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零一一章 老子要賣,兒子不賣的寶貝

第四零一一章老子要賣,兒子不賣的寶貝第四零一一章老子要賣,兒子不賣的寶貝  老環衛工拿出來的這件景泰藍是一件典型的景泰藍轉心瓶,整個做工非常精致,只是品相有點差而已。

  如果按照專業術語來說,這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

  這是琺瑯器的一種,說琺瑯器很多人不明白。其實它在早些年地日常生活很常見。

  搪瓷盆、搪瓷碗地制作工藝跟瑯器差不多。

  景泰藍地制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又融入了傳統手工繪畫和雕刻技藝。

  是一種瓷銅結合地獨特金屬工藝品。

  堪稱國傳統工藝一絕。

  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然后再在面作畫;之后用銅絲在銅胎根據所畫地圖案粘出相應地花紋。

  在篩銀焊藥粉入900度地高溫爐焙燒。

  讓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

  這個過程叫掐絲。

  掐絲完成之后,銅胎有了由銅絲構成的紋飾框架,再將:瑯料加入框架入爐燒制,如此反復,直到內填的料與掐絲紋平行為止,所以景泰藍的釉質一般都很厚。

  經過反復打磨和反復燒結再磨光之后算是景泰藍成品了,好的景泰藍最后還要鍍金。

  景泰藍的制造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朝在明代景泰年間才開始盛行,又因當時多使用藍色,故名景泰藍。

  景泰藍的釉質很厚,結構穩定,不易磨損,這個轉心瓶掐絲自然流暢,釉色豐富且飽和柔美,質保存完好。

  瓶身底色為淺灰藍,主體圖案是黃龍彩鳳戲珠圖,黃龍氣勢逼人,雙爪蒼勁有力;彩鳳飄逸,栩栩如生,主體圖案周圍的輔助紋飾為纏枝蓮花、菊花等各色花卉。

  此轉心瓶底部有“嘉慶年制”的四字楷書款,看去很像是清代期的琺瑯制品。

  當然,正如張天元所言,這個景泰藍轉心瓶的品相實在不算好。

  說白了,是賣相不行。

  看起來有不少瑕疵。

  只要看去一眼便知道銅胎內部有清晰可辨的沙眼,說明銅質含有大量的雜質,不是好的銅,而且,這個景泰藍的銅胎還不是紫銅,而是黃銅,價值大打折扣。

  景泰藍和瓷器一樣,一經問世在不停的生產,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工藝品,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如今市面的景泰藍絕大多數為新工藝品,僅有小部分是晚清民國時期的舊品;最好的景泰藍當然是明景泰年間的制品,如果出現那是國寶了。

  當然,清期的景泰藍,也是相當值錢的,畢竟琺瑯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是在清期。

  老環衛工看了張天元一眼問道:“這位先生,我這的確是古玩?”

  “可惜了。”

  張天元嘆了口氣。

  從道德講,他很同情這個老環衛工。

  可憐的老人家也許掃了大半輩子的地,而且還不是正式編制。

  別人不去掃地可以領政府津貼,而且還得了美名,他卻要起早貪黑的去工作,還可能冒著生命危險。

  那么多新聞報道都有提到過環衛工被汽車壓死的事兒,讓人不能不同情可憐。

  再看看老人家那粗糙的雙手,根本都不像是人的手,更像是干枯了的樹皮。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撿到古董,然后野雞變鳳凰。

  只可惜這種一夜暴富的神話永遠只能存在于少數人之間。

  清期的景泰藍的確值幾個錢,但這一件品相太差,而且明顯是模仿明代的景泰藍制作出來的,雖然時代的確是嘉慶年間,可是真賣不價。

  張天元同情這個老人家,但他也不會做沒原則的事情。

  他畢竟是商人,買下這東西可以,但不會出太高的價錢。

  “這個的確是古董,但價錢不算太高。”

  張天元直接說道。

  “多少錢?”

  老環衛工激動地問道。

  張天元實話實說道:“這東西的確是清期的景泰藍,但做工粗糙了一點,而且不是官窯的東西,而是民間仿造的。

  真要給你錢,不會超過五千。”

  “五千?五千也不少了,反正是我撿破爛撿來的,我一個月工資也才一千多塊啊,這基本是我四個多月的工資了。”

  老環衛工看起來并沒有失望。

  倒是張天元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那么老人家你打算賣嗎?”

  張天元問道。

  老環衛工剛要說話,忽然間門外傳來一個聲音。

  “爹,別賣!”

  聲音傳來的時候,見一個年輕人跑了進來。

  大概因為這年輕人是老環衛工的兒子吧,那小和尚阿便并沒有攔阻他。

  “怎么了兒子?不是你說的讓我來找烏原法師鑒定的嗎?怎么現在又不賣了?”

  老環衛工有些疑惑地問道。

  “爹,我早知道這是古董,要按照古董賣的話,早賣了,而且不止五千塊,那個人給你說這是什么?”

  年輕人冷冷看了張天元一眼,似乎是在看欺騙老人的騙子似得。

  張天元卻很坦然,甚至眼睛里還透著幾分意味深長的笑意。

  “這位先生說是清期的景泰藍,不過是民間的仿品,所以價格不高。”

  老環衛工對自己的兒子說道。

  “他倒是沒騙你。”

  年輕人看了張天元一眼,態度似乎和藹了不少:“不過他說的價錢,真得太少了,爹,咱不賣了好吧,古董都能升值的,越放越值錢。”

  “放什么放啊,有這五千塊,你的學費能湊齊了。”

  老環衛工瞪了兒子一眼道:“我看這年輕的先生是忠厚之人,而且他跟烏原法師是朋友,絕對沒有騙咱們的意思啊,人不能太貪心了。”

  “爹,我的學費我自己打工去賺,沒必要把這個古董賣了啊。”

  年輕人又勸道。

  張天元看到這一幕,突然開口說道:“這樣吧,看你們可憐,孩子又那么有進心,這樣吧,我再加一千,六千塊賣給我如何?”

  當然,這景泰藍他肯定是想要的,雖然不算國寶,可也是一個時期的符號,做博物館的,什么樣的古董都要弄一些的,這樣才有對嘛。

  否則你告訴別人說官窯的民窯的好,明代的景泰藍清代仿造的好,別人要怎么相信呢?

  “不不不,五千好,五千好,先生您宅心仁厚,我可不能亂要。”

  老環衛工急忙擺了擺手道。

本書來自  本書來自/html/book/8/8837/index.html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