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溪川道觀落成,韓國的道統傳承!

  這個道士難到是出生在日本的韓國皇室成員?政治上又有了新的動向,準備復辟嗎?

  記者們的腦子快速的旋轉著,他們的眼睛仿佛是燈籠一樣明亮,他們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新任總統,總理迎回日本皇室成員,準備另組皇室!

  數十位薩滿機場等候日本皇室成員歸國!

  一個個標新立異的標題被記者們快速的擬好,他們相信,配合著皇室的噱頭,還有參拜的照片,明天的報紙想要不賣瘋都難!

  王鐘沒有理會那些記者想什么,他親切將各位薩滿扶起,笑著和他們溝通。±,

  王鐘不懂韓語,但是他有強大的同聲翻譯團隊!

  “歡迎你瑪瑪!”

  傅蓉華看著王鐘,眼睛中充滿了畏懼的神色。在他的眼中,王鐘全身都散發著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毫光,這些毫光在空中變為一個個太極圖,隨著太極圖的旋轉,四周的空間不停的重組崩塌!

  他頭頂神光更是直沖云霄,太強大了!

  在這種強大的力量面前,傅蓉華身上的神性都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

  傅蓉華這樣,其他的人更是不堪!

  王鐘只要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們身上的神性離體,在他身上,他們感覺到了天神的氣息!

  他們會有這種想法也不足為奇,畢竟王鐘已經是半步金丹!

  只差半步就是逍遙自在的天仙!

  “拜見真人!”

  隱居在韓國各個山脈中的道士見到王鐘,也恭敬的行禮,眼光中充滿了灼熱!

  “歡迎真人來到韓國,旅途勞頓,您辛苦了!”

  半步金丹!

  這是傳說中的境界,沒想到當代真的有人能夠達到!

  韓國丹道的鼻祖崔致遠雖然在傳說中已經得道飛升,但是他們心中明白,崔祖師是半步金丹。最后并沒有飛升!

  而王鐘以弱冠之年,就達到崔祖師畢生的境界,這個消息對韓國丹修來說不亞于一件天大的好事,他們可以預見,韓國丹道會再度興起!

  而他們就是新一代的丹道大師,享受世人的仰視和供養,于公于私他們都要支持王鐘!

  至于王鐘的籍貫被他們選擇性無視,大不了以后說王鐘其實是韓國人的后裔!

  “你們也辛苦了!”

  王鐘微笑著說道。

  “瑪瑪,請您上車!”

  韓國的宗老上前,恭聲說道。

  韓國是一個家族權勢很重的國家。宗老則是家族的實權人物,當然更多的人喜歡稱呼他們為族長!

  家族,薩滿,丹修,這三個都是歷史悠久的產物,也曾經成為韓國的基本宗教,可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他們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少,而且出現了滅亡的跡象!

  王鐘的出現。無疑給他們打了一支強心劑!

  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這也是王鐘運作的成果,王鐘知道,自己最大的劣勢就是在韓國沒有根基,而宗老。薩滿教,還有丹修恰恰能夠補充他的這個短板!

  所以王鐘不介意和他們一切分享勝利的果實!

  有了共同的利益紐帶,王鐘將他們緊緊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王鐘在眾人仿佛眾星捧月一般的護送下慢慢的登上加長的勞斯萊斯!

  整個車隊在眾多豪車的護衛下慢慢的向漢城清溪川駛去!

  那里有一座屬于王鐘的道館!

  漢城真武道場!

  真武道場的山門位于遠離寺院的山道上,經過長長的香道、蓮池、三孔拱橋方引向紫氣東來門。才進入真武道場前院,高大的臺基赫然在日。香道為進入老子西行的景觀走廊,使朝拜者心境轉換。烘托道場氛圍,確實達到“莊嚴法界”“慈云普護”的效果,形成了“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的意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真武道場的院落布局極具特色,保存了廊院式平而格對、空間形態。現存道場主要由東、西兩院落組成,各以兩段式石橋與廊廡連通。東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排列紫霞門、老君殿、真武殿,體型變化豐富。尤其是老君殿前雙塔對峙的格局,乃我國隋唐時期寺院常見的平面布局形式(敦熄壁畫佛寺院除四周回廊外,院內還有一至二條東西向橫廊,使院落呈日字形或日字形)。

  當然在建筑風格中王鐘也發現了韓國特有的一些元素,真武道場建筑中藝術價值最高的均為花崗巖建筑或石質建筑遺跡,其比例舒展、形象瑰麗,建筑造型、結構技術、構造方法等均獨具匠心,足以代表當代建筑技藝之精髓,堪稱韓國石造藝術寶庫之一。道場內石作建筑,可分兩類:一是石質基座、橋梁,二是石塔。

  并排的兩座雙層石基座高聳,兩邊分別架設兩座石橋。東邊是青龍橋、白云橋,西邊為蓮華橋、七寶橋。采用方形望柱、圓形尋杖,梁柱間填以雜色塊石,它們與基座南側遺留的石質幡竿頰(俗稱夾竿石)一樣,均形體高大,形制古拙。

  不過與國內道場最大不同的地方在真武殿兩旁的護法殿!

  這里的護法殿和國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供奉的神靈有老太太神,童子神,不死老太太神等薩滿教的神靈,不過要說最特堵的,恐怕就要數神鳥柱了!

  神鳥柱顧名思義,其模樣就是在數十米的長柱上雕刻一只坐著的鳥,據說它充滿靈氣,會為祈愿的人們向上天傳遞愿望。偶爾也會見到嘴中銜著小魚的神鳥柱,這是人們通過向遠行的小鳥喂食來表達感意的一種方式。

  神鳥柱一般擔任保護村落和祈求豐年兩個角色。每逢臘月(陰歷12月),農村都會為第二年的豐收進行祈福,或將裝滿稻米的口袋立于田地之間,或在村口建造守護神。

  到目前為止,神鳥柱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根據記載,在三韓時代(韓國古代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后3世紀的時期)有個叫做“蘇涂”的地方建有神鳥柱,因此很多學者認為神鳥柱這個詞的起源就是源于“蘇涂”(神鳥柱的韓語第一個發音與“蘇涂”首字的發音相似)。三韓時代的“蘇涂”是韓國巫婆(神靈與人類交流的中間媒人)和司祭住過的地方。據說即使是罪犯,如果逃進“蘇涂”,就不能前去逮捕了,而神鳥柱則可稱為是“蘇涂”發展到今的傳承和延續。

  以傅蓉華為首的巫女在大殿中跳來跳去,唱著歡快的歌曲,仿佛是在慶祝,又仿佛在禱告上蒼!

  王鐘知道,這個地方以后會成為薩滿教的一個圣地,因為薩滿教的神靈將會成為道宮的護法!

  王鐘輕輕的點了點頭,對道宮的建筑風格,還有神靈安排,他都十分的滿意。

  在眾人的陪同下,王鐘又去了另外一個偏殿,宗祠!

  這個殿是為供奉祖先神位而修建的,里面供奉著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神位,這些都是韓國歷代的人杰,他們死去,但是他們的子孫仍然會一代又一代的供奉下去!

  有的甚至已經具有了神通,在民間故事中成了神!

  王鐘知道,他們不可能成神,成神只是民間一種美好的念想,經過香火祭祀,他們稱就了鬼仙!

  鬼仙雖然帶個仙字,但是和天仙那卻有云泥之別,鬼仙只有經過九次雷劫,才能脫去陰性,徹底的成就陽神!

  其中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古往今來,也沒有幾人度過嚴苛的九次雷劫!

  這里設置宗祠,這些鬼仙也會被納入祭祀的范疇,并且道宮會為他們提供保護。甚至可以利用敕封,讓他們避過天劫,直接進入神庭,這些對祖靈來說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跟隨王鐘的各族長老,宗主薩滿的指導下,為各自的祖先上了一柱高香,王鐘可以看到,在香火上面出現一個個穿著百濟時代,新羅時代,還有朝鮮等時代服飾的文官,武士!

  他們貪婪的吸允著香火之力,來壯大自己的神魂!

  仿佛是感覺到了王鐘的目光,他們一個個都拘謹的站起身形,給王鐘行了一個五體投地大禮,站起身后也是低垂著腦袋,仿佛見到君主的子民一般!

  王鐘輕輕的點了點頭,他們得到王鐘的同意后,呼嘯著向香火撲去,仿佛餓狼搶食一般,瞬間就將香火瓜分一空!

  “你們的祖靈很虛弱,你們還是多供奉一些香火吧!”

  王鐘有些憐憫的看一眼盤旋在上空的祖靈,對那些身穿高冠博帶的宗老們說的。

  “以后不僅是你們要來祭祀,你們的后代,還有國民要是能來祭祀,那是更好不過!”

  “先人不缺錢,子孫才能有錢花!”

  “是,真人,您講的是!”

  各族宗老恭敬的說道,他們是沒有法眼,也看不到祖先的狀態,但是他們得到祖先托夢,祖先囑咐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幫助王鐘將廟宇樹立起來,這也是他們這么積極響應的原因。當然他們也是有私心的,能夠成為族長,宗老的人,年歲都不小了,他們也要為自己以后做打算!

  以前都說人死如燈滅,可是祖先托夢的事情告訴他們,死后還有一個比當今社會更加殘酷的靈界,想要不孤苦無依,就必須現在開始修福德,而王鐘的廟宇是他們修福德最好的方式!(

飛翔鳥中文    回到過去當術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