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關前,一個中年男子和他的隨從被士兵們放行,得以前往河畔的碼頭。YXGSK閱讀要看書 此舉讓不少的商旅過客相當的羨慕,晉王殿下過河,整個蒲津關封鎖之時,還能夠從容過關之人,恐怕不簡單。
一番打聽之后,才知道,此人姓王,來自于晉陽。
這么一說之后,商旅們也都釋然了,晉陽姓王的多半是出自于太原王氏,五姓七宗之一的世家。
說句不好聽的,在河東地面上,太原王氏那就是然存在。勢力很大,尤其是在政治、商業和文教方面。其下聞喜裴氏這些家族難免遜色幾分,甚至是駐守河東的英國公,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李績都得賣王家幾分面子。
蒲津關乃是出入關中和晉地的要害,王家在此打點,有點人脈和特權也在情理之中。太原王氏的身份也是一種資格象征,說明他們有這個資格與晉王殿下一道同行。要看書 所以只能是羨慕,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卻說那王姓中年男子緩步而行,轉身道:“妍兒,待會到了碼頭上船時注意些,今日不比平時,晉王殿下也要過河,我們要曉得避讓知道嗎?”
“是,父親放心,女兒省得。”身后一個錦衣款款,頭帶面紗的女子輕輕點頭。此女看著身姿婀娜,儀態端莊,頗有大家閨秀的氣質。雖看不見容貌,但從聲音來判斷,應該年歲不大。
“嗯,你堂祖母壽辰將至,我們必須得回去,前幾日因為父生病耽誤了歸期,否則也不必這么著急。”中年男子輕嘆一聲,言辭中似乎隱有無奈。
“父親,拜完壽我們就回長安便是,晉陽老家不待也罷。”年輕女子小聲規勸,似乎頗有主見。
“嗯,咱王家也算是詩書傳家的千年世家。奈何”中年男子輕嘆道:“為父我是庶出,當年也委屈了你母親,如今不能讓你再受委屈。要看書”
“父親言重了,女兒不委屈。”年輕女子小聲言語。跟著父親一并走向碼頭。
黃河岸邊,河很大,不知怎地,一股吹過,年輕女子的面紗突然被吹走了。
年輕女子略微驚訝。連忙伸手去抓,可惜沒有抓住,于是再次伸出手去。似乎與女子開著玩笑,她每一次快要抓到的時候,便又飄走,就這樣越飄越遠,女子也就下意識越追越遠。
中年男子見狀,連忙呼喊,但年輕女子似乎并未聽見,在父親的呼喊聲中。追向了遠處。
兵丁在準備船只,謝逸和李治便等候在蒲津關的房舍之中,蒲津關守將還送來了不少當地特產。
孝敬晉王殿下和謝長史,讓他們好生休息,安心等候,唯恐怠慢了皇子。要看書直到外面一切都準備妥當,這才邀請晉王殿下和謝長史出來。
走出房間,往河邊的碼頭而去時,迎面閃過一抹白光,謝逸尚未反應時。眼明手快的李治已然一把抓住。
仔細一看,卻是一塊白色的絲絹。
此物從何而來?李治和謝逸正不明所以,卻見一個女子匆匆奔了過來,眼睛一直盯著李治手中的面紗。
“什么人。站住!”侍衛們職責所在,立即出手想要攔住女子。
“對不起,面紗能還給我嗎?”女子倉皇停下腳步,伸手呼喊,聲音稚嫩,卻很悅耳。
謝逸瞧過去。只見一個亭亭少女站在不遠處,約莫十二三歲的年紀,相貌端莊,姿容不俗。
水嫩的小臉蛋紅撲撲的,水靈靈的眼睛很動人,在精致的五官中顯得尤為特別。要看書此刻大約是跑累了,正氣喘吁吁,大口呼吸著,還有幾分香汗淋漓的感覺。
美人坯子!
或者說小美人更為合適,畢竟這個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不算小了,嫁做人婦也的也大有人在。不過眼前這位應該還沒有,眉眼未開,衣著舉止都端莊雅致,似乎是大戶人家的千金。
更有意思的是,謝逸注意到晉王李治,十三歲的少年郎正直勾勾地看著人家小姑娘,可謂是目不轉睛,手中捏著那塊面紗兀自一動不動。
謝逸心里笑了,都是從那個年齡走過的過來人的,李治此舉算什么呢?十三歲的年紀,見到一個年紀相當,姿容靚麗的女子,然后盯著人家看 除了那什么,似乎還是那什么。
知好色而慕少艾,少年男女的心性啊,看來懷春的不僅是少女,少男也不例外。
李治有些無禮的注視引起了小娘子的不安,她似乎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沒有帶面紗,面孔完全在人前。
她下意識伸手想要捂住臉蛋,卻遮不住兩頰直到耳根的通紅,毫無疑問,小姑娘害羞了。
同時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禮,連忙低下頭去,不過在低頭的一瞬間,臉色同樣有些紅。
十三歲的晉王殿下也害羞了,很不好意思地擺擺手,支開攔路的護衛,然后走上前去說道:“這是你的面紗?”
“嗯!”年輕的小娘子兀自害羞,低著頭輕輕點頭。
“還給你!”李治有些慢吞吞地面紗遞了過去,白紗迎飄動,宛如搖曳的白蓮。
年輕的小娘子伸出芊芊素手,遲疑地接在手中,低著頭小聲道:“謝謝!”
“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