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島主到國王 第一百四十六節 華夏第一鼎
而湛瀘、赤霄、泰阿、干將、莫邪之類的劍,除了一個傳說故事外,賦予了中國的良好品潔,還有非常鋒利,能夠切金斷玉,一劍揮落巨石分。本站新域名可樂小說網(k1xsw)的首字母,最大的免費言情中文網站,趕緊來吧。
蘊含的考古價值幾乎沒有,真正意義還比不上一把越王勾踐劍。
在一些考古學家、學者、歷史學家眼里,這把劍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劍。
劉震和繼續閱讀論文。
他在論文的圖片中看到非常多的青銅器物。
這些青銅器物中包括有炊具、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等。
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花紋繁縟富麗,有的青銅器上還刻有銘文。
其中任何一件放在普通的博物館里,足可以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要知道,在青銅器的歷史中,夏商周被稱之為三代。
三代所產青銅器大部分是國家行動,極盡工巧,因為國之所需,工人也盡心盡力,國家更是不惜成本,注重的是器物的品質,不考慮成本問題。
所以,三代的青銅器件件都是精品。
每一件青銅器的身上都有一個關于它的故事。
每一件青銅器都能告訴我們一些那個時代的信息。
比如,一件夏代的青銅爵它告訴我們在夏代就有造酒。
透過圖片上一件件器型精美、鑄工精湛、紋飾繁縟富麗的青銅器物,為劉震和掀開了那段塵封的歷史的重重迷霧。
揭示了一個4000多年前生活于中國黃河流域的一個輝煌的青銅文明。
劉震和帶著一種像朝圣者去朝圣的心態去看論文上的青銅器的圖片。
一件一件青銅器。精美絕倫,在燈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銅光寶氣。這種銅光寶氣似乎帶有一種神奇魔力,帶著劉震和回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親身感受到夏代這個璀璨而輝煌的青銅文明。
在論文最后,一張圖片的出現再次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是一個四足方鼎,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
在大鼎圖片的下面有一段文字。
夏后杼鼎。鼎高105.2厘米,口長112.5厘米。口寬75.4厘米,重721公斤,鼎內壁刻有銘文21行458字。
“又是一個帶這么銘文的大器。”劉震和驚喜萬分。
劉震和釋讀了銘文。
這個四足方鼎是夏后槐在位時鑄造,以紀念、歌頌父親杼的。
劉震和認為投稿人將這尊鼎取名為‘夏后杼鼎’這個名字非常貼切、很合適。
從年代、鑄工細致程度、紋飾、鼎上銘文。以及鼎中蘊含的考古價值,毫無疑問,夏后杼鼎在文物價值、意義上已超過了司母戊鼎,成為中華第一鼎。
劉震和不吝溢美之詞。
用‘國之至寶,華夏文明神器’,‘華夏第一劍’,‘中華第一鼎’,‘博物館鎮館之寶’來概括地形容伊祁盤、啟劍、夏后杼鼎和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
可以說,評價非常高了。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
不過,這句話一點不虛,‘伊祁盤’。‘夏后杼鼎’,‘啟劍’,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足可以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劉震和幾乎可以想象,這篇論文發表后,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會引發出一場的驚天海嘯般的影響。
要知道這不是一件考古發現的普通的歷史事件,而是對一個古文明的重新認識。定義。
劉震和看了一眼論文稿上第一頁左上角投稿人的名字,陳銳。這是一個中國人。
劉震和深深地看了這個名字一眼,牢記了這個名字。
劉震和拿出手機。
對準論文上‘伊祁盤’,‘夏后杼鼎’,‘啟劍’的圖片拍了幾張圖片。
然后,在手機聯系人列表選定幾個聯系人將這些圖片發送過去。
接著,劉震和整個身軀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剛才閱讀論文的時候,情緒波動太大,耗費了自己太多精力。
燕京大學。
歷史課講堂上。
講臺上,站著一個穿著中山裝,須發皆白,但精神非常健碩的教授。
教授叫吳正一,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的歷史學家,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精通中國史,對古文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曾經參與過‘夏商周斷代工程’。
他在史學觀念和史學方法上,與劉震和一樣,是釋古派。
‘釋古’主張把古書的記載和考古的成果結合起來,重建古史。
吳教授站在講臺上,對下面的同學們說道,“同學們,大家翻到27頁,這節課我們要講的是中國王朝數千年“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的概念。
‘奉天承運’‘君權神授’歸納來講,就是古人有關于天命的觀念。
對于‘天命’的觀念,在很早以前的商朝就有。比如,傳說周文王在岐山時,有鳳凰在岐山棲息鳴叫,鳳鳴岐山是周興盛的吉兆就是一個例證。
到周朝建立之后,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為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
吳教授在講臺濤濤不絕地講課,講得非常生動、有趣。
講臺下,學生們聽得非常認真,會神。
忽然,吳教授感覺自己口袋里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平常自已講課的時候,一般不會有人打擾自己,除非有非常緊急的事情。
教授掏出手機。
看了一下信息顯示,是劉震和教授發來的信息。
教授點開信息。
這是幾張圖片,圖片有點小,看得不太清楚。
教授用手輕輕雙擊了一下手機屏幕。
在手機屏幕上出現一張清晰的圖片。
這是一個青銅盤,......
吳教授只看了一眼,身體好像被電擊一樣,呆住了,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
“這是夏篆!”吳教授幾乎要驚呼起來了。
緊接著一陣巨大的驚喜襲來。
吳教授將手機放回到回袋里,轉身對同學們說道,“對不起,各位同學,我現在有事,這節課自習。”說完吳教授收拾桌上的教課本,匆匆離開了教室。(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