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零章假中有真第三一九零章假中有真 “你手里的這本《民史通典》用了多種作偽的方法。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改了書名。
《民史》和《通典》其實分開來也是兩本書,只不過這兩本書在收藏界不怎么有名。
所以有心人就將兩本書合在一起,弄成了這么一本《民史通典》,至于說那些藏書印,都是真的。
只有作者是假的,內容自然也是假的,不過很難辨認,像你們這些對中國歷史不怎么熟悉的,絕對會上當的。”
“真是倒霉,沒想到這還的確是假的啊。”
溫蒂顯得非常失望。
本來她覺得自己的父親肯定是看錯了,說不定找到張天元就可以得出真正的結論來。
誰知道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得虧這本書花的錢并不多,不然就慘了。
“你先別那么失望,這里頭其實還是有玄機的。”
張天元笑著說道。
“還有玄機?”
溫蒂疑惑地看著張天元,有點不太明白。
既然東西是贗品,那還能有什么玄機?
“我之前說過,這本所謂的《民史通典》是由兩本書合在一起制成的,不過所幸只取了《民史》的名字,用了《通典》的內容,對書的破壞并不嚴重。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保留了那些名人的收藏印,這就價值連城了。
《通典》這本書是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所撰,共二百卷。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十通’之一。
記述唐天寶以前歷代經濟、政治、禮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專書。
北宋時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種刻本流傳,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為流行。
《通典》在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典章制度專史的開創之作。
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紀傳體史書中的書志部分。
在史實容量和撰述體例上都有諸多的限制,無力承擔完整記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發展變化歷史的任務。
而《通典》把這一體裁獨立出來,為這一體裁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從此典制史成為傳統史學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它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從遠古時代的黃帝起,到唐玄宗天寶末年止(肅宗、代宗以后的變革,有時也附載于注中),分為九類,以食貨居首,次以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每類又各分子目。
對于歷代典章制度,都詳細地敘述了它們的源流,有時不但列入前人有關的議論,而且用說、議、評、論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你的意思是,這本《通典》其實很值錢?”聽了半天,溫蒂就得出了這么一個結論。
“沒錯,只可惜有人不識寶啊,將宋版的《通典》強行偽造成了《民史通典》,其實單論宋版書《通典》,再加上那十幾個收藏印,這本書的價值就已經非常高了。”
張天元感慨地說道。
“幾年前進行的帝都匡時春拍中,萬眾矚目的國寶級過云樓藏書以1.8億元起拍,買家十分謹慎,都遵循100萬元的競價階梯加價,最后以1.88億元天價成交,加傭金后成交價為2.16億元,創下古籍拍賣新的世界紀錄。
在之前的預展中,170余種共1292冊‘過云樓藏書’那一年算是首次整體亮相帝都匡時。
中國江南顧氏‘過云樓’藏書名滿天下,其中留存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170種、近500冊宋元明版本在2005年就曾以2310萬元高價拍出,而其時最貴的中國書畫價格未超過5000萬元。
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中,中國書畫一直是主流項目,市場價值從未被低估。
而作為‘非主流’的古籍,直至2000年才令收藏者們恍然大悟——古籍也值錢。
這還是因為上浦圖書館用450萬美元從美國買回‘翁萬戈’家藏的80種542冊藏書,才觸動了市場的神經。
‘過云樓藏書’歷經六世風雨坎坷,顧氏曾將之視若珍寶并終年秘藏,其藏書集宋元古槧、精寫舊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譜800余種。
其中四分之三也已于上世紀轉歸于石頭城圖書館,只剩這170余種,1292冊,是唯一還在私人手中的國寶級藏書,特別傳世孤本《錦繡萬花谷》更是堪稱全世界部頭最大的宋版書。
我雖然沒參加過這場拍賣,不過聽我老師提起過,那一次他就見到過宋版的《通典》,那本書被一個內地的商人以一億人民幣的高價拍得。
只可惜那個人出了門沒多久就出了車禍,之后《通典》便不知所蹤,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當時的那本《通典》。”
聽張天元說話的時候,溫蒂的眼睛一直瞪得很大,因為她完全被徹底搞懵了。
本來說是贗品,怎么到頭來居然價值一億人民幣?
一本書都這么值錢?
“不用那么驚訝,古籍善本的價值在中國可不低,而且這些年一直都出于上漲的勢頭之中。
目前,參與古籍競拍的人群范圍正在逐步擴大、更加復雜。
以前,收藏人群主要都是學者文人,現在,一些企業家和煤礦主也逐漸參與進來。
有的投資者是買回去后打算過幾年出手。
雖然古籍善本處于投資市場中的小眾地位,但近年來古籍由于存世量穩定,價格呈現穩定增長,平均年漲幅約在1020,熱門品種能達到30,越來越多的人對古籍投資表現出興趣。
熱度的上升,和民間資金尋找增值途徑也有關系。
總之不管怎么說,你這小丫頭這一次算是撿到寶了,連我都有點佩服你的小眼光了。”
“嘿嘿,我就說嘛,我的眼光肯定是不會差的,我這就回去狠狠打擊一下我父親,讓他知道他這一次是錯過了多么貴重的好東西。”
溫蒂笑得有點洋洋自得。
張天元突然說道:“溫蒂,能不能把這個東西賣給我?”
“大叔你很想要嗎?”
溫蒂反問道。
“當然,這是我們中國的東西,記錄了我們中國的歷史,對我來說,自然是很重要的,我可以出兩千萬美金來購買它。”
張天元現在買東西,能撿漏自然最好,不能撿漏,憑借龐大的財力,也是能夠買到手的。
“跟我還談錢?俗氣!”
溫蒂直接一把將書放到了張天元手里道:“送你了,反正我也不差錢。”
,歡迎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