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九一五章玉玦和玉璜 熱門推薦:
所以說啊,千萬不要覺得誰比你笨,這個世界上,但凡能做生意的,那都不會是蠢人。
真想從行家手里頭撿漏,那真得是難上加難的。
由于張天元對元青花的出色鑒定,可以算是得到了在場這些人的認可。
所以剛剛還猶豫著是否讓張天元鑒定東西的人,都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寶貝。
“小伙子,我這人呢,就喜歡收藏玉器,各種玉器買了不少,這是最近剛剛得到的一塊玉玦,麻煩你給瞧瞧,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東西。”
說話的是一個華裔老者,看起來頗為儒雅。
“老先生,請恕我這人說話直接,您這東西可不是什么玉玦。”
張天元看了一眼之后就說道。
玉雕藝術是最古老的藝術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藝術品涌現。
老者手上的這塊“玉玦”在器形上叫做“圓玉”。
圓玉的種類很多,扁平相連的圓環狀稱之為“玉璧”,玉璧的圓環中間有一道缺口的稱之為“玉玦”,半圓或弧形的圓玉稱之為“玉璜”,玉環是從玉璧演化而來的,它的環不是扁平的而是圓形的。
玉有缺則為玦,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
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于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
新石器時代玉玦制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
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
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
商代玉玦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兩種類型。
一種是光素的,環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卷曲龍形,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云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
周代玉玦仍作片狀,肉部明顯寬于商代,中孔較小,并出現橢圓形塊。
玦身多為光素,部分飾弦紋、云雷紋,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
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國玉玦數量最多,此期玉玦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3至5厘米。
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面的很少。
紋飾主要是當時流行的細密風格的蟠螭紋、蟠虺紋。
用雙鉤陰線或寬陰線隱起加發絲線方式飾紋。
動物形塊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
漢代玉玦不多,風格沿襲戰國,小玦不及戰國時精致。
此時出現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厘米以上,應是佩玉或符節器。
宋以后出現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戰國造型。
宋仿紋飾多不合古制,塊體比戰國厚重。
明、清兩代偽古玉玦,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很難達到戰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玦通決。
形如環而有缺口。
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戰國墓葬中,常有發現,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
作耳飾玉器。
到漢代,主要作佩玉用。
玉玦用途,古今說法甚多,概括起來有五種:
一作佩飾;
二作信器,見玦時表示有關者與之斷絕關系;
三寓意佩戴者凡事決斷,有君子或大丈夫氣質,如:“君子能決斷,則佩玦。”;
四刑罰的標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見玦則不許還;
五用于射箭,使用時將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鉤弦。
玉玦:滿者為環,缺者玦。
玉玦古時多為王侯佩帶,玦者乃遇滿則缺的意思,王侯佩帶是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滿也不可自以為是。
老先生聽張天元說自己手中的東西不是玉玦,于是便說道:“小先生何出此言呢,這玉玦便是玉璧缺一塊,并沒有錯啊?”
張天元笑道:“老先生所言不差,但您這玉玦未免缺口有些太大了吧,這都快成玉璜了。”
老人愣了一下,仔細一看好像還真是,不過還是說道:“小先生,這缺口雖然的確是有點大了,不過應該還不至于比寬度大的,所以應該還是玉玦吧?”
張天元笑道:“老先生,我這雙眼睛看東西還是比較準的,正好咱們這里也有尺子,不妨量量就清楚了,其實它不管是玉玦還是玉璜,都是一塊不錯的白玉,還是能賣上價的,老先生倒是不必擔心。”
“哈哈,承小先生吉言了,還是量量,到底是玉玦還是玉璜,總要心里頭清楚才行的。”
老者笑道。
張天元從旁邊取過尺子,仔細測量了之后說道:“缺口是二點六五厘米,這個應該已經超過寬度不少了,您瞧,這寬度只有二點六二,整個比缺口小了三毫米啊!”
對于張天元的眼力,老者真得是佩服不已,這三毫米的長度,普通人根本看不出來的,這小子居然可以看出來,這雙眼睛還真得是怪毒的啊。
“厲害啊小先生,這東西果然不是玉玦,應該是玉璜吧?”
“它應該也不是玉璜。玉璜的缺口不可能這么小的。”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
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種禮儀性的掛飾。
每當進行宗教禮儀活動時,巫師就戴上它,它經常與玉管、玉串組合成一串精美的掛飾,顯示出巫師神秘的身份。
且每一個上都刻有或繁或簡的神人獸面圖象。
玉璜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與玉佩同樣贏得收藏家們的偏愛,尤其在中國之外市場行情看好。
我倒也見過不少玉璜,但大多數缺口都比半圓還要寬,而這件東西雖然看起來不像玉玦,可是從缺口寬度上來看,卻也不是玉璜,所以根據我的判斷,它可能是一件現代仿品,玉是真正的白玉,本來打算制作玉玦,結果卻為了節省材料,導致缺口變大,成了四不像了。”
(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