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〇七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

  喜歡《》就點擊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第四〇七章魏王府的臭氣將  自打李承乾離開長安,標志著大唐了儲君之位徹底空懸,自然也就有人行動起來。

  魏王李泰最近入宮的頻率明顯比較高,理由是一子亡,一子流,父皇最近難免傷心,身為人子自當多進宮探望陪伴,盡孝道。

  據宮里傳出來的消息,魏王殿下似乎也很合皇帝陛下的心思,父子間相處十分融洽。隨著魏王入宮的次數增多,李二陛下陰沉的臉上也終于開始有了笑意。

這便是一個明顯的訊號,這個時候某個皇子格外得寵意味著什么呢  所以朝野之間很多人都在想,看樣子魏王殿下入主東宮了,這倒也不奇怪,魏王乃是文德長孫皇后嫡出二子。

  按照繼承制度,嫡長子李承乾出事之后,皇位由嫡二子繼位很合乎情理。更何況魏王殿下本身文才璀璨,在朝野的威望甚高。

  至于先前流傳說廢太子李承乾指控他謀儲之事,如今也隨著李泰為李承乾求情而煙消云散。

  如今皇帝陛下對魏王如此寵愛,似乎足以說明問題,儲君之位似乎就是李泰的囊中之物。

  時間略微久一點,李泰本人也有了這種錯覺,為此他特意尋了個機會,撲在父皇懷中請立為太子。

  很難想象一個二十多歲的胖子撲在自己父親懷中撒嬌,求取東西的場景,反正李泰確實這么干了,史書上也記載的十分明確,言之鑿鑿。

  當此之時,李二陛下險些直接答應,最終卻沒有明確表態。

  這種態度一下子讓李泰有些慌亂,有些不安,父皇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明明對自己這般寵愛,委以重任,信任有加。

在所有人眼里,這就是儲君該有的待遇。可為什么到最后在關鍵問題上卻不點頭,就是不給自己這個名分  難不成父皇都是裝的可是相處日久,李泰很確定父皇眼中的慈父情懷不是裝出來的。看自己和看晉陽公主李明達完全是同一個眼神,這就是父親對兒女的疼愛。

可是為什么父皇是不打算將皇位傳給自己還是不打算現在立儲。或者將要在考察自己一段時間  摸不著父皇的心思,李泰一時間就像是丈二的和尚,心中越發忐忑不安。

  “父皇此舉究竟是為什么呢”魏王府里,李泰輕聲詢問。

  劉軒也有些許不解,當李承乾被廢之后。皇帝的一系列表現讓他以為儲君之位非李泰莫屬了。

  但是這個小小的變故卻一下子讓他們都有些許緊張和忐忑,劉軒沉吟道:“莫非是陛下聽到了什么風聲”

  究竟是什么風聲他們自己心里有數,李泰現實略微緊張,隨后搖頭道:“不會的,要是父皇察覺到什么,恐怕就不會是如今這個態度了。本王倒是覺得,父皇也許在顧慮什么,可是顧慮什么呢”

  劉軒也不禁開始暗自揣度,卻始終給不出一個準確的答案,沉吟許久之后說道:“屬下說不上來。這種事最好是咨詢一下杜長史。”

  “是,杜長史見多識廣,肯定能夠把握到父皇的心意,但他如今不在長安,所以此事”李泰無奈地搖搖頭,甚為遺憾。

  杜楚客是工部尚書,前段時間黃河發了大水,洛陽以東的運河因而毀壞,影響了漕船通行。長安人口眾多,糧食全部依賴從江南而來的漕運。要是出了問題,長安軍民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盡快修復運河是天大的事情,他這個工部尚書不得不急匆匆地前去,主持維修大事。以至于不在長安。顧不上魏王府的大小事宜,讓李泰問計無門。

  一個重要的智囊很要緊,尤其是一個見多識廣,能夠在紛繁的水霧里看透真相的智囊就更少了。

  朝堂上這樣的人倒是不少,但都是位列宰輔,三公九卿。斷然不會輕易摻和到皇子之中,更不會輕易在立儲的事情上輕舉妄動。

  運氣好了是從龍之功,運氣不好了會是什么下場侯君集的前車之鑒猶在,時時警醒。

對于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而言,將來無論是哪個皇子登基,都少不得依賴重用他們,何必為了更進一步而冒險呢  當然了,其中也不乏有些許特殊之人,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會對儲君之位有想法,但也都十分謹慎。

李泰也是無奈,身邊可用的也唯有杜楚客這么一個人,偏生如今還不在長安,歸期不知。他也曾想過求助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誰知道求助無門啦  自打李承乾出事之后,長孫無忌便以養病為由直接躲到了南山別院里,據說現如今還在參禪悟道,如今還升爐煉丹。

  堂堂國舅,當朝司空,竟然搞起了這些事情,長孫無忌是真的醉心黃老之學李泰倒覺得長孫無忌是想避開一些人,其中就包括自己。

老奸巨猾  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讓李泰很是不安,所以他只得召集起一部分水平有限的智囊。

  魏王府里從來不缺人才,前幾年編撰括地志,王府里設有文學館,聚集了不少人才。以往因為太子在位,作為親王的李泰只敢公開編書,搞些文壇盛事,卻不敢明目張膽地搞神馬陰謀詭計。

  現在東宮空懸,便少了很多顧忌,李泰便從中挑選了一些人,在劉軒的帶領下成為自己的智囊團。雖然都比不上杜楚客,但有道是三個臭皮匠能抵一個諸葛亮,好歹也能有些效用。

  智囊團首先得一個任務便是揣度皇帝陛下的心思,為什么皇帝陛下沒有立即應允魏王殿下的請立太子的請求并且提出了應對之策。

  還別說,臭皮匠們認分析了許久,還真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認為是李承乾和李佑的兩場謀反刺激到了皇帝陛下,讓他對手足相殘之事甚為介意。當然了,這也可能與皇帝陛下擔心玄武門之變的悲劇重演有關系。

  這番結論一下子點醒了李泰,似乎確實是這個道理,父皇是有顧慮,顧慮自己將來不能夠善待兄弟未完待續。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