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四章 威脅

  “阿瑤,還是你最了解我。”楊閣老拍了拍鐘姨娘的手,示意鐘姨娘走到他身前來。“將方才的棋局擺出來給我看看。”

  鐘姨娘立刻應了一聲是,動作輕巧地取出棋盤和棋子,一會的工夫,就將方才楊閣老和紀曉棠在小山亭子上的棋局擺了出來。

  只是擺到最后幾枚棋子,鐘姨娘的手就慢了下來。

  楊閣老不解,用目光詢問鐘姨娘。那局殘局,是他故意擺好了等著紀曉棠來下的,鐘姨娘對殘局了然于心,而且還得了他的囑咐。

  以鐘姨娘的聰慧,一定會將最后的棋局記得清清楚楚,不會出現這種遲疑的情況。

  “宇哥,”鐘姨娘這才告訴楊閣老,“安樂縣主離開的時候,用衣袖拂亂了棋局。”所以對于最后幾枚棋子的位子,她有些拿不準。

  “她拂亂了棋局?”

  “是的。”

  “可是故意的?”

  “宇哥怎么會這樣問。”鐘姨娘彎彎的雙眉微微挑起,“難道宇哥認為她是不小心。安樂縣主那樣的人,在宇哥面前,怎么會出現不小心。”

  “哦…”楊閣老沉吟,到了他這個地位,看人看事早就不相信所謂的巧合,也不會去相信什么不小心。然而在紀曉棠的身上,楊閣老潛意識里,是希望出現巧合和不小心的。經過鐘姨娘的提醒,楊閣老意識到,他這個想法本身,就很危險。“阿瑤,你對安樂縣主是這樣看的。”

  “是的。宇哥。”鐘姨娘點頭,“依我看,安樂縣主是一只已經成精的狐貍。宇哥,千萬不要因為她年紀輕,就小看了她。”

  楊閣老輕輕點頭。鐘姨娘這個看法,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是哪幾枚棋子的位子你不確定?”楊閣老問鐘姨娘,一面憑著記憶。與鐘姨娘一起將方才的棋局再現了出來。

  之后。楊閣老半晌都沒有再言語,而是專注在棋盤上,一步一步地將他和紀曉棠的對弈重新走了一遍。如此反復兩次。他才慢慢地從棋盤上抬起頭來。

  楊閣老的目光更加凝重了。

  “宇哥…”鐘姨娘小心地詢問,“宇哥當時說和局,難道安樂縣主的棋力…”

  “…是我平生所見,最難應付的對手。”楊閣老一字一句地說道。

  即便是親口說出紀曉棠是成精的狐貍。然而此刻聽楊閣老如此說,鐘姨娘還是吃了一驚。楊閣老的棋力如何。她知道的最為清楚。滿朝文武,能夠與之在棋盤上較力的不過三人。而即便是這三個人,也從來沒有得到了楊閣老如此的評語。

  “后生可畏。”楊閣老又說了一句。

  “縱然她是成了精的狐貍,宇哥這些年什么樣的人沒見過。倒也不必…”縱然是不能小看了紀曉棠。也沒有必要如此如臨大敵。

  楊閣老聽鐘姨娘的話卻搖了搖頭。

  “觀棋如觀人,安樂縣主的棋道自成一家,與我所見諸人都不相同。”楊閣老說著話站起身來。在屋中慢慢踱著。“第一,安樂縣主的棋路并無絲毫拘泥之處。這一點也尤為難得。”

  他在亭子中所設下的殘局。本來無解,然而紀曉棠貌似平平常常的一步,卻盤活了整盤棋。這正是因為她的不拘泥,眼光和思路都沒有限制。

  僅僅是這一點,楊閣老自忖就落在了下風。

  那盤無解的殘局,他想了數月,已經想出了解決之道,心中暗自很有些得意,所以擺出來試探紀曉棠。而他不得不承認,紀曉棠想出的解法,要比他的那一步棋更為高明。

  他是兵行險招,堪堪盤活棋局,而紀曉棠貌似平淡的一步,卻讓整個棋局都變化一新。

  “第二,安樂縣主與我對弈,每一步看似平常,不帶火氣,不含殺氣,然而細細講究起來,卻都有連綿不絕的后手,讓人防不勝防。往往我與人對弈,都是我在主導棋局。今天和安樂縣主對弈,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但到了后來,我就不這樣想了。”

  尤其是在兩次復盤之后,表面上看,似乎是他在主導棋局,然而實際上,只怕是紀曉棠一直在掌握著棋局的走向。

  “第三,就是這結局了。”說到這里,楊閣老已經又走到棋盤旁邊,他伸手拈起一枚棋子。“這局棋到了這里,并不是不能繼續下。”

  “那么安樂縣主為什么不繼續下?”鐘姨娘問,“宇哥,縱然我認為安樂縣主不容小覷,但我依舊不相信,她能在棋局上勝過宇哥。”

  “因為繼續下下去,就是兇險之局。”楊閣老答道。他已經能看出后面的棋局走向,兇險非常,根本沒有和局的可能,而且必將殺氣四溢。他們兩人之中,必定有一個人會輸的非常慘。

  紀曉棠或許看到了這種可能,不想與他在棋盤上廝殺,又或者真如她自己所說,走到了那一步,就再走不下去了。

  這兩種可能,楊閣老更傾向于前一種。

  “非常聰慧,又不會逞聰明,進退得宜。懂得藏拙這一點,在年輕人身上,又最為難得。”楊閣老說紀曉棠,一連說了幾個難得,可見他對紀曉棠評價之高。

  “我今天一見她,就知道咱們那傻女兒不是她的對手。”鐘姨娘就說道。

  “你告訴她,不要對安樂縣主耍心機了。”楊閣老坐回到太師椅上,微微瞇上了眼睛。“讓她小心看著,安樂縣主每天都做是,見了些什么人,事無巨細,都來告訴給我知道。”

  “事無巨細?”鐘姨娘問了一句。

  “對。”楊閣老微微睜開眼睛,似乎對鐘姨娘這么問有些不滿。

  鐘姨娘立刻意識到了這一點,忙就點頭答應,一面心中暗暗納罕。楊閣老還甚少會對她不耐煩,何況她也并沒啰嗦多說什么。楊家這許多人。她自忖是最了解楊閣老,且多年來兩人之間早就已經有了深深的默契。

  楊閣老要事無巨細知道紀曉棠的一切,可不會僅僅是因為要為楊玄讓娶紀曉棠進門這個緣故。

  “宇哥,”見楊閣老又瞇上眼睛不再說話,鐘姨娘猶豫了片刻,還是輕聲地詢問,“咱們女兒今天又跟我說。打算送曉蓮進宮備選。宇哥對這件事…”

  “這不僅是咱們女兒的意思吧。我看文忠對此也很熱衷。”楊閣老沒有睜開眼,慢慢地說道。紀大老爺紀文忠從來就是個有野心的男人。“這些年他在朝中升遷雖順利,但他心中卻很有些不足。他也不想想,他才多大的年紀。”

  紀大老爺想做隆慶帝的老丈人。這是效法他不成,打算要效法韓之章。

  “他看到了韓家的榮耀,卻并不想想。那可是簡單的事情。”楊閣老這樣說,語氣中帶著淡淡的譏諷。

  “他終究見識還淺。且受宇哥蔭庇多年,并沒有受過什么挫折。他有見不到的,宇哥看在咱們女兒的份上,就多教導他些。…無論怎樣。他在朝中,總是個臂膀。”鐘姨娘這樣說話,卻是一片維護女兒和女婿的心思。

  楊閣老不能完全不顧及鐘姨娘的感受。就點點頭,嗯了一聲。

  “我栽培了他這么多年。自然不會放棄他,何況還有咱們女兒。”

  “宇哥,宮里頭這次下旨選女官,咱們家…,翩翩和姍姍的條件可都合適…”鐘姨娘想要問楊閣老,打不打算讓楊翩翩和楊珊珊進宮備選。

  楊閣老沒有立刻回答。

  這幾天,家里頭也在等他就此事做出決定。而鐘姨娘此刻似乎不經意地問起,應該是紀大太太的緣故。紀大太太想知道,楊家會不會送女兒進宮備選。

  如果楊家不送自家的女兒進宮備選,就會全力支持紀曉蓮。

  如果楊家打算送楊翩翩和楊珊珊進宮,那么…

  “這件事,我還要再想想。”楊閣老如是回答。

  鐘姨娘立刻就意識道,楊閣老是在認真的考慮送孫女進宮這個選項。如果真的確定下來,那么紀大太太肯定會非常失望。

  “翩翩的性子,并不適合進宮。至于姍姍,又嫌普通了些。咱們家的女孩子進宮,自然不能被別人壓過了。”鐘姨娘就道。

  這也正是楊閣老到目前還在遲疑的緣故。

  鐘姨娘又看了一眼楊閣老,更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由得暗暗納罕。從前,楊閣老可是從來沒有過將自家女孩子送進宮的打算的。

  是因為什么,讓楊閣老又有了這樣的打算呢。

  楊閣老待她最為心腹,不與別人說的事情也會對她說,然而近來她卻發現,楊閣老還有心事瞞著她。

  這件事,只是其中之一。

  她也曾試探著問起過,卻都被楊閣老巧妙地岔了開去。她知道楊閣老不愿意說,就很知趣地沒有刨根究底。

  雖然不問,但她不免就時刻留心,并敏銳地感覺到,楊閣老的這件心事,與紀家,與紀曉棠密切相關。或者說,是跟任安府清遠縣有著莫大的關系。

  楊閣老一路從翰林院到入閣,其間并不是沒有經歷過波折。然而這一次,鐘姨娘隱隱有預感,這次是以往的所有的波折所不能比擬的。

  不過,她對楊閣老有信心。無論怎樣,她的宇哥都能夠擺的平。

  “宇哥,那兩個清遠來的女子…”鐘姨娘略壓低了聲音,向楊閣老詢問。

  楊閣老睜開了眼睛。

  “阿瑤,你安排一下,我要再見她們一面。…這件事,就是阿紹,也不要讓他知道。”

  “是。”鐘姨娘答應著慢慢退了出去。

  等鐘姨娘走了,楊閣老又慢慢靠回到椅背上,閉目養神。

  與紀曉棠的棋局,以及之后跟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談話的片段交替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如今的情勢下,娶紀曉棠進門,著實是有些風險。然而比起這個風險,他更不能看著紀曉棠進宮或者嫁給那兩位中的任何一個。

  今天見了紀曉棠,他的主意更加堅決。

  紀曉棠必須進楊家的門。

  “最危險的棋子。就得放在眼皮子底下時刻看著,這樣才能讓人安心…”楊閣老喃喃自語。

  而如果不能將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就只能夠…毀掉她。

景華堂  紀二老爺從楊府回來,與撲上來的長生玩了一會,就讓奶娘將長生帶了下去。隨后,他才坐下來,將紀曉棠叫到跟前。鄭重地商量事情。

  “…你大伯父很是贊同這門親事。”紀二老爺對紀曉棠說。“玄讓那個孩子,我今天考校了他一番,天資算得上中等。若肯發奮,以后前程是不用愁的。…年紀小了些,只怕性子不定,這有不好處也有好處。以后你肯費心提點他。就不怕他長歪了…”

  紀二老爺說完這些,略頓了頓。又添了一句:“楊侍郎為人倒是穩妥的緊。”

  “他家大太太看著頗為嚴肅,不過應該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紀二太太也說出了自己觀察的結果。

  “爹爹和娘說的都不錯。不過依我看,這門親事做不得。”

  “為什么?”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齊聲問道。

  紀曉棠覺得跟楊家的親事不妥,不在楊玄讓身上。也不是楊紹和楊大太太身上,而是在楊閣老身上。

  “楊閣老?”紀二老爺微微吃驚,他所看到的是楊閣老非常賞識紀曉棠。

  “楊閣老擺了局殘棋…”紀曉棠詳細說了亭子中與楊閣老對弈的事。就比如說紀二老爺考校楊玄讓的詩詞文章。是要看他的才氣和性情。而楊閣老的那局棋,考校的卻不是未來的孫媳婦。

  “用來考校孫媳婦。未免太兇險了些。”紀曉棠緩緩地說道。

  如果一定要說楊閣老的那局棋,絕不是考校兒媳婦,而是在探政敵的底。

  給紀曉棠這種感覺的,除了那局棋,還有楊閣老在對弈期間跟她說的那些話。

  “他對清遠的事情太關注、太清楚。”甚至超越了他閣老的身份,而且他關注的重點也很怪異。

  “爹爹,我們走后,他又留下爹爹和大伯父說話。”紀曉棠問紀二老爺,楊閣老都跟他和紀大老爺說了些什么,“有沒有問起過江慶善?”

  “是數次提起了江慶善。”紀二老爺見紀曉棠問的奇怪,也就將與楊閣老的談話大體復述了一遍。

  紀曉棠仔細地聽完,心中的不安又強烈了些。

  “…七殺和貪狼的身份已經可以肯定,可我們都認為破軍的身份可疑。江慶善固然狼子野心,但要與謝子謙和七殺并列,卻顯得不足。”

  破軍應該是更加可怕的人才對,只是謝子謙和七殺相繼殞命,他們都只能接受江慶善就對破軍。

  “爹爹還記得當初咱們與小叔、阿佑還有王爺在一處說話,都說了什么嗎?”紀曉棠問。

  “當然記得。”紀二老爺點頭,當時還是紀曉棠說了一句,說破軍很可能是殺破狼中隱藏最深的一個人。

  “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紀曉棠慢慢念誦,當時她就是說了這一句。

  “曉棠,你現在還是懷疑…”

  “是的。”紀曉棠點頭。江慶善根本就不是破軍,不過是被七殺拋出來的一只替罪羊,目的是為了保護真正的破軍。

  而真正的破軍,就在朝中,而且還不是微末小官。

  “…高居廟堂之上,”紀曉棠嘴角微微翹起,“爹爹你想,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掩護的嗎?”

  紀曉棠當時做如此判斷,韓震和祁佑年都沉默以對。被紀曉棠提醒,他們也考慮到了這種可能。

  謝氏反賊勢力龐大,暗中招兵買馬,卻能隱匿多年而不被發現,若沒有上面的庇護,根本就不可能。

  紀二老爺臉上微微變色,紀曉棠在這個時候談起這件事,只能代表一件事…

  “曉棠,你是懷疑…”紀二老爺說到這里就頓住了,并沒有將那句驚人的話說出口。

  “或許,楊閣老也有跟我們同樣的懷疑,所以才會對某些事情特別關注。”

  紀曉棠并沒有將話說死,然而紀二老爺卻知道,紀曉棠更傾向于哪種判斷。

  不同意楊家的親事,已經是最好的詮釋了。

  “你大伯父那邊還等著咱們的回信,該怎樣回絕才合適?”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商量了一下,就問紀曉棠。紀曉棠的親事本來就要考慮她自己的意愿,何況她不同意的原因還是這個,所以兩人自然都是贊同的。

  “不需要回絕。”紀曉棠顯然早就想好了對策,“爹爹只需要對大伯父說,我的親事,不知道宮中的心思不敢善專。好在對方是楊閣老,就請楊閣老進宮請一道旨意。”

  這個要求于紀二老爺來說,也是合情合理的。

  紀二老爺點點頭,他已經知道該怎么向紀大老爺說了。這確實是保證紀家不觸怒宮中,且還能夠免了紀曉棠進宮備選的上佳途徑。

  就是楊閣老那邊聽到了這個答案,也只能說紀二老爺過于圓滑,會保全自己,而不能說出什么別的來。

  “那就這樣定了。”紀二老爺說道。

  “還有一件事。”紀曉棠心中突然一動,問紀二老爺,“爹爹,你好好想一想,跟楊閣老說話時,有沒有提到過對江慶善身份的懷疑?”

  紀曉棠問的鄭重,紀二老爺在回答之前特意仔細回想了一番,這才搖頭。

  “曉棠,咱們剛進京的時候,你還曾經特意跟我說過,不要向人透露此事。”所以紀二老爺一直都非常注意,他可以肯定,從未在楊閣老面前流露出對此事的懷疑。

  “如果我不幸猜對了,那么只怕對方因此已經有了懷疑。”紀曉棠的語氣沉重了起來。

  “哦?”紀二老爺微微挑眉,他也是極聰敏的人,略一思忖,就明白了。

  “若是這樣…”那么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爹爹,咱們得盡快跟王爺見上一面。”

  “是要跟王爺說這件事嗎?”紀二老爺問。

  “是的。”紀曉棠點頭,這件事事關重大。于公,它關乎到江山社稷的穩固,于私,則事關紀家的身家性命。

  如果破軍就在朝中,他們對他的身份沒有疑問,只怕他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何況他們對他的身份有了懷疑。

  紀曉棠突然就想到了楊閣老為她部下的那局殘棋。

  他們與破軍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我這就去安排。”紀二老爺當然知道事情的厲害,立刻就起身說道。

  然而,還沒等紀二老爺往靖安王府遞帖子求見,靖安親王韓震就親自上門來了。

  推薦弱顏完本宅門重生《深閨》(

飛翔鳥中文    安樂天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