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 第四百七十章 變化陡起
大戰持續了超過一個時辰,明軍在洪承疇的指揮率領下爆發了驚人的戰斗力,雖然在滿清騎兵的沖擊下損失慘重,但終究是沒有一觸即潰。這讓何洛會很有挫敗感,印象中的明軍可沒這般禁打,不過就算回光返照也好,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這股明軍的潰敗也就在半個時辰之內。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忽然漫山遍野的呼哨喊殺聲傳了過來,竟然是明朝援兵到了。何洛會大驚之下,心念電轉,竟然被明軍兩面夾擊了,如此下去即便得勝也恐怕損失頗巨,不如暫且放他們一馬,慢慢收拾便是,何必急于一時…
主意打定,何洛會下令鳴金收兵。金鐵敲擊的聲音,很快便響了起來。頑強抵抗的明軍終于松了口氣,可如人意料的是,一直攻擊其側翼的清軍卻陡然加劇了攻勢,這讓他們大有一口被噎住的感覺,透不過氣,只好奮力阻擋,防止在這最后關頭被擊潰。
何洛會回頭掃了一眼戰場,再不猶豫,唿哨一聲,正面進攻的清軍隨之轟然而退,隨著馬蹄飛奔加速,很快就脫離了戰場。與此同時,側翼的滿清騎兵在一陣箭雨疾射后也隨之脫離,徒留下明軍在當場愣神,這撤退之舉行云流水,絕非一日之功可成啊。
洪承疇眼見清軍撤退如此迅速完美,不由得一陣暗嘆唏噓,他能挺過這場血戰,此時看來倒有幾分僥幸了,由此更收起了連日來獲勝產生的自滿情緒。
不過,來人卻不是洪承疇的第三路人馬,而是散落在遼西走廊的另一股明朝殘兵。能戰之人也僅有千余人,剛才之所以造成了漫山遍野皆是明軍的假象,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這伙殘兵的主將乃是先前寧遠的一個知縣姓李名文昌,在見到洪承疇后激動的聲淚涕下,原來在寧遠失守前,他被委派出城去籌措糧草,豈料就是這個任命救了他一命。本來還有個參將負責指揮軍隊,但幾日前一戰這參將中了流矢而斃命,于是身為知縣的李文昌便主動跳起了指揮大軍的重任。
其實若不是有這知縣時時刻刻支撐著,這股明軍殘兵也許早就作鳥獸散。
在聽了李文昌知縣的遭遇后,洪承疇不勝感慨,萬想不到在這場慘烈的大戰背后,居然還有如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如果此番成功托難,一定要讓這些人和事直達天聽。
不過,與剛才與清軍一戰損失過半,本來積聚起來人心士氣再一次到了崩潰的邊緣,看著渾身帶傷狼狽不堪的軍卒們,洪承疇不由得一陣氣苦。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在袖中摸索了一陣,又將李信在臨別之際送與他的字條掏了出來,輕輕展開,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跡展現于眼前。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此謂之游擊之法。”
寥寥幾句,卻道盡了他眼下所面對局勢的應對之法。開始之時,洪承疇雖然對李信多有贊許,但卻并未將這甚游擊之法放在心上,但他很快就因為自己的冒然行動而遭到了懲罰,由此之后才真正的將這字條上的游擊之法又仔細的讀了一遍,竟大有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之感。
盡管不愿,洪承疇卻不得不承認,李信其人還真是用兵之奇才,更為難得的是此人懂得因地制宜,隨環境不同竟能變化出多種戰術指導思想。眾所周知,李信所擅長者無非險中求勝,以少勝多,戰陣之上更是以軍陣沖鋒為主要手段,給對手以龐大的活力打擊,以此取得戰斗的最終勝利。
似這種游擊之法卻是頭一次耳聞,這也是洪承疇因何在開始不以為然的原因,兵家最忌諱紙上談兵,而李信向來不以這種近乎于流賊的戰術見長,他自然不會輕易采納,直到這一回撞了南墻才驟然發現,如今自己與清軍的位置何異于當初在關內剿賊時,流賊與朝廷大軍的位置。
洪承疇不由得搖頭失笑,李信此子勝我多矣…認清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足并非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別說在人前,就算是在心里也不會輕易服輸。
“走,進山…”
洪承疇收起了各種心思,帶著麾下損失過半以及新接納的李文昌千余人急匆匆撤入了大山之中。
事實上,洪承疇所部的第三路人馬,此時此刻正被何洛會的大軍包圍于一處河灘的北岸。原來,何洛會在撤離戰場后,僅僅走了不到十里便遇上了急急趕來的第三路人馬。
何洛會二話不說直接下令開打,這股人馬沒了洪承疇這等主心骨戰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很快就被打的稀里嘩啦,最后困在河灘前進退不能。
何洛會令戈什哈喊話,讓他們投降倒戈,便可以保住性命,否則一刻之后便會下令進攻,屆時將殺的他們片甲不留。
無奈之下,明軍決定放下武器保命,他們按照何洛會的要求,紛紛將武器集中在一處,然后蹲在當場,忐忑不安的等候清軍接收。豈知等來的卻是更大的厄運。
何洛會眼見著明軍中計,怒笑兩聲之后便斷然下令。
“殺…殺的一個不留…”
他早就在洪承疇處積攢了不小的火氣,更為可恨的是,到現在還不知明軍主將姓甚名誰,正好有明軍撞了上來,便將之做了泄憤的對象。可憐這些明軍與滿清周旋了數月之久,居然在最后放下了武器,但最終還是沒能拜托了人頭落地的命運。
當滿清騎兵加速沖入放下武器的明軍之中時,便如狼群入羊群,刀刀見血肉,肢體橫飛,慘叫咒罵混成一團,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千余明軍一個不剩全部斃命。
整個河灘上血流成河,幾至將河水也染的血紅一片。
“割下首級,回去向禮親王請賞去…”
何洛會抹了一把滿臉的血水,怪笑一聲,下令將所有明軍首級割了帶回去請賞。
很快,何洛會大敗騷擾后路明軍的消息就傳遍了清軍大營,誰都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章京居然一戰而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堆在營門前數千明軍首級壘成的高堆甚為可怖,但卻也將他的勝利煌煌然擺在了眾人面前。
圖賴和瓦克達沒能做到的事,何洛會做到了。瓦克達能力不顯,自不必說,但圖賴可是軍中宿將,雖然名氣不夠響亮,但勇武過人卻是不爭的事實,相比較之下,竟再沒人敢請示何洛會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家伙。
何洛會大勝也出乎代善的意料之外,他很高興自己低估了此人的能力。當然,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來看,等于他又挖掘出一位用兵之才。
代善高調的犒賞了何洛會與隨軍出戰的所有甲兵,并鄭重許諾,一旦班師還朝,必會向大汗為期請賞進爵。
后顧之憂已除,代善自以為可以全力攻略山海關。可壞消息卻是又傳了過來,與那股明軍殘兵相比,這則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
“甚?海船都被燒了?在何處被燒?”
代善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軍想要燒了大清軍的海船豈會如此容易,他甚至懷疑這是明軍用的亂其軍心之計。但接二連三的告急文書跟著那名斥候緊隨而至,便由不得他不相信。
最終消息得到證實,八成以上的海船在三河口被一股突襲而至的明軍放火燒了個干干凈凈,海路運送補給物資的通路從今天起便斷了。
如此,李信所占據的錦州就切切實實的成為了代善的眼中釘,肉中刺。他現在面臨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拿下錦州,保證后路無憂。
可是眼見著對山海關的攻略就要見成效了,代善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所以大軍回師這一條路走不通,那么只能派一偏師且做試探。于是,新近耀眼的軍中明星何洛會便再一次進入代善的視線。
不如由此人前去,說不定還會有驚喜呢…
錦州,孫鉁滿臉憂慮,“只怕代善不肯輕易放棄山海關,只派一偏師前來。若沒有朝廷做后盾,咱們在此處是無法持久的。”
眼下對于三衛軍最后的結果是,速戰速決,盡快解決遼東戰事。
更何況,陸九在遼陽傳回了消息,他們在團山堡一帶打了一場慘烈的大仗,損失不輕,海森堡更是身受重傷,請求撤回錦州,否則便有難以為繼的危險。
李信同意了陸九的請求,同時一種不詳的預感升騰而起,繞在心頭。
清軍突然變的強硬起來,結果只能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內部已經發生了某種不為自己所知的變化,或許這種變化正在發酵膨脹,正在脫離自己預計的軌道。
李信預感到,留給自己在遼西錦州可以閃轉騰挪的時間不多了,很快自己腳下這座城池或許就會成為,一場大戰的中心。
“二公子,當務之急是與山海關取得聯系,將你我商議的策略告知閣老,如此才能盡最大可能挽救危局…”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