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四六八章 國寶檔案

第三四六八章國寶檔案第三四六八章國寶檔案  “你喜歡就好,過段時間我正好要回家一趟,到時候幫你捎到美國來吧。”

  張天元笑道。

  “張大哥你這會兒去哪兒啊?”

  歐陽曉丹這會兒在房間里補覺呢,所以柳憐一個人實在是無聊,就多問了一句。

  “我去地下室看看,有興趣去參觀嗎?”

  反正張天元的東西遲早是要送回過去擺在神羅博物館里供人參觀的,因此他倒也不擔心會讓柳憐看到了什么不該看到的東西。

  “可以嗎?”

  柳憐其實早就想要去里面參觀了,只是沒好意思提出來,今天既然張天元主動把話題引到了這里,那她肯定是要去看看的,不然以后肯定會后悔的。

  地下室里的東西其實并不算多,因為張天元已經通過特殊的渠道將大部分的古董運回國內了。

  現在地下室里面留著的,基本上都是最近得到的東西,其中自然包括洛杉磯貴族博物館盜竊來的那些國寶級的文物。

  柳憐不是傻子,看到這些東西的一瞬間,她就猜出來問題所在了。

  張天元地下室里的每一件傳世藝術珍品背后都有說不完的傳奇故事。

  其中《伯遠帖》《中秋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國寶級藝術品,都曾經顛沛流離,差一點流失海外,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順利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如果你以為這樣就結束的話,那就錯了,就在最近幾年,這幾件國寶級的藝術品又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明眼人都知道,可能是被人偷了,或者調包了。

  “這《伯遠帖》是張大哥你從洛杉磯博物館弄到的嗎?”

  柳憐問道。

  《伯遠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珣書寫的一封信,行書,共5行47字。

  《伯遠帖》上有宋徽宗趙佶的御題和收藏印,北宋時由宮廷收藏。

  輾轉六百多年后,清代乾隆皇帝得到《伯遠帖》,又得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

  乾隆皇帝認為這三件是稀有之物,將它們收藏在養心殿西暖閣,名其收藏之室為“三希堂”。

  《伯遠帖》《快雪時晴帖》與《中秋帖》并稱為“三希帖”。

  辛亥革新后,“三希帖”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仍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之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宮外,被袁世凱手下的郭世五所收藏。

  郭世五死后其子郭昭俊因經濟困窘,將“二希”帶到香港,抵押給某英國銀行,靠貸款度日。

  眼看著其貸款即將到期,如果無錢贖回,則此稀世之寶將按慣例被銀行拍賣。

  由于當時不少外國機構與藏家對之分外覬覦,若“二希”一旦被銀行拍賣,則國寶將很可能流到域外。

  1951年9月,時任新中國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奉周總理之命,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離京出訪印度、緬甸。

  在途經香港短暫逗留時,得知流失的國寶“二希”在香港可能被外國買去的消息,緊急向中央報告。

  鄭振鐸叮囑香港著名的鑒藏家徐伯郊,想辦法穩住郭氏,以待內地匯款搶救。

  徐伯郊馬上找到郭昭俊,向其申明了大義。

  緊接著,徐伯郊又利用自己在香港銀行界的眾多關系,疏通了那家英國銀行,答應郭昭俊的貸款由他負責償還,并由自己出面擔保,將郭抵押在那家銀行的“二希”取了出來,然后同郭昭俊一起帶著“二希”,按上級安排離港去了澳城。

  11月5日,周總理親自給馬敘倫(時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等人寫信,指示“同意購回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

  《中秋帖》與《伯遠帖》的成功回購成為了建國初期回購珍貴文物的一件大事,被傳為美談。

  這些事兒都是柳憐知道的,但是她不知道的,卻是這兩件東西回國之后,卻又因為一些見錢眼開的家伙,把東西賣給了老外。

  讓人寒心啊。

  與這兩件東西擁有同樣命運的,還有《五牛圖》。

  《五牛圖》號稱“鎮國之寶”,是唐代畫家韓滉唯一的傳世名作。

  《五牛圖》一經問世便成為收藏的熱點。

  北宋時,它曾被收入內府,宋徽宗題詞簽字。

  元滅宋后,大書畫家趙孟頫得到了這幅名畫,如獲至寶,留下了“神氣磊落、希世明筆”的題跋。

  清代,《五牛圖》被征召入宮,乾隆皇帝非常喜愛。

  清朝末年,《五牛圖》被轉到中海瀛臺保存。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帝都,這件稀世珍寶從此落入外國人手中,命運變得顛沛流離。

  1950年初的一天,周總理收到一位香港愛國人士的來信。

  信上說:當年這幅被八國聯軍劫走的《五牛圖》,近日要在香港被拍賣,他本想購買下來使之重回祖國,但是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元,他個人無力購買,于是寫信給總理,希望政府能夠出資收回。

  當天晚上,周就給新華社香港分社發出緊急電報。

  香港分社秘書黃作財收到這封電報,馬上向他的哥哥、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匯報。

  當時,拿在黃作財手上的這封電報,只有八個字:不惜代價,搶救國寶。

  可10萬港幣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在當時的香港。

  這時,黃作財兄弟又接到中央電報。

  報文上說,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馬上可以去中國銀行提款!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想得到這幅畫,還成立了搶救小組,甚至連把國寶運回去的輪船都準備好了。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黃作梅失蹤了。

  原來,自從兄弟倆頻繁出入拍賣行之后,他們就發現自己身后常有國黨特務跟蹤。

  可時間一天天過去,哥哥始終沒有音訊,眼看拍賣時間已到,弟弟黃作財提著巨款來到拍賣公司。

  誰知,這時拍賣公司卻突然宣布《五牛圖》撤拍。

  黃作財非常沮喪,可當他回到辦公室之后,卻發現哥哥回來了,而且就坐在辦公室里,靜靜地欣賞著這幅《五牛圖》。

  原來,黃作梅發現自己被跟蹤后,就主動玩了個“鬧失蹤”的把戲。

  倆人一明一暗,弟弟在明,和拍賣公司打交道,吸引大家的注意。

  而哥哥在私下里,不停地做一位香港實業家吳蘅孫的工作。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