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八六章 吐蕃人的執著

正文第二八六章吐蕃人的執著正文第二八六章吐蕃人的執著  定襄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突厥人的駐地牧區。

  作為游牧民族,他們的牛羊都牧草的依賴程度很高,如果太過集中,牧草根本不夠用,為了不讓牛羊,也不讓自己餓肚子,少不得分散開來居住。

  所以定襄之外,黃河岸邊的大片土地上分散著許許多多的部落,行走在草原上,時常能見到一頂頂帳篷。

  因為寒冬已經到來,除了必要的外出,大部分的牧人都躲在帳篷里烤著羊肉喝著酒。

  在黃河邊某個部落里的帳篷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帳篷里沒有濃烈的羊膻味,甚至還有些許芬芳氣息,很干凈。

  因為這里住著一位女子,一個蒙著面紗的女子,一身華貴的皮裘下隱約可以見到紫色的裙擺。

  女子坐在干凈的地毯上,面前的案幾上擺著酒壺,自斟自飲,動作很優雅,但神情很黯然,似乎還有幾分難以掩飾的傷感。

  直到有人掀起了門簾,寒風卷進來拂動面紗的時候,她才醒過神來,暗嘆一聲后換了一副面容。

  “怎么樣?可打探清楚了?”不等來人開口,蒙面女子面搶先一步開口詢問了。

  一個年輕男子躬身道:“大姐,已經搞清楚了,南邊有吐蕃人進犯松州,整個劍南道已經風聲鶴唳,關中五六萬府兵由牛進達率領,已經南下。

  而薛延陀這邊也已經動兵,據說薛延陀王子突利失親自到過定襄有說,要聯絡阿史那思摩一起的南下進攻長安。”

  “有意思啊,去年我們處心積慮沒有辦到的事情,如今自己成型了,真是意想不到,意想不到啊!”蒙面女子笑了,笑的有些苦澀,還有幾分感慨世事無常的意味。

  “是啊!”年輕男子只是淡淡應了一聲,卻沒有說下去。

  這是個反常的舉動。蒙面女子立即有所察覺,眉頭皺起,低聲問道:“怎么回事?”

  “阿史那思摩沒有立即答應,而且突利失前來定襄也走漏了消息…”

  “是嗎?還真是好事多磨啊!”蒙面女子是極為聰明之人。當然知曉此事意味著什么,低頭沉吟不語。

  “確實,好事多磨…”年輕男子至始至終,只是這樣默默地附和著。

  蒙面女子知道有異,便不動聲色地問道:“說說。究竟發生何事,是怎么走漏風聲的?”

  “是闞棱大哥,他剛好從并州送定襄送糧草,發現了異常…”

  年輕男子的聲音不大,但那兩個字蹦出來的時候,蒙面女子心中卻猛然悸動,甚至是翻起驚濤駭浪,許久不能平息,以至于年輕男子后面說了些什么,她都完全沒有聽到。

  “大姐…”年輕男子沉吟許久。終究還是不得不開口,輕輕喚醒蒙面女子,雖然這樣做有些殘忍。

  蒙面女子神情微晃,回過神來,面色低沉道:“他來過?”

  “來過!”

  “又走了?”

  “走了!”

  “去哪了?”

  “回河東!”

  “消息是他泄露出去的?”蒙面女子的情緒似乎逐漸恢復,神色也越發的凝重,問出了一個對她本人至關重要的問題。

  “是!”年輕男子很無奈,再次給出一個有些殘忍的回答。

  “哼哼!”果不其然,蒙面女子冷笑一聲,眼神閃爍不停。

  “大姐莫要…”年輕男子完全理解蒙面女子的心情。出言輕聲勸慰。

  “我知道!”蒙面女子輕輕點頭道:“他已經離開很久了,他現在和我們不是一路人…”

  “是,闞大哥現在心里只有他那個妹妹,據說當時謝逸就在河東。所以他回去了…”

  “不說他了,走漏消息以后是個什么情況?阿史那思摩難道沒有立即動兵南下嗎?”蒙面女子輕聲反問,也許是在黃河岸邊的部落里修養的太久,以至于消息閉塞。

  “沒有,阿史那思摩比較多疑,似乎擔心薛延陀在背后捅刀子。以黃河的冰層不夠厚為由,拒絕了。”

  年輕男子道:“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晉王李治和謝逸竟然在這個時候來到了定襄。”

  “哦?”蒙面女子大為驚訝,曾經楚楚動人的眼睛瞪的大大的,顯然是太過出乎意料。

  年輕男子唯恐沒有說服力,故而再次強調道:“確實,有太多人驚訝,但確有其事,此刻李治和謝逸已經在阿史那思摩的大營之中。”

  “有意思!”蒙面女子信了,但心中更多的則是猜疑不斷,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治和謝逸這個反常舉動太過詭異,實在是有些…

  謝逸不傻,怎么會如此冒險?李世民深諳君子不立于危墻的道理,怎么可能讓他最心愛的兒子前來冒險呢?

  怎么會?

  當年在陜州不過那么點的動靜,他便火冒三丈,如此說起來,今天的情況當真是奇怪,實在奇怪!

  即便是唱空城計,想要震住阿史那思摩,也不該用這樣的方式啊?李世民憑什么篤定,讓一個兒子羊入虎口就能瞞過一位梟雄?

  還是玩其他的什么把戲,總而言之,能夠賭上最疼愛兒子的性命,此舉本來就足夠特別,甚至可以說是耐人尋味。

  也正是因此,蒙面女子也頗為好奇,想要看看究竟是怎樣的情況,他更好奇突厥人究竟是什么想法?難道真的就無動于衷嗎?

  “阿史那思摩怎么辦的?突厥人有沒有扣住李治?”蒙面女子輕聲詢問。

  “沒有,不僅沒有扣住,阿史那思摩還很客氣地安排迎接事宜,似乎很恭敬,至于到底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有其表,另有謀劃就不知道了。”年輕男子將打探到了的情況如實告知蒙面女子。

  “有些意思!”蒙面女子輕輕點頭,悠悠道:“太反常了,也不是個好兆頭,這樣下去可不行…

  如果李治和謝逸安撫住了阿史那思摩,薛延陀的大軍即便是到了黃河邊,又能如何?這次是個很難得的好機會。千萬得抓住了。”

  “大姐說的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李治和謝逸說動阿史那思摩,只是我們現在身份有限,根本見不到阿史那思摩。”

  年輕男子沉吟道:“要不要想辦法通知突利失。他出面的話,或許能有些辦法。”

  “來不及了,突利失現在返回了薛延陀,一個來回要耽擱多少時間?”蒙面女子沉吟道:“再者說,他出面就一定能夠說動阿史那思摩?如果可以。上次他來就應該能做到。

  說到底,薛延陀和突厥人之間又隔閡,彼此并不信任,而阿史那思摩又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哪能被幾句冠冕堂皇的話語說動呢?”

  “那怎么辦?”

  蒙面女子低聲道:“辦法并非沒有,讓一個人做一件事,除了勸,不是還有個方式嗎?”

  “大姐的意思是逼迫?”年輕男子有點沒轉過彎,心想著堂堂突厥可汗,和順郡王。阿史那思摩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就范的?想要逼迫他,也得有這個機會才行。

  蒙面女子淡淡一笑:“用得著逼他本人嗎?你想想,如果大唐皇子,李世民最疼愛的兒子死在了草原上,阿史那思摩會怎么做?”

  “是啊!”年輕男子恍然道:“大姐高明,如果李治死了,那情況可就嚴重了,到時候阿史那思摩就算是有一千張嘴也說不清楚,到時候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這不就結了,并非沒有辦法。對不?”蒙面女子輕聲反問,嘴角還帶著些許戲謔的笑意。

  “那我們要怎么辦呢?”

  “別的不行,暗殺我們應該在行吧?”蒙面女子輕聲道:“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去定襄看看。李治和謝逸這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心里有譜了在見機行事。”

  “是!”

  千里之遙的長安城里,雖未見到雪花,但太極殿屋檐上已經有厚厚的一層寒霜。

  風有點冷,人心也有點不安。

  承慶殿里這幾天經常見到燈火通明的情形,宰輔大臣們每日奔走其間。長談許久更是家常便飯。

  也難怪,最近的大唐著實不太平安。

  南邊松州有吐蕃人進犯,戰事到現在還未有個見過,聽說整個劍南道都因此蠢蠢欲動。如今北邊又出了薛延陀人趁勢而起,想要聯絡突厥人趁火打劫的麻煩。

  真的是麻煩。

  牛進達帶走了許多關中精銳,現在長安空虛,如果北方草原大軍兵臨城下會是什么后果誰也不敢想象。

  畢竟大唐立國才二十多年,統治還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因為一場外來威脅,異族入侵而分崩離析完全是有可能的。

  君不見當年的晉朝就是如此嘛?五胡十六國占據了北方,而晉朝只能偏安江南一隅之地,何等凄涼?

  如今真要是發生重大動亂,大唐未必不會步晉朝的后塵,所以難免人心惶惶,很是不安。

  尤其是任何一方都沒有結果,甚至進展的情況下,氣氛更加凝重。

  不過今天還好,當李世民正在和皇子、親王和重臣們議事的時候,岑文本一路小跑,帶來一個好消息。

  “陛下,吳王殿下帶著三萬安州大軍已經到了灞橋,派人前來請旨。”

  “哦,恪兒到了?”李世民輕輕一笑,似乎有些欣喜,除了欣喜援軍到來之外,更為高興的大概還有李恪的做法。大軍回都城,在霸州停下,這是很知趣的行為,對一個皇子而言尤其如此。

  如今關中兵力空虛的情況下,三萬大軍進城,或者到長安城邊上,都是有可能左右局勢的。

  左右什么局勢大家都心知肚明,弄不好就會天翻地覆。

  在這一點上,李恪表現的很謹慎,做法也很知趣,李世民對此相當的滿意,至少沒有對這個兒子生出猜忌之心。

  李世民心情大好,笑道:“很好,讓恪兒率部到渭河邊布防,安排好之后進宮來見朕。”

  “是!”

  “有吳王殿下這三萬大軍,關中兵力增加,也能安心不少。”房玄齡輕聲附和。

  李世民道:“嗯,恪兒很懂事,安州距離長安可不近,他這么快就趕回來,想必是日夜兼程,很辛苦。”

  皇帝只是一句簡單的贊許,但聽在人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臣們沒有在意。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心里卻有些不是滋味。

  在此番的重大危機面前,他們什么都做不了,年幼的李治還能去定襄為大唐冒險,而李恪則直接帶著大軍出現。得到父皇的贊許,朝臣和百姓們肯定多有青睞,一下子就將他們比下去了。

  這種感覺實在不好!

  不過此刻,李世民顧不上兒子們的情緒,只聽他悠悠道:“恪兒是回來了,但要緊的還是松州與定襄盡快有消息傳回來…雉奴,朕著實有些不放心。”

  “父皇放心,九弟吉人自有天相,母后在天之靈也會保佑他的。”李泰很恰當地補上一句話,尤其是提到了長孫皇后,所以一下子就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

  “嗯,你母后肯定會保佑他的。”李世民輕輕搖頭,但一顆愛子之心仍舊空懸著。

  說來也巧,李恪到了長安沒多一會,又有急報從送來,這次卻是從劍南道而來。

  毫無疑問,肯定是牛進達的奏疏無疑,那么松州戰事到底如何了呢?

  李世民看過之后,表情波瀾不驚道:“牛進達奏報,松州已經收復,但吐蕃大軍仍舊退卻,目前處于對峙狀況。他若撤軍,吐蕃人很有可能卷土重來。”

  眾人聽到之后,都眉頭微皺,松州收復自然是好事,放在平時已經能松口氣準備慶功了。但現在,牛進達的大軍不能回歸卻是麻煩事,尤其是關中目前情勢危急的時候。

  不過看皇帝陛下的表情,似乎還有下文的樣子。

  果然,李世民沉吟片刻道:“牛進達奏報,吐蕃人提出了要求。”

  房玄齡輕聲詢問:“陛下,吐蕃人怎么說?”

  李世民將奏疏放在案幾上,輕聲道:“吐蕃大相祿東贊送了書信給牛進達,聲稱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仰慕大唐風華,希望求娶大唐公主為妻,懇請朕答允,并賜婚。”(未完待續。)

,歡迎訪問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