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我的32號鏡頭是從哪里開始拍攝?”一個年輕攝影師找不準方位,傻乎乎的跑過來觸霉頭。
他是總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的屬下,該去問賈努茲的,可眼下賈努茲還要負責十幾個鏡頭呢,哪有功夫管那么仔細。賈努茲是斯皮爾伯格拍攝《辛德勒名單》時候的攝影機,老搭檔了。對他而言,就應該拍攝湯姆-漢克斯這些主鏡頭,場面太大的確不好調度。
開場大戲如果再拿不下,他也就白費了斯皮爾伯格的重用。
“大家都急的火燒眉毛了,如果我太過悠閑豈不是成了靶子?”陳天都覺得自己該找點事做,就主動攔住了那個攝影師,“你的攝影鏡頭從底角起拍,看到海灘上木樁沒有,貼近海水二十公分做防水處理,不要讓海水沾到鏡頭。沖鋒艇沖過來的時候,隨著波浪起伏做上下十度范圍內搖晃鏡頭拍攝,懂了嗎?”
年輕人點頭,感激的伸出手,“我要泰格-沃森,謝謝你副導演。”
“圣誕-陳,你可以直接叫我圣誕,好好干吧。”
一轉頭又看到一個斷臂群眾演員還在那使勁擺弄著自己的斷臂,“你有什么問題?”
劇組的群演大部分都是真正的軍人,看到陳天都胸口的工作牌,那人楞了一下,解釋道:“副導演,我在查看斷臂一會丟在哪比較合適?”
陳天都看了看他,還挺帥的。瞧了瞧四周,地面太低,一會一開拍肯定尸體倒一堆。
琢磨一下道:“記住了,一會你的胳膊炸斷了倒地上,然后倒在地上。在心里數數,數到八秒之后爬起來,在原地低頭來回走兩遍,再從地上拾起自己的胳膊往前走。”
那人猶豫道:“這能行么,導演不會責怪,會有鏡頭拍攝嗎?”
“叫你做就做,出了事也不會怪到你頭上。”陳天都板起臉,隨手又指著一個坐在沙灘上的年輕士兵,“還有你,想露臉嗎,做個恐懼的表情給我看看。”
那莫名被點名的士兵楞了一下,馬上雙手架在臉上踉蹌往后退,臉上努力做著恐懼想哭的表情。
表演很浮夸,倒還算真實。
陳天都有了主意,“一會開拍后,你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全倒下,你也馬上就會死,這個時候你應該極度恐懼,喪失繼續向前沖的勇氣。一會就像現在這樣表演,要記住那個感覺,再真實一點。如果你能真的哭出來,那就絕了,鏡頭絕對會保存至大銀幕上映時!”
士兵恍惚的點點頭,也不知聽沒聽進去。
陳天都又趕緊回頭叮囑攝影師泰格-沃森,“泰格。”
“什么事,圣誕?”
“拍海水三秒后轉拍沖鋒艇五秒,之后轉入90°方向拍那個斷臂士兵,他會轉兩圈拾起胳膊再走掉,你就順勢對準他旁邊那個年輕人,明白嗎?”
泰格比了個OK手勢。
不少士兵看到陳天都在指點,忙舉手問自己一會兒該怎么辦?
陳天都一一為他們解答,一批又一批,始終耐心解釋,“你們都是真正的士兵,應該慶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想想二戰時候的先輩們吧,當登陸艇遙望海灘,士兵們該興奮嗷嗷叫著沖鋒嗎?不是,他們心里應該有恐懼,同樣是士兵,我想你們應該更能體驗槍架在腦門上的感覺。他們疲憊不堪,渾身濕透,然后跳下登陸艇,但是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的子彈。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伙伴死在身邊,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爬上海灘…”
“伙計們,不要想著演戲,哪怕是為了祭奠先輩們,也要拿出現代軍人的氣魄來,從現在開始,你們要想著自己就是二戰士兵,腦袋頂著槍子往海灘上沖鋒。”
他的解釋能起多少作用,自己也不知道。全看一會的表演了,反正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他只是眾多副導演中的一個,而且更偏向文案工作,也只能處理一些群演的問題。至于主演們的鏡頭,自然有斯皮爾伯格親自指導。
但海灘就這么大,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里。
再次開拍,真的來到二戰中似的。
連群士兵演員的表情也到位了不少,仿佛真的體驗到了多年前先輩們心中是多么恐懼。
最夸張的是剛才陳天都讓哭的那個年輕士兵,滿臉哭的稀里嘩啦、嗷嗷大叫,“你還能再假點嗎?不過這場面,配合這瘋狂的搶灘登陸戰,別說,還真的挺顯眼。”
拍攝結束,坐在監控器后面的斯皮爾伯格再次仔細觀看所有鏡頭。
“咦,這里怎么多出許多跳躍鏡頭,哪個機位掌鏡的?”亞當-古德曼眼尖,一下子發現毛病。
陳天都納悶,他與亞當-古德曼同為副導演,可這位也太囂張了吧,導演還沒說話呢。但他還是站出來,“是我讓攝影師這么拍的。”
亞當斜了他一眼,淡漠道:“你看,這幾個鏡頭調轉混亂,根本沒摸清戰場的中心在哪。這個鏡頭更是瞎鬧,生硬的90°橫轉,把其他攝影師都拍進去了在明顯不過的穿幫,簡直是胡扯。你的工作應該集中在編劇和文案上,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來大家商量,以后這樣浪費膠片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對不起,我自作主張了。”陳天都誠懇道歉。
“只有一個攝影機嗎?”斯皮爾伯格忽然問道。
“什么?”亞當等人一愣,攝影機怎么可能只有一個,這算什么問題?
只有陳天都知道他在問什么,“是的,32號攝影機泰格任務不明,我才自作主張的,是我的錯。”
“嗯…”斯皮爾伯格沉吟半晌,又將這一段鏡頭反復看了一遍,道:“這幾組鏡頭拍的很真實,你是怎么想的,能說說看嗎?”
陳天都感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這還是開機之后第一次,道:“我知道導演你想要拍的更加真實,否則也不會在前20分鐘的片頭部分都用一場記時大戰的形式開場。我的想法是,如果想要紀錄片的形式拍攝,可否用手提攝影機跟蹤拍攝呢,就像一個戰地記者,在槍炮戰場上做出最直觀的拍攝記錄。”
“那樣鏡頭不會搖晃得厲害?”托比霍金斯跟他關系最好,擔心的補充一句。
“那樣才更真實啊,再說我們有卡明斯基先生在這。”
斯皮爾伯格問道:“可怎么解決色彩問題呢,色彩太艷麗不符合殘酷戰場的氛圍。我需要一種冷酷的額真實感,又不至于太超出時代。”
“為什么不問問卡明斯基先生呢?”陳天都提議,“他才是專業的。”
卡明斯基很快就跑了過來,一起商討。他不愧是奧斯卡級別,馬上就想到解決辦法,“可以使用老式的攝影機試試,那種40年代的老式機器…不行,光線還是問題,即使給膠片進行處理也很麻煩,也不一定能出現你要的那種剛冷淡效果。”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開來,也忘記繼續斥責陳天都。
陳天都掏出手機翻了翻,找出他說的那款機器,認真研究了一會后忽然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卡明斯基先生,如果拆掉保護鏡會怎么樣,光線是否可以直接進入鏡頭并反射開來呢,也許會比原來更加分散和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