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預告片也讓黑客帝國的影迷期待值直線上升,官網的流量也因此激增,還有一些本來抱有不屑態度的媒體似乎也開始轉變,起碼預告片還不錯,不是嗎?
但整體來說,宣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現在在電影方面,整個好萊塢乃至全球影壇,關注的焦點都是正在上映的星戰前傳1魅影危機,這部前所未有的科幻電影在北美的首映票房達到6482萬美元,后續票房也屢創新高。全美都感到瘋狂,那些久違的星戰記憶開始從腦海中蘇醒,立刻就掀起了觀影熱潮。
盧卡斯還是盧卡斯,星戰依舊不墜期待。
阿米達拉女王盡管已經入學,此前還有言傳她會因為開學而缺席首映禮的,所幸粉絲的期待起了作用,首映禮上依舊看到了天才美麗的娜塔莉,她的人氣也開始急速攀升。
如果說去年好萊塢最火的女新星是“螺絲”凱特-溫絲萊特,那么今年毫無疑問是屬于娜塔莉-波特曼。
只是偶爾抽空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的陳天都,對阿米達拉的造型有點吐槽。發型且不說了,臉蛋上兩個紅點點簡直惡人胃口啊,真不知道盧卡斯是怎么想到這個造型的。
能有這種閑情看電影的時間畢竟是少數,陳天都近段時間,幾乎都在為電影奔走。
片子稍微精修之后成功送審,因為片中存在大量格斗鏡頭,最終遺憾被評定的是R限制級,建議17歲以上觀看。雖然會將一部分孩子屏蔽在影院之外,所幸影響并不大。
為了提交一份切實可行的宣傳計劃,三家公司聚在一起密切磋商,會議室中眾人嚴陣以待。
華納首先拿出了宣傳計劃,依舊按部就班的從各個渠道推進,利用他們強大的媒體影響力來做功課。在宣傳上,華納公司的營銷人員經驗老道,是這次電影的宣傳的主要力量,夢工廠和矩陣都只是輔佐。
可是他們提出的這個宣傳計劃,讓陳天都大皺眉頭,更加遺憾的是其他人居然都一副點頭同意的模樣。
“這就是你們的做出的宣傳計劃?”
陳天都十分不滿的打斷華納發行業務主管菲利普-魯-斯萊的話頭,“在我看來這一套既老舊又陳腐,毫無新意。如果這就是你們拿出來的計劃,我表示非常失望。”
菲利普-魯-斯萊不滿的看著他,“以往華納憑此無往不利,不知道你又有何高見?”
陳天都皺眉道:“那是以往,從此以后必須有突破,而且就從我這部電影開始。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注意到最近一直在網絡和媒體上傳播的一條女巫殺人事件。”
佩克是他這一邊的,雖然不懂老板為何這樣提,卻立刻給予回應,“聽說過。好像還意外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最近要上映。”
“那是假的。”
陳天都否定道:“那就是一部真正的電影宣傳,利用人們口口相傳的東西,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如果你們再用心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那是電影公司的宣傳策劃在背后做推動,否則不會有如此長時間的效應。”
佩克道:“可是這樣宣傳有用嗎?網上說什么的都有,不相信的更是占據絕大多數。”
陳天都道:“這就是我要提出的宣傳計劃,網絡病毒式營銷!”
所謂的“病毒式網絡營銷”,是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一種“讓大家告訴大家”的新興宣傳方式,通過別人為你宣傳,實現“營銷杠桿”的作用。
簡單用數字來描述,就是:
1111
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一傳十、十傳百”式的指數式傳播方式,只要經過幾代,就能呈現爆發態勢。
因為這種營銷兼具耗資少、效果好的特點,在網絡上,已經成為網絡營銷最為獨特的手段,被越來越多的商家和網站成功利用。
但是病毒營銷模式用在電影宣傳上,還是非常少見的。
女巫布萊爾算是嘗到了新鮮,它也會在十月份創造一份票房黑馬的戰績,一如去年的第六感。但他們的那種模式,在陳天都看來還非常不成熟。
陳天都建議道:“我們不能一下子將底牌全部兜出去,那樣也許能博取一定關注度,可是距離上映還有近三個月,中間誰能保證觀眾不失去興趣呢。我們要不斷投放出線索,讓人們對影片有所了解,但又冒出更多問號,以此挑逗著影迷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口口相傳,持續關注本片。”
“能具體說一說嗎?”眾人有些好奇。
陳天都苦于沒有提前做出一個計劃書,只得耐心給這幫人上課,“所謂病毒式營銷按照傳播方式可以分成兩大類:1、人們的口口相傳;2、互聯網。”
“如果要按照具體的傳播渠道,則又可以分成:電子郵件、社交網站、博客論壇、電視與廣播、直投廣告和傳單、戶外廣告、手機短信等幾種類型。而要為一部電影做病毒營銷,采用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主要有這么幾種:視頻、Flash、游戲、軟件、圖片、文字等。我相信制作一些小游戲,小視頻、flash對你們來說是很容易的。只要能在這些地方勾起影迷的興趣,那么電影的宣傳計劃就成功了。”
關于“病毒營銷”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普遍認為最早提出這一名詞的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生Tim-Draper和哈佛商學院教師Jeffrey-Raypor。
1996年Jeffrey為Fast-Company雜志撰寫的文章中首次用上了“病毒營銷”這個詞,次年Tim-Draper和他風險基金公司的合伙人Steve-Jurvetson就用這個詞來形容Hotmail利用用戶郵件來為Hotmail自己宣傳的營銷方式。
而最早探討以病毒方式進行營銷的,現在有史可查的是媒體評論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1994年所著的媒體病毒:流行文化中的潛藏議題,他在書中提出一種讓用戶“感染”用戶的宣傳方式,這與“病毒營銷”十分類似。
但不可否認,都是近兩年才開始流傳的,的確是新興詞匯,也不怪眾人不知道。
陳天都經常瀏覽未來網,對此倒知之頗深。
“聽起來似乎更注重網絡,具體效果如何,請恕我保留個人意見。”
菲利普-魯-斯萊說道,“這部電影投資并不小,為了大家的錢包考慮,我還是希望能夠更加穩妥一些。”
陳天都直皺眉頭,“那就中和一下,現實媒體渠道的宣傳我們也不能放棄。但是需要緩一緩,配合一下網絡營銷。不能一下子就將劇情、海報給抖出去。”
最終艱難達成妥協,陳天都卻一肚子氣。
剛走出會議室,他就找到佩克,“佩克,我們的宣傳渠道與華納、夢工廠相比,相差太大了。我希望你能在這段時間內,盡量完善我們的各方面渠道,宣傳、包括發行。下一部電影,將是檢驗矩陣是否有獨立發行電影能力的最好體驗。這種扯皮的會議,我真的不想再參加第二回了。你懂嗎?”
佩克點頭,“我明白。宣傳部門和發行部門,我已經在著手整合了。只是時間太短,未經過市場檢驗,現在只能依靠他們。”
“好吧,你和孔多配合,就拿下一部電影做檢驗。”
佩克道:“老板,你確定下一部電影要回到中國去拍攝嗎,那樣肯定會損失不少美國觀眾的。畢竟外語片,也不是誰都有美麗人生的機遇。”
陳天都也無奈,道:“電影必須回中國拍攝,但是可以重新配音。在美國放映的版本,同樣是英語,相信好電影是沒有太多隔閡的。”
佩克無奈道:“期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