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三七五章 歐洲古董展柜

第四三七五章歐洲古董展柜  作者:北域神燈分類:

  有那么一瞬間,張天元甚至想要把這所有的玉器都直接裝進影子屋里面帶走。

  管它什么影響不影響。

  不過冷靜下來之后,他還是決定緩一緩。

  不著急。

  這些東西,遲早都會是他的。

  現在還是先把這里面比較經典的東西選擇出來。

  想到這里,他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

  判斷商代玉器的真偽,其實并不算太難。

  只要熟悉這方面的知識,那么一眼就能看出問題來。

  商代用玉較之新石器時代有很大區別,在新石器時代,不同的文化區域,大致依據本地區的礦產特點選擇玉材,沒有統一的用玉標準。

  商代則不然,用玉較統一,所用玉料主要有新疆和田玉、南陽玉和岫巖玉三種。

  在具體的玉材選用上,禮器類多用南陽玉,佩飾中較多地出現了和疆玉,尤其是造型較復雜、雕琢較精的佩玉,更多地選用了和疆玉,此外還出現了岫巖玉,應為制造禮器的殘料及回收的殘破禮器改造,這表明了玉材的珍貴。

  通過這些可以簡單判斷出,這里的商代高古玉,都是真家伙。

  本來張天元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如今市面上的高古玉作假實在太多了。

  他以前在國內就遇到過,一個號稱高古玉拍賣的地下黑市,三百件東西,竟然全部都是假貨。

  不過還好,今天看到的這些,竟然都是真品。

  其中有一件玉魚形璜。

  玉為白色。

  魚大頭,體肥,作游泳狀。

  鰓、鱗、背鰭、腹鰭和尾鰭雕琢得十分形象。

  紋飾精細,兩面紋樣相同。

  口部有一小孔,可系掛。

  要知道,在商代那么遙遠的時代,雕工能達到這種水平,那真得是非常不容易了。

  另外還有一件銅柄玉戈。

  玉戈由黃褐色玉料制成,表面有氧化白斑及黃花菜色沁。

  玉戈上部呈中鋒尖銳,下部寬柄,雙刃下部琢出雙脊棱作為裝飾,器型典雅樸拙,具有禮儀兵器的莊嚴。

  玉鳥,灰青玉,有黃褐斑。

  此鳥展翅作飛翔狀,翼上有方形云紋。

  大頭,圓眼,尖嘴,歧尾。

  嘴部有一橫孔。

  再就是牛首形玉佩,器成葵黃色,體扁薄,牛頭形。

  雙角彎翹內斂,有角棱紋。

  線刻圓眼珠,外有菱形眼眶,雙耳各鉆有穿孔。

  這個基本上可以確定應該是商代的禮器,是那個時候的祭祀所用的。

  據說可以通靈的東西。

  當張天元將手碰觸到這件玉器的時候,甚至能夠感受到玉器之中蘊藏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件玉龍,特別精致。

  玉質為黃綠色,滿布褐紅絲。

  器成圓環帶缺的形式,類似耳飾。

  龍首的部分較寬,但經過削磨故略薄,眼睛也因此僅僅殘留些微線條,張口露齒,有角,背脊成凸凹狀,尾部略窄。

  身軀表現裝飾雙鉤陰刻的彎轉線條。

  背脊及近尾處各有一穿孔。

  商代玉器,玉質大多不算太好,雖然也有特別出色的,但一般情況下肯定比不上后世特別火熱的和田玉。

  這雕工和明清時代的玉器相比,也顯得有些粗獷。

  但那可是高古玉啊,能有如此精致的雕刻技術,還能保存到現在,光憑這一點,就已經彌足珍貴了,遠超明清時代的玉器。

  在黑市上,這些高古玉的價格那都是天價。

  明清時代的和田玉雕刻品,除非是特別精致的,否則估計也就是十幾萬,幾十萬人民幣的價格。

  有些特別出色的能買到近千萬。

  可是這些高古玉,隨便一件拿出來,那都是數百萬人民幣的高價。

  有特別稀罕的,數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你想買還買不到。

  而偏偏這些東西放在這里,每一件卻只需要區區十萬歐元。

  這簡直就是白送一樣。

  張天元怎么可能不要。

  但即使如此,他也只能忍著,因為他只能帶走二百四十件東西。

  現在展柜還沒有看完呢,他還不能那么早就做出決定。

  強忍著內心的沖動,張天元走向了下一組展柜。

  “嗯?這里都是古代歐洲的藝術品嗎?”

  張天元好奇地問道。

  “沒錯,這一組展柜,也是我祖父最喜歡的,全部放置的都是他從歐洲各國帶來的藝術品。”

  蘇珊娜非常自豪地說道。

  張天元對這些東西,也挺感興趣的,不過比起之前的那些中國古董。

  他自然懂得怎么取舍了。

  這些東西,看看也就是了。

  絕對不能算在二百四十件東西之內。

  500余件來自歐洲的國寶級文物悉數亮相在這組展柜之中,不出這里,就能看到這相當于20多家博物館的珍藏,這些展品時空跨度長,相當豐富,當真讓人大飽眼福。

  這個展柜之中,希臘神話中的十二主神的形象竟然都有,其中以雕塑居多。

  太陽神阿波羅的精美青銅頭像吸引了牟瑩和柳夢尋的目光,張天元也好奇地多看了幾眼,阿波羅編織著精美的發辮,古希臘“美男子”的稱號不是白得的。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竟然還有真正的木乃伊。

  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時間需要耗費三個多月,先把人體進行解剖,將內臟取出來,對尸體做防腐處理,逝者的肝、肺、胃和腸子放置到不同的卡諾皮克罐中隨著木乃伊一起保存。

  在古埃及文化中,小小的屎殼郎被埃及人稱為“圣甲蟲”,得到崇拜。

  在古埃及展區部分,各式項鏈、戒指、甚至干尸上的護罩都有屎殼郎的圖案。

  據蘇珊娜介紹,因為埃及人發現屎殼郎的幼蟲從糞便中出生出來,以為這種生物可以無性繁殖,但他們并不清楚只是這種生物將受精卵排在了糞便中而已。

  埃及貴族婦女愛化妝,展柜中的一個雪花石膏制作而成的眼影粉瓶比雞蛋還要大一圈,看來電影《埃及艷后》中女主角涂著濃艷眼影并不稀奇。

  一同展出的金屬枕頭造型呈現“工”字型,銅鏡、木梳和今天人們用的相差無二。

  和中國古代多金、銀、玉質地的首飾不同,公元前8世紀的薩拉孔西里那貴族婦女喜歡用青銅制作首飾,造型呈圓盤狀。

  在該地區出土的女性陪葬品中,有多件青銅戒指、手環、胸針,甚至帶管形飾的頭飾。

  因為在當時,青銅屬于貴金屬。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