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九零七章 青花梨壺

  在中國,都有財不露白的說法,美國更是如此了。

  畢竟論治安,中國的治安可是比美國好了太多了。

  “不如先介紹他去找溫蒂吧。”

  張天元的確是同情這位老兄,當然了,另外一方面,如果這老兄被做掉了,那么這金箔就不知道會落到誰手里了,到時候即便他有了錢也沒法買回來啊。

  所以還不如先讓這老兄把東西賣給溫蒂,如此一來,這位老兄暫時沒了危險,東西的去處,張天元也就清楚了。

  不過美國這地方還真是讓人激動啊,不知道多少中國的好東西都被在那個特殊的歲月里帶到了美國這地方來。

  他留下來還真得是來對了。

  “老兄,這個是我老板的名片,如果你要出售這件東西的話,可以去找她,就說是我推薦的,我叫張天元。”

  張天元撥開人群走了進去,給那老兄塞了一張溫蒂的名片,然后又說了自己的名字,緊接著就離開了。

  他師父楊懷仁的電話又一次響了起來,看這樣子,真得是很著急啊,如果再不趕過去,估計是要挨揍的。

  楊懷仁的家就在中國城里頭,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院,跟四合院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北方農村院落的感覺,只不過很干凈,而且建筑風格也非常漂亮。

  張天元雖然不是頭一次來這里了,不過還是覺得這里實在有點像迷宮似得,跟他當初剛到帝都的時候完全一個感覺。

  估計還是太陌生了吧,否則也不會這樣。

  中國城古玩風水一條街,這應該算是城里頭最大的古玩風水街了,而且歷史也不短了。

  據說當初中國城建立的時候,就是因為這條街而建立起來的。

  也就難怪這里會如此的有文化氣息了。

  這條街分成了兩段,還算是比較清楚的。

  據說東邊這段是經營古玩字畫的,而西邊那段則是經營風水法器的。

  但這多半都是老規矩,現如今很多規矩已經打破了,賣古董的地方也可以見到賣法器的。

  賣法器的地方可以見到賣古董的。

  主要還是因為古董和法器有時候會產生重疊,如果完全分開,好像也不太合適。

  此時就在這古玩風水街上的一家店鋪里頭,一老一少兩個應該是來美國旅游的華人,正在店里頭看東西。

  這兩個人談吐不凡,穿著也很講究,一看就知道是有錢人。

  這但凡做生意的人,眼力可都不差,店老板一看這兩人的衣著和談吐,就猜想自己怕是遇到貴客了,于是急忙親自上千招待客人,讓伙計去做別的事情。

  一般掌柜的可都是大爺,基本上在店里頭那不是喝茶就是聽曲兒,像楊懷仁那樣辛辛苦苦做事兒的,其實并不多。

  只可惜黃成堂那個白癡還將楊懷仁給趕走了。

  這一老一少應該是經常收藏的人,所以眼力不錯。

  他們在店里頭轉悠了一圈,只是看,卻并沒有買的意思。

  那少年人用一口比較拗口的英文說道:“掌柜的,咱可是不遠萬里從中國來這兒淘寶的,你看你這外面擺的都是些什么啊,能不能給拿幾件好東西?能來你這,真不缺那點錢。”

  掌柜的笑道:“小先生是行家啊,行,兩位少待,我們這店里頭還真有一件壓堂貨,保準你們二位滿意。”

  說著話,他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意。

  一般來說,這店里頭的掌柜工資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固定工資,另外一部分則是提成。

  雖然提成多少不一樣,但是賺得多提成多這卻是肯定的。

  掌柜的小心翼翼從角落里捧出了一件瓷器。

  這瓷器準確來說,應該是一件青花梨壺。

  所謂梨壺是因其造型形似于梨而得名,梨壺造型始于晚唐五代時期,宋代雖有偶而出現,但并未入流。

  元代起,隨著青花瓷的流行,梨壺以全新的裝飾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從那時起至明代初期,梨壺就一直在御用瓷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張天元曾經見過一件青花梨壺,那就是宣德御窯廠生產的青花龍紋梨型壺。

  不過很可惜啊,當是見到那東西是在大英博物館,沒能買到手啊。

  那件梨壺造型獨特新穎,壺蓋為寶珠頂,其上以青花覆蓮紋作飾;流與柄以纏枝花卉為飾;壺腹棱型中,用開光的青花龍紋構成主題裝飾。

  整個圖案言簡意駭,布局疏朗,是宣德青花梨型壺中的精典作品。

  他也是剛剛路過的時候,聽人說起青花梨壺,結果實在忍不住就擠進人群里面看熱鬧了。

  自從梨壺在元代重新興起后,它的造型被明代永宣朝完整地繼承下來。

  在明初,除了有青花梨壺外,永樂甜白釉暗刻龍、鳳、花卉紋梨壺、紅釉梨壺以及宣德時的冬青釉梨壺等,在當時都是御窯廠生產的名貴瓷種,足見皇室對仿生瓷的重視程度。

  在梨壺的裝飾工藝上,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它不但使傳統的裝飾得以延續,更將裝飾與造型藝術的統一作為梨壺的主要表現來達到其實用性、觀賞性和藝術性完美融合的效果。

  從目前考古發掘以及傳世情況看,梨壺在明清時期絕大多數都產自御窯廠,民窯幾乎不見。

  造成這一特殊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制作梨壺的過程中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髙;二是可能與皇家獨享并壟斷而形成的。

  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明淸時期所產的各色梨壺作品,是皇家獨享的一種髙檔品種。

  假設這一觀點能夠成立,那么不見民窯產梨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梨壺外形介乎于現代的酒壺和茶壺之間,因形狀像梨而得名。

  這件青花梨壺橄欖球般大小,壺上有蓋子,前有壺嘴后有把手,蓋子和壺把兒之間還有一根兒后面加上去的連線。

  這根線用的材料也比較考究,是一條銀線,看起來與青花梨壺十分搭配。

  掌柜的小心翼翼地將青花梨壺放到了桌上,然后介紹道:“兩位,你們可得瞧好了啊,這東西可是民窯梨壺之中的精品,雖然說不如官窯那么之前,但懂行的都應該明白,這可是明代景泰年間的瓷器,價值連城啊。”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