕子啊,有空去四哥府上玩玩,最近從南海得了幾顆明珠,送給你做嫁妝。對了,欣兒也挺想你的,嚷了好幾次要找姑姑玩。”

  “好!”李明達淡淡應了一聲,沒有多少熱情,主要是小姑娘這會子心里有別的想法。

  她正在想先前那句話誰能配得上?配上的娶公主的自然要出身高貴,長安的權貴之子不少,都是高門大戶的貴公子。

  但是小公主更為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看傷,要是自己看不上,哪里談得上般配呢?

  可是現如今見過的世家子弟,似乎沒有一個…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李明達自然也開始設想過未來夫婿的樣子。

  衡山姐姐有了魏叔玉,好閨蜜謝小蠻有了狄仁杰,自己未來的夫婿嘛…最好是像逍遙哥哥那樣的…

  承慶殿的李世民和李泰父子不知道小公主的小女兒心思,父子相對而坐閑聊幾句。

  李世民現如今很喜歡這種氛圍,哪怕是皇室也該有點家的氣息。

  看到一份奏疏的時候,李世民像是拉家常一樣,李世民悠悠道:“御史鄭克山上疏請立太子,青雀你怎么看?”

  李泰心中頓時一喜,這個鄭克山自然是他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父皇的注意,現在看來似乎成功了。

  立太子這樣重大的事情,父皇卻詢問自己一個皇子,這意味著什么呢?李泰頓時有種心花怒放的感覺。

  沉吟片刻,李泰沉聲道:“父皇,如果兒臣有幸蒙父皇青睞,必定竭盡全力,為大唐富強竭盡全力。”

  “啊…”李世民眉頭一動,淡淡應了一聲,然后就沒有下文了。四子這樣懇求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并不覺得意外。

  李泰見狀,又和以往的情形相似,這怎么能行呢?所以現在是時候拿出中級大招了。

  “父皇,兒臣有幾句肺腑之言想和父皇說說!”

  “哦,什么話?”

  “父皇,臣知道皇長兄的事情讓您傷心,但兒臣絕對不會的。”李泰一咬牙,沉聲道:“如果蒙父皇看中,得為東宮儲君,兒臣愿意殺掉李欣和李徽兩個兒子,然后致力于大唐富強,威震四海。等到兒臣百年之后,將皇位傳給一位父皇您指定的兄弟,”

  很靜,很靜!

  李泰說完這句話后,李世民沒有回答,只是靜靜地看著兒子,承慶殿里一時間寂靜到了極點。(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