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二八章 風云突變

  武德七年,杜伏威暴卒于長安。

  暴卒這個說法,在史書上很常見,是個很耐人尋味的詞語。

  除了極少數是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大部分恐怕都與殘酷的政治斗爭有關。

  昔日江淮軍的靈魂人物杜伏威,興許也是其中之一。

  因為暴卒之前,他被唐高祖李淵剝奪了一切官爵,死后也并未厚葬,只是草草埋葬于長安南郊的荒野之中。

  時間長了,已然被視為尋常荒塋孤冢,但是今天,有個戴斗笠的中年男子正悄然往此間走來。

  二月初春,墳頭上的荒草已經能見到星星點點的綠芽,要不了多久就會綠意盎然。

  只要他在長安,總會來此祭奠,但畢竟此處敏感,他不敢太過大膽清理墳頭,掃墓立碑。

  無碑無牌,若非從旁邊幾棵柳樹確定方位,甚至不容易確定墳頭位置。

  想想杜伏威生前何等英雄,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不免讓人唏噓!

  當然,更多的是恨意!

  想當初,從丹陽啟程來長安時,李淵是如何承諾的?

  初到長安,杜伏威的地位僅次于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父子,甚至在李元吉之上,位列天下第四。

  但隨著輔公祏在江淮叛亂,李孝恭前去平叛,一切都變了。

  輔公祏叛亂,八拜之交的杜伏威收到猜忌不奇怪,但李孝恭卻因為貪財而誣陷,李淵大抵也心胸有限,容不下昔日的江淮之王,所以下了毒手。

  卑鄙,歹毒,可惡!

  每每念及于此,中年男子便恨意十足,也是多年來支撐他行動的信念。

  每年來此,他都會和長眠的杜伏威談上幾句進展,但今天。相比于那些微小的進展,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說。

  因為他找了十幾年,終于有了結果,了卻了一樁夙愿。相信杜伏威地下有知,也會覺得安慰的。

  “義父,我來看你了,今天要告訴你個好消息…”

  中年男子剛剛開口,一句話不等說完。便陡然眉頭一皺,斗笠下的神色頓時凝重。

  一個昔日縱橫戰場的將軍,一個隱藏多年的高手,對于危險自然很敏感。

  他想要離開,可站起來之后便知道,已經走不了了。

  墳塋四周,已經被人團團圍住,而且都是訓練有素的兵卒,雖然沒有穿鎧甲。

  既然走不了,那就不走了。中年男子第一時間握住了刀柄。

  他不知道為何會有人埋伏在此,顯然是針對自己而來,對方如此煞費苦心,想要順利離開恐怕不易。

  不過也不一定,拼一把再說!

  尤其是看到上次被他打成重傷的李崇晦出現,他告訴自己一定要逃出去。

  李崇晦很驚喜,有人告訴他到這里來會有意外發現,所以他來了。

  以春獵之名,帶著河間王府的數十精銳武士出門了,沒想到在預定地點。還真有收獲。

  荒野孤墳,有人前來祭拜憑吊,無風無雨卻戴斗笠,還如此的低調小心。本身就值得懷疑。

  此人還如此機警,河間王府的武士隱藏的如此之好,稍稍靠近還是被他發現了,可見此人非同一般。

  看到手下人搭起了弓箭,他很清楚,河間王府弓箭手的實力。想要將此人擊殺并非難事。

  但是…

  李崇晦擺手道:“別,抓活的。”

  相比于一具尸體,他對一個會說話的人更有興趣,因為有人告訴他,此人和陜州襲擊他的人有關聯。

  消息來源不見的可信,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此人在這樣敏感的環境下出現,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佐證,李崇晦心里更增加的幾分信任。

  動手只在頃刻之間,中年男子朝著某個角度急速沖了過去。

  以一敵五十,縱然是一等一的高手,也不可能獲勝,何況對方強弓在手。

  唯一的生機,便是搶時間,搶險打開突破口,沖入樹林之中,或許有一線生機。

  他的速度很快,出招也相當狠辣,目的自然是想要一擊必中。

  但是…

  河間王府的武士也不是吃素的,一名武士拼得自己喪命的代價,阻攔了他匆匆的身影。頃刻之后,第二名,第三名武士便沖殺過來!

  看到中年男子的身影刀法,李崇晦不由覺得有些熟悉。那日在陜州,就是這樣一個身影擊傷了自己,還得自己險些喪命,害得自己…

  消息沒錯,擒獲的并非是線索,而是當即傷害自己的兇手。

  陡然間,李崇晦壓抑許久的恨意徹底爆發,怒火升騰到了極點。

  “都上,務必給我生擒此賊。”如此深仇大恨,殺了他實在太便宜,抓活得慢慢折磨才有可解心頭之恨。

  雙全難敵四手,何況是一對五十的懸殊情況下。在擊傷了第十二個河間王府武士后,他終于受傷,被擊倒在地,刀劍加頸。

  “哈哈,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李崇晦的笑聲已經變了聲音,此時的心態恐怕也有些極端。

  中年男子的帽子被踢落,露出一張堅毅滄桑的臉,李崇晦咧著嘴尚未說話,旁邊一名中年武士卻驚訝道:“闞棱!”

  “闞棱?你確定?”李崇晦也是一驚,這個名字他自然聽說過,但是這個人不是已經…

  “絕對不會看錯,昔年屬下便是王爺的貼身護衛,此人便是杜伏威的胰子闞棱!”中年武士在河間王府頗有年頭資歷,參與過昔年江淮平叛,知道些內情也在情理之中。

  李崇晦不解道:“杜伏威的義子?他當年不是已經死了嗎?”

  “是啊,記得他當時被擊落江中,尸體撈上來時已經面目全非…如今看來,恐怕是李代桃僵,金蟬脫殼。”

  中年武士是個機靈人,說道:“少郎君,此事須得盡快告知王爺,否則恐怕整個河間王府都要吃罪…”

  “好吧,你快些派人去通知父王,此間郊外無人,我們先等一會,等候父王示下。”李崇晦心里雖不大樂意,但茲事體大,關乎整個河間王府榮耀和生存,卻也不敢任性。

  畢竟當年江淮平叛是李孝恭一手處置,宣稱已經全殲的逆賊卻有漏網之魚,河間王府會很難堪,甚至獲罪!

  如此大事還是讓父王李孝恭知曉,謹慎處置比較好,以免節外生枝,鬧出什么不利于河間王府的事端。

  然而李崇晦并不知道,遠處有兩個機靈的身影一直注意著此間情形,看到闞棱被河間王府武士控制后,悄然離開。

  一個回了魏王府,一個去了大理寺。

  與此同時,本來風和日麗的天氣卻突然陰沉,風云突變…

飛翔鳥中文    唐朝敗家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