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九六章 河間王薨

  闞棱回來了,表情低沉,但撂下一句話:“沒事了,安心返程吧!”

  這就夠了,別的謝逸也沒多問,現在只想著盡快回到長安。

  一路上,地方官府雖然有心好好招待晉王殿下和謝長史一行,但歸心似箭的李治和謝逸哪里肯停留?

  推辭掉一切的應酬,所有人快馬加鞭,直奔長安。終于在臘月二十過了渭河,趕在新年之前回到長安。

  回長安的第一時間事肯定得去見皇帝李世民,這是必須的步驟,至于見到李世民之后會是如沐春風,還是疾風暴雨,那就不得而知了。

  無所謂,反正李世民不會把自己怎么樣的,除了他真的完全不講道理。雖然李二陛下有這樣的黑歷史,卻也不是完全不講道理的潑婦,這一點謝逸還是有些把握的。

  過了龍首渠,直接入太極宮,李世民一早便派出駙馬長孫沖前去迎接。

  這位駙馬爺還是相當客氣的,尤其是對內弟李治多有關照,但與謝逸只是寒暄幾句,便再無過多交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總之,氣氛有些神秘。

  進了皇宮之后也是如此,李治直接先一步被帶入了承慶殿,謝逸則是被晾在外面。大冷天的,此舉當真是不仗義。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呢?謝逸也不敢抱怨,只得沉默不語等下去。

  直到許久之后,李治從承慶殿里走出來,十三歲還有幾分青澀的臉龐上掛著一絲淡淡的笑容,看來父子倆相談甚歡,聊得不錯。

  這是個好兆頭!

  李治從大殿里出來,只是和謝逸有個簡單的眼神交流,然后便不聲不響地轉身離去。

  “宣謝長史覲見。”

  “是!”聽到宦官尖銳的嗓音,謝逸也敢怠慢,在引導下走進了承慶殿。

  “臣謝逸參見陛下!”謝逸低著頭,躬身向李二陛下見禮。

  “嗯!”回應只是一聲有些冷的低哼。好似還有幾分不悅。

  謝逸小心翼翼地微微抬頭,暗暗打量李二陛下,半年不見,李世民的鬢角又多了幾縷白發。

  也難怪。畢竟已經年過四十,最近一段時間朝廷又有各種各樣的麻煩,松州戰事、草原危機,長安城里諸位皇子也不讓他省心。身為九五之尊,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漸顯老態也在情理之中。

  “謝逸,你膽子很大啊?”李世民的喝問聲不大,卻威嚴十足,若非早有心理準備,謝逸肯定會嚇一跳。

  李世民繼續道:“不經過朕的允許,便帶著雉奴去定襄冒險,朕的皇子若是有個閃失,你該當何罪?”

  “臣知罪!”謝逸老老實實承認了過錯,不敢有任何異議。

  “知罪,二字就了結了?”李世民繼續厲聲質問。作為一個父親,最疼愛的兒子置身險境顯然讓他很擔心,甚至很后怕,有此反應倒也在情理之中。

  謝逸無奈,老老實實道:“請陛下責罰!”

  不頂嘴,不辯解的態度還是有些效果的,至少讓李世民沒有趁勢繼續發火的機會。

  果然,沉吟許久,李二陛下悠悠道:“下不為例,否則朕絕不輕饒。”

  “是!”謝逸心中暗松了一口氣。帶著李治去冒險確實不對,但若非此番冒險,定襄之事哪里這么容易解決?凡事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李二陛下明白這個道理。從父親的角度。他要發發火,從皇帝的角度而言,他必須要理性。

  “知道就好!”李世民悠悠道:“事情辦的還算不錯!”

  “謝陛下謬贊!”

  “聽說你在草原上搗鼓出個玩意震天雷?”不出所料,李二陛下果然首先問起了此事。對于一個皇帝而言,關乎自己王朝安全,以及戰勝四方強敵的武器著實讓人激動。最為在意也在情理之中。

  “是的!”

  “什么時候讓朕開開眼界?”李世民毫不猶豫地問道,心情似乎相當迫切。

  謝逸道:“當然,不過造好的震天雷在定襄用完了,工匠們正在從河東來關中的路上…”

  “怎么?非得等工匠們到了才讓朕看?”李世民眉頭微皺,似乎有些不悅。

  “陛下,從今天開始,震天雷只屬于大唐,秘方呈送陛下,與臣再無關系…”謝逸莫名其妙道:“臣只負責在恰當時機向陛下演示一次震天雷的威力與注意事項。”

  李世民聽到之后也是一愣,但旋即笑了出來,點頭道:“好,朕打算在灃河岸邊建一個造震天雷的作坊,你負責培訓好工匠就是了。”

  “是!”謝逸暗暗松了口氣,這個決定應該是對的,火藥這玩意太有殺傷力,甚可以威脅到王朝安危的。

  李世民怎么可能容忍這樣殺傷力巨大的秘密掌握在旁人手里呢?有道是掌握的秘密越多,離死亡越近。

  謝逸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打算早早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免得給自己招惹是非。與此同時,也向李世民表明一種態度,相信李二陛下會領情的。

  尤其是當謝逸將火藥簡單無比的配方附耳告訴李世民后,當然了這是在屏退左右,承慶殿五十步內無人的情況下。

  “嗯!”李世民續道:“雉奴告訴朕,他喜歡上太原王家小娘子,可有此事?”

  謝逸有些意外,沒想到李治這么勇敢,剛回長安就將這個秘密說出來,看來是對王家小娘子迫不及待啊!

  “應該是,此女名叫王妍,其父王仁禮官爵并不高,在前去晉陽的路上與晉王殿下見過面。”

  謝逸道:“后來在同安大長公主的壽辰上又見,晉王殿下與王小娘子相談甚歡,確有…少年人情竇初開,互生愛慕之兆。”

  “哦!”李世民點頭問道:“雉奴也確實到了適婚的年紀,你覺得此事如何?”

  謝逸連忙搖頭道:“晉王殿下的婚事只能由陛下說了算,臣豈敢僭越…”

  “哼,聽說王仁祐膝下有一女,出落的也不錯…”李世民道:“你是見過的,說說你的看法?”

  謝逸無奈道:“臣只能說說對兩位小娘子性情的見聞,王仁祐之女乃嫡出。出身高貴,容貌也不錯,但因是嫡女,從小嬌生慣養。脾氣難免大些,婚后夫婦能否和睦相處不好說。

  至于那位王妍小娘子,出身相對低些,卻也落落大方,性情和順。與晉王殿下似乎也很聊得來…”

  李世民問道:“百年修得同船渡,這話是你說給雉奴聽的?”

  “呃,這只是鄉下一句俗語,卻也算是緣分使然。”謝逸小聲回答。

  “哼!”李世民淡淡冷哼一聲,不再提及此事,轉而道:“朕問你,你的那份密報可否屬實?”

  謝逸知道李二陛下所謂的密報是什么,謹慎道:“如此大事,臣自然不敢信口開河,確有其事…

  相信英國公關于晉州之事的奏報也到了。阿史那思摩也到了長安,陛下可以向他們一一核實。”

  說完這些,李世民沉默了,許久沒有說話。似乎這個事實有些沉重,算是一顆苦果,卻不得不乖乖吞下去。

  “你沒有因為杜氏的緣故夸大其實?”李世民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沒有!”謝逸的回答擲地有聲。

  “好,你走吧!”李世民擺擺手,神情有些沉重。

  謝逸離開不久,李世民悠悠道:“朕要出宮一趟!”

  “陛下打算去何處?”

  “河間王府…”李世民緩緩道出幾個字,不知何時出現在角落陰暗處的老宦官便出現了。

  “老奴明白…”

  北風呼嘯。有些寒冷,街頭的百姓全都早早回家了,尤其是到了傍晚坊市關門之后。

  大街上無比安靜,一眾約莫三百人的便衣武士匆匆掠過大街。直奔一座華貴無比的府邸——河間郡王府。

  武士有些不講道理地進門,亮出一面令牌之后便迅速控制了整座府邸,不允許任何一人出入。偶爾有人想要從陰暗處翻墻外出,迎來的都是力量強大的弩箭,他們并不知道早在數日之前這座府邸已經被監控起來。

  昏暗的夜色下,李世民身著一件披風。緩緩踏入大門,老宦官和兩名最得力的護衛跟在在兩側。

  “陛下,一切妥當!”

  李世民點點頭,沒有任何的耽擱,直入內中,來到一所燈火通明的房屋內。

  屋內燃著炭火,溫暖如春,一個已經頭發半白的中年男子躺在榻上,低聲道:“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

  燈光之下,說話的正是河間郡王李孝恭。

  “這時候了,這些繁文縟節還有意義嗎?”出乎意料,李世民的話并不是很冷,仿佛帶著幾分淡淡的惋惜與遺憾。

  “是啊,陛下此事登門,繁文縟節…不必了。”李孝恭說完這句話,接連咳嗽幾聲,似乎病的很重。

  “為什么?”李世民沒頭沒腦地問出一句話。

  李孝恭卻并非不解,而是苦笑道:“是啊,為什么呢?”

  “晉州的事情倒也罷了,這些年你們在地方上有點動作,朕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李世民道出一句話,宛如揭開了一個偌大的謎案。

  晉州侵地案,以及引發的民變和動亂背后的主使者正是河間郡王李孝恭。

  “多謝陛下寬容。”李孝恭沒有否認,等若是主動承認了。

  李世民道:“你倒是好,想把污名都推到朕的兒子身上去。”

  “陛下,這話你多少有些冤枉老臣,若非太子和魏王與河東多少有些關聯,臣即便是想推給他們又怎能做到?”李孝恭出乎意料地提出質疑和反對,似乎有些不怎么福氣。

  “哼,所以你就想要把朕的兒子牽涉進去?”李世民冷冷道:“你知道,這是朕不能容忍之事。”

  李孝恭冷笑道:“陛下是否有些太危言聳聽了,太子和魏王不是毫發無損嗎?”

  “哼,你倒是真會巧言善變。”李世民道:“若非李績和謝逸反應快,現在河東已經風起云涌了…”

  李孝恭道:“是啊,臣還是低估了他們,竟讓他們抓住了尾巴!”

  “后悔了?”

  “后悔又有何用?做什么事都得不計后果,心狠手辣,這不是陛下你的原話嗎?玄武門前你要是有一丁點猶豫,現在還有機會站在臣面前嗎?”

  李孝恭道:“所以臣不后悔,屬下人辦事不夠嚴密,泄露了機密,落到今時今日的局面,臣也沒什么好說的?”

  “好倒是坦然!”李世民冷笑道:“朕問你,晉州之事也就罷了,你竟然和異族勾結,圖謀我李家江山…”

  李孝恭冷笑道:“那是你的江山,與我有什么關系?你我雖然是堂兄弟,可你是君,我是臣…

  “這些年朕自問待你不薄!”李世民對此有些不解。

  “是啊,不薄,可該把我一條踢開就踢開了,可曾想過我為大唐立下的汗馬功勞,可曾想過我也是李家子孫?”

  李孝恭厲聲道:“玄武門你把建成拉下來,不等若告訴李氏子孫,實力為王嗎?誰有能耐,誰就能坐上那個位置。”

  “哼…”李世民冷哼一聲,半天沒有說話。

  “事已至此,成者王侯敗者賊,說吧,陛下打算怎么處置臣?”李孝恭無比坦然,仿佛已經看透了生死。

  “念你曾為大唐立下功勛,就讓你體面點去吧!”

  “好,謝陛下!”李孝恭道:“既然陛下想要臉上好看點,那…我那大兒子并不知曉內情…”

  “你這算是求朕嗎?”

  “就算是吧!”李孝恭難得吐出一口服軟之語。

  “好,那朕留他一條命!”李世民說完之后,轉身便走,消失在夜色之中。

  是夜,河間郡王李孝恭因次子大逆不道,忤逆犯上,急怒攻心,暴斃身亡。

  皇帝李世民聞訊后輟朝一日,命有司主持安葬事宜,因為年關將至,普天同慶。喪事不宜太久,爭取在年前結束。

  是以在一片驚愕中,河間郡王七日便下葬,其次子也因忤逆犯上,被削去爵位,前去守靈,王妃因為思念丈夫,直接殉葬而死。

  年關之前,這件略微有些詭異的事情讓長安城里動蕩不已…(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