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
大胡子白人顯然不懂。(比奇屋逼qiwu的拼音)
不過那個胖警官卻認出了張天元:“呵呵,這不是張教授嘛,上一次在穆圖斯老板的玉石交易市場剪彩儀式上,咱們見過的。”
“哦,有點印象。”
張天元笑了笑道:“警官,你不用因為咱們認識就走后門,美國的法律是講證據的嘛。
對方沒有證據,所以他說的那些都不成立。
但是他們做的這些事情,您可都是親眼看到的。
現在我還要給您強調一下,他們犯下的事兒,絕對不是一兩萬美金而已”
說著話,他撿起了地上一塊已經被踩碎成四瓣的黑糊糊的東西。
然后解釋道:“硯臺,中國古董,很有名的。
此硯長21厘米,寬14.5厘米,高2.5厘米,方方正正。
我呢,對硯臺多少有些了解,此硯是上品端石制成,有天青火捺,雕工好,是清中期作品,屬觀賞硯,殊可賞玩。
它的雕工不像其他硯刻在硯額上,而是在硯池里,這樣硯的四沿對雕工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不少硯臺雕的是鳥魚蟲,亭臺樓閣,什么犀牛望月,魚躍龍門…
多是描繪人們的閑情逸趣,或是鼓勵學子通過筆耕步入仕途,這在當時無可厚非,確實也很可賞玩,給人帶來愉悅、希望。
但相較于該硯,它在硯池里用近千條枯躁的曲線,構成了一片大海,海浪翻騰逶迤,跌宕起伏,并卷起四朵歡快可愛朝氣蓬勃的浪,綻放云空,海天一色。
每條線深淺得度,鏗鏘有力,既規整,又靈動,既有或大或小的弧度,又錯落有致,繁而不亂,密而不雜,渾然而富于變化。
一只寶瓶在四朵浪的簇擁中冉冉升起,寶瓶形態及瓶身紋清晰明快。
寶瓶底部也勾勒得清清楚楚,其立體感,上升浮動感,異常強烈,而且端莊束然,正氣凜凜。
一刀到位,一氣呵成,這是在用心運刀。
放入一池清水‘四海升瓶’的景觀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升’的靈動感、生命力淋漓盡致,如此雕工非抗鼎之力難于運刀,非奪天之巧無從構思,無家國情懷,不能有此立意。
這方硯臺的創意完全是從民族的角度,家國的角度來構思的。
‘瓶’與‘平’諧音,‘四朵浪’象征‘四海’,‘四海升瓶’寓意‘四海升平’。
‘四海’并非實指東南西北海,而是指普天之下,大千世界。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本勝,正道。
當然你你們可能不理解,權且聽聽就是。
小器深意,小器大道,一個民族美好的宏愿被濃縮到一方硯臺上。
我們希望天下太平,平平安安,發展興旺,我們的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是愛好和平的國家。”
“廢話真多,說那么多有什么用。”
大胡子白人撇了撇嘴道。
“恐怕是你自己不懂,所以才會覺得別人說的是廢話吧。”
李云璐諷刺道。
張天元也笑了笑道:“對于你這種腦殘,我也不想多說,但是警官們要錄音,我必須得說清楚一點。
當然,有一句話你肯定聽得懂。
這個四海升平硯臺,是我們中國的國寶級文物,它的價值極高。
根據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記錄來看,這件四海升平硯臺同類物品最高價已經達到了一千萬美金。”
什么!
也許很多專業的用語,在場的這些人大部分都聽不懂,但是一千萬美金大家伙兒還是懂的。
“真有那么昂貴?”
胖警官有些遲疑地問道。
“我只是預估一下,實際價值可能會更高,這一點你完全可以找兩個拍賣公司的專家去評估,您不信我,總該信他們吧?”
張天元笑了笑,然后看向那大胡子白人道:“入室打砸,還損毀別人價值一千萬美金的東西,你覺得這還是小事兒嗎?
對了,我話還沒說完呢。”
隨即,他又拿起了一塊碎瓷片,頗為感慨地說道:“中國的古董瓷器,在古代歐洲,那可是比銀器還要貴重的東西。
這樣的古董,居然就被你們給毀了。”
“這個又是什么?”
胖警官問道。
張天元答道:“這個是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墨書八思巴文瓷碗。
瓷碗口徑19.9厘米,底徑6.5厘米,高7.8厘米。
侈口,深曲腹,圈足。
胎灰白,胎質細膩,胎骨堅硬。
器壁內外施青釉,呈梅子青色,器底及圈足內無釉,露胎處呈朱紅色。
外壁口部以下有五周細弦紋,弦紋之上均勻分布八組刻劃紋,每組由三道斜線組成,腹部兩周細弦紋。
內壁口部及內心各有一周弦紋,弦紋之間有四組刻劃紋,內底正中劃刻有單枝牡丹紋。
圈足內中心有墨書,左右排列,排列整齊,書寫規范。
初看似是押一類符號,但是經過仔細對比之后,我可以確認其為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時期由‘國師’八思巴創制的蒙元新字,它的創制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蒙元社會的文明進程。
元代至元年間,八思巴奉詔創制蒙元文字,并于至元六年頒行全國,稱‘蒙元新字’或‘蒙元字’,俗稱‘八思巴文’。
該文字屬拼音文字,共有41個字母,其書寫方向為從上到下,從左至右。
當時官方雖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以擴大其使用范圍,但是其推廣卻受到很大阻力。
除政治和文化傳統因素外,主要是因為這種文字字形難以辨識,再加之有的地方使用時還仿效漢字篆書的寫法,這就更加劇了識別的難度。
因此雖然元廷屢次下令用八思巴文‘拼寫一切語言’,但民間還是以用漢字為主。
由于這些原因,八思巴文最終還是主要應用于官方文件。
1368年元朝滅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漸被廢棄。
根據我曾經讀過的資料,可以確認左側的八思巴文翻譯為漢字‘宋’,惜右側八思巴文目前還無法理解,我推測可能是徽記、押或者年號。
而根據已經釋讀的‘宋’字,結合八思巴文從左至右的書寫方向,我推測有以下幾種情況:
有一種可能是宋姓的瓷碗生產者所做的標記,有商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