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九十四章:老瘋子的徒弟

  桃花園子,桃樹花開,粉色的花瓣在風中輕揚,花香四溢。

  “對了,峰大哥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紫月蓉美目中滿是疑惑,“記得你當初下葬的時候,是我和靈兒親自主持的。當時,我和靈兒都在你身邊,你身上根本沒有絲毫的生命氣息。怎么突然出現在天武界了?”

  “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也很困惑著,我一醒來就出現在了天武界的烏暗之森。”陳峰目光閃動道:“如果我所料不差,桃花島上我的墳墓定是空的。”

  紫月蓉美目驚異道:“可是你的墳墓并沒有泥土翻開的痕跡。”

  “能復活我的人還需要翻開泥土么。定是天地間極為強大的幾位大能逆轉陰陽,顛倒乾坤,硬是在我枯竭的經脈中注入了一線生機。”陳峰道:“我曾經懷疑是靈獸島的紫皇前輩,但紫皇前輩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恐怕還達不到那個層次。能救我的,也只有高高在上的武神才有一些可能,甚至還得付出一定代價才行。只是我根本不認識什么武神,那位大能為何要暗中救我,我實在感到費解。”

  “峰大哥驚才艷艷,二十一歲成就至尊之位,那位大能會不會是動了收徒的想法?”紫月蓉美目沉思道。

  “不可能,二十一歲成就至尊之位,頂多算頂尖天才,還算不上妖孽級別。天武界的頂尖天才雖然很少,但還是有一些。要收一個頂級天才為徒何須那么費力。”陳峰道:“哎!不管了,等我實力足夠強大了,想必那位大能應該會來見我,到時自然知道真相。現在再多想也是徒勞。”

  兩人邊逛著桃園邊聊著天。

  “對了,其他人呢,靈兒和可兒她們呢?”陳峰不由問道。

  紫月蓉聞言美目一黯,心中微微嘆了口氣,“該來的終究要來。我到底該不該現在告訴他。”

  “哦,可兒她并沒有來天武界,她和中神瘋前輩還呆在古武大陸呢。那丫頭倒是想跟著來,不過中神瘋前輩說她資歷尚淺。不讓她太早進入天武界。”紫月蓉笑道:“峰大哥,你可能還不知道那中神瘋前輩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當年一統大陸威震天下的神教教主任蒼天居然是中神瘋前輩的徒弟,我爹爹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嚇了一大跳。”

  “什么?任教主是老瘋子的徒弟?”陳峰心中也難免一驚。這事確實令陳峰驚訝的很,在他看來老瘋子和任蒼天的實力應該是差不多的。任蒼天是三十年余前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而老瘋子則是十年余前的天下第一,技壓四大至尊,被譽為中神瘋。兩人武功應該在伯仲之間,若是任蒼天是中神瘋,陳峰真的有點難以想象。而且在陳峰看來,兩人雖然在伯仲之間,但若要真的分個高下的,任蒼天的勝算還是要大一些。畢竟老瘋子腦袋有點不是很正常,瘋瘋癲癲,武功時高時低。不是很靠譜。

  “是啊,我也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可是有趣的是,任教主一代霸主對老瘋子卻畢恭畢敬,以弟子自居,態度極度恭敬。老瘋子卻瘋瘋癲癲的,不記得有任教主這么個徒弟。”紫月蓉捂嘴笑道:“最后老瘋子勉為其難的認了這個徒弟。”

  “哈哈,這倒是有趣,要么任教主腦袋抽了,那么就是老瘋子的腦袋抽了。不過有這么個活寶師傅和實力強大的師兄的庇護,我倒是不用擔心可兒這丫頭了。”陳峰也樂了。忽然心中一動,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對了,說了這么久。靈兒呢,怎么沒看到靈兒?她也沒來天武界?”

  天水之森,廣袤無邊,叢山峻嶺,綿延數千萬里。

  林木蔥蔥,兇獸肆虐。

  “吼!”

  忽然。一聲巨大的虎嘯響徹九天,震得整個天水之森百獸懾懾發抖,古木枝葉搖晃不已。

  只見天水之森的核心深處赫然有著一頭通體雪白如玉的白虎,白虎背生雙翅,渾身散發著極度強大的氣息,酷似傳說中的神獸白虎。無論是外形還是氣勢都極為相像。

  白虎乃是上古時期一頭極為強大的神獸,是四象神獸之一。在萬千位面都流傳著它的傳說。

  白虎,在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因西方屬金,色白,故稱白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其他:青龍東方春季、朱雀南方夏季、玄武北方冬季。

  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屬金,主殺伐,色白,名稱白虎。

  白虎是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最令妖邪膽戰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之一。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西為白色,故白虎為西方之神,與青龍共為鎮邪的神靈,同時白虎也是戰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是權勢、尊貴的象征。

  《太上黃箓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西斗星君為:“奎宿天將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目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白虎上應觜宿,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嘯動山林,來立吾左。”同時,道教亦將其用于煉丹術語,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經》云:子若得一萬事畢,淑女之異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

  亦為兇神形象,《協紀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樞經》:“白虎者,歲中兇神也,常居歲后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即俗語所云“喪門白虎”或“退財白虎”者。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記載:“白虎兇神當堂坐。流年必然有災禍,不現內孝現外孝,否則流血難躲過。”

  《史記.天宮書》‘東宮蒼龍、南方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在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動物,如何能和龍、鳥、龜配成四靈呢?

  在《正義》:‘咸池三星在五車中。天演南,魚鳥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質疑:‘蒼龍、朱鳥、玄武、各總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則別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太陽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可見咸池原是羌人視為日出之處,咸池也就是堿水湖,應是岷山地區的一個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證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宮天象尚沒有青龍白虎的觀念。在《禮記.禮運》所謂:‘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把不屬于動物的咸池換成麒麟。后世有四靈有麟、四象有虎的習慣。

  在中國四圣獸中,另外一個常常跟龍相提并論的就是‘白虎’;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云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1]

象征意義  編輯四靈白虎白虎象征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白虎一般出現在漢代畫像石墓的墓門上,或與青龍分別作為單獨畫像刻在墓室的過梁兩側,用以辟邪。《風俗通義》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在漢代五行觀念中,白虎被視作西方神獸。

宗教關系  編輯——而在道教興起之后,龍虎被借用為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

  白虎又由于白虎是戰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來,成為了各廟宇的門神。

  除了道教中的四靈包括了青龍白虎之外,連在風水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百虎,以其鎮壓邪靈。而在道教興起之后,龍虎被借用為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而道家煉丹分內外(內丹煉氣,外丹煉丹藥,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十分確定),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于離,離屬火,故云‘龍從火里出’,虎陰,生于坎,坎屬水,故云‘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后,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于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于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1]

白虎崇拜編輯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  白虎。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征。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鎮西之獸。

  自漢代以后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征,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而在一些古書中,如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畫虎于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貓頭鷹,但后因古羌族的圖騰在由熊變為龍的時候。而又到黃帝的向東發展時,龍的圖騰被帶到東方,跟‘東方蒼龍星座’合而為一,朱鳥則成了統一南方時鳳圖騰在天國的新居,因兩大部族融合而終于成‘龍鳳呈祥’。作為古代圖騰是東鳳而西龍,作為星象則是東蒼龍而西朱鳥。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確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劃分,朱鳥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斗爭及遷移,西北方的龍向東移,東方的鳳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國顯示一個大周轉的觀念運動。到漢代五行觀念成了統一的思想,再補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飛翔鳥中文    神級古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