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五八章 謝逸難封

  太極宮里,李世民放下了今日的最后一本奏疏。

  因為高昌之亂的緣故,近日兵部、工部和戶部,以及鴻臚寺與軍中將領遞送的奏疏不少,縱然是年節期間,也根本閑不下來。

  侯君集出征的事已經定了下來,他只在承慶殿召見了一次,尚未完全說明白,侯君集便搶先一步主動請纓。

  不過李世民卻明白,說是主動,實際是被迫。

  召見的旨意一下達,侯君集便明白這趟高昌之行他非去不可,與其讓皇帝拉下臉語重心長,還不如主動些reads;。

  如此不讓君臣彼此為難,面子更好一些,當然了,郡王心中的歉疚也就更多一些。

  出征的人選定了,兵馬數量也定了,堪堪六千兵馬而已。

  如果人數更多,祁連山下運送糧草的兵丁民夫便需要成倍增加,顯然不是大唐目前所能承受的。

  所以只能指望侯君集率領這六千精銳兵馬,穿越數千里戈壁荒漠,順利平定高昌之亂。

  吐谷渾那邊的配合雖然尚未有回話,但考慮到兩邊的關系,想來沒什么問題。

  目前最緊要的便是保證好行軍線路,以及糧草供應,李世民正為此憂心之時卻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知不覺,兵部和戶部,已經隴右河西突然多了一匹基層官吏,而且都積極地行動起來,在侯君集平定高昌做準備。

  如此情況,有點驚喜。

  李世民眼前一亮,旋即便好奇這些人的身份,大唐的官吏幾時有了這么高的覺悟和積極性?

  顯然不大可能,李世民并沒有那么好的自我感覺。

  身為皇帝,想要查到這些信息很容易。很快最終結果便指向了東宮,指向了李承乾。

  看到這個最終結果時,李世民笑了。

  他的想法很簡單。他覺得李承乾長進了,在用這種方式來為朝廷。為自己分憂。至于兒子默默培植自己勢力這事,他也看在眼里,但并未有過激反應。

  都是從皇子過來的,有點親信沒什么奇怪的,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便沒什么要緊的。

  李世民相當欣慰,他并未想到兒子有更為叵測的居心,并非他的帝王心術不夠。而是作為一個父親,他對自己的兒子尚有信心。

  太子長進了!

  很好!李承乾心中暗喜,覺得自己先前的做法湊效了,唯有增加壓力,才能讓李承乾著急,不斷長進。

  所以這個磨刀石計劃可以繼續進行,李世民下意識打定了主意。

  放下朱筆,李世民笑問道:“臨幸魏王府之事可準備好了?”

  承慶殿里的一個角落下,走出一個不起眼的宦官,低聲道:“回陛下。宮里已經準備好了,魏王府那邊也在積極準備接駕,并無差錯。”

  “賞賜呢?準備好了嗎?”

  李世民問的有些突兀。所以宦官略有驚訝,微微遲疑道:“給魏王殿下,王妃和世子的賞賜已經準備好,不知陛下可還有旁的吩咐?”

  李世民沉吟道:“給延康坊的長者們也備一份禮物,然后在準備一份中旨,臨幸魏王府之日宣布,免除延康坊百姓一年賦稅。”

  “是!”宦官眼皮微動,顯然是有點小新驚訝,但還是當即應允。他很清楚這些東西意味著什么,最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皇帝不糊涂reads;。做出這樣的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所以他不會有任何的懷疑。只有遵從和服從。

  “對了,聽說承乾和青雀今日都去了少陵塬?”李世民突然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

  宦官低頭道:“是的,有馬球比賽,現在已經結束,太子和魏王,以及各府人等都已返回。”

  “情形如何?”

  “這…”

  李世民原本只是隨口一問,但見宦官微微遲疑,頓時眉頭皺起,追問道:“可是發生了什么?”

  “是…”宦官不敢隱瞞,當即將少陵塬上的事情一一道來,沒有遺漏任何一個細節,不偏不倚,清清楚楚。明明不在現場,但他的一番言辭卻好似身靈其境,讓人很驚訝他的消息來源和準確性。

  “承乾和青雀投注不同?雉奴也參與了?”李世民皺眉追問。

  “是,太子押了杜家,魏王押了韋家,晉王則投了平局,不過晉王殿下投注,大概是為了幫謝長史解圍。”宦官倒也算是直言不諱,想到什么也不曾隱瞞。

  “雉奴這孩子…”李世民輕輕一嘆,沒有再說下去,只是一雙眼睛格外深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謝逸和韋家沖突又是怎么回事?”沉吟片刻,李世民旋即又問起另外一世。

  “原本是因為小孩子…”宦官隨即將情形徐徐道來,仍舊是力求詳細。

  “江夏王府的安寧丫頭參與?兕子也牽涉其中?”

  “是,江夏郡王府的金城郡主出面維護武二娘子和謝小娘子,晉陽公主與謝小娘子素來熟絡,所以也出面了。”

  李世民繼續問道:“青雀出面維護了韋家?沒有幫兕子?”

  “魏王殿下從中說和,也許是想要緩和沖突。”宦官這次沒有斬釘截鐵,而是給出了一句有些莫名的假設。

  李世民淡淡一哼,沒有接話,看著有些不大好高興。

  如果李泰看到此情此景,一定會驚嚇不易,當時他只想著維護韋家,卻忘了一件很緊要的事情。

  那就是晉陽公主的感受,更忘記了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息事寧人,為他人說情不算錯,但身為兄長,枉顧事實,委屈妹妹那就不對了,加之與李承乾爭的過分。

  李世民隱約有種感覺,在兄友弟恭這方面,李泰做的并不好。

  而李承乾的表現似乎不錯,也許太子殿下當時并無此想法,只是為了挑撥離間,但不經意間維護了妹妹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局面,心中又多了幾分好感。除此之外,今日的事情似乎也有些復雜,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考慮。

  比如謝逸,按理說出使薛延陀歸來,算是有功于國,該論功行賞的。但現在這個局面,李世民不禁有些遲疑,該如何封賞他呢?(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