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三七八章 粉彩鏤空轉心瓶(三)

  第四三七八章粉彩鏤空轉心瓶(三)

  第四三七八章粉彩鏤空轉心瓶(三)

  唐英說:“當日王畫師主動獻出祖宅,此舉實在慷慨,慷慨得令人生疑,所以,當初把圖紙交予王畫師時,我留了個心眼,并未給他圖紙的全部。”

  王守拙癱坐在大殿上,想不明白:“那內膽是何時燒制的呢?”

  唐英“嘿嘿”一笑:“就在你眼皮底下燒制的,還記得那次一陰一陽的燒制嗎?”

  王守拙恍然大悟,“原來內膽就在向陽燒制的那批瓷器里!”他仍不甘,“你又如何知道粉彩瓶在福康安大人手里?”

  唐英笑了笑說:“我只是說‘碰碰運氣’,盜我瓷瓶者多半也是為了進獻皇上,以此邀功,與其我自己押送,冒途中遭人劫持之險,不如就讓那‘賊’親自替我保瓷瓶周全!昨日,我故意試探于你,如今你果然露了餡。”

  王守拙趕緊跪地求饒,唐英搖了搖頭,說:“你精通制瓷,卻不知做人就如制瓷一樣,須經千錘百煉,才能成為人中翹楚。你的貪念,最終毀了你…”

  后來,福康安和王守拙都受到了乾隆的嚴懲。

  而唐英的“粉彩鏤空轉心瓶”讓外國使節領略了大清國高超的制瓷工藝。

  再后來,世代的同行們都想做出如粉彩轉心瓶這樣的國寶來,卻始終沒有成功,粉彩轉心瓶成了絕響。

  這個故事,張天元曾經聽董學塾講起過,當時就覺得非常神奇,發誓一定要找到這粉彩鏤空轉心瓶。

  當時董學塾還笑他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東西。

  他也曾失望過,絕望過,不想今日居然在這里看到了。

  顧名思義,轉心瓶就是中心部位能轉動的瓶子。它由外瓶和內瓶兩個瓶子套在一起組成。

  外瓶采用鏤空和雕刻技法,在瓷胎上鏤雕出各種花紋和圖案,能夠透視瓶子內部;內瓶繪有精美的圖案,可以轉動。

  轉動內瓶時,人們可以通過外瓶的鏤空部分看到內瓶上轉動的畫面,仿佛畫面能夠活動一般,十分精巧有趣。

  由于轉心瓶的制作難度極大,流傳下來的精品不多,其中藏于故宮博物院的一只頸肩部位有萬年歷的鏤空粉彩轉心瓶,堪稱經典之作。

  但跟這件相比,差之甚遠。

  這只轉心瓶高41.5厘米,口徑19.5厘米,足徑21厘米,底部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瓶口外撇,頸部短粗,瓶肩下垂,瓶腹鼓起,下為圈足,瓶頸兩側塑有象耳,整體造型沉穩大方、雍容華貴。

  外瓶采用粉彩繪制,圖案以復雜精致的纏枝花紋為主,色彩鮮艷明媚。

  外瓶口沿、瓶頸象耳和景窗邊緣部位都施以金彩,具有典型的皇家風格。

  外瓶腹部有4個鏤空的開光景窗,其圖案是四季的花卉風景,采用鏤空雕刻的手法,非常精巧。

  透過鏤空的景窗可以看到里面的內瓶,上面為粉彩繪制的嬰戲圖。一群可愛的孩子有的騎馬、有的舉著傘蓋、還有的在擊鼓或提著燈籠,形象千姿百態。

  當內瓶轉動的時候,畫面上的孩子們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紛紛活動起來。

  這只轉心瓶尤為特別的地方在于,在瓶頸與肩部兩個部位,各繪有12個開光。

頸部的開光中寫有楷書本章未完,請翻開下方下一章繼續閱讀  鄰書: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