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92 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處戰場捷報頻傳
當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在俄國境內一路凱歌之時,中華帝國與國際聯盟之間其他的戰場,中華帝國也是捷報頻傳。
中華帝國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沙特阿拉伯地區的皇家陸軍第8野戰集團軍第二十五野戰軍和第四十野戰軍,憑借2個野戰軍30萬的部隊,在皇家空軍強有力的配合下,擊敗了上百萬歐洲聯軍,于1914年10月15日就攻克了整個沙特阿拉伯地區,消滅了歐洲聯軍近70萬的陸軍部隊,完成了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2個集團軍自身傷亡還不到2.5萬人。
第二十五野戰軍的1個旅還順勢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門西部的紅海沿岸地區,以及英國統治的也門南部地區給攻占了下來,第四十野戰軍的1個旅又很輕松的把英國統治下的阿曼地區、卡塔爾地區和阿聯酋地區給占領了,上述3個地區的英隊,加起來也不足2萬人。
而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伊拉克地區的中華帝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二軍和第三軍,也憑借不足25萬的部隊,以自身傷亡4萬余人的代價,擊敗了了近80萬的歐洲聯軍,在1914年10月13日就攻占了伊拉克地區的全境,甚至比第二十五野戰軍和第四十野戰軍攻占整個沙特阿拉伯地區還要早上2天,最終只有不足20萬的歐洲聯軍逃出了伊拉克地區,撤到了敘利亞地區,其他歐洲聯軍部隊全部被殲滅。
歐洲聯軍在沙特阿拉伯地區和伊拉克地區一下子丟掉了大約130萬的陸軍部隊之后,整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歐洲聯軍數量頓時下降到了不足200萬,這還是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土耳其地區、約旦地區、巴勒斯坦地區和敘利亞地區大肆擴軍,甚至連十四、五歲的少年都被強行征調進入了軍隊。
但是面對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2個野戰軍和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2個海軍陸戰軍,近200萬的歐洲聯軍卻不敢展開反擊,只是在土耳其地區、敘利亞地區和約旦地區,著急忙慌的修建防御工事,希望能憑借這些防御工事擋住中華帝隊推進的腳步,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征兵工作則更加瘋狂,這次連五、六十歲的老人,也強行征調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陸軍部隊當中。
攻占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沙特阿拉伯地區和伊拉克地區之后,按照中華帝國國防部的命令,皇家陸軍第9野戰集團軍下轄的第二十六野戰軍進入了沙特阿拉伯地區,皇家海軍海軍陸戰隊第四軍則進入了伊拉克地區,磨刀霍霍的準備殺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他的地區。
之前在中華帝國東非海外省的肯尼亞地區和索馬里地區,除了兵力超過10萬的皇家陸軍東非守備軍之外,只有皇家陸軍第8野戰集團軍第二十三野戰軍和第二十四野戰軍,但是第8野戰集團軍司令官李元冬,憑借著手中2個野戰軍30萬的陸軍部隊,還兵分兩路對國際聯盟的非洲部隊展開了主動進攻。
到了1914年10月17日,皇家陸軍第8野戰集團軍第二十三野戰軍就攻占了整個烏干達地區和整個剛果地區,第二十四野戰軍則攻占了坦桑尼亞地區、布隆迪地區、盧旺達地區和贊比亞地區,近百萬的國際聯盟非洲部隊被皇家陸軍第8野戰集團軍下轄的2個野戰軍所殲滅。
而中華帝國國防部為了徹底擊敗國際聯盟在非洲的部隊,把從俄國戰場撤下來的第9野戰集團軍第二十七野戰軍、第二十八野戰軍和第二十九野戰軍,一下子都加強到了非洲戰場,準備趁著國際聯盟非洲部隊兵力不足的機會,把整個歐洲的勢力趕出非洲,非洲將會是中華帝國的非洲。
按照中華帝國的皇帝林大鑫對非洲的設想,非洲將會化成若干個中華帝國的海外行省,未來將會是中華帝國最為重要的原材料產地之一。
第9野戰集團軍第二十七野戰軍、第二十八野戰軍和第二十九野戰軍抵達非洲之后,中華帝國又迅速占領了安哥拉、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等非洲南部地區,整個非洲南部地區,只有英國的南非殖民地還控制在了國際聯盟非洲部隊的手中。
從俄國戰場撤下來的第10野戰集團軍,直接被大量運輸船送到了中華帝國的白海省境內,也就是原來美國的阿拉斯加。
這樣在白海省境內,除了白海守備軍的10萬人之外,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又集中了第7野戰集團軍和第10野戰集團軍的120萬陸軍部隊。
第7野戰集團軍司令官張作霖和第10野戰集團軍司令官謝軍一商量,就準備即刻對加拿大地區展開進攻,于是2個野戰集團軍在1914年10月9日就在皇家空軍大量戰機的掩護下,跨越了與加拿大地區的邊境線,對加拿大地區的美隊、英隊和加拿大軍隊展開了攻擊。
集中在邊境地區的英隊和加拿大軍隊很快就扛不住了,不到一天時間就一路向加拿大地區的腹地潰敗,只有美隊,在失去了制空權的情況下,硬是在加拿大與白海省的邊境地區,硬抗了中華帝國皇家陸軍2個野戰集團軍3天的猛攻,最后實在是因為傷亡太大,才不得不暫時后退,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第7野戰集團軍和第10野戰集團軍才得以繼續向加拿大腹地推進。
在美國華盛頓總統辦公室,陸軍部部長約翰約瑟夫潘興沉聲對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副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和美國海軍部部長喬治杜威說道:“目前我們美國陸軍布置在加拿大與中華帝國阿拉斯加的邊境地區,布置的防線已經被中華帝國的軍隊突破,我們美國陸軍的損失很大,傷亡超過了90萬,包括失蹤的美國陸軍官兵。”
約翰約瑟夫潘興所說的美國陸軍失蹤官兵,基本上就是指被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俘虜的人員,這里都按照了失蹤處理。
副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皺眉問道:“英國人和加拿大人的軍隊呢?什么情況?”
約翰約瑟夫潘興惱怒的說道:“別提英國人的那些殖民地軍隊以及加拿大軍隊的那些混蛋了,要不是他們,我們邊境地區的防線也不會讓中華帝國的軍隊如此輕易就攻破了,正是因為英國殖民地軍隊和加拿大軍隊放棄了守衛的陣地,以至于我們美隊的側翼被暴露,雖然我們美國陸軍的官兵們浴血奮戰,可是在堅持了3天之后,還是把整個邊境地區的防線給丟掉了。”
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這時說道:“英國已經做好了放棄整個加拿大的準備,原本在加拿大地區,加拿大自己的陸軍部隊只有十幾萬,英國人倒是又派遣了十幾萬陸軍部隊,可是這些英國陸軍部隊都是由印度人組成的殖民地軍隊,戰斗力可以說非常弱,這樣一來,我們美國陸軍部隊就成為了加拿大地區主要的守衛力量,我們美國陸軍是指望不上英國和加拿大那不足30萬的陸軍部隊了,接下來整個北美洲的戰斗,我們美國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頓了一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對陸軍部部長約翰約瑟夫潘興問道:“我們美國陸軍在加拿大境內還有多少兵力?”
約翰約瑟夫潘興馬上說道:“得益于我們美利堅合眾國頒布的緊急義務兵制度,我們美國陸軍本來已經達到了520萬的規模,而且數量還在快速增加當中,不過因為在加拿大與中華帝國阿拉斯加的邊境地區,我們美國陸軍一下子丟掉了90萬的部隊,現在整個美國陸軍就只剩下430萬了,其中還有大約110萬陸軍部隊,目前在加拿大的境內。”
海軍部部長喬治杜威這時說道:“我們在西海岸的布置,是為了防備中華帝國的軍隊在西海岸登陸,進攻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本土,但是現在中華帝國的軍隊直接攻入了加拿大地區,我們必須防備中華帝國的軍隊,穿過整個加拿大地區,攻入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本土。”
約翰約瑟夫潘興隨即就說道:“我們陸軍部也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危險,所以已經在加拿大的懷特霍斯城一帶,集中了近70萬的部隊,準備擋住中華帝隊繼續向加拿大腹地推進的腳步。”
頓了一下約翰約瑟夫潘興又說道:“不過單憑懷特霍斯城一帶70萬的美國陸軍部隊,也很難長時間擋住中華帝國的軍隊,所以我們陸軍部準備在加拿大的大草原城一帶,再組建起來一道防線,并且從國內立即抽調200萬陸軍部隊,進駐大草原城一帶構筑防線。”
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這時嘆氣說道:“現在戰爭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對我們國際聯盟不利,特別是在中華帝國的軍隊攻入歐洲大陸之后,俄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已經丟失,而中華帝國的軍隊向歐洲推進的腳步,卻一刻也沒有停止!現在中華帝國的軍隊又攻入了加拿大,對于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來說,危機已經越來越近,緊急義務兵制度的力度必須進一步加強,我們美利堅合眾國需要更多的部隊,保衛我們美利堅合眾國自由的土壤,不被邪惡的中華帝國所侵占!”
1914年10月20日,在中華帝國首都北京的紫禁城乾清宮內,中華帝國國防部長吳佩孚對林大鑫一臉笑容說道:“陛下,目前各處戰場頻繁傳來捷報,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中華帝國就會取得這場世界大戰的勝利,成為整個世界當之無愧的統治者!”
林大鑫也笑著點了點頭,他對目前各處戰場取得的戰績也非常的滿意,接著林大鑫問道:“子玉,朕讓國防部抽調各地守備部隊的官兵和預備役人員,組建的暫編野戰集團軍怎么樣了?”
目前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主力部隊一共有4個近衛集團軍和10個野戰集團軍,一共是20個近衛軍和40個野戰軍,總兵力超過900萬,這900萬是指能用于進攻的部隊。
不過中華帝國現在是和世界上26個國家進行戰爭,雖然已經殲滅了國際聯盟近2000萬的部隊,但是900萬的主力部隊,照比26個國家此時的總兵力,還是相差許多,要知道英國人僅僅在印度就布置了超過650萬的陸軍部隊,雖然只有50萬是英國陸軍的正規軍,其余600萬都是由印度人組成的殖民地部隊,但是650萬的龐大兵力畢竟擺在那里,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在中印邊境只有幾個守備軍,以及第二近衛集團軍,和剛剛抵達中印邊境的第四近衛集團軍。
如果要進攻印度,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只能出動第二近衛集團軍和第四近衛集團軍的150萬部隊,照比印度境內的英隊差了好幾倍。
當然憑借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強大的攻擊力,以及中華帝國皇家空軍強有力的空中支援,2個近衛集團軍絕對有實力擊敗印度境內的650萬英隊。
為了能更寬裕的部署各處戰場的兵力,林大鑫決定,從各地守備軍和預備役里面,抽調人員再次組建一些野戰集團軍,不過這些野戰集團軍只是暫編,在戰爭結束之后就會解散,而且暫編野戰集團軍的重武器,照比有正規番號的野戰集團軍要差很多。
吳佩孚隨即說道:“陛下,按照你的意思,國防部這次又組建了5個暫編的野戰集團軍,這5個暫編野戰集團軍里面,旅以上的高級軍官,都是從近衛軍和野戰軍里面暫時抽調出來的。”(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