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二零七章 黑店

  不過這胖子有什么目的,張天元還真想知道。

  于是也就沒拒絕:“那就麻煩前面帶路吧。”

  他怕誰?

  如果來明的還好,誰敢跟他玩陰的,他不玩死對方,那都是不給對方面子啊。

  這胖子牧場主領著張天元來到了一家古玩店里。

  嗯,算是古玩店吧。

  對于一般人來說,這的確是古玩店,可對張天元來說,這里簡直就是贗品收集所。

  反正他一眼看過去,就沒看到一件是真東西,還不如外面攤位上的東西好呢。

  這胖子牧場主不會是想要忽悠他在這店里買東西吧?

  正想著,那胖子說話了:“小兄弟,我也不瞞你,這店里頭的東西都是高仿或者純粹的贗品,但有個規矩,進來了,就必須得買東西,不然就別想出去了。”

  “你誑我?”

  張天元眉頭一皺道。

  “嘿嘿,老子還真就是這么想的,你能怎么著?”胖子沖那老板喊道:“這肥羊我都給你們帶來了,還不把人放了啊?”

  “給!”

  那老板從后面帶出來一女人,正是這胖子牧場主身邊的女人。

  敢情這里是黑店啊,胖子被騙光了錢,還要拉上一個墊背的,張天元偏偏就撞到槍口上了。

  “滾!這里發生的事情最好一個字兒也別透露出去,不然的話,做了你!”

  店老板惡狠狠地進行了一番威脅,然后看向張天元說道:“小子,隨便選一件東西吧,買了才能走人。”

  張天元只看了一眼,就是哭笑不得了。

  這個店里頭不僅東西是贗品和高仿,關鍵每一件的價格還都高得嚇人。

  全部都標價五萬美金!

  這哪里是賣東西,根本就是搶錢。

  張天元本來想著收拾了這些家伙一走了之,不過卻臨時改變了主意,打算先看看,說不定這里頭還真有什么好東西呢。

  轉悠了一圈,他的目光鎖定了一份圣旨。

  這圣旨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不過它如果有特殊的意義或者歷史價值,那就不一樣了。

  他翻開圣旨一看,頓時笑了。

  雖然這圣旨的確是贗品,但這東西的價值,卻并不低,因為它有著非常特殊的歷史意義。

  該圣旨為五彩雙龍絹滿漢合璧,用漢、滿兩種文字豎書,共260字,長2.5米,寬0.3米,用青黃黑白赤五種絲綢織成,俗稱五色詔書或云錦誥命,中有兩方米紅璽印,保存基本完整。

  每當看到清宮劇里皇宮太監展開一卷黃綾,朗聲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起句來宣讀圣旨的時候,總是看到一塊長方形黃顏色的布,上面寫著一些黑字。

  其實,真正的圣旨不是淡黃色的,而是五顏六色的,顏色越多,級別越高,最高的有黃、紅、藍等五六個顏色,是一截一截的絲綢縫起來的。

  清制規定,頒給親王、世子、親王福晉、公主的為金冊,頒給郡王、郡王福晉的為鍍金銀冊,貝子及貝勒、貝子夫人、外藩蒙古親王、郡王貝勒的為龍邊紙冊。

  頒給五品以上官員的圣旨,顏色、底紋圖案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給五品以下的官員,則顏色是純白色的。

  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城織造”專供皇宮頒發圣旨而織就的提花錦緞。

  頒發給五品以上官員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黃、大紅、咖啡、赭石、橘黃等色,錦緞底紋有仙鶴、獅子、卷云等圖案,絢麗多姿,雍容華貴。

  詔書均為33厘米寬,最長的為500厘米,最短的約有300厘米。

  圣旨兩端都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志。

  有些圣旨還有另一個防偽絕招,圣旨的絹布上印滿了祥云圖案,就像今天的防偽水印一樣,而且所有的圣旨開頭的第一個字,必須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清代圣旨均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合于中幅書寫日期,并鈐蓋“制誥之寶”。

  圣旨內容由翰林院撰擬,經內閣大學士奏定后,再按品級填發。

  書寫則由皇帝從進士中親自評點選拔出來的最優秀者“庶吉士”來承擔。

  圣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清朝初期特別是康乾盛世時期的圣旨,用料考究,色彩絢爛,現在看來依然光彩奪目。

  而光緒皇帝頒發的圣旨,昔日華麗的錦緞已被粗糙得類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可見大清帝國之國力衰落。

  到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時代,圣旨已經變成了“指敘令”,“制誥之寶”玉璽則換成了“司法部印”。

  不過透過燈光,會發現指敘令居然暗藏著“滿洲帝國”4個字的水印防偽標記。

  那為什么說這個圣旨它是贗品,卻偏偏又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呢?

  這就牽扯到一個人了。

  可能很多對歷史不是很了解的人,估計并不認識這個人。

  他的名字叫愛新覺羅溥偉。

  話說奕訢一世英武,臨終之時身邊竟然空空蕩蕩,好不凄涼。

  大喪之后,慈禧頒下諭旨,令載瀅長子溥偉回歸本支,嗣載澂后,承襲親王爵位。

  這個愛新覺羅溥偉,就是奕訢的孫子。

  溥偉生于1880年,本就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年僅18歲就一躍而成為比生父載瀅的爵位高出了好幾級,當真是意氣風發。

  據說,溥偉十分看重道光當年賞賜奕訢的金桃皮鞘白虹刀,幾乎須臾不離身。

  戊戌政變之后,光緒被囚,慈禧訓政,欲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15歲的溥儁為帝。

  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頒下懿旨,以溥儁入繼同治皇帝為嗣,賞頭品頂戴,號“大阿哥”。

  慈禧原打算于庚子年舉行光緒禪位典禮,卻因國內外各派勢力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1901年,載漪因縱容義和團被認為是庚子事變的罪魁禍首而被革去爵位,發往和疆軍臺。

  其子溥儁亦因此被廢除“大阿哥”名號。

  據說,當時慈禧還曾起意將光緒一同罷黜,有善于揣摩的人向慈禧建議,說小恭王溥偉才干出眾,是溥字輩宗室中的佼佼者。

  而慈禧當時只是付之一笑,未置可否。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